设备运行管理方案实用制度流程纲要大纲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9079925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备运行管理方案实用制度流程纲要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设备运行管理方案实用制度流程纲要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设备运行管理方案实用制度流程纲要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设备运行管理方案实用制度流程纲要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设备运行管理方案实用制度流程纲要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设备运行管理方案实用制度流程纲要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备运行管理方案实用制度流程纲要大纲(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心整理设备运行、维修、保养管理制度1、设备使用过程中,各使用单位定期对设备使用情况、设备状况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处于完好状态运行。2、 2、设备操作工每班班前进行巡回检查;班中时刻注意设备运转、油标油位、各部温度、仪表压力、指示信号、保险装置等是否正常,发现问题及时排除。3、3、贯彻设备使用与维护、保养相结合的原则,谁使用,谁维护。单人使用的设备实行专责制。主要设备实行包机制(包运转、 包维护、包检修)。设备使用实行定人、定机,凭证操作。主要管、线缆装置,实行区域负责制,分片包干的管理办法4、 4、各种设备司机,必须经过培训,达到本设备操作的技术等级“应知”、“应会”要求,经考试合格,领到合格

2、证,才能上岗。设备司机都要做到“三好”,即管好、用好、修好;“四会”,即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5、5、严格执行日常保养(维护) 和定期保养 (维修) 制度。日常保养:操作者每班照例进行保养,包括班前1015 分钟的巡回检查;班中责任制,注意设备运转、油标油位、各部温度、仪表压力、指示信号、保险装置等是否正常;班后、周末、节日前的大清扫、擦洗。发现隐患,及时排除;发现大问题,找维修人员处理。定期保养:设备运行1 2个月或运转 500 小时以后, 以操作工人为主, 维修工配合, 进行部分解体清洗检查,调整配合间隙和紧固零件, 处理日常保养无法处理的缺陷。定期保养完后, 由车间技术人员

3、与设备管理员进行验收评定,填写好保精心整理养记录。确保设备保持整齐、清洁、润滑、安全经济运行。6、 6、主要重点设备应定期进行精度、 性能测试, 做好记录, 发现精度、效能降低, 应进行调整或检修。 对主要重点设备的关键部位要进行日常点检和定期点检,并做好记录。7、7、特种设备(防爆电气设备、压力容器和起吊设备),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使用和管理, 定期进行检测和预防性试验, 发现隐患,必须更换或立即进行处理。8、设备定期检修制度9、1、坚持执行设备的维护保养与预防检修相结合的检修制度,积极推行故障诊断和状态监测技术,按设备状态合理确定检修时间和检修制度,逐步向预知检修和专业化修理方向发展

4、, 以提高检修质量, 降低检修费用,缩短检修停机时间。10、2、设备检修按不同检修内容和工作量,划分为日常检修、一般检修和大修理三种。 ( 1)日常检修(小修) :部分拆卸零部件进行检查、修整、更换或修复少量磨损件。 ( 2)一般检修(中修、项修) :一般要部分解体、修复或更换磨损的零部件、 局部刮研, 校正与调整, 更换油质,以恢复设备的精度和性能。 ( 3)大修理: 对设备进行全面解体,全面清洗检查修理, 修复或更换重要部件, 完全恢复设备的精度与性能和定额出力。11、3、设备日常检修、一般检修所需费用,直接进入生产成本,设备大修理费由设备大修理资金中支出,设备大修理基金按规定的2.5提存

5、率提取 ,不得少提或不提,专款专用,不得挪用,以保证设备按期大修。12、4、各工程处、 厂应认真编制施工设备大修理计划,报公司进行审查。精心整理经批准下达的设备大修理计划, 必须纳入本单位的生产计划, 设备大修应本着急用先修,全年均衡安排。13、5、施工设备大修理工作,原则上由使用单位负责,有些较复杂的设备或特殊设备,使用单位大修有困难时,经机电科长或机电矿长同意,可以安排机厂, 对特殊设备可安排外委修理。应严格执行设备大修理开工报告及竣工决算制度,大修设备竣工后,必须做空、 轻、重负荷运转和效能测定, 电气设备大修应提供试验报告书。 施工设备大修应严格按煤矿机电设备检修质量标准 进行检修,

6、大修完后按检修质量标准进行验收,有完整的检修记录。 特别是提升机大修时主轴及制动系统的传动杆件应进行无损探伤; 主要扇风机大修时主轴及传动系统应进行无损探伤。14、6、大修理过的设备要实行保修制,在保修期内,发生的修理质量问题,应由承修单位免费修理,保修期一般不少于三个月。15、 7、主要设备实行预防性计划检修,各单位应认真编制全年预防性检修计划,如提升绞车、主排水泵、空压机、供电线路、变压器、开关柜等和生产中的关键设备, 每年应不少于二次计划检修, 凡无备用设备与非停止生产不能检修的设备, 应安排在节假日停产检修, 检修内容按日常检修和一般检修的要求进行, 要作好预防性检修记录, 并整理成检

7、修技术文件,立案存档。16、8、有计划的停产检修设备,做到有计划的解决生产系统机电设备的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 能起到生产任务完成和机电隐患解决的目的, 计划停产检修必须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如落实检修项目内容、 工具材料配件准备、 确定参加人员与起止时间、 检修工艺和质量标准、 安全技精心整理术措施以及项目负责人等。17、9、采掘运输设备和井下小型设备,一律定期轮换上井检修,根据不同设备,制定检修间隔期,到期就将设备换下来上井检修,严禁 “连根倒 ”、 “连轴转 ”。18、10、安排好季节性机电检查检修工作。雷雨季节前,对供电线路、变配电设备、 防雷电设施都要进行检查、 测定和试验及检修工作

8、; 矿井主排水泵、 管路及水仓都要进行检修和清理。 冬季前锅炉和供暖设备要检修好,怕冻的设备应采取防冻保温措施。设备管理制度一、总则1、为加强设备管理,提高公司设备管理水平,进一步落实管理责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特制定本办法。2、设备管理应当依靠技术进步,促进生产发展和预防为主,坚持使用与购置,日常维护与计划检修,修理改造与更新,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3、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对设备进行综合管理,管好、用好、修好、改造好设备,不断改善和提高企业技术装备素质,取得良好的投资效益和使用效益。4、使用设备的单位都必须严格按照机电设备管理制度执行。设备管理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9、纳入部门业务管理和责任人履职的责任目标考核。二、管理机构与职责5、公司设备管理机构与职责实行两级管理五级责任,公司电科与项目部(厂)两级机构,公司分管领导机电科科长 项目经理、机电副队长、精心整理机电队长、机厂厂长技术员、设备管理员、机电修班组长 操作使用维护人员五级责任。6、各级机构、人员构成机电管理的主体,是机电设备管理、技术管理和安全运行的相应级别的责任人,要贯彻执行上级有关机电安全方面的方针、政策、法规,承担相应责任的机电安全管理工作,负责建立健全和履行各项管理制度,执行操作规程、 使用规程、 维护规程, 对所管设备负责。三、设备选型购置7、根据施工需求,设备使用单位应提前一个月提出设

10、备使用计划,机电科在全处范围内进行平衡。确需购置新设备时,由机电科根据需功能、用途、安全、性能等方面要求提出设备型号,在分管领导主持下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科学决策。8、选型应遵循标准性、通用性、先进性、实用性、可靠性原则,选购性能价格比高的产品,禁购“三无 ”产品、落后淘汰产品。8、采购机电设备原则上由公司统一集中采购,单台价格超0.3 万元、一次采购总价超过5 万元的采购计划应采用招标采购。9、对应急和抢险救灾设备可采用比价采购,紧急时报处同意项目部就近采购。四、设备安装调试10、为保证设备的安装质量和运行时的安全性能,对大型设备和重要设备安装可由处里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安装,主要包括井架、绞车、

11、变电所、改绞等,须编制专项安装安全技术措施,并按规定程序上报审批后才可施工。11、新设备安装后必须按要求进行调试,对需要有资质试验机构进行试验的项目,包括设备上各种仪器仪表的测试整定、保护装置的试验等,如提精心整理升机主轴及制动系统的传动杆,制动闸的制动力矩、空动时间和制动加减速,提升钢丝绳和悬吊钢丝绳,空压机的压力表、温度计, 罐笼的保险链、吊架、主链板,吊桶梁销轴等,由机电科负责联系,组织测试。12、在确认安装达到技术性能要求,符合安全使用标准,出示测试合格报告书方可现场交接投入使用。同时应将设计图纸、说明书、安装数据、调试试验记录等质量文件交一份给使用单位存档。13、对新安装的电气设备,

12、必须按新安装交接试验标准进行,并写出详细的试验报告。变压器、电动机、开关、电缆等设备在投入运行前必须做测试、调整和电气试验。14、每年雷雨季节和冬季高峰负荷到来前对电气设备必须进行预防性试验,内容有:测量绝缘电阻和直流电阻,交流电压和直流电压试验,测量介质损耗, 绝缘油试验, 测量接地电阻, 校验继电器保护装置及计量仪表,安全指示装置与防护用品试验。对输电线路、避雷器等设施,进行巡线检查,排除故障隐患,合格后投入运行。五、设备的使用操作、保养润滑、维护检修15、所有施工设备的使用应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岗位操作规程,由专业人员执行,对使用的设备实行包机制、区域负责制,由专人负责日常和定期维护、保

13、养、润滑和检修。16、操作人员必须精通基本业务, 钻研操作技能, 做到 “三好 ”、“四会 ”、“四项要求 ”、“五条纪律 ”。“三好 ”即管好、用好、修好; “四会 ”即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 “四项要求 ”即整齐、清洁、润滑、安全; “五条纪律 ”即:实行定人定机,凭操作证使用设备,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经常保持设备整洁,按规定加油,保持合理润滑;遵守设备交接班制度;管精心整理好工具,附件,不得遗失;发现异常立即停车检查,自己不能处理的问题应及时通知有关人员检查处理。17、根据不同设备制定出季检、月检、旬检、日查、班巡等制度,加强设备预防性检查和检修,做到台台经手,不遗漏。检查中

14、查出的问题,不影响安全生产的要定时、定人、定措施处理,影响安全生产的问题或属于重大隐患的,必须立即停止使用并采取保障措施,安排处理,项目部干部应有专人指挥协调,并上报机电科。对故障设备,使用单位必须及时修理,不得积压不修,努力降低故障设备的比例。18、设备管理部门应设有负责润滑油的管理人员,加强润滑油的定额和消耗管理,负责编制设备油料计划与换油计划,以及设备润滑的管理工作。19、严格执行设备润滑“五定 ”(点、质、量、时、人)与“三级过滤 ”(入库、发放、加油)规定,强化润滑状态的技术检查,减少机件磨损,降低功能消耗。20、防爆电气设备(五小防爆电气设备)在入井前,须由机电科防爆管理小组检验合格发放入井许可证,井口把勾工凭证方可安排下井。防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