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绿色照明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9077249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LED绿色照明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LED绿色照明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LED绿色照明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LED绿色照明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LED绿色照明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LED绿色照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ED绿色照明(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小芯片显神奇LED绿色照明半导体照明技术五颜六色的LED灯自原始人类使用火焰照明以来,照明一直与人类社会文明和进步紧密相连。近年照明领域发生的最大变革是LED产品作为照明光源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1963年LED的发明者在读者文摘(美)上明确的预言:“将来的灯可以是铅笔尖大小的一块合金,它实用且不易破碎、决不烧毁, 比起今天通用的灯泡来说,其转换效率至少大10倍。”在过去的几十年中,LED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近5 年来,随着大功率LED面世,LED已逐渐显现出它作为照明光源的巨大潜力。LED内部结构LED是英文light emitting diode的缩写,译为发光二极管。它的基本结构是一块

2、电致发光的半导体材料,置于一个有引线的架子上,然后四周用环氧树脂密封,起到保护内部芯线的作用,所以LED的抗震性能好。发光二极管处于正向工作状态时(即两端加上正向电压),电流从LED的阳极流向阴极时,半导体芯片就发出从紫外到红外不同颜色的光线,光的强弱与电流有关。蓝光LED上世纪60年代,当时所用的材料是磷砷化镓,发红光。在驱动电流为20毫安时,单颗LED的光效为0.1流明/瓦。到了80年代,出现了砷镓铝LED,光效达到了10流明/瓦。1993年,日本日亚化学公司在蓝光氮化镓LED上取得技术突破,并于1996年采用光转换技术实现了白光LED,使得LED发展成为第4代光源,即半导体照明光源。三色

3、混合白光光谱作为照明用的光源一般需要白光。目前实现半导体照明有3种主要方法:(1)采用蓝色LED激发黄光荧光粉,实现二元混色白光;(2)利用紫外LED激发三基色荧光粉,由荧光粉发出的光合成白光;(3)基于三基色原理,利用红、绿、蓝三基色LED芯片合成白光。链接:蓝光LED之父1954年,中村修二教授出生于日本,日本日亚化学工业公司技术员。1990年,他开发出蓝色高亮度发光二极管。当时,世界上已开发了红色和绿色发光二极管,但是由于没有开发出蓝色发光二极管,电子视屏领域中的各种色彩无法被充分展现。因此,蓝色发光二极管被认中村修二为是当时世界上最困难也最热门的研发项目。获得电子工学专业硕士学位的中村

4、修二独辟蹊径,填补了这项空白,使电脑、手机、超薄电视屏幕的色彩更加丰富,原件使用寿命也大大延长,可将电力消耗降低90。自2000年以来供职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芭芭拉分校。LED照明的应用美国洛杉矶的 Vincent Thomas 大桥,它是当今世界上少数通过用 LED 来照亮的桥梁。为了节约能源,许多街道的路灯已经换上LED灯最初 LED 用作仪器仪表的指示光源,后来各种光色的 LED 在交通信号灯和大面积显示屏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12英寸的红色交通信号灯为例,在美国本来是采用长寿命,低光效的140瓦白炽灯作为光源,它产生2000流明的白光。经红色滤光片后,光

5、损失90%,只剩下200流明的红光。而在新设计的灯中,美国流明公司采用了 18 个红色 LED 光源,包括电路损失在内,共耗电 14 瓦,即可产生同样的光效。汽车信号灯也是 LED 光源应用的重要领域。1987年,我国开始在汽车上安装高位刹车灯,由于 LED 响应速度快(纳秒级),可以及早让尾随车辆的司机知道行驶状况,减少汽车追尾事故的发生。另外, LED 灯在室外红、绿、蓝全彩显示屏,匙扣式微型电筒等领域都得到了应用。LED 使用低压电源,供电电压在6至24V之间,根据产品不同而异,所以它是一个比使用高压电源更安全的电源,特别适用于公共场所。它消耗能量较同光效的白炽灯减少80%。LED灯非常稳定性,寿命有10万小时。小知识LED背光源普通萤光灯、日光灯发光响应时间一般为毫秒级,而LED则能达到纳秒级,从而使图象看起来更加流畅和鲜明。LED电视机因此,在手机、液晶电视等显示屏后大多采用LED作为背光源。能有效节约用60%以上的电能。目前中国大陆地区家电行业中通常所指的LED电视严格的名称是“LED背光源液晶电视”,是指以LED做为背光源的液晶电视,仍是液晶电视的一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