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18届高考历史考冲刺模拟考试试题三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907975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2018届高考历史考冲刺模拟考试试题三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湖北省2018届高考历史考冲刺模拟考试试题三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湖北省2018届高考历史考冲刺模拟考试试题三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湖北省2018届高考历史考冲刺模拟考试试题三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湖北省2018届高考历史考冲刺模拟考试试题三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2018届高考历史考冲刺模拟考试试题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2018届高考历史考冲刺模拟考试试题三(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麻城一中2018届高三高考冲刺模拟考试(三)文科综合试题本试卷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24下表是汉代某一个阶段关于三个青铜器的铭文记述。作为史料,这些铭文可以用来研究汉代( )出处铭文元和四年壶元和四年(公元87年),江陵黄阳君作。宜子孙及酒食。吏人得之,致二千石永和钟永和四年(公元139年)正月一日戊展造钟,重斤。直(值)钱七千二百。宜用延熹钟延熹元年(公元158年)造作,成雷钟,廿二斤。直(值)钱二千四百。大吉富贵宜田家意长生A官营手工业生产规模 B盐铁官营的实施状况C手工冶金的生产技艺 D国家赋税的征收

2、情况25宋、元以来,八仙的故事越来越丰富、离奇和神采飞扬,差不多成了老百姓心目中神仙代表。而到了明、清时期,出现了许多以八仙故事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使八仙故事受到群众喜爱、流传不衰。这种现象表明( )A古代文学的世俗化趋势加强 B民间故事迎合了统治阶级的需求C民间文学提升道教政治地位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取向26明朝中期以后,内阁权威逐渐扩大,到张居正担任内阁首辅时,内阁不但掌握“票拟”,地位也凌驾于六部之上。内阁权威扩大的同时,代天子“批红”的司礼监太监权力也不断上升,一度出现了宦官专权。对这一历史现象理解准确的是( )A明朝的皇权较前朝有所加强 B内阁和宦官分权制衡,有利于民主政治C内

3、阁首辅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D内阁和宦官权力的扩大破坏了君主专制271882年,轮船招商局会办郑观应向李鸿章建议,招商局的经营管理应按股份公司成例,“由众股东公举董事、总理、协理,由总理、协理慎选总管五人,报董事会公决”;在漕粮运输方面“虽有海运委员会总理,本公司亦当委一熟悉米色、公正无私之员,随同海运总理稽查,以免偷换。”当时这一建议的目的是( )A改变洋务运动民用企业的性质 B维护和扩大商股权益C减少轮船招商局对市场的垄断 D扩大官方的经营权力28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4、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一纲领( )A迈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一步 B是对实现共产主义宏伟目标的科学阐释C直接推动了国共合作的国民大革命 D为反帝反封建的社会主义革命指明方向292017年6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元首理事会第十七次会议上发表题为团结协作、开放包容、建设安全稳定、发展繁荣的共同家园的重要讲话,并提出以下建议:巩固团结协作;携手应对挑战;深化务实合作;拉紧人文纽带;坚持开放包容。这表明( )A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积极探索区域国家间合作的新思路C积极参与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动 D努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全方位合作30在古代雅典实行国葬制度,国家为阵

5、亡者举行葬礼,并出资抚养阵亡者遗孤。在葬礼上,不仅要举行葬礼游行,还有演说家发表演说。演讲者在发表演说时要赞扬城邦,赞扬在战争中牺牲的人,还要赞扬雅典人的祖先和先辈,以及那些仍旧在世的人。据此可知在古代雅典( )A演讲是政治家的必备素质 B军事斗争对城邦的发展起决定作用C推崇“人是万物的尺度” D个人存在的意义以城邦存在为前提31孟德斯鸠曾不止一次用渔网的比喻来解释“政治自由”:在一个治理良好的政府下,人民处于法律之下,尽管像鱼身处渔网之中,却相信自己是自由的。这反映了他( )A强调政治自由的重要性 B推崇分权制衡下的民主C主张推翻封建专制制度 D提倡受法律保护的自由32现代世界史中讲道:“德

6、国统一的方式和事实在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欧洲的自由主义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这体现在19世纪德国的统一( )A使德国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 B保留了旧的王朝的专制传统C改变了当时欧洲各国的力量对比 D遏制了欧洲民族主义的潮流33随着垄断组织的发展,企业的管理艺术逐渐上升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资本主义19世纪兴起的泰罗制就是这样一种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目的的科学管理理论体系。由此可见,垄断组织的发展( )A推动了企业的海外扩张 B刺激了生产技术的革新 C提高了企业经营的成本 D促成了经济模式的变革34如下图所示,恩格斯对资本主义认识的修正可以用来证明( )“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

7、人,都是不对的,历史用经济革命证明了这一点,从1848年起经济革命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在法国、奥地利、匈牙利、波兰以及最近在俄国刚刚真正确立了大工业,而德国简直就成了一个头等工业国。这一切都是以资本主义为基础的,可见这个基础在1848年还具有很大的扩展能力。” 导言恩格斯(1895)A历史评价易受到人的主观意识干扰 B历史叙述真实性易受时代因素影响 C科学革命理论具有自我完善的特征 D两次工业革命对科学理论产生的贡献351918年后,西方各国对苏联采取了敌视和封锁政策。但1931年,美国出口的机器设备中,有50%卖给苏联。1929年1930年,英国机器出口总量的70%销往苏联,而1932年竟高

8、达90%。这种变化表明当时( )A苏联斯大林模式产生了一定效果 B美英肯定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效用C美英以邻为壑,转嫁危机至苏联 D经济危机淡化了意识形态的冲突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材料一 英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中国有企业最多的国家。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在70年代给人的总体印象就是活力不足,“老大帝国”的包袱沉重,创新精神明显不足,经济增长乏力和滞胀,被世界经济界称为“英国病”。1979年,保守党上台执政。一方面紧缩财政,放松政府管制,鼓动市场竟争,积极引进外资,一方面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改革。1997年以后,布莱尔领导的工党上台执政,在继续倡导市场

9、自由竟争的同时,推行了鼓励研究开发与全球化的经济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被称为英国模式”的社会改良。改革主要涉及亏损较为严重的国有企业,以及公用事业和自然垄断性行业。1995年以后,改革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将那些必续依赖政府补贴才能维待经营的企业也包括进来。主要包括公共运输系统和邮政系统。将企业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这种形式要求资金市场有效地运转以吸收股票投资。摘编自吴敬琏(英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启示材料二 1978年开始,国家提出“扩权让利”改革。国家在计划体制内逐步调整国企与政府之间的经营管理权和利益分配。政府把国有企业一部分生产经营管理权放给企业自主支配,并且把一部分利润让出,不断放松管理体制,提高

10、国有企业竟争力。!1984年,对国有企业实行“利改税”改革。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揭开了城市经济体制全面改革。1993年,国有企业以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为目标,不断深入改革。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强调明晰产权,政企分离,完善科学的管理企业。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股份制改革成为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趋势。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导致“英国病”出现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英两国国企改革措施的异同点。(17分)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通过解读材料推导

11、结论是历史学习的一项重要能力。下列对三组材料的推论均有不当之处,请选择其中一组,指出结论的不当之处,并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当之处”产生的主要原因。材料结论1“修昔底德陷阱”一直被西方认为是国际关系的“铁律”。它由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提出,即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大国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2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是中国“文革”的时候,与此同时,美国发生了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先从学生运动开始,后来变成全民运动,搞得轰轰烈烈。美国的群众运动有一个大的背景,冷战延续到那个时候,大家有些厌倦。如果不认同冷战中一切以“共产主义威

12、胁”为借口,那么打越南是没有道理的。这场运动与以前不同,与经济诉求没有关系。中国的“文革”跟美国的群众运动是一致的。3但丁反对中世纪的“教会至上论”,他在神曲里写道:“宝剑和十字架都拿在一个人的手里今日罗马教会,把两种权力都抱在一起,跌入泥塘里去了,她自己和她所抱着的都弄污秽了!”但丁是近代早期反对宗教的人文主义者。44【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 18511856年,巴黎的人口约从95万增加到113万,当时的巴黎环境非常恶劣,城中的古老建筑旁到处是破旧的木棚,道路仍然是曲折蔓延,房价和房租不断攀升,而工资水平却基本未变,市民的居住问题大大恶化,穷人住房难

13、更是成为头痛的大事。对此,市长奥斯曼实施了巴黎住房改革。奥斯曼借旧城改造折迁破旧街区,与此同时,与公司合作,在融资后将巴黎城郊的一些村镇收归国有,并用这些土地修建住房,一部分用于补偿给拆迁户,一部分租赁给无房的市民。为保障低收入租户的利益,立法规定,免除贫困房客的房屋税。奥斯曼在任的17年,共有19730座房屋、120000所住处被拆毁,但被34000座新房和215300处新住宅所取代。尽管被迫迁出的人对这种强制性迁移十分不满,但这个模式后来还被英、德等国采用,改革者们奋力斗争,争取地产国有化,争取国家对住房实行监督等等。据朱明奥斯曼时期的巴黎城市改造和城市化(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14、奥斯曼巴黎住房改革的背景和特点。(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奥斯曼巴黎住房改革的积极影响。(5分)45【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 曾参师从于孔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孔子曾经说他虽然天资不高,却非常努力;虽没有许多言论,但他却在自己的德行上很用功。孔子去世前将孙子子思托付给了曾参,因此曾参也被看做是孔子的继承人。他参与编制了论语并著写了大学,传承了孔子的孝悌之道和忠恕之道。曾子认为“孝”的核心虽仍以父母为主,但由于儿女是带着父母给予自己的身体去行事,所以只要违反任何道德规范,都是不孝的表现,因此他认为“修身”就是让一个人知晓道德规范。国家治理要求统治者能够在家庭内部实现“孝”“悌”“慈”,如此能上行下效,形成一定的感化效应;同时,还要运用“忠恕”之道,了解民众的意愿,创造条件让民众也能实现各自的意愿,进而实现国家治理、天下太平。快言之,“齐家”“治国”“平天下”,无非是以“孝”“悌”“慈”为根本,通过用“忠恕”之道,将“孝”“悌”“慈”等各种道德规范在家庭、国家、天下层面充分实现出来。摘编自褚斌杰主编儒家经典与中国文化等(1)根据材料,概括曾参的思想主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