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环连续梁挂篮施工作业指导书方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9056167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8.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环连续梁挂篮施工作业指导书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三环连续梁挂篮施工作业指导书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三环连续梁挂篮施工作业指导书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三环连续梁挂篮施工作业指导书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三环连续梁挂篮施工作业指导书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环连续梁挂篮施工作业指导书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环连续梁挂篮施工作业指导书方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三环挂篮悬浇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 审核:京津城际 2007 年 1 月 27 日挂篮悬浇施工工艺流程1.工程概况三环路 60+100+60m 连续梁单个 T 构每侧共 13 个中间节段,节段长2.54m。箱梁顶宽13.4m,底宽6。7m,中支点处梁高7。85m,跨中10m 直线段及边跨 15.75m 直线段梁高为 4.85m,梁底距三环主路最小净高6.6m。施工顺序为 1-13#块边跨现浇段 14#块中跨合拢段 15#块2。挂篮的构造2。1.三环挂篮构造挂篮由菱形主构架、底模平台、吊挂调整系统、走行系统、锚固系 统、模板系统组成。其作业原理是钢筋、混凝土、模板荷载通过吊带和

2、 吊杆吊挂在已浇段梁部及主桁前端上横梁上。主桁支承于已浇梁的顶面, 并通过竖向筋锚住以平衡不平衡力矩 .挂篮走行时,主桁通过后勾板倒扣于走道梁上,走道梁通过与梁顶板的锚固提供反力及不平衡弯矩。模板通过吊环吊挂在内外导梁上滚动,内外导梁通过前吊带拖拉向前走行。1)菱形主构架主构架是挂篮的主要承重部分,由两片桁架及一个上弦水平联结系和一个竖向直撑连接系组成。桁架由上弦、下弦、直撑、斜撑、斜拉杆件组成,上下弦采用 228b,斜拉及斜撑杆采用 232b,直撑采用 225b 组焊而成,拼装成型后单个主桁尺寸为 3。02m 高、11。35m 长、0.7m 宽, 重 3。67T,为便于安装和运输,主桁各杆件

3、节点处均采用销接。2)底模平台由前下横梁、后下横梁、纵梁及其连接、全封闭安全防护等组成。前后横梁采用钢板焊接而成,高 420mm,前、后横梁各设 2 个主吊点,分别与前、后吊带连接;纵梁 10 根,由 232b 焊接而成,以减少底模平台高度;底模与纵梁连接,底模平台前端荷载传递至主桁架,后端荷载传递至已施工主梁.底模平台共重前下横梁 1.55+后下横梁 1.3+纵梁 7。18+底模模板 2.08=12.11 吨3)前上横梁采用 2 工 56a 和钢板焊接而成,重 3。1 吨。联结于主构架前端的节点处,将两片桁架连成整体,上布10 个吊点,其中 4 个吊点吊前下横梁, 4 个吊点吊外侧模滑梁,2

4、 个吊点吊内模滑梁。前上横梁上加设栏杆,栏杆结构同底模前横梁,作为调整吊带时的安全防护.4)吊挂调整系统包括底模前、后吊挂,滑梁前、后吊挂。底模前吊挂由 19432mm 不同长度的Q345c 钢板用销子联结而成,调节孔间距为 100mm,可满足各梁段梁高变化的需要.前吊带下端与底模架前横梁连接(销接),上端支承在主构架前上横梁上,每根吊带用两个 LQ32 手动千斤顶及扁担梁悬吊.底模前下横梁辅助吊挂采用 32mm 精扎螺纹钢,下端锚固于底模前横梁,上端锚固于前上横梁。辅助吊挂作用是减少浇注砼时横梁端部挠度, 在挂篮走行时作为底模平台后吊挂,辅助吊挂在底模标高调整后收紧。底模后吊挂同样采用 19

5、432mm 钢板制成,亦设置间距为0mm 的调节孔,下端锚固于底模后横梁,上端锚固于已施工完成主梁。吊带顶部设 32 吨螺旋千斤顶和扁担梁、销轴支座,以备调整底模标高,并保持底模与已浇注梁块密贴。滑梁前、后吊挂采用 32mm 精扎螺纹钢作吊带.滑梁前吊挂下端锚固于滑梁,上端锚固于前上横梁;滑梁后吊挂锚固于已浇注梁块顶板。每个吊带处设两个 32 吨螺旋千斤顶,每只挂篮 8 只;走行时采用 4只 10 吨倒链,后下横梁临时吊挂采用 2 只 15 吨倒链。内外滑梁后吊挂处设两个走行吊环,吊环以滚动轴承支撑滑梁,施工时需预留后吊挂的吊带孔和吊杆孔。5)走行系统包括走道梁、走行勾板、手拉葫芦、内外滑梁及

6、滑梁走行吊环。 走行装置由轨道、钢(木)枕、前后支座、手动葫芦等组成。轨道由2I25b 及10 钢板组焊型断面,走道梁通过箱梁腹板竖向预应力筋锚固于主梁,用连接器接长后,通过锚轨扁担将轨道锚固.轨道长度根据梁段长度设计,需按挂篮设计图配置长度。前支座支承在轨道顶面,在轨道顶面涂黄油。后支座以后勾板的形式沿轨道下缘滑动,不需要加设平衡重,采用10 吨倒链牵引前支座,使整个挂篮向前移动。当走道梁处竖向预应力弯曲时,必须加设配重走行, 或者将走道梁焊为一个整体。当后锚固处竖向预应力筋弯曲或不能正对位时,必须在梁顶板钻眼,加设扁担梁锚固。前支座处压力很大,因此在支座下的钢枕至少垫设四根。后支座拉力很大

7、,因此,轨道与竖向预应力筋的联结一定要认真检查,保证连接长度。滑梁采用 232b 与钢板焊接而成。梁段砼浇筑时,后下横梁辅助吊挂采用 15 吨倒链吊在外导梁上,减少底模后下横梁外端挠度;走行时用倒链将底模后下横梁系在外导梁上, 同时用钢丝绳挂在侧模桁架上作为底模平台后吊挂打保措施。10块开始由于梁段较长,故外导梁吊环在节段上各增加了一个中间临时倒替用的预留孔.中跨合拢时,由于用挂篮改造合拢刚构,故两边的13号块上预留孔不同,一个作为后锚固,一个作为前锚固.6) 模板模板由外模、内模、底模三部分构成,外侧模、底模及内模支架为钢结构,内模其余部分为木模。内外模板及支架通过滑梁与挂篮一同前行。底模采

8、用大块钢模板制成,底模板焊接或用铁丝固定在底模架上,以便脱模和固定.底模采用四块 3.352.25m 钢模拼装成 6.74.5m 整体。为使箱梁端部张拉、立模时操作方便,底模架前端设置平台,周围用栏杆保护,栏杆高 1m,采用75758 焊接在底模前横梁上,设两道mm 钢管水平杆.腹板纵向预应力束张拉时,可用一手扳葫芦利用挂篮主桁架悬挂吊篮进行作业。底模架后横梁上悬挂 3 个吊篮,以便进行底板混凝土接缝的整修。外模外模由外模支架与模板组成,面板 6 mm,竖肋由8 槽钢焊接而成。外模吊挂于外滑梁上,内外模之是设拉筋。外模及支架高度根据主梁高度变化逐步截短。人员上下通过在外侧模顶端焊接爬梯上下。内

9、模内模由内模顶横带、竖带、纵带及组合钢模板等组成,内模顶横带支撑在两根内模走行梁上,走行梁前端吊在前上横梁上,后端吊在已浇梁段的顶板上(顶板已预留孔),内模脱模后可沿走行梁前行。堵头模板堵头板采用木模板组成,以适用不同梁段的施工需要.模板连接内外模之间利用 25mm 拉杆连接,为重复使用,保证混凝土外观质量, 拉杆加套内径 30mm 的硬塑料套管,在混凝土脱模后采用砂浆封堵。7) 锚固锚固系统包括主桁后锚固和走道梁锚固、底模平台后锚固。主桁后锚固包括:棱形桁架后锚固梁、后锚杆,底模平台后锚固。后锚固梁与挂篮尾部两 A 节点连接。后锚杆上端锚固于后锚固梁上,下端通过主梁竖向预应力筋。两主桁距线路

10、中心 3.05m,可利用梁部单排竖向预应力筋。底模平台后锚固和内外滑梁锚固、吊挂采用吊带、锚固梁组成,施工时须预留吊带孔。走道梁通过箱梁腹板竖向预应力筋锚固于主梁,是挂篮滑移的轨道, 走道梁锚固必须拧紧,防止走行时扭曲或向前移动。挂篮菱形桁架后支点设走行勾板,走行勾板反扣于走道梁上,向挂篮后支点提供向下作用力,防止挂篮走行时倾覆。3。挂篮加工1) 主桁架槽钢、钢板吊带和 45 号调制钢组成的销接结构吊带、吊耳、销轴等重点部位的材料必须经过材质复验和探伤检查, 符合规范后方可使用。钢板及吊带的加工不得采用手工切割。加工时,要求杆件槽钢上的栓孔采用钻模钻制,确保杆件两端两组销孔的距离,误差控制在0

11、.5mm 之内.采用钻模钻制的销孔,孔间距误差控制在0.2mm 之内。主桁节点、前后下横梁及吊耳、滑梁、吊环焊接部分需经探伤检查。主构架零件加工完成后,要求全桥 8 个主构架桁片在厂家进行拼装并进行加载实验,以检验加工质量和消除非弹性变形值、测出弹性变形值, 拼装时不允许出现销孔和杆件不配套情况。2) 走行及锚固系统前、后支座、轨道上、下后锚扁担、锚轨扁担、预应力联接器和预应力筋(精轧螺纹钢筋),其中预应力筋、联接器由甲方购买.加工时,应确保支座的两个勾板距后支座上盖板的距离相等,误差控制在0.2mm,勾板下的 5 条小肋板是主要传力部件,要求确保焊缝质量,轨道加工时,应采取措施控制好平整度以

12、及焊接变形。轨道加工完成后,应将轨道拼装, 检查接头处的平顺情况。下后锚扁担在加工时,要求在35 栓孔附近, 箱内要确保 1520cm 长的焊缝。3) 模板要求桁架的栓孔位置准确,以确保拼装完成后,接头处平顺。外模加工时应采取措施控制焊接变形,外模拼装完成后,面板平整度小于 1mm(用 1m 卡尺测量),特别注意现场组装外侧模时,要放样搭设平台,保证翼板与腹板夹角处角度及圆弧正确,防止与已浇段砼间出现缝隙。内模面板、上横带、竖带、斜角竖带、走行装置、走行梁。面板为组合钢模,但特性模板需要加工。走行装置在加工时,应确保走行轮转动灵活。底模底模包括前、后横梁、桁架梁、以及底模木板。桁架梁在加工时,

13、应控制好焊接变形,保证桁架梁的平整度。上、下弦杆与节点板采用四面围焊,杆件与节点板采用三面围焊.销座在焊接时应确保焊缝质量,销座加工后,需经 X 光透视,检查焊缝质量,出厂时应有检测报告。销座应抽样进行抗拉实验。4) 前、后吊带前、后吊带采用 36mm 和 20mm 钢板,钢板不允许焊接;吊带及吊环、加强板等处材质要与设计相同.吊带加工要求见有关图纸,前、后吊带和销子应抽样进行加载实验.精扎螺纹钢使用前要做拉力试验,使用过程中外露部分要包缠塑料布,防止电焊打火.挂篮前移过程中,底模后横梁用 20 吨导链临时吊挂于外滑梁上,同时用28mm 钢丝绳与外模桁架打保.4. 挂篮预压试验4。1。试验目的

14、1) 检查挂篮加工及安装质量,消除非弹性变形。2)测定弹性变形及非弹性变形,为各段箱梁立模的抬高量提供依据。4。2。试验方法分为三步进行预压,第一步为主桁架的地面预压,检验主桁架受力性能;第二步为销座及销子、吊带受力,同样在地面进行预压;第三步为模拟压重,在挂篮拼装后进行,也要根据现场情况,只进行模拟压重.压重时,压重多少要根据最重节段前上横梁受力的多少及实际压重时底模平台上荷载的布置位置来进行计算,不能单单以最重节段乘以 1。2 倍, 防止压过,损坏挂篮杆件.1)主桁架预压方法挂篮平躺安装,两片桁架相对,前支点用螺栓固定,后端用扁担梁锚固。在前端节点处拼装扁担梁,扁担梁用25 精轧螺纹钢筋连

15、接,利用一台YC60A型千斤顶顶压扁担梁,其作用力通过25 精轧螺纹钢筋传递给挂篮的主桁架,达到预压的目的。详见挂篮压重试验方案设计图。根据理论计算,在浇注 4 号块时主桁架前端节点受力最大,约为 4 号块重量 162 吨的一半,试验时采用 4 号块重量加挂篮自重及施工荷载分 3 次加载,其中施工荷载按 4 号块重量的 20计。加载总量=挂篮自重+4#块重量+施工荷载=65+162+16210%=243 吨每榀主桁前端受力 243/2/2=60 吨初始荷载到10t第二次加载到30t第三次加载到60t每次加载,持荷 12 小时,量测主桁间变形。2)销座、销子和吊带的加载方法在实验场地上将两个底模后横梁对称布置,间距约 2.1 米,用吊带 B 将两根后横梁连接,在销座两侧 0.5 米处用两台YC60 千斤顶顶压后横梁, 千斤顶的作用力通过后横梁传递给销座、销子和吊带,达到检验销座、销子和吊带的目的。详见挂篮压重试验方案设计图。根据理论分析,吊带承受的力为底模平台、梁体底板及腹板、内模及部分防护重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