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名著导读教学设计、练习题含答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9078446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游记》名著导读教学设计、练习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西游记》名著导读教学设计、练习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西游记》名著导读教学设计、练习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西游记》名著导读教学设计、练习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西游记》名著导读教学设计、练习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游记》名著导读教学设计、练习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游记》名著导读教学设计、练习题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瓜坡镇中学七年级语文科教案 授学时间:第 周 星期 月 日主备金军课 时1备课组长签字授课总学时教研组长签字课题西游记名著导读教 导 处签字审核 时 间重点难点1、通过学习,学生更进一步理解西游记的丰富内涵,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热爱祖国悠久灿烂历史文化的情感。2、让学生学会读书的措施,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收集解决信息的能力得到提高。 3、通过学习,激发学生阅读故事的爱好,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古今中外名著,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 学 练 评 活 动 设 计一、导入新课 在四大古典名著当中,西游记是最受青少年爱慕的,它被拍成了电视剧,制成了卡通片,绘成了连环画,可谓是妇孺皆知。我们

2、刚刚学习了节选自西游记第一回的美猴王一课,通过学习我们理解到美猴王一课简介了石猴发现水帘洞,带领众猴进洞居住,而被拥戴为王的故事,交代了美猴王的来历,刻画了机智机灵、本领高强、深得众望的美猴王形象,歌颂了它不畏艰险敢说敢做的精神。今天,教师想带领同窗们一起走进西游记这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去感悟、去领略这部古典文学名著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二、回忆西游记有关常识据教师课前调查,同窗们对西游记均有了一定的理解。目前,教师想出题考考人们,看谁的知识最丰富,有无信心?、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 2、猪八戒原本是天上的3、西游记一书共有 4、唐僧的坐骑小白马原本是5、西游记中唐僧的徒弟是指 6、孙悟空一种筋斗

3、能飞7、沙和尚的法号是 8、国内古代四大名著指肯定学生的答案,教师点拨归纳如下:1、作者: 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人。吴承恩的曾祖父、祖父都是读书人,任过县学的训导、教谕。但到了她爸爸吴锐这一辈,由于家贫困,当起了小商人。尽管如此,吴家却不失读书的老式。吴承恩从小就很聪颖,很早入了学,少年得志,名满乡里。天启淮安府志卷十六说吴承恩“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但成年后的吴承恩却很不顺利,在科举进身的道路上屡遭挫折,到四十多岁才补了一种岁贡生,五十多岁任过浙江长兴县丞,这是同县丞级别差不多的闲职。吴承恩创作西游记大概是中年后来,或觉得是晚年所作,除

4、西游记外,她还创作有长诗二郎搜山图歌和禹鼎志。现存射阳先生存稿四卷。2、重要内容: 西游记全书一百回,从大的构造上看,可提成三个部分。第一回至第八回是第一部分,重要写了孙悟空出世、拜师、大闹天宫,这是全书最精彩的章节,热闹不凡,孙悟空上天入地好一顿折腾,将她的对抗性格体现得淋漓尽致。第八回至第十二回是第二部分,重要写了唐僧的出身及取经的缘由。第十三回至最后一回是第三部分,重要写唐僧西天取经,路上先后收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个徒弟,并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到了真经,修成了正果。 教 学 练 评 活 动 设 计3、故事由来: 西游记是以唐代高僧玄奘(公元60264年)到印度求法取经这一历史上

5、的真人真事为原始素材的。在一千三百近年前,交通极其原始、落后的条件下,具有玄奘這样长途旅行经历的人是屈指可数的。因此,当她西行万里、载誉归来的時候,曾轰动全国,某些神奇的传说也随之产生,成为西游记故事的源头。三、指引名著整书阅读的措施。 阅读名著可以使我们增长文学积累,提高语文素养,培养阅读分析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增进语文成绩提高。 读的时候遇到了哪些困难?这些困难你解决没有?你是如何解决困难的?师生共同讨论、交流。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并适时板书。(整本原著通读:浏览、跳读,把握大意)观看前言后序,理解写作背景、故事梗概、重要人物。观看目录,理解故事情节。采用浏览法、跳读法阅读全文,把握文章

6、大意。遇到不懂的打个问号,可以自己揣摩或参照译文,也可以请教别人。四、展开语文活动、请学生上台讲有关师徒4人的小故事:(任选一种)美猴王 大闹天宫高老庄娶亲 三打白骨精智调芭蕉扇 真假美猴王组织学生结合故事分析人物的形象:五、探讨西游记给我们的启示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引导、点拨、归纳: 西游记让我们懂得了一种道理想要办成一件大事,必须人们意志坚定、齐心合力,团结一致、不畏艰难、勇往直前才干成功。 六、鼓励探究 拓展延伸讨论:唐僧师徒各有特点,你欣赏谁的什么特点?为什么?小结及作业西游记的内涵非常的丰富,一节课的解读只能是一种引子,更精彩的故事等着我们去品味,更深层次的思考还需要我们同窗在课后去

7、完毕。让我们在敢问路在何方这首歌曲中结束我们的快乐之旅,让我们把更多的感悟留在课后,留在每一次的名著解读中。但愿人们运用课余时间,认真阅读原著内容。板书设计 西游记导读 孙悟空:美猴王、孙悟空、弼马温、齐天大圣、行者、斗战胜佛 唐 僧:金蝉子、江流儿、玄奘、三藏、唐僧、旃檀功德佛 猪八戒:天蓬元帅、猪刚鬣、猪悟能、猪八戒、净坛使者 沙和尚:卷帘大将、沙悟净、沙和尚、金身罗汉教学反思 一、填空题1、西游记,长篇 故事,是 中成就最高、最受爱慕的故事,但这部作品并非全无依傍,它有着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 的事件。在 和 中,对此事有具体的记载。唐僧取经的故事经民间文艺表演,成为后来故事的素材

8、来源。目前西游记是根据明代万历年间的金陵世德堂版本整顿加工而成的。2、西游记的作者是 ,字 ,号 , 代人。3、全书共100回,基本由两个故事构成,第1至7回,写 ,体现的是孙悟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斗争最后失败的悲剧,体现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质与现实生活的约束的矛盾处境。第8至10回总写 ,蕴含着人必须经历艰难才干最后获得幸福成功的人生真谛。4、全书共分三大部分:前7回写 的故事,是全书的 部分,体现孙悟空的对抗精神;82回写唐僧的来历、魏征斩蛇、唐太宗入冥府,交待取经的缘起;第1回100回写唐僧师徒取经途中历经 ,带经回东土大唐。5、西游记中所写天下所分的四大洲分别是: 、 、 、 。6、孙悟空

9、的第一种师傅是 ,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 ,又唤 ,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 ,后受观世音菩萨奉劝皈依佛门,唐僧为她取名 。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绩,后被封为 。 7、猪八戒又叫 ,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 ,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福陵山、云栈洞为妖,后经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 。 8、沙僧也叫 ,原为天宫中的 ,被贬下界,在 为妖,后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 。 9、白龙马原是西海龙王之 ,因违逆父命被囚 ,后化作白马驮负唐僧取经,被封为 。后在化龙池中得复原身,盘绕在大雷音寺的擎天华表柱上。 10、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 、 、 、 。、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

10、有对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 。12、西游记全书共一百回,孙悟空自号 。13、请写出西游记中你印象最深的一种回目的题目: 。如,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第一百回径回东土,五圣成真。二、列举简述 1、唐僧分别在哪些地方收了徒弟和马?分别给她们取了什么名?观音所赐的名分别是什么?2、 列举师徒四人取经路上经历的磨难,举四个即可。3、 列举师徒四人所遇的妖怪,四个即可。4、 列举唐僧师徒西行路过的国名(四个即可)。5、 说除塑造唐僧师徒四个形象外,还写到许多神仙,请列举几种。6、 悟空、八戒、沙僧使用的兵器分别是什么?7、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开始取经

11、时意志并不是很坚定,请问她曾经几次返回花果山?都是哪几次?8、 西游记中,成为唐僧师徒取经路上最大的障碍是哪一家族的刁难?这些刁难分别是什么?9、西游记中,孙悟空原为东胜神洲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她拜谁为师?她的武器是在哪儿得到的?这个武器本来是做什么用的?经孙悟空变化,名字叫什么?10、西游记中的唐僧是如来佛的第二个徒弟谁投胎转世的?做了状元谁的儿子?因爸爸遇难,自幼出家,法名是什么?11、 你能写出几句出自西游记中的典型语句吗?12、 写出几种西游记中具有神妙奇幻的想象,紧张曲折的情节?13、 西游记中化作妖精的白骨精先后三次分别变为哪三位人物来哄骗唐僧,但都被孙悟空一一识破?西游记基本习题

12、一、识记辨别题1、写出下列故事波及的人物的名字。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 。西游记中劝孙悟空上天招安的是 ;把孙悟空投入八卦炉中炼成火眼金睛的是 。2、与西游记中“猪八戒”有关的歇后语:3、为西游记中的故事补全题目: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大圣一调芭蕉扇。4、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一种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 ”5、孙悟空向牛魔王借扇体现了孙悟空的 。6、“美猴王”的称号由 而来,她作出了奉献,人们尊之为“ ”。“孙悟空”是菩提祖师为她取姓为“ ”,法名“ ”。二、理解概括题:(概括出作品、人物、故事等)1、从西游记这部文学作品中,选择你印象深刻的一种人物作简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