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设计易被忽视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9057937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框架设计易被忽视的问题和解决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框架设计易被忽视的问题和解决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框架设计易被忽视的问题和解决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框架设计易被忽视的问题和解决措施(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框架设计易被忽视的问题和解决措施一)构造问题 1地沟深度大于基础埋深,此时基础应加深; 当一层填充墙靠地面加厚承重时,地沟应加深或设过梁; 基础拉梁位于0.00时,地沟应加深以躲梁高。 2当一层层高较大时,不宜用地面加厚的方式承填充墙,以防止变形不协同引起的墙体裂缝,宜设基础拉梁,变形不大(当洞口不在边时,因柱或构造柱及翼墙的影响,此时实际上是墙梁模型)。当跨度较大时,拉梁跨中可设柱墩来解决变形。 3填充墙与主体结构间的连接未说明,具体可参照抗震规范之13章(非结构构件)或02SG614(框架结构填充小型空心砌块墙体结构构造)。 4复核柱的最小配箍率、框架梁负筋伸入边柱0.4LaE、框架上生雨

2、篷时梁的抗扭主筋是否配足和配箍率是否0.28ft/fy。 5楼梯板上部配筋宜为下部筋的0.50.67,且8200,有人上下一致配筋不太合理;楼梯平台梁下小立柱不应与上层框架梁连接,连接后形成内部小框架,框架梁受力复杂,小立柱可能受拉,且立柱截面300时,强度应乘折减系数0.8;平台梁应配负筋;主框架梁也因为小立柱的存在而使延梁长方向和垂直方向产生扭矩,计算没考虑到构造应加强配筋和配箍。 6漏荷载:屋面刚性+柔性两道防水只计算一层的荷载;上人屋面漏计面砖;女儿墙漏算荷载;大跨度结构在建立模型时取为刚性杆件,因程序计算时自重较小,造成荷载遗漏;单层工业厂房和地面上的设备机房,应考虑地面荷载对基础的

3、影响及地面做法。 (二)概念问题 1女儿墙与屋面砌体等加构造柱砌体的悬臂构件的平面外受弯和抗剪计算(计算模型与挡土墙类似): A非抗震设计时:见砌体规范公式与(不知道用不用复核),但配筋砌体和组合砌体规范没给弯曲抗拉强度,更没有计算公式了。 B抗震设计时:砌体10章(抗震设计)里的抗剪计算我理解是剪力墙的平面内抗剪计算公式,象女儿墙等构件为平面外的抗剪计算,没有明确公式可用。 有人做大量的混凝土立板和加密加大构造柱来解决问题,最好不这样做,因为结构问题解决了,但带来建筑上的冷桥问题。建议在构造柱处垂直砌300600长丁字墙来扶壁并钢筋拉结。 2混凝土女儿墙等悬臂立板构件(计算模型类似开口水池侧

4、壁),有不少构造手册说钢筋配于中部,不知为什么?受力筋在中和轴附近怎么发挥钢筋拉力呢?我的解决措施是:在根部加腋,既然计算不清楚,总能解决一下应力集中、局部抗剪也能好一些;高于1.0m和水平受力大的双层配筋,矮的单层配。 3楼梯间的荷载以什么模型输入的问题: 有人建模时楼梯间板厚输0,荷载取7左右,这样带来两个问题 A梯间周边梁由三边受力变为四边受力,虽然竖向荷载不变,但使3边框架梁荷载偏小; B框架梁上的集中荷载以总质量相等原则转变为均布荷载(既总量相等),造成梁跨中计算挠度和裂缝偏小。(近期我准备开个新贴讨论一下等效荷载的概念,此处不再累诉) 建议还是以实际受力模型输荷载。 4当埋深大时,

5、设基础拉梁承一层墙,按多一层框架梁设计时注意:易形成短柱,为避免短柱,拉梁应远离基础或放于基础上。 A当位于基础上时,应复核并改变计算模型中二层柱的计算长度。并因墙体变高,半层处加水平板带以加强与柱的拉结。 B当形成短柱时严格按抗震规范计算短柱,并建立两个计算模型,一是有拉梁(调整柱的计算长度),二是取消拉梁,取二者柱配筋最大值实配。 C按地基规范条,参照高杯口基础做成高颈现浇基础。高度至梁顶,高颈刚度宜大于上柱刚度5倍以上(非线刚度),此时按正常模型计算,一层柱底至高颈处。注意复核高颈配筋(按地基规范)。 (三)专业间的配合与协调 1总图和建筑专业:提醒建筑师,好的建筑是环境与人文的完美结合

6、,创新和突破不是标新立异的同义词。例如:奥运会的金牌金镶玉叫创意,你再做一个大熊猫皮的锦囊那就是恶俗了!下面说一些具体问题: A.室内地面与自然地面不宜差别太大,曾有过12m高的建筑埋深达到4m。结构师的设计水平不是靠“没难度而制造难度”来提高。 B.一些造型复杂构件宜选用预制成品,即使结构做了那些混凝土东西,冷桥等问题还需要建筑师去解决。 2水暖和工艺等专业:建模前应了解管道标高,避免管道穿梁;消火栓箱等洞口不宜设在抗侧力构件内;有振动的设备宜脱离主体结构和管道,应做隔振设计(橡胶垫和柔性连接),以避免共振。 3电气:大直径埋管宜在柱内,在板内时板宜大于120;配电箱等洞口不宜设在抗侧力构件

7、内。 (四)如何保证结构的安全度 1一些年轻的设计师有两个极端:一是设计太理想化,一点不利因素也不考虑,造成结构安全度太低;二是因心里没数,人为增加配筋率和构件截面,浪费过度。 2一些设计单位聘请年纪较大的老工程师来审图,个别人显得过于保守(此处只说个别现象,没有广泛意义)。我这里解释一下:在这些老前辈工作时,一般是执行74规范,大部分工作都手算完成,计算模型较简单和保守;到89规范实施时,他们已经脱离设计一线,对其掌握的就不深入;到了02规范时,随着计算机取代计算器、结构程序的应用,使一些造型和功能更复杂的建筑得以实现,设计概念和计算手段都不断提高。凭老印象把握配筋量和截面取值已变得不合时宜。这里还有一个不好明确指出的话题:老前辈在这行工作一辈子了,不能临到老时晚节不保出问题,保守一点换个心安。但换个角度说,老工程师在疑难结构处理上的经验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上还是有许多东西值得年轻人去学习,向老前辈致敬! 3一位熟悉的老师曾说过:“保守藏在荷载里”。此时,荷载虽取大一点(在合理的范围内),但计算中应该做到不遗漏、不疏忽,严格执行规范,做到无懈可击。我理解这是一种建立在对结构概念的整体把握上的自信,也是我所理解的结构安全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