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土方开挖专项方案(完整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9075855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3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基坑土方开挖专项方案(完整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深基坑土方开挖专项方案(完整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深基坑土方开挖专项方案(完整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深基坑土方开挖专项方案(完整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深基坑土方开挖专项方案(完整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深基坑土方开挖专项方案(完整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基坑土方开挖专项方案(完整版)(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基坑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2016年 01月目 录1. 编制依据12.工程概况22.1 工程概况22.2 工程地质、水文条件22.3 土方工程特点42.4 边坡支护设计概况52.5 基坑排水设计概况53.施工部署63.1 土方开挖施工段划分63.2施工技术准备63.3施工现场准备73.4机械设备需用量准备73.4劳动力计划74.基坑施工现场管理84.1 平面布置84.2 施工现场管理85.主要施工方法及要求95.1土方开挖施工流程95.2 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方法及要求105.3基坑沉降、位移监测方法116.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26.1质量保证体系126.2质量管理程序136.3质量标准136.4质

2、量保证措施146.5易发生的质量问题及应对方法147.施工安全保证措施157.1 组织保证157.2 安全技术措施168.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措施198.1文明施工措施198.2土方施工环境保护措施209.季节性施工措施1910.施工应急预案2310.1 危险源辨识2410.2应急处理措施251. 编制依据1、桩基工程施工图纸;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阶段2015年9月;3、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工程质量统一验收标准;质量验收规范;施工技术规范及操作规程。4、主要规程及验收规范有:(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3)建筑边坡工程

3、技术规范GB50330-2013(4)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GJ311-2013)(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6)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7)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2.工程概况2.1 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 新区, 大道南侧,交通便利。场地地形不平坦,基本呈北高南低趋势。场地高程范围值介于527.61534.48m,地表相对高差最大为6.87m,地貌单元属 级阶地。拟建建筑主要有三圣殿、三祖殿、六贤殿、

4、大会堂、游客中心等建筑构成,建筑最大高度60m,建筑结构类型为框-剪、框架,基础形式有桩基、独基、条基、筏基。大会堂基础形式是桩基础。2.2 工程地质、水文条件1、场地地貌单元属 汉江级阶地,地形基本平坦,地貌类型单一,地基土工程性能较好,无不良地质作用,场地及地基稳定。2、地层结构如下:地基土自上而下依次为:耕土、粉质粘土、-1细砂、-1细砂、-2中粗砂、-3粉质粘土、卵石。分层描述如下:耕土(Q4ml):褐色,黑褐色,以粉土、粉质粘土为主。土质不均,欠固结,湿、松散。厚度:0.404.00m;层底标高:527.11533.98m;层底埋深:0.404.00m。粉质粘土(Q4al+pl):棕

5、红色,褐红色,以粘粒和粉粒为主,铁锰质浸染发育。切面稍具光滑,具光泽反应,干强度高,韧性高,无摇振反应;块状构造。湿,硬塑坚硬。厚度:11.0020.00m,;层底标高:511.29521.55m;层底埋深:12.0020.60m。-1细砂(Q4al+pl):系层中夹层,以细砂为主,含泥少量,较纯净。颗粒成分细砂约占54.2%,中砂约占30.1,含7.5%的粉粒及泥质,含少量粗砂。湿,稍密,级配一般。厚度:0.402.30m;层底标高:516.75521.83m;层底埋深:10.4015.10m。-1细砂(Q4al+pl):黄褐色,以细砂为主,含泥少量,较纯净。颗粒成分细砂约占56.1%,中砂

6、约占37.4,含4.6%的粉粒及泥质,含少量砾石。湿,稍密,级配一般。厚度:0.302.50m,层底标高:509.19514.20m;层底埋深:15.7022.50m。-2中粗砂(Q4al+pl):灰黄黄褐色,以中粗砂为主,含少量圆砾。颗粒组成中,中粗砂约占62%,细砂约占20.1%,含5.5%卵砾石。矿物成份为石英、长石、云母等,棱角状。级配较好,湿饱和,稍密中密。厚度:0.804.30m;层底标高:508.65513.13m;层底埋深:17.8023.90m。-3粉质粘土(Q4al+pl):棕色,棕褐色,以粘粒、粉粒组成,斑状铁质浸染发育;块状构造,土质均匀。切面光滑,具光泽反应,干强度高

7、,韧性高。厚度:3.503.60m;层底标高:510.45511.46m;层底埋深:19.7019.90m。卵石(Q4al+pl):黄灰色,黄褐色。以卵砾石为主,中粗砂充填。颗粒粒径2mm以上占76.9%,中粗砂约占17.6%,卵砾石磨圆度好,骨架颗粒接触充分。砂成份主要为石英、长石。母岩成分主要为石英砂岩、灰岩和花岗岩。粒径2.08cm居多,个别粒径大于14cm。级配较好,饱和,中实。厚度大且稳定,最大揭露厚度12.50m。3、地下水地下水为潜水。稳定水位标高510.83511.93m,平均值511.83m;稳定水位埋深17.4022.60m,平均值20.62m;地下水埋藏深,地下水赋存于卵

8、石层上部,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及汉江河流侧向补给,水位变化幅度约为1.004.00m。因此本工程施工不考虑基坑降水,只需考虑基坑排水。2.3 土方工程特点1、开挖深度深本工程基坑开挖总深度近15m,施工前应对施工方案进行专家论证。基坑型式为圆形提型坑:第一提深度3.0m;第二提深度为8.3m;第三提为3.6m。本工程基坑深度深,场地最大挖深约15m,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工程施工,根据建质87号文要求,需在工程施工前对施工方案进行专家论证。2、作业面狭小拟建工程第二提坑半径为25m。工程桩施工、土方开挖施工、围护桩施工及边坡支护只能分别进行,并且围护桩施工是其他工序进行的前提。3、场地表

9、层土质差表层土特征地勘未能体现,但根据现场观察及实地了解,土质遇水胶泥状,渗透率小。预计地下室施工阶段进入雨季,本工程需要对基坑进行排水系统设计。4、根据本工程特点,深基坑支护及开挖施工全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信息化施工,采取监测和预防突发事件的措施,有效地控制基坑支护系统和周边环境的变形和变化情况,以保证施工安全。2.4 边坡支护设计概况边坡支护采取放坡+挂网素喷、单排桩的组合形式。第一提1:0.5放坡+挂网素喷,第二提垂直开挖单排桩挂网围护,第三提1:0.5放坡+挂网素喷。放坡+挂网素喷:边坡坡面采用1:0.5放坡、6.5250钢筋网、C16长度1.5m、倾角15土钉钢筋;混凝土面层强度等级

10、为C20,厚度为80mm。坡顶2m范围与坡面一样挂网喷射混凝土。具体详见基坑支护设计施工图和施工方案。2.5 基坑排水设计概况1、在基坑底四周设排水明沟,在四周排水明沟与盲沟相叉处及转角处设集水井。四周排水明沟沟底应比挖土面低50100cm,集水井比排水明沟低0.5m 以上,井壁用钢筋笼尼龙网等简易支撑加固。基坑内的地下水经排水沟汇集于集水井内,用水泵排出坑外。排水沟、集水井随基坑的挖深而加深,并保持干燥。待土方开挖至基底,清理平整后,为及时排出基底积水,保持基底土质干燥,还应在基坑内设盲沟。布置型式:盲沟底部最浅处深300,宽300,按0.5%坡度坡向周边排水明沟,盲沟内填以碎石。盲沟设置间

11、距及数量根据施工实际情形确定。2、为防止场外生产生活用水、雨水等流入基坑或渗入基坑壁而造成安全隐患,故需在基坑外侧四周设截水沟,排水沟断面尺寸高宽=300300,由红砖及砂浆砌成,沟侧面和底面用1:2 水泥砂浆抹面,沿基坑转角处设400400500 的砂浆砌砖集水坑,将废水集中排出场外。基坑排(截)水沟示意图如下:3、为减轻土层水对边坡坡面的影响,在坡面位置设置排水孔,以利于边坡稳定。排水孔示意图:3.施工部署3.1 土方开挖施工段划分本次土方开挖施工以围护桩顶标高为界,分两阶段进行土方作业。第一阶段土方开挖主要为工程桩、支护桩提供作业面,第二阶段主要开挖剩余土方,为地下工程施工提供保证。 具

12、体分段分层情况详见附图大会堂土方开挖平面图、大会堂土方开挖剖面图。3.2施工技术准备1、熟悉设计图纸和工程地质情况;2、根据现场情况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并报甲方、监理审批;3、测量交底与复测;4、制订沉降、位移监测计划;5、组织施工技术交底。3.3施工现场准备1、清查地下管线,如有地下管线穿越基坑或邻近作业区,须报有关部门处理。2、工程轴线控制网测量定位及控制桩、控制点的保护。3、临时供水、供电能够满足施工临时需要。4、临时排水设施,集水坑设置位置及必要机械设备准备充分。5、 生产、生活设施。3.4 机械设备需用量准备机械设备需用量计划如下表所示: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序号机械设备名称规格型

13、号数量1反铲挖土机单斗1.5立方3台2排污泵20KW30台3自卸汽车15T30辆4经纬仪2台5水准仪2台6全站仪1台3.5劳动力计划基坑支护降水工程主要是用机械操作,劳动力组织量很容易满足,鉴于工期紧,计划机械操作等组织两班倒,昼夜施工。劳动力组织需用劳动力计划表工种/职位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后期维护管理人员464电工122机操工102412混凝土工574电焊工182钢筋工582信号工111辅助工5524.基坑施工现场管理4.1 平面布置根据工程设计文件及图纸、工程地质报告、基坑支护工程设计图,公司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规定进行基坑开挖期间的施工平面布置。实际施工前,需清查地下管线,如与地下管线

14、等发生冲突,将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研究,对施工总平面布置作合理调整。4.2 施工现场管理沿基坑四周设排水明沟,以红砖砌筑,水泥砂浆抹面收光,道路路面稍带坡度,以便雨水排入水沟,并防止流入基坑,沿基坑外壁侧设1200 高钢管护栏。四周临时道路畅通无阻,一侧设排水沟,做到排水畅通。道路需经常清扫,保持干净。运土车出场前,需通过洗车槽,冲洗干净车轮,严禁带泥出场,以免污染市政道路。测量员须监督保护好施工现场的水准点,轴线控制点及沉降位移观测点,不得任意损坏。施工用水、用电由专业人员负责管理,其它人员不得私自乱接管线。水电管线埋设时,需采取措施防止被来住车辆毁坏。配电箱、电闸等应有醒目的标志,禁止无关人员乱动。施工机械设备须定期检查、保护,及时清除沾附的泥浆、水泥,做到干净完好。施工作业责任到人,挂牌施工,现场谁干谁清,工完场清。各施工作业班组必须服从命令,听从统一指挥、协调、配合施工。不听指挥,擅自打乱作业计划部署,影响其它工序及工期、质量、安全者,严肃处理。5.主要施工方法及要求5.1土方开挖施工流程1、第一阶段土方开挖流程:施工准备、测量放线 第一次开挖边线修正大面积土方开挖至532.500m第二次开挖边线修正大面积土方开挖至530.600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