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气象)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9073786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词解释(气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名词解释(气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名词解释(气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名词解释(气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词解释(气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词解释1、气温递减率: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平 均而言,高度每增加100m,气温则下降约 0.6r,这称为气温直减率,也叫气温垂直梯 度,通常以表示:2、饱和水气压(E):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 汽分子是有限的,当水汽含量达到极限时, 此时空气为饱和空气。饱和空气中水汽所产 生的压力,即为饱和水气压。3、相对湿度(f):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同 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表示空气距 离饱和的程度。f=e/E X100%4、比湿(q):同一团湿空气中,水汽质量 与该团空气总质量的比值。q = m /(m + m )5、露点(Td):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在一 定的气压下,若使空气达到饱和,只有降温。

2、降到实际水汽压(e)变成饱和水汽压(E), 此时的温度称为露点温度,简称为露点。6、能见度:能见度指视力正常的人在当时 天气条件下,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和辨出 目标物的最大水平距离。单位用米(m)或 千米(km)表示。7、虚温:在同一压强下,干空气密度等于 湿空气密度时,干空气应有的温度。P = pRT = P = pRT8、可见光:肉眼能够看得见的从0.40.76um 的波长的光称为可见光。9、太阳常数:在大气上界,当日地距离处 于平均状态时,垂直于太阳光线的1cm2面 积,1min内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称为太阳 常数(1370W/m2)。10、维恩(Wein)位移定律:黑体单色辐射 极大值

3、所对应的波长(入m)是随温度的升 高而逐渐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的,黑体单 色辐射强度极大值所对应的波长与其绝对 温度成反比,即 y=c。物体的温度愈 高,其单色辐射极大值所对应的波长愈短; 反之,物体的温度愈低,其辐射的波长则愈 长。11、斯蒂芬(Stefan)-玻耳兹曼(Boltzman) 定律:物体的放射能力是随温度、波长而改 变的。黑体的总放射能力与它本身的绝对温 度的四次方成正比,即ETb=oT4 (斯蒂芬 -波耳兹曼定律)。o=5.67X10-8W/(m2K4) 为斯蒂芬-波耳兹曼常数。12、散射:太阳辐射通过大气,遇到空气分 子、尘粒、云滴等质点时,都要发生散射。但散射并不像吸收那

4、样把辐射转变为热能, 而只是改变辐射的方向,使太阳辐射以质点 为中心向四面八方传播。13、直接辐射:太阳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 投射到地面上的,称为太阳直接辐射。影响 太阳的直接辐射的两个主要因子:太阳高度 角和大气透明度。14、散射辐射:太阳光经过散射后自天空投 射到地面的,称为散射辐射。15、总辐射: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之和称为 总辐射。16、泊松方程: T = P86 ;它给出了T IP0 J干绝热过程气块初态(P,T0)和终态(P,T)之间的内在联系,即绝热变化时温度随 气压变化的具体规律。17、干绝热递减率:气块绝热上升单位距离 时的温度降低值,称绝热垂直减温率(简称 绝热直减率)。对于

5、干空气和未饱和的湿空 气来说,则称干绝热直减率Yd.18、湿绝热直减率:饱和湿空气绝热上升的 减温率,称为湿绝热直减率,以rm表示。(饱和空气绝热上升,每上升100m温度降 低的度数)19、位温:取这一标准高度为1000hpa,这 时所具有的温度称为位温,以。表示,由泊 松 方 程 可 得:。 41000)R 41000丫2860 = T P = TP J P J20、假相当位温:当气块中含有的水汽全 部凝结降落时,所释放的潜热,就使原气块 的位温提高到了极值,这个数值称为假相当 位温,用9 se表示。0 0 + CP21、大气稳定度:大气稳定度是指气块受 任意方向扰动后,返回或远离原平衡位置

6、的 趋势和程度。它表示在大气层中的个别空气 块是否安于原先的层次,是否易于发生垂直 运动,即是否易于发生对流。22、潜热:蒸发过程中,由于具有较大动能 的水分子脱出液面,使液面温度降低。如果 保持其温度不变,必须自外界供给能量,这 部分热量等于蒸发潜热L,L与温度有如下 关系:L = (2500 - 2.4t) x 103( J / kg)23、 压高方程:P2= Pe J: RTdz它表示 气压是随高度的增加而按指数递减的规律。24、水平气流的辐合辐散:各点空气向着同 一点和同一线集聚,而且前面空气质点运动 速度慢,后面运动速度快,结果这个区域里 空气质点会逐渐聚积起来,引起气压升高, 这种

7、现象称为水平气流辐合;各点空气都背 着同一线或同一点散开,而且前面空气运动 速度快,后面的运动速度慢,显然这个区域 里的空气质点会逐渐向周围流散,引起气压 降低,这种现象称为水平气流辐散。25、冷性高压:高压中心为冷区,冷中心与 高压中心基本重合的气压系统。26、暖性高压:高压中心区为暖区,四周为 冷区,等压线和等温线基本平行,暖中心与 高压中心基本重合的气压系统。27、气压梯度力:由于气压分布不均匀 而作用于单位质量空气上的力,其方 向由高压指向低压。28、科氏力:由于地球自转运动而作用 于地球上运动质点的偏向力。29、梯度风:当空气质点作曲线运动时,除 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外,还受

8、惯 性离心力的作用,当这三个力达到平衡时的 风,称为梯度风。30、热成风:由于水平温度梯度的存 在而产生的地转风在铅直方向上的速 度矢量差,称为热成风(H,),即 VT = V2 匕。31、急流:是指风速30m/s以上的狭窄强风 带。是大气环流中的一个重要特征。32、温带急流:又称极锋急流,位于南北半 球中高纬度地区的上空,是与极锋相联系的 西风急流。33、副热带急流:又称南支西风急流,位于 200hPa上空副热带高压的北缘,同副热带锋 区相联系,是一支相当强大而稳定的急流。34、气团:是指气象要素(主要指温度、湿 度和大气静力稳定度)在水平分布上比较均 匀的大范围空气团。35、锋面:锋由两种

9、性质不同的气团相接触 形成,由于气团占有三度空间,因而锋是三 度空间的天气系统。锋的宽度同气团宽度相 比显得很狭窄,因而常把锋区看成是一个几 何面,称为锋面。36、锢囚锋:锢囚锋是当冷锋赶上暖锋,两 锋间暖空气被抬离地面锢囚到高空,冷锋后 的冷气团与暖锋前的冷气团相接触形成的 锋。37、(准)静止锋:准静止锋是冷、暖气团 势力相当或有时冷气团占主导地位,有时暖 气团又占主导地位,锋面很少移动或处于来 回摆动状态的锋。38、冷、暖锋冷锋是冷气团前缘的锋。锋 在移动过程中,锋后冷气团占主导地位,推 动着锋面向暖气团一侧移动的锋。冷锋又因 移动速度快慢不同,分为一型(慢速)冷锋 和二型(快速)冷锋。

10、暖锋是暖气团前沿的 锋,锋在移动过程中,锋后暖气团起主导作 用,推动着锋面向冷气团一侧移动的锋。39、气压场:气压的空间分布称为气压场。 锋面两侧是密度不同的冷、暖气团,因 而锋两侧的气压倾向是不连续的,当等 压线横穿锋面时便产生折角,折角尖端 指向高压一方,锋落在低压槽中。40、大气长波:是指波长较长、波幅较大、 移动较慢、维持时间较长的波动。其波长一 般在5000-7000km,因而围绕着中高纬的纬 圈可出现3-6个长波,而经常维持着4-5个 长波。41、阻塞高压:简称阻高,是温度场比较对 称的深厚暖性高压,其特点为(1)有闭合 的高压中心,并位于50 N以北。(2)维持 在平均时间为5-

11、7天,有时可达20天以上。(3 )沿纬向移动每天不超过7-8个经度, 常呈准静止状态,有时甚至向西倒退。天气 以冷清为主。42、切断低压:是温度场结构比较对称的冷 性气压系统。它常与阻高相伴而生,其中天 气因部位不同而异,低压前部因低层有冷暖 空气交汇,常有锋面气旋波动发生,有云雨 天气出现,后部因不断有冷空气南下,常有 冷锋和切变线生成,有阵性降水出现。43、切变线:是指风向或风速分布不连续的 线,是发生在850hpa或700hpa等压面上的 天气系统。是我国暖季重要的降水天气系 统。44、永久性大气活动中心:永久性大气活动中心是指该气压中心不随季节改变而 改变,常年都存在的,如北半球的夏威

12、 夷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亚速 尔高压;南半球的副极地低压,等等 。(半永久性大气活动中心:冬夏季在海平面 平均气压图上出现的大型高低压系统,其中 季节性存在的称为半永久性活动中心,如印 度低压、西伯利亚高压等。)45、寒潮:盘踞在高纬度地区上空的冷空气, 突然离开源地,大规模南下,所经之地产生 大风、剧烈降温、霜冻等灾害性天气,这种 大范围的强烈冷空气活动,称为寒潮。46、副热带高压:在南、北半球副热带地区, 经常维持着沿纬圈分布的高压带,称副热带 高压带。47、龙卷:龙卷是自积雨云底部伸出来的漏 斗状的涡旋云柱。龙卷伸展到地面时引起的 强烈旋风,称为龙卷风。48、海陆风:白天,风从海

13、洋吹向陆地;夜 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这种风称为海陆风。49、季风: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 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50、气候因子:形成气候的基本因素。主要包括太阳辐射宇宙地球物理 因子环流因子(包括大气环流和洋 流)下垫面因子(包括海陆分布、 地形与地面特性、冰雪覆盖)人类活动的影响。51、气候系统:气候系统是一个包括大气圈、 水圈、陆地表面、冰雪圈和生物圈在内的, 能够决定气候形成、气候分布和气候变化的 统一的物理系统。52、天文辐射:太阳辐射在大气上界得 时空分布是由太阳和地球间的天文位 置决定的,又称天文辐射。由天文辐 射所决定的地球气候称为天文气候, 它反映了世界气候的基本轮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