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土挤密桩处理专项施工方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9079370 上传时间:2023-09-07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素土挤密桩处理专项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素土挤密桩处理专项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素土挤密桩处理专项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素土挤密桩处理专项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素土挤密桩处理专项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素土挤密桩处理专项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素土挤密桩处理专项施工方案(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素土挤密桩处理专项施工方案目 录1 概述11.1 工程概况11.2 场地地质条件11.3 施工试桩情况21.4 编制依据22 地基处理原则及要求32.1 处理原则32.2 场地概况32.3 施工技术要求42.3.1 素土挤密+灌注桩区域42.3.2 纯素土挤密区域53 施工方案63.1 施工思路63.2 工程特点、难点及应对措施63.2.1 工程特点、难点63.2.2 应对措施73.3 增湿方案83.3.1 参数选择83.3.2 施工工艺93.4 挤密桩施工工艺93.4.1 施工参数93.4.2 施工工艺及设备103.4.3 施工工艺流程113.4.4 测量放线113.4.5 开孔成桩123.

2、4.6 素土填料夯实134 复合地基质量检验建议145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45.1 保证工程质量的组织措施145.2 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165.3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176 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196.1 安全生产目标196.2 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196.3 保证安全的施工技术措施206.4建立安全保证体系217 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237.1 文明施工措施237.2 环境保护措施238 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248.1 保证工期措施248.2雨季施工措施268.3 施工进度268.4 安全要求269 风险分析2710 附图2810.1 挖填方总平面图2810.2 场地挖填方分区

3、图2810.3 素土挤密桩施工参数分区图28 / 1 概述1.1 工程概况兰州新区双良热力有限公司集中供热1#应急调峰热源厂工程用地面积约100亩。拟建工程包括1栋3层宿舍、食堂楼;1栋4层管理、办公楼、热网营运楼;1座锅炉房(主体5层,局部2层);供热所需的煤库、渣库、风机房、烟囱(100m)及烟道、运煤廊及转运间等附属设施。场地位于兰州新区纬十七路以北,经十八路以西。场地原始地形东西两侧为低山丘陵,场地中部自北向南为一缓坡,后经人工平整,呈北高南低平台,高程1931.371942.66m。原始地貌属低山丘陵地貌。1.2 场地地质条件根据勘察报告,场地地层划分如下:(1)填土层:多分布于场地

4、中部,土质较均匀,以粉土为主,结构大部分破坏,稍湿,松散。厚度变化大,强度低,欠固结,物理力学性质差;(2)黄土状粉土层:分布于整个场地,厚度较均匀,处于稍密-中密状态,整体呈中低压缩性,具级自重湿陷性,湿陷性强烈、湿陷下限深度大,物理力学性质一般;(3)砾砂层:该层分布不连续,厚度小;(4)砾岩层:该层埋深大,厚度较小,局部缺失,物理力学性质好;(5)泥岩层:表层1.63.3m呈强风化,遇水易软化,但该层在不扰动的情况下,物理力学性质较好。1.3 施工试桩情况我公司在场地回填区进行了试桩施工。根据我公司现场的试桩施工情况,回填区试桩施工时在2m、9m及14m处存在很严重的塌孔现象,影响正常施

5、工,必须对该层土进行预处理。1.4 编制依据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2009);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措施(JGJ46-2005);兰州新区双良热力有限公司集中供热1#应急调峰热源厂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兰州新区双良热力有限公司

6、集中供热1#应急调峰热源厂工程设计文件。2 地基处理目的及要求2.1 场地概况根据勘察报告,场地大部分区域为回填区,回填厚度最深达16m,且回填厚度分布不均起伏较大。回填土属于新近填土,欠固结,灌注桩试桩时存在严重的塌孔现象。对于场地按照填土厚度进行分区,分区详情如表1所列。表1 回填土分区详情分区回填土厚度/m面积/m2A区13163966B区11138201C区81113076D区821012挖方区0189602.2设计要求全厂区素土挤密桩,桩长16.0m,要求压实系数不小于0.93。2.3 处理目的本方案的设计思路为全厂区素土挤密桩处理,然后根据拟建物重要性及其特征分别采用灌注桩基础。我

7、公司根据设计方案要求,对素土挤密桩的施工参数进行分区。1)素土挤密桩+灌注桩区域:该区域素土挤密桩只是作为辅助施工措施。达到消除填土的湿陷性,提高填土的承载力,控制填土的日后沉降,地面防水的目的。进而提高桩基承载力,并解决灌注桩施工时的塌孔问题,有利于工程桩的施工,降低工程成。2)复合地基区域:该区域素土挤密桩为地基处理措施。按照设计要求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满足拟建物对地基的沉降、承载力及防水要求。2.4 施工技术要求2.4.1 素土挤密+灌注桩区域该区域建筑物基础形式为桩基础,素土挤密只是作为辅助施工措施,确保灌注桩施工时不塌孔。并兼顾地面防水,提高桩侧摩阻力,消除负摩阻

8、力等。故按照经济合理的原则,素土桩平面布置为梅花形,桩距为1.0m。根据设计要求,素土挤密桩桩长16.0m。主厂房、烟囱基础底标高按-3.5m考虑,其余建筑按-2.0m考虑。挖方区素土挤密桩长取6.0m。详细桩长见表2所列。表2 素土挤密桩桩长详情拟建物基底埋深/m填方计算厚度/m处理深度/m挤密桩桩长/m主厂房3.5013.09.59.511.07.57.58.06.06.0挖方6.06.0石灰石粉仓2.08.06.06.013.011.011.0除尘器2.013.011.011.011.09.09.0灰库2.016.014.014.08.06.06.0引风机房2.016.014.014.0

9、13.011.011.011.09.09.08.06.06.0烟道及烟囱3.516.012.512.513.09.59.511.07.57.58.06.06.0吸收塔2.08.06.06.0循环泵氧化风机2.08.06.06.0浆液箱水箱2.0挖方6.06.0脱硫综合楼2.08.06.06.02.3.2 纯素土挤密区域该区域素土挤密桩是作为复合地基的处理方式,要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和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根据拟建物的荷载及使用中的受水可能性,我公司建议分区处理。干煤棚为封闭的储煤空间,占地较大,荷载小,受水可能性小。建议该区域素土挤密桩长为16m。桩平面布置为梅花形,桩距为1.2m; 其他建筑物因

10、占地空间小,受水可能性较大,建议该区域素土挤密桩长为16m。桩平面布置为梅花形,桩距为1.0m。挤密桩施工全部锤击沉管成孔,成孔孔径D400mm,成孔后向孔内分填素土,用300Kg夯锤夯机夯填,每次分填0.10m3,锤击次数(每层3次),锤的落距3.0m。3 施工方案3.1 施工思路在施工准备阶段,在积极做好施工生产、准备的同时,详细理解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及施工图设计要求,制定可行、完善的施工组织设计,对关键过程、特殊过程、难点、重点环节召集公司专业技术人员制定专门作业指导书和对策方案,组建施工经验丰富、技术力量雄厚的项目部,在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的同时,使每个现场管理人员均理解施工顺序、工序、施工

11、要点及注意事项等,以便在工程开工后保证工程顺利、有序进行。在施工阶段,确保施工顺利进行,根据现场施工状况,及时调整施工顺序、施工方案及施工工期,及时发现和解决影响质量和进度所涉及的问题,使施工正常合理、有序地进行,确保工程质量合格及工程进度按期完成,同时抓好现场安全文明施工。3.2 工程特点、难点及应对措施3.2.1 工程特点、难点(1)、地基处理工程量大,工期短,工序衔接密切,现场管理、工序作业计划安排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本工程目标的实现。(2)、待处理地基土层含水率较低,施工注水、洒水的控制难度较大,对工程进度、施工质量会造成较大影响。3.2.2 应对措施针对工程特点和难点,我方在施工人员的配

12、备、施工技术方案选择和优化等方面,采取了重点加强的措施:(1)我公司为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下属的专门从事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的企业,依托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雄厚的技术实力,历年来,我公司承担了多项地基处理工程的施工任务,在该领域有较多成功案例,且培养了一大批技术精湛、施工经验丰富的技术、管理人才,因此,我公司有实力承担该工程的施工任务。(2)在施工人员配备时选富有施工经验、技术精湛的技术、管理人员,选派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安全员担任专职安全员,加强现场巡视和安全督查。(3)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特别针对本工程难点问题及关键工序,务必调查清楚施工限制条件,确定最合理的施工方法,在正式施工中,随时完

13、善和优化施工方案,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克服难点的措施,使施工方法、工艺合理有效,必要时开展技术攻关QC小组,制定施工对策。(4)考虑到工期紧、任务重,我方针对该工程配备了性能优良的施工设备及足够的备用机械设备,施工机械做到统筹安排,统一调配,组织机械化流水作业,利用施工机械高效生产力,做好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工作,保证机械的正常运转,给予设备上的保证。(5)加强施工环节控制,对关键过程、特殊过程、难点、重点环节召集公司专业技术人员制定专门作业指导书和对策方案。成立技术攻关QC小组,并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3.3 增湿方案3.3.1 参数选择根据勘察报告,回填土含水率

14、4.5%13.9%,平均值6.6%;表层黄土状粉土含水率2.8%14.8%,平均值6.6%。土层的最优含水率为14.6%。根据相关规范要求,在拟挤密的土层内,当土的天然含水率低于8%时,必须采取增湿措施;当土的天然含水率低于10%时,宜对其增湿接近最优含水率。回填方区域按照间距1.25m的正三角形网点布孔方式钻孔(洛阳铲成孔);挖方方区域按照间距1.30m的正三角形网点布孔方式钻孔(洛阳铲成孔)。孔中灌砂后向孔内定量注水,将处理厚度内的含水量增至接近最有含水量,孔内注水不宜采取大水漫灌,应分遍逐孔灌注,并在每遍灌注后测定土层含水量,直至含水量满足设计要求。每孔注水量应按照下式计算,计算时最优含水率取11.6%,土层平均含水率取6.6%,填土平均干密度取1.27g/cm3,表层黄土状粉土平均干密度取1.32g/cm3。分区单孔注水量如表3所列。表3 单孔注水量分区表分区处理深度/m注水孔深度/m单孔注水量/m3纯素土挤密桩区域及填土厚度13-16m16.014.02.03填土厚度11-13m13.011.01.65填土厚度8-11m11.09.01.39填土厚度8m8.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