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执法检查表基本情况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9075217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卫生执法检查表基本情况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职业卫生执法检查表基本情况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职业卫生执法检查表基本情况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职业卫生执法检查表基本情况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职业卫生执法检查表基本情况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卫生执法检查表基本情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卫生执法检查表基本情况(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职业卫生执法检查表(基本情况)用人单位名称地 址安全生产(职业卫生)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联系电话职工人数职业卫生负责人联系电话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人数职业病累计人数新增职业病人数疑似职业病人数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人数岗中职业健康检查人数离岗职业健康检查人数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职业健康检查日期生产基本情况主要原、辅材料主要中间产品主要产品、副产品名 称年用量名 称年用量名 称年用量主要生产场所 及工艺流程流程序号工作场所名称本场所工艺简介1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汇总表序号职业病危害因素工作场所危害来源设备状态操作方式是否隔离接触人数现场浓度(强度)工程防护设施个体防护用品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机构检

2、测日期存在问题处理意见用人单位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检查人员签字: 年 月 日23职业卫生执法检查表(具体项目)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检查标准检查方法是否落实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1.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组织 用人单位应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其他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劳动者超过100人的,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查阅组织机构及职责文件,查阅工作情况记录,询问有关人员。2.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用人单位应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应配备

3、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其他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劳动者超过100人的,应当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劳动者在100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配备专职的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医师和护士;不具备配备专职的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医师和护士条件的,应当与依法取得资质认可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签订合同,由其提供职业卫生服务。检查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书面聘用文件、个人资质(职业卫生专业知识背景、工作经历和执业医师资格)文件和专业档案,查阅与服务机构签订的合同。3.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用人单位应当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职业病防治工作的

4、目标,措施以及保障条件等内容。检查用人单位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及贯彻执行情况。4.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用人单位应根据国家、地方的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应涵盖: 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 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 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

5、程;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 每个职业卫生管理制度都应包括职责、机构、目标、内容、保障措施、评价方法等要素。查看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书面文件。公布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现场查看公告栏,查阅班组会议记录、文件公示记录等相关文件。5.操作规程建立健全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建立健全各工种(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岗位操作规程应经科学论证,并与岗位职责相对应,其内容还应包括职业卫生防护的内容,可张贴或以其他方式,方便劳动者了解、提示劳动者遵守。检查职业病危害因素相关的作业岗位清单和书面的岗位操作规程,现场抽查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岗位加以验证。公布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现场查看公告栏。6.职业卫生档案

6、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职业卫生档案应包括:(一)职业病防治责任制文件;(二)职业卫生管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三)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清单、岗位分布以及作业人员接触情况等资料(四)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基本信息,以及其配置、使用、维护、检修与更换等记录;(五)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报告与记录;(六)职业病防护用品配备、发放、维护与更换等记录;(七)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和职业病危害严重工作岗位的劳动者等相关人员职业卫生培训资料; (八)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与应急处置记录;(九)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汇总资料,存在职业禁忌证、职业健康损害或者职业病的劳动者

7、处理和安置情况记录;(十)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有关技术资料,以及其备案、审核、审查或者验收等有关回执或者批复文件;(十一)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申领、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等有关回执或者批复文件;(十二)其他有关职业卫生管理的资料或者文件。结合现场情况查阅档案材料。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1.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的,应当按照申报办法的规定,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按照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确定。用人单位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时,应当提交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和下列文件、资料: (1)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 (2)

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分布情况以及接触人数; (3)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 查看申报回执,结合职业卫生档案,现场检查接害岗位和种类,查阅申报表,核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状况和申报内容。2.变更申报 进行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或者技术引进建设项目的,自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申报。查阅安监部门对建设项目的批复文件、验收报告、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现场检查。 因技术、工艺、设备或者材料等发生变化导致原申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重大变化的,自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检查工作场所,查看技术、工艺、材料变更的相关资料。 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名称、法

9、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发生变化的,自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查看工商执照和组织机构代码证。 经过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发现原申报内容发生变化的,自收到有关检测、评价结果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查阅申报表,核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评价报告,现场检查接害岗位和接害种类。工作场所卫生条件1. 职业病危害因素强(浓)度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查看职业卫生档案,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图、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点,查阅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结果、检测与评价报告,现场监督检测。2.生产布局 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 生产

10、布局应按照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的规定,尽量考虑机械化、自动化和远端操作,加强密闭,避免直接操作,并应结合生产工艺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车间内生产工艺设备布局应重点考虑达到防尘、防毒、防暑、防寒、防噪声与振动、防电离辐射、防非电离辐射等的要求。查阅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现状评价报告,检查平面布置图、竖向布置图,查看现场。3.工作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 工作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工作场所不得住人。依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生活场所包括:工作场所办公室、生产卫生室(浴室、存衣室、盥洗室、洗衣房),生活室(休息室、食堂、厕所)、女工卫生室

11、等辅助用室。使用有毒物品工作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工作场所不得住人。查看职业卫生档案,认定使用有毒物品场所,现场检查4高毒作业场所高毒作业场所隔离 高毒作业场所与其他作业场所隔离,此隔离应当指屏障或距离隔离,不仅仅以标志线或标志隔离。查阅职业卫生档案、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原辅材料清单、化学品安全数据说明书(MSDS)、高毒物品作业场所台账,按照高毒物品目录,核对其认定的高毒作业场所,现场检查。应设置车间淋浴间 高毒作业应设置车间淋浴间男女分别设置,淋浴间由更衣间、浴室和管理间组成。淋浴间内部构造应易于使用清扫卫生设备,并采取防水、防潮、排水和排气措施。应设置不断水的供水设备并保证用水卫生。淋浴

12、器的数量应根据高毒作业的人数确定,一般4-8人设1个淋浴器。高毒作业女用浴室不能设浴池。查看职业卫生档案、高毒物品作业场所台账、原辅材料清单、化学品安全数据说明书(MSDS),对照有毒有害物质清单,按照高毒物品目录,结合高毒作业劳动者名册,现场检查。应设置更衣室 高毒作业场所应按规定设置更衣室。更衣室应配置闭锁式衣柜。更衣室中便服、工作服应分柜存放以避免工作服污染便服。离开高毒作业场所时,应更换衣服,不可将工作服带出车间。应设置有毒物品存放专用间 有毒物品应实行分类存放。对于高毒物品,应根据生产条件、所使用化学品的理化特性和用量来考虑有毒物品存放专用间设置的位置、大小和选材。 有毒物品存放专用间应在醒目的位置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其内部存放的物品不能相互发生燃烧、爆炸等化学反应。应建立相应的制度,明确相关人员负责有毒物品存放专用间的日常管理,并保证无关人员不能进入物品存放专用间。5.自动报警装置和事故通风设施 可能突然泄漏大量有毒物品或者易造成急性中毒的作业场所,设置自动报警装置和事故通风设施,并有效联动。 具体有毒有害物质的确定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