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与海洋粤教版七年级上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9056165 上传时间:2022-09-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类与海洋粤教版七年级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类与海洋粤教版七年级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类与海洋粤教版七年级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类与海洋粤教版七年级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类与海洋粤教版七年级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类与海洋粤教版七年级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类与海洋粤教版七年级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类与海洋”教案 “人类与海洋”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地球的海陆分布和四大洋的地理位置;同时体会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自我探究的能力,引导学生交流与合作;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海洋、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主人翁精神。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团体合作和经验交流教学难点:如何在海洋这个大主题下的众多问题中选择侧重点,使课堂内容丰富却不杂乱。教学方式:多媒体形式、综合探究和小组合作(一)、导入:1、美文导入:在海的远处,水是那么蓝,像最美丽的矢车菊的花瓣,同时又是那么清,像最明亮的玻璃。然而它又是那么深,深得任何锚链都达不到底。要想从海底一直到达水面,必须有许多

2、许多教堂尖塔,一个接一个地联起来才成。海底的人就住在这下面。 安徒生海的女儿教师:请大家闭上眼睛,一边听一边想象,你觉得童话中的海给人的感觉是怎样的?(美丽、安静和神秘的)但是在我们实际生活中的海洋又是怎样的呢?同学们都调查过有关海洋的知识,那么说说大家对海洋的认识。今天我们这堂课就是来了解地球上海洋到底是怎样的,需要完成三个目标:(1) 回顾地球上四大洋的地理知识;(2)交流我们所知道的关于海洋的知识;(3)试着理解这些知识的实际价值。2、图片导入:“地球的全景”首先请大家看一张照片。思考:从这张照片中可以看到地球有些什么特征?有人说地球的名字取错了,如果由你来取,会把这个星球称为什么?教师

3、:在我们居住的地球上,有大陆和海洋。而海洋比陆地大得多。根据科学家计算,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海洋占据了其中的70.8%,即3.61亿平方千米,剩余的1.49亿平方千米为陆地,其面积仅为地球表面积的29.2%。也就是说,地球上的陆地还不足三分之一。所以,宇航员从太空中看到的地球,是一个蓝色的“水球”,而我们人类居住的广袤大陆实际上不过是点缀在一片汪洋中的几个“岛屿”而已。 (二)、海国图志海和洋的区别:我们总是把“海洋”连在一块儿读,但是海和洋其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小组1演讲:洋,是海洋的中心部分,是海洋的主体。大洋离陆地遥远,不受陆地的影响。它的水温和盐度的变化不大。每个大洋都有自

4、己独特的洋流和潮汐系统。世界大洋的总面积,约占海洋面积的89%。大洋的水深,一般在3000米以上,最深处可达1万多米。大洋的水色蔚蓝,透明度很大,水中的杂质很少。世界共有4个洋,即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海,在洋的边缘,是大洋的附属部分。海的面积约占海洋的11%,海的水深比较浅,平均深度从几米到二三千米。海临近大陆,受大陆、河流、气候和季节的影响,海水的温度、盐度、颜色和透明度,都受陆地影响,有明显的变化。海没有自己独立的潮汐与海流。海可以分为边缘海、内陆海和地中海。世界主要的海接近50个。太平洋最多,大西洋次之,印度洋和北冰洋差不多。边缘海,既是海洋的边缘,又是临近大陆前沿;这类海与

5、大洋联系广泛,一般由一群海岛把它与大洋分开。我国的东海、南海就是太平洋的边缘海。东海是太平洋的边缘海之一内陆海,即位于大陆内部的海,如欧洲的波罗的海等。渤海是中国的内陆海地中海,是几个大陆之间的海,水深一般比内陆海深些。被欧、亚、非大陆包围的地中海(三)、海底寻宝海洋资源:引言:在上个部分,李方舟同学代表他们整个调查小组向大家介绍了地球上海洋的一些基本情况,主要涉及的是地理位置和概念上的知识。但是,大家都知道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宝库,人类从海洋中可以获得丰富多彩的资源。那么我们就来听听小组2他们的调查汇报,来共同领略海洋的魅力。小组2发言:海洋不仅辽阔广大、深不可测,而且极为富饶,是一个巨大的资源

6、宝库。海洋资源按成因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生物资源,即生活在海洋中可被人们利用的动、植物资源,包括鱼、虾、贝、藻及其他各种野生海洋动、植物。我国有丰富的海洋渔场,中国东、南两面为海洋环绕。(请大家翻开地图册27页,边看地图边听我说)中国沿海自北向南划分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个海区,跨越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四个气候带。中国近海大陆架宽广,有长江、黄河、珠江、辽河等大小5000多个河流汇入。发源于台湾东南赤道海域的暖流,即著名的“黑潮”,自南向北流经中国海域,与北方的沿岸寒流相交汇。这样优越的自然条件造成中国近海的富饶渔场。中国近海渔场面积150万平方公里。主要渔场有:黄渤海

7、渔场、吕泗渔场、大沙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东沙渔场、北部湾渔场、中沙渔场、西沙渔场、南沙渔场等。其中的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北部湾渔场由于产量高,被称为中国的四大渔场。2、化石燃料资源。主要指海洋石油和天然气、海底煤矿。这些都是埋藏在海底岩层中的碳氢化合物,可做燃料。通常认为它们是古生物遗体经地质变化生成的,所以被称为化石燃料资源。我国海域含油气盆地分布示意图生物化学作用和地壳构造运动造成了石油矿藏。经过沧海桑田的变迁,有些油藏分布在陆地上,有些油藏分布在海洋里。分布在海底下的油藏,相对于陆地油藏而言,便称为海洋石油。海洋与陆地界限通常以平均高潮线来划分。我国胜利油田、大

8、港油田、辽河油田,除分布于渤海之中的油田外,还包括分布于滩涂上的油田,都可以说是海洋石油。3、深海矿物资源。包括大洋锰结核、海底钴结壳、海底热液矿床等。它们都是分布在海底表层,在深海条件下自生成矿的多金属矿产资源。 大洋底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矿藏资源,锰结核就是其中的一种。不要认为锰结核就是锰矿,它含有30多种金属元素,其中最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是锰、铜、钴、镍等。锰结核矿不仅海底存在着丰富的矿产,在海滨也有。海滨砂矿资源主要是指因海水流动而使金属或非金属固体矿物沙粒在海滨聚集而形成的次生矿床。包括砂、砾石及其他各种珍贵的金属、非金属砂矿资源。4、海水化学资源。海水、陆地水和大气中的水构成地球的水圈,

9、是一个无限循环的系统。在地球水无限循环过程中,各种物质溶解并富集在海水中。现在已经从海水中检测出80多种元素,占地球上已知元素的80左右。海水化学资源包括海水水资源、地下卤水资源(渗入地下贮藏起来的浓缩海水)、其他海水化学物质资源(盐、溴、碘、氯化镁、氯化钾、铀、重水和其他可提取的稀有化学元素等)等。5、海洋能源。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能源宝库,仅大洋中的波浪、潮汐、海流等动能和海洋温度差、盐度差能等的存储量高达天文数字。这些海洋能源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海洋能包括温度差能、波浪能、潮汐与潮流能、海流能、盐度差能、岸外风能、海洋生物能和海洋地热能等8种。这些能量是蕴藏于海上、海中、海底的可再生能源,属新能源范畴。6、海洋空间资源。指可以利用的各种海洋空间,例如:港湾、航道、滩涂、湿地、退海荒地等。海洋风景旅游地和可用于科学研究、实验的场地等,也可列入海洋空间资源。 施放水下实验室 水下实验室潜入海底(四)、保护海洋防治海洋污染:问大家一个问题:“海洋中存在的生物中数量最多的是什么?”(浮游生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