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手抄报文字内容大全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9071702 上传时间:2023-12-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端午节手抄报文字内容大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端午节手抄报文字内容大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端午节手抄报文字内容大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端午节手抄报文字内容大全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端午节手抄报文字内容大全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端午节手抄报文字内容大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端午节手抄报文字内容大全(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端午节手抄报文字内容大全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中国人最宠爱的传统节日之一。那么大家知道端午节传统文化学问吗?下面给大家共享关于端午节手抄报内容最新大全_端午节的文化.欢送阅读!点击获得“端午节”相关内容端午节英文手抄报内容 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 关于端午节的诗句古诗端午节屈原的故事简短端午节手抄报文字内容:端午节的来历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中国人最宠爱的传统节日之一。风土记云:“仲夏端午,端,初也。”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意思,后因“五”、“午”同音,农历五月初五便成了端午节,又名重五、重午。因“五”为阳数,又名端阳。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是我们中国特别隆重的节日。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前的旧习俗,直到

2、此时此刻人们还在过端午节,它是纪念我国战国时期宏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是战国时期出国人,很有学问。他在楚王身边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的都城被敌人占据,百姓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出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特别哀思。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盼望鱼儿不要损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端午节的由来,有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化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那么认为端午节起源于古代南

3、方吴越民族举办图腾祭的节日。端午节手抄报文字内容:端午习俗活动端午习俗活动发端于南宋时期,至明清时到达鼎盛。据嘉兴府志记载:1765年,乾隆第四次南巡,重游烟雨楼,龙舟竞渡掀起高潮。除了南湖群龙飞百舸争流的龙舟竞渡外,民间还流行插“健符”、祭嫘祖、悬钟馗、跳钟馗舞、关帝画像、写“王”字、送百虫、吃粽子等,丰富多彩民俗活动形成嘉兴端午节一道独具特色的文化风景线。中国的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们过节的习俗却大同小异。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悬挂菖蒲、艾草,佩香囊,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

4、雄黄酒、吃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调的活动慢慢消逝外,其余习俗至今已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的国家。粽子最初是民间平凡食品,吃粽子并不固定在端午,但是后来由于纪念屈原,才使得端午节吃粽子成为中华民族世代沿袭的习俗,也使得小小的粽子具有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古时每逢端阳,人必食粽。唐明皇曾御笔亲书“四时花意巧,九子粽争新”赞粽,诗人郑谷有“诸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之句誉粽,这说明当时上自朝廷,下至民间,食粽已是很普遍的事。吃粽子原本简洁,但经这么咏唱,顿觉浓情异趣大增,意韵余味绵长。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传统食俗。全国各地的端午节粽子味道各异,但是大家公认的美味就是的“五芳斋”粽子。五芳

5、斋号称“江南粽子大王”,至今已有80多年历史,以糯而不烂、肥而不腻、肉嫩味美、咸甜适中而著称。端午节的粽子真是让人惊异不已,芦苇的长叶,江南的糯米,还有蜜制的大枣。包制成一只只粽子,开水一煮,苇叶清爽的香气,糯米浓腻的粘香,还有蜜枣的甘甜,混在一起是怎样的享受啊。什么样的人会有如此的妙构,让千古的人们都为之沉醉。小孩还要挂香囊的。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芳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态,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每到端午节驾临前几天,大人们便会给孩子们准备各种各样的女红饰物,有各色调线拧成的“花花绳”,有

6、绣了“五毒”的肚兜儿,看的是五彩丝线做的“香囊”,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芳香四溢,据说戴了可以辟邪。伴随着这些形形色色,玲珑得意的饰物的,是一个白娘子与许仙的美丽故事。孩子们宠爱上了多情和善的白娘子,生怕这样的“辟邪物”会将白娘子给“辟”了去。大人们总是说明说,白娘子是千年修炼,这些物件是降不住她的。大人们又拿了雄黄酒要在孩子的耳朵上搽,许多孩子说啥也不愿涂雄黄,他们知道白娘子最怕雄黄了,他们真心宠爱那个“弃黄冠携青妹佩剑云游赛龙舟源于战国时楚人因舍不得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逐挽救并驱散江中之鱼。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初期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

7、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消遣性的节目。端午节手抄报文字内容:端午节的寓意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赐予不同的寓意。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贵州苗族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办“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收;云南傣族那么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直到今日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包括台湾、香港,每年端午节都要举办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因而端午节又称诗人节,把屈原崇高的人格和宏大的作品引以为民族的荣耀。诗人节之倡设,实与整个社会有关。诗

8、的社会固不必人人吟诗,个个度曲,旨在能明辨是非,能以诚相见,有良好的风气。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五月古称“恶月”,空气闷热潮湿,蛇蚊出没频繁,阳光炙热,百毒齐出。古人挂艾和菖蒲是有必需科学性的,端午节也就成了自古相传的“卫生节”。赏不尽人间西湖风光秀,春情荡漾在心头”的白娘子。真有点冲突,这正是端午文化的丰富内涵。端午节手抄报文字内容:端午节放假规定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图解端午节日,在湖北、湖南、贵州、四川一带,端午节又分为大端午与小端午。小端午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大端午为每年农历五月十五日。时至今日

9、,端午节在中国人民中仍是一个特别盛行的隆重节日。国家特殊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爱惜,20xx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xx年9月30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爱惜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9月30日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审议并批准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76个工程,中国“端午节”名列其中。这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方法的确定(20xx年1月1日起施行)其次条规定,“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五)端午节,放假一天(农历端午当日)?”据此,自20xx年起先,端午节正式列入国家法定节日。在文化慢慢多元、信息日益丰富的

10、今日,端午节等中国传统节日面临着不少挑战。这迫切须要人们与时俱进,既要保持传统,又要适应当今人们须要。每年的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端午节。每逢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棕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艾叶、有些地方还举办划龙舟竞赛?关于端午节,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中国古代有一位宏大的爱国诗人,名叫屈原。在公元278年,农历五月初五的那天,屈原在灰心、悲愤之下,投入旧罗江,当地的百姓闻讯后,立即划船去打捞,始终行止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为了寄予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就变成为龙舟竞赛。百姓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就纷纷从家里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形成了

11、吃粽子的习俗。依据以上故事来看,这些都是为了纪念屈原而形成一种风俗习惯。我国还有许许多多的传统文化,作为一名中国人,我平常还要更多地去了解这些绚丽古代文化。中国有许许多多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由于我从小特殊爱吃粽子,所以对“端午节”的印象特殊深刻。端午节手抄报文字内容:端午节的传闻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议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猛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

12、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端午节的其次个传闻,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改邪归正,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昂扬,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歼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纪念孝女曹娥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端午节手抄报文字内容最新大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