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自然灾害隐患排查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9077269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自然灾害隐患排查工作总结精选多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最新自然灾害隐患排查工作总结精选多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最新自然灾害隐患排查工作总结精选多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自然灾害隐患排查工作总结精选多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自然灾害隐患排查工作总结精选多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加强领导,成立机构为确保排查工作有序顺利开展,局党支部召开专题会议,成立了 由副局长任组长、地震办主任任副组长、地震办干部为成员的科技局 地震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地震灾害风险隐患排查 工作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及各个阶段步骤。月22日,科 技局召开了会议,及时传达了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突发公共事件 风险隐患排查工作的通知精神,并要求各股室切实搞好宣传发动工 作,根据排查工作的总体要求开展了工作。二是加强农村地震安居工程建设。组织对示范村进行了检查。三是继续加强地震科普知识宣传,共印制2万分地震科普宣传单 张免费发放给群众。四是开展了全县教育系统、卫生系统及保障性住房

2、建设工程抗震 设防检查工作。5月22日至6月17日,联合住建局对我县教育系统 的83所中小学校、8所幼儿园的198栋单体建筑物、对全县13所乡 镇卫生院的35栋单体建筑物进行了全面的排查。为了便于获取风险隐 患信息,科技局依靠群众,加强群测群防工作,健全风险隐患监测体 系。加强全县地震宏观监测点的建设和管理,建立异常落实制度,加 强地震应急预案的制定,加强应急演练,提高防范和处置能力,做到 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确保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二、加大宣教力度,提高群众地震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科 技局对存在和的地震灾害风险隐患,明确责任,把风险隐患的治理整 改和排查工作贯穿于排查的全过程,对可在短

3、时期完成治理整改的, 立即采取措施消除风险隐患;对情况复杂、短期内难以治理排除的,制 订整改方案和应对预案,落实治理整改措施、整改效果、责任人和期 限等,防范突发事件的发生。一旦事件发生,确保能够妥善处置、减 少损失。本项目部自20年3月中旬进场以来,前期工作以驻地标准化建设 和生产场地建设为主要工作内容,自5月中旬来,取料场、碎石场、 冷拌场已具备生产能力。热拌场还在紧张的建设之中。为了提前做灾 害的预防工作,防范于未然我部于5月10日起由项目经理牵头组织, 安全环保部门负责具体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了灾害隐患排查相关活 动。一、在施工生产过程中主要存在的安全灾害隐患有:1、取料场挖砂料形成的

4、高边坡,存在局塌陷和地质下陷的安全隐 患。2、在施工过程中有部分村民到现场观看,易发生高空坠落事故。3、施工车辆机具在临边行走易发生坍塌事故。4、在雨节时,取料场边坡易发生滑坡或泥石流。5、在碎石场,因地界狭小,运转机械安装紧凑,作业区域通道狭 窄,易发生机械伤害事故。6、车辆在施工通道与村道平面交叉道口区域行驶,易发生交通事 故。7、粉尘、烟尘污染环境。二、针对以上存在的灾害和安全隐患我部主要采取以下防护措施:1、建立营双高速公路路面六标项目部安全保证体系,环境保护保 证体系,水土保持保证体系;从组织、施工作业过程管理、规章制度、 经济四个方面对可能发生的灾害进行控制和预防。2、成立各保证体

5、系的组织机构,根各保证体系的要求落实具体责 任,在项目部范围内建立了群防体系。3、在灾害隐患存的区域进行了标识,通过项目部各类安全会议对 班组和项目全体人员进行了传达。(1)根据地质灾害隐患点情况,设立了警示牌,划定危险区,并采 取防护措施。自4月下旬开工生产以来第一、二取料筛料场相继开工 建设,生产过程中自然形成了高边坡,存在安全事故隐患,在临边3 米线外设置安全警戒线,防止运输车辆、施工机械在运行过程发生安 全事故。在距筛料场100米范围内设立地质塌陷观测点,预防发生地 质塌陷灾害。(3) 项目部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安全巡查小组,每天对施工区域进行 巡逻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处理解决。(4) 根据

6、天气变化情况,及时做好现场的应对工作,若出现大雨预 报时,提前通知保证机构组长,将深坑内的机械设备,最大限度移到 平地安全地带。避免因大雨出现塌陷造成事故。(5) 在进行高边坡防护过程中,共消耗警示带(三角旗)3652米, 竹杆755根;在施工边界或局部危险部位上用印有公司标识的彩旗作 标识,共消耗彩旗552面。4、对施工通道与村道平面交叉的道口,我部根据实际危险情况设 置了安全警示牌。在显眼部位加贴反光标志。共设置指路标牌及相关 告示牌85块。5、加强施工作业的环境管理工作,在第一碎石场和热拌场的污染 源产生部位安装了布袋式除尘器,有力地防止在碎石和热拌作业过程 中产生环境污染。在施工通道运

7、行过程根据情况,合理安排洒水车值 班洒水,有效地防止了因汽车产生扬尘造成的环境污染。6、在生产区域内,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对作业设备的危险部位进 行标识,按要求设置安全围护,避免发生安全事故。7、在安全巡检过程中多次发现有村民进入施工危险区域观看,施工人员及安全管理人员及时将村民驱赶出生产区域。根据长治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迅速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摸 底的通知(长政办发电2093号)精神,我县立即组织开展了地质灾 害隐患排查摸底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地质灾害现状我县目前地质灾害包括人为地质灾害和自然地质灾害两大类,共 有各类地质灾害122处,其中人为地质灾害64处:地裂缝46处,地 面塌

8、陷18处;自然地质灾害58处:滑坡19处,崩塌3处,不稳定斜 坡36处。列为重大监测隐患45处:滑坡14处,不稳定斜坡18处, 地面塌陷7处,地裂缝6处。二、地质灾害防治情况地质灾害防治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群众的安 居乐业。我县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非常重视,建立了防灾抗灾长效机 制。(一)领导重视,认识到位我县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领导组,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各有关 部门为成员。制定了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 预案。严格按照两个方案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三)制度完善责任到位为加强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我县先后制定了地灾预报制度、地 灾速报制度、地灾巡查制度、地灾监测制度等10余项工作制度, 明确各级各部门在地灾防治中的职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的地灾防治工作机制。三、地灾隐患排查情况为汲取7月6日吕梁市方山县大武镇王家庄村黄土滑坡地质灾害 教训,我县以乡镇为单位认真组织了各类地质灾害隐患摸底排查。经 排查,我县未发现因近日连续降雨而诱发的地质灾害隐患威胁。为有 效防范因连续降雨诱发的地质灾害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各级 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 案以及各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制度扎实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重 要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制定防范和迁移预案。对各类地质灾害努力做到 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