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违”处罚细则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9073078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违”处罚细则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三违”处罚细则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三违”处罚细则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三违”处罚细则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三违”处罚细则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违”处罚细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违”处罚细则(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限公司“三违”管理处罚细则“三违”是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的大敌,是发生事故的祸根。“三违”不 灭,事故不止。因此,为有效地控制和逐步消灭“三违”,使安全管理走向系 统化、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特制定本细则。一、“三违”分类标准“三违”是指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根据作业现场人的不 安全行为,以及对作业人员构成明显威胁的不安全因素的性质、轻重程度,将 “三违”分为、一般“三违”、严重“三违”、特别严重“三违” 三个等级。 本细则未涉及的“三违”情节,由安全科认定,并定期补充。序号“三违”内容级别1.指挥员工在不具备安全条件的情况下冒险作业。严重2.未履行变更程序,指挥员工擅自变更工

2、艺和操作程序。严重3.指挥员工违反操作、检修规程进行操作。严重4.无安全操作规程和措施、或者规程和措施未落实而安排 人员作业。严重5.在未办理特殊作业许可证的情况下,指挥员工开始作业。严重6.未到现场确认或未落实安全措施就批准作业许可证。严重7.强令使用超期未检的安全附件。严重8.指挥员工违规进行运行设备、带压管线的维修保养。严重9.指派未经培训或考核不合格的员工上岗作业或无证操作。严重10.指派无特种操作证的员工到特种作业岗位。严重11.安排无资质人员进行动火、受限空间、高处作业监护,或 作业前环境监测不合格、不具备条件,盲目指挥人员作业。严重12.职业禁忌症者未及时调换工种。严重13.未对

3、新员丄进行二级安全教育就安排其丄作。严重14.发现员工违规作业时不及时制止、纠正一般15.制定检修计划时,未组织制定检修方案和安全措施。严重16.布置工作时,未进行安全措施交底。一般17.未组织开车前安全检查就安排开车。严重18.指挥带病装置、设备的运行运转。严重19.不按规定审查、批准作业方案和安全措施。一般20.对已发现的事故隐患不及时米取措施,侥幸心理、放任 自流。严重21.未经许可进行动火、受限空间、盲板抽堵、高处、吊装、 临时用电、动土、断路、射线探伤等特殊作业。严重22.未经许可进行非常规作业。严重23.未进行动火安全分析或分析结果不合格进行作业。严重24.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未分

4、析可燃气体浓度、氧含量、有毒气体浓度,或未按照先通风后检测顺序进行受限空严重间作业,或分析结果不合格仍进行作业。25.作业监护人离开监护现场、做与监护无关的工作或参与 作业。严重26.未对作业人员进行危害告知即开始作业。-般27.作业过程未按要求佩戴、使用个体防护用品。-般28.使用没有合格标签的移动梯子、电动工具,或未按照要求 执行一人作业,一人扶梯进行作业。-般29.使用没有验收合格牌的脚手架。-般30.拆卸可能含有物料的管线设备时没有使用防护面屏。-般31.在吊物、吊件下行走或逗留。-般32.无特种作业操作证从事特种作业。严重33.作业证上选择的措施在现场没有落实。-般34.擅自拆除安全

5、设施或造成安全设施失效。严重35.未经许可擅自修改DCS系统、安全仪表系统中相关工 艺指标、报警和联锁参数。严重36.未按操作规程、标准操作程序(SOP )作业。严重37.违反上锁、挂签、测试程序,未对危险能量进行隔离。严重38.未经许可,擅自变更作业范围。严重39.未经确认关闭或消除报警功能。-般40.携带非防爆手机进入易燃易爆区域。-般41.危险作业未设置警戒区域或未经许可进入警戒区域。-般42.未按规定对应急物资进行检查或测试。轻微43.使用压缩空气进行易燃易爆物料的加料、压料操作。-般44.离心机分离可燃有机溶剂时,未采取氮气保护扌曰施。严重45.现场盲板未编号和挂牌。轻微46.取样完

6、毕未及时关闭取样阀。-般47.危险化学品装卸、罐区脱水(切水等)时操作人员离开 现场。-般48.不按规进行危险化学品装卸作业。严重49.在易燃易爆区域用汽油、易挥发溶剂擦洗设备、工具及地面等。一般50.在易燃易爆区域使用非防爆通讯、照明器材、非防爆工 具等。一般51.擅自停用可燃、有毒、火灾声光报警系统。-般52.未经授权取消或绕过安全联锁。严重53.转动设备未停机、带电设备未停电进行检维修。-般54.常压贮槽带压使用;带压开启反应釜、容器盖子。-般55.擅自关闭或调整视频监控设施或关闭各类报警声音。严重56.车辆进入生产区域未安装阻火器或车辆进入生产区域 超速行驶。-般57.在有毒、粉尘等生

7、产作业场所进餐、饮水。-般58.随意挪用现场安全设施或损坏现场安全标志。-般59.用手替代工具操作。-般60.上班迟到、早退,未按规定履行请假手续。-般61.串冈、脱冈、睡冈,在冈期间从事与冈位工作无关的事。严重62.未经批准私自顶岗、换岗。一般63.夕卜来人员代替本岗位人员操作。一般64.酒后上岗、班中饮酒。严重65.携带手机、烟火等进入控制室等明令禁止区域,在禁烟 区域吸烟。严重66.各级负责人长期脱岗不履职或不按规定带班、值班。一般67.未经授权,代替他人签字或操作,填与虚假工作记录。一般68.未按规定要求填与操作记录和交接班记录,交接班人员 未签名。一般69.对出现的工艺报警未及时处置

8、和记录。严重70.未按要求参加安全培训、班组安全活动。一般71.未按规定要求组织或参加安全检查。一般72.未按照规定时间、路线巡回检查,未及时报告和处理发 现的隐患和问题。一般73.未按规定看装和佩戴安全帽进入生产、施工现场。一般74.工作区域内打架斗殴、寻衅滋事。严重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为特别严重三违”。1、违章指挥的。2、对制止违章和揭发隐瞒事故的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3、设备运行中,岗位司机离岗或睡觉的。4、安全员或有关职能科室领导要求停产,不听劝告的。5、凡违反劳动纪律,上班期间用公物干私活的,除按严重“三违” 罚款外,再按公物价值两倍赔偿,价值较大的交司法部门进行处罚。6、凡因“三违”

9、行为造成重大设备事故损失的,最低按损坏设备 价值的 1/2 进行赔偿。7、习惯性违章屡教不改的。8、严重违反劳动纪律的。9、其它类违章行为特别严重的。二、“三违”处罚: 发现“三违”行为,除按以下经济处罚外,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行 政处分,直至解除劳动合同。1、凡属一般“三违”,罚责任者 50200 元。2、凡属严重“三违”,罚责任者 200500 元。3、凡属特别严重“三违”,罚责任者 5001000 元。4、对重复出现“三违”人员按 50累加罚款。5、举报“三违”的,经安全科落实后,按“三违”轻重等级给予 罚款 30的奖励,多抓多奖。三、对“三违”人员的教育1、安全科对“三违”情况下达处罚通知

10、单,由所在单位通知本人, 由单位负责人到安全科落实。2、一般“三违”者,停工学习培训一天。3、严重“三违”者,停工学习培训三天,写出检查张贴在安全宣 传栏内。4、特别严重“三违”者,停工学习培训七天,写出检查张贴在安 全宣传栏内。5、停工学习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培训期间不算出勤。*有限公司2020 年 3 月 25 日赏IR+K社 三 f 鼬1叵粗務 細 S-H-iOSS昌EZE-H-*口出K 。 解循f虫 丽丘+K绘iCst理SS迤宓IP/P0gs1“組畑邸坦111團一-叵坛出位。(11)安排无资质人员进行动火、受限空 间、高处作业监护,或作业前环境 监测不合格、不具备条件,盲目指挥

11、 人员作业。(12)职业禁忌症者未及时调换工种。(13)未对新员工进仃二级安全教育就安排其 工作。(14)发现员工违规作业时不及时制止、纠正(15)制定检修计划时,未组织制定检修方案 和安全措施。(16)布置工作时,未进行安全措施交底。(17)未组织开车前安全检杳就安排开车。(18)指挥带病装置、设备的运行运转。(19)不按规定审查、批准作业方案和安全措 施。(20)对已发现的事故隐患不及时米取措施,侥幸心理、放任自流。(21)未经许可进行动火、受限空间、盲板 抽堵、高处、吊装、临时用电、动土、 断路、射线探伤等特殊作业。(22)未经许可进行非常规作业。(23)未进行动火安全分析或分析结果不合

12、格 进行作业。(24)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未分析可燃气 体浓度、氧含量、有毒气体浓度,或未 按照先通风后检测顺序进行受限空间作 业,或分析结果不合格仍进行作业。(25)作业监护人离开监护现场做与监护无 关的工作或参与作业。(26)未对作业人员进行危害告知即开始作 业。(27)作业过程未按要求佩戴、使用个体防护 用品。(28)使用没有合格标签的移动梯子、电动工具,或未按照要求执行一人作业,一人扶梯进行作业。(29)使用没有验收合格牌的脚手架。(30)拆卸可能含有物料的管线设备时没有使 用防护面屏。(31)在吊物、吊件下行走或逗留。(32)无特种作业操作证从事特种作业。(33)作业证上选择的措施在现场没有落实。(34)擅自拆除安全设施或造成安全设施失 效。(35)未经许可擅自修改DCS系统、安全仪表系统中相关工艺指标、报警和联锁参数。(36)未按操作规程、标准操作程序(SOP) 作业。(37)违反上锁、挂签、测试程序,未对危险 能量进行隔离。(38)未经许可,擅自变更作业范围。(39)未经确认关闭或消除报警功能。(40)携带非防爆手机进入易燃易爆区域。(41)危险作业未设置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