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单元检测 大象版必修3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9067373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设计】201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单元检测 大象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创新设计】201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单元检测 大象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创新设计】201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单元检测 大象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创新设计】201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单元检测 大象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创新设计】201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单元检测 大象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设计】201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单元检测 大象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设计】201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单元检测 大象版必修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二 第二单元 单元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古代常用“学富五车”来形容学问渊博,但也反映出书写工具的落后。下列哪项发明使读书人不用学习五大车的竹简,也可以“学富五车”()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解析:我国古代的书写工具主要有甲骨、丝帛、竹木简、纸张,取代竹木简的是纸张。答案:A2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A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B奠定了中国古代文

2、明古国的地位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解析:印刷术传到欧洲后,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火药成为新兴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的有力工具;指南针为资产阶级开辟广阔的活动天地提供了条件。总之,这三大发明从政治、经济、思想三个方面推动了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答案:A3右图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由众多演员组成的类似现代电脑键盘的画面,它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A造纸术 B火药C活字印刷术 D指南针解析:本画面是演员进行活字印刷表演的情景。中国古代的活字印刷术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答案:C4马克思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告

3、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中国的发明对西方科技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B西方资产阶级将利用这些发明进行侵略扩张C在特定条件下科技发明对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D三项伟大发明蕴涵着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解析:A、B两项的叙述与题干的要求不符;D项的错误在于“蕴涵”一词使用不当。答案:C5(2007广东单科,5)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A逐渐平民化 B逐渐贵族化C逐渐神秘化 D逐渐宗教化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古代主流文学的变化特点,考查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能力,先对题干中提到的文学形式进行简单的比较,再从其表达

4、形式上入手,就不难发现其变化发展的趋势;随着社会的进步,表现形式是越来越接近和趋向平民化。答案:A6(2010山东临沂模拟)“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这首春望诗反映的时代背景是()A农民起义,封建统治秩序动摇B安史之乱,人民流离失所C四川地区经济凋敝,交通闭塞D少数民族政权南下,破坏中原稳定解析:杜甫生活的时代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安史之乱时期。在长期的颠沛流离和饥寒交迫中,他体味着国破家亡的痛苦,诗歌多数反映了社会的现实状况,因此他的诗被后人称为“诗史”。答案:B7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艺术形式,它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反映着重大的历史事件或

5、人物。以下对联刻画的对象是唐朝诗人杜甫的()A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使照尘寰B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C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D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A项描写对象是司马迁;B项描写对象是岳飞;D项描写对象是蒲松龄;从C项中“诗史”“草堂”等有效信息可判断为杜甫。答案:C8(2010江苏南通第三次调研)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鲜明,下列能体现宋代文学特色的佳句是()A“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C“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D“自送别,心难舍,一

6、点相思几时绝?”解析:A项出自屈原的离骚,B项为唐诗;C项为宋词,D项为元曲。答案:C9(2010山东临沂模拟)明清时代,大量记叙日常生活琐事和平民百姓见闻为主的章回形式的长篇和短篇白话小说蓬勃兴起和长足发展。这主要是因为()A白话文开始兴起 B文学素材日益丰富C市民阶层逐渐壮大 D思想控制空前严密解析: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不断地发展壮大,他们对于文学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白话小说的兴起和发展就满足了他们的需要。答案:C10红楼梦中贾府四位小姐的名字分别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其谐音为“原应叹息”;第五回中有茶名为“千红一窟”、有酒名为“万艳同杯”,其谐音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这反

7、映了该书的创作风格为()A爱国主义 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解析:红楼梦创作的背景是清朝政治黑暗、官场腐败、各种社会矛盾加深,因而该书属于批判现实主义风格。答案:C11大众日报2008年刊载关公何以战秦琼一文,提到中央电视台“中国京剧研究生班十年汇报演出”的节目蔺相如中的布景道具问题,请判断符合史实的是()A蔺相如府中厅堂上悬挂着一幅山水画B厅堂楹联上有草书写的古诗C渑池会上秦王和赵王用青铜器皿喝酒D书写的古诗是杜牧的泊秦淮解析:蔺相如是战国时期的人,秦赵渑池会是十分著名的关于蔺相如的故事。山水画成于明朝时期。草书形成于汉代,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杜牧是唐朝人。答案:C1

8、2我国古代诗歌、戏曲艺术走向成熟的标志分别是()A楚辞、元杂剧 B汉赋、明代传奇C楚辞、明代传奇 D诗经、元杂剧答案:D13徽调、汉戏、昆曲、秦腔等经过五六十年的相互交流、融合,从而产生了声腔、剧目、表演都独具一格的新剧种京剧。200多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京剧不断地发生变革,更加丰富多彩。京剧的形成和发展说明()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B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C要明确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D事物不断吸收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得到发展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问题的综合能力,京剧的形成和发展充分说明事物只有不断吸收积极、合理的因素才能得到发展。答案:D14京剧深受人们喜爱的根本原因是()A产生

9、于全国政治文化中心B融合并吸收多剧种和曲调的优点C得到朝廷统治者的推崇D其他剧种的衰落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事物原因的理解分析能力。京剧深受人们喜爱,根本原因在于其自身不断吸收其他剧种优点的结果,即在于其内因。而A、C、D三项均是外因。答案:B15乾隆时期,北京百姓“所好唯秦声、罗、弋,厌听吴骚,闻歌昆曲,辄哄然散去”的原因是()A百姓与士大夫有矛盾B朝廷扬“雅部”而抑“花部”C秦声、罗、弋比昆曲好听D昆典脱离广大民众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百姓不喜欢昆曲的主要原因是其脱离民众,无法满足民众的精神需求。答案:D16礼堂里正在排练戏剧,导演在台下指挥“演旦角的同学动作要到位,演老生的

10、同学”他们正在排练的剧种是()A吕剧 B昆曲 C京剧 D黄梅戏解析:从材料中可知,该剧角色含有旦角、老生等,与京剧的角色划分相符。答案:C17(2010福建龙岩质检,1)推断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最为可信的证据是()A权威观点 B文献记载C考古发现 D民间传说解析:考古发现属于第一手资料,不带有主观意志,最为客观可信。答案:C18中国古代的一位书法大家曾对一种书法形式作出如下的描述:“含毫势若斩蛟蛇,挫骨还同断犀象。兴来索笔纵横扫,满座词人皆道好。一点二笔巨石悬,长画万岁枯松倒。叫啖忙忙礼不拘,万字千行意转殊。”与这位书法家的描述相符的书法形式是()解析:题中字体分别为:小篆、隶书、楷书、草书

11、。材料是对草书特点的描述。答案:D19右图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形象标识,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对其解读正确的有()是中国书法艺术体现了中国汉字象形特征反映了中国汉字由繁到简的演变趋势展示了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的结合A BC D解析:从图片看,标识没有体现汉字的演变趋势,故排除;其他选项都正确。答案:A20惠州艺术馆2006年初举办了中国传统书画展,某中学有四位同学参观了画展,并对下幅中国名画作了评论,其中错误的评论是()吴道子送子天王图A该作品展现了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B该作品的作者被称为“画圣”,其作品有“吴带当风”之誉C该作品反映唐代政治统一,经济繁荣的状况,属民间风情画D该作品反映了佛教对中

12、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解析:唐代绘画讲究创制法度,表现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反映上层社会的文化心理和生活情趣,不反映市民、市井生活。答案:C二、非选择题(21题20分,22题20分,共40分)21“文史互证”是历史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主要包含两层意义:其一,从史学角度考证诗文,即从历史的层面对古诗文进行周密的考订、辨误和解说;其二,从文学角度阐释历史,即以诗文为史料,通过发现其中时间、地域、人物等历史要素,与史籍所载相参证,从而更全面地把握历史真相。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杜甫的诗有“诗史”之称。春望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材料二

13、宋代铸造铜钱和铁钱的数量相当大。据宋史食货志钱币记载:“皇祐中,饶、池、江、建、韶五州铸钱百四十六万缗,嘉、邛、兴三州铸大铁钱二十七万缗。”“江、池、饶州,建宁府四监,岁铸钱百三十四万缗,充上供;衡、舒、严、鄂、韶、梧州六监,岁铸钱百五十六万缗,充逐路支用。”材料三(鲁提辖)便去身边摸出五两来银子,放在桌上,看着史进道:“洒家今日不曾多带得些出来;你有银子,借些与俺,洒家明日便送还你。”史进道:“直甚么,要哥哥还!”去包裹里取出一锭十两银子放在桌上。鲁达看着李忠道:“你也借些出来与洒家。”李忠去身边摸出二两来银子。鲁提辖看了见少,便道:“也是个不爽利的人!”(摘编自水浒传,书中类似的描写还有很

14、多)请回答:(1)联系春望简要分析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诗在题材方面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铸钱数额巨大的原因。(3)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判断,宋代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主要货币是铜(铁)钱还是白银?简要说明理由。答案:(1)原因:杜甫的春望直接反映了当时动荡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人们痛恨战乱的思想感情。实际上是以诗的形式记录了历史。特点:唐诗题材广泛,关注现实生活。(2)宋代社会经济特别是商业有了较大的发展;解决三冗问题也需要大量货币。(3)铜(铁)钱。理由:材料二源自正史,可信度较大。材料三源自元末明初的文学作品,作者更有可能是用自己时代的状况来描写宋朝的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