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消费观与消费调查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9072805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消费观与消费调查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学生消费观与消费调查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学生消费观与消费调查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大学生消费观与消费调查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大学生消费观与消费调查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消费观与消费调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消费观与消费调查(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本实践教学报告报告题目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研 小组名称 IoT 506 开课系室 思想政治教育系 联系电话 得 分阅卷人组长姓名董方旭性别男出生年月1996.02所在院系班级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物联网工程系1402联系电话团队名称IoT 506报告题目大学生消费状况调研合伙者状况姓名性别院系班级学 号备注董方旭男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物联网工程系1402董鹏志男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物联网工程系1402宁磊男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物联网工程系1402瞿炀炀男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物联网工程系1402张腾飞男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物联网工程系1402张艺馨男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物联网工程

2、系1402大学生消费状况调研 前言: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的国民收入与国民支出的不断增长。大学生作为一特殊的消费群体,目前不断变化的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轻,缺少经验,布满青春的活力并同步具有了一定的购买能力,因而她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她消费阶层的群体的消费心理以及行为。一方面大学生有着比较旺盛的消费需求,而反观另一方面,她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自主与独立,消费受到家庭准许的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以及消费实力的相对滞后,是这一群体不同于其她群体的问题所在。在消费上呈现出许多自身所独有的特点,这一状况的浮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固然也与大学生自身

3、存在的消费观念密不可分。为了理解现代大学生消费的真实现状,我们从生活费用的来源、分派及运用状况,购物心态,消费水平和急停收入状况等方面,进行了一次“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此外我们也对大学生消费的状况以及心理因素作了相应的调查,并从社会因素分析了大学生消费的外在因素。最后,由于大学生属于心理,生理,社会经验的转型期,对的引导她们的消费观念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本文的调查分析,我们但愿能给广大的大学生消费者提供故意义的协助和指引。调查时间:12月1月调查地点: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校区及各大网络平台调核对象:全国各高校在校本科生报告内容我们的调查由张艺馨进行全局筹划,问卷内容重要由瞿炀炀提出,由其

4、她五位成员审查修改。通过微信、微博、QQ、空间等网络平台分发调查问卷,宁磊、张腾飞分工合伙,分发272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70份。小组讨论研究调查问卷的数据总结和分析。通过近一周的时间将调查问卷整顿完毕。由小组讨论调查报告侧重总结的消费问题的哪些方面。最后由董鹏志、董方旭执笔完毕调查报告。小组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正文:重要问题分析大学生消费水平普遍提高。通过问卷调查,有24.4%的同窗一种月的生活费原则在900元以上,而500-700元及700900元的人数占了相称的比例,300如下仅占3.7%,这一成果表白较高消费的学生占大多数。多数大学生生活费够用,但没有明确的消

5、费筹划。由问卷反馈成果可知绝大多数大学生生活费够用,但仅有10%的人具有具体的消费筹划,现代大学生对于消费的结识还是很肤浅的,有诸多是消费冲动型,见什么好自己喜欢什么就买什么。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是通过精打细算只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必需品。我们应当向这些同窗学习,目前大学生的理财能力并不容乐观。网络购物有较大限度发展,消费状况较为理性。有关网络购物的问题则让我们对大学生现今的消费有了更加全面的理解,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网购给人们带来了诸多的便利,大学生与上班族已经成为网络购物的重要受众。我们发现,几乎大部分的学生都进行过网络购物的活动,虽然在具体数额上差距还非常大,但这的确清晰的预示了网络购物在

6、将来无法阻挡的发展趋势。但是由于网络购物的某些弊端和学生辨别能力差,往往是花钱却买不到称心如意的东西。盼望月消费额较为合理。七成多的大学生表达月生活费在400800之间即可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剩余也就是调查报告中称之为土豪土豪金的学生由于家庭条件较好或者消费习惯的缘故,月消费在九百元左右或是一千元,此成果与预期成果较符合。对她人的消费状况评估过高。近七成的人觉得身边的小伙伴平时一般,花钱的时候一点不手软,由此可见,大学生并没有养成合理的消费习惯和争取的消费理念,这种消费状况也很大限度上受从众或攀比心理的影响,特别是作为大一新生,刚到一种新的都市生活,难免会由于好奇花钱无节制。大学生月消费跟大学所

7、在地区发达限度有关。根据我们的调查问卷收回成果分析,在经济较发达的省份例如江苏福建等沿海都市的大学上学的学生月消费高。大学物价与原住都市的不同是盼望月消费额不同的一种重要因素。通过我们的调查,诸多学生在大学开始前的月消费做了一种估算,但事实上相差较多,究其因素就是在做预算时参照的是本地的物价,例如沿海都市的学生到内地会发现消费低于本地。学生消费观念与消费实力明显不对称。调查成果显示,大多数学生觉得有些东西可以不买,但是碰见自己喜欢的一定要买,用调查中的回答就是花钱绝不手软,虽然也许成为月光一族。小部分觉得要根据自己的承受能力,由于毕竟自己花的钱基本上都是父母给的,就算自己打工兼职能赚某些,对于

8、上万的生活费学费来讲,无异于杯水车薪,对于上面两种状况我们无法评论谁对谁错,只是时代变了,人们的思想也多元化了,每个人均有自己的想法,问卷中浮现频率较高的一句话是喜欢享有生活,但是参与调查的学生中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不能任意挥霍父母的血汗钱。从数据来看,基本上父母给的生活费足够使用,这从一种侧面表白父母对于孩子的消费也是没有一种管理的,从而让学生的有些消费变得大手大脚。 有关问卷所提问题的阐明整个问卷除去对个人资料的问答,共有7个问题,前六道都是以选择题的形式,最后是简答,问的是参与者对于当下大学生消费观的见解。根据记录的数据可以大体上对大学生的消费观有一种大体的理解,更加有助于报告真实性。

9、综合以上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虽然作为一种特殊的消费群体,但有着自己已具有规律的消费构造、习惯以及发展方向,只要我们可以冷静分析,必然可以更加理性的控制自己的消费。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基本掌握了现代大学生消费心理趋势及现状。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大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同步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攀比心理、不合理消费、不理性消费,这重要是生源来自全国各地,由于家庭状况的不同和消费习惯的差别导致的。大学生中,培养独立的理财能力、科学的价值观应是当务之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现代大学生一定会形成一种更合理,更现实的消费观。1.消费的理性化需求享有与潮流已变成吸引大学生消费

10、的重要因素。从调查的成果来看,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与消费习惯,需要调节以及改善。因此我提出了消费的理性化需求。题目虽然说起来很大,但做起来却需要我们从细处着手。例如对自己每天的消费状况进行记录,以以便自己查找超支消费的因素。也要同步做好对将来消费的筹划与打算,做到心中有数,不能由着爱好不加节制的扩大自己的消费,从而导致自己的消费脱离了自己的生活档次。这两点在一定限度上也能保证自己在个人的生活水平下有个尽量好的享有水平。2.回绝奢侈品的消费目前有的家庭收入很高,对学生的经济供应也较多,构成这部分大学生消费的一种比较奢侈的格局,重要表目前旅游、娱乐以及电子产品等方面的消费上。这点在我们的调查中也得到了

11、充足的体现。可见,大学生的消费构造需要调节,固然这种状况的发生也是与国内目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的必然性有一定联系。作为一种学生我们应当为自己、为家庭负责,减少那些只为虚荣心而存在的不良消费。3.调节消费构造中国大学生的生活消费从20世纪的70年代至经济高速发展的前几年,有一种方面是始终在传承的,即大学生消费的重要构成部分以饮食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体。而在近来几年消费构造的失衡,不仅反映了学习风气的恶化,也反映了人心的浮躁与社会对于大学生消费心理的影响。我们必须加以调节来使之适应我们的消费水平。4.杜绝攀比心理,但是分追求潮流现实中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相机,有的同窗情愿

12、节衣缩食,甚至减少自己的其她必要开支,又例如有些男同窗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窗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都可以反映出学生们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从而导致恶性循环的生成,因此我们必须杜绝自己的攀比心理。而对于但是分追求潮流,我们大学生本来就应当以学习为主,这些次要的东西本就不应当成为每天最让我们操心的事。而在这方面的改善必然有助于大学生好的消费习惯的养成。5.经济的独立意识与储蓄观念大学生作为接受先进知识,随时走上社会的专业人才,很有必要在大学期间就尝试经济上的独立,培养一定的投资理念,并发展属于自己的科学的储蓄观念。这对于将来管理自己的生活都是十分故意义的做法。不仅可以减少家庭的承当,让父母减少对于自己的紧张,更能锻炼自己的投资意识与自我控制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