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物理》校本课程方案实施纲要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9055098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与物理》校本课程方案实施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生活与物理》校本课程方案实施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生活与物理》校本课程方案实施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生活与物理》校本课程方案实施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生活与物理》校本课程方案实施纲要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活与物理》校本课程方案实施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与物理》校本课程方案实施纲要(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wd.生活与物理校本课程方案实施纲要课程名称:生活与物理课程类型:学科拓展类必修课程资源:选编开发人:xxx学习对象:八、九年级学习时间:每周一课时一、课程简介与背景: 简介:生活与物理校本课程方案的拟定和课程的开发是以“关注生活,勇于探究,学以致用,促进开展,稳固延伸为宗旨,以生活为对象,以物理探究为方法,积极组织引导学生亲近生活,了解生活,探究生活。营造良好的探究学习的气氛,让学生感到物理离我们很近,并会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知识、开掘知识。 背景:校本课程是根基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局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我校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方案的要求,为尊重学生个性开展与文化需求,充分

2、开发利用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学以致用,培养一种科学探究事物规律的精神,积极做好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和实验工作。 生活是许多自然规律、社会知识的根源,而知识规律的作用就在于其来源于生活而又作用于生活,进而改变生活。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在这一方面显得尤为重要。物理规律现象可以说处处贯穿于我们的生活中。而长期以来传统教学中关于物理知识的传授都忽略了生活这一环节,以致使许多人认为物理学而无用,因而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也就理所当然的视而不见了,从而造成了实际生活与书本知识的脱离,以及探索精神的匮乏。二、课程目标: 中学物理校本课程目标是:1使学生带着物理的眼光走进生活,鼓励同学们认真研究

3、生活,并在研究过程中积累知识,拓展视野,形成务实的探索精神。2通过提供信息资源,创设情境,进展课堂教学及课后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物理与生活的关系,物理与科技的关系。3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学会素材收集整理,学会原理分析,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4积极营造探究学习的气氛,培养学习兴趣。5同时让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开展教研和科研水平,形成一支良好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教师队伍。 我校生活与物理校本课程以课改为载体,坚持“科研兴校,走探究式学习之路,以“关注生活,勇于探究,学以致用,促进开展为宗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共同成长。具体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

4、 1、使学生带着物理的眼光走进生活,鼓励同学们认真研究生活,并在研究过程中积累知识,拓展视野,形成务实的探索精神。 2、让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开展教研和科研水平,形成一支良好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教师队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提供信息资源,创设情境,进展课堂教学及课后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物理与生活的关系。 2、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学会素材收集整理,学会原理分析,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积极营造探究学习的气氛,培养学习兴趣。三、课程内容物理是与人类生产和生活最为密切的科学。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将物理知识与生产实践和生活实际相联系,使学生尽可能理解物理知识在生产实

5、际和生活实际中的应用,也就成了物理教师义不容辞的义务,故此物理课程设置要力求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一 与物体状态变化有关的物理现象1、液化气是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再装入钢罐中的;使用时,通过减压阀,液化气的压强降低,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灶中燃烧。2、用焊锡的铁壶烧水,壶烧不坏,假设不装水,把它放在火上一会儿就烧坏了。这是因为水的沸点在1标准大气压下是100,锡的熔点是232,装水烧时,只要水不干,壶的温度不会明显超过100,达不到锡的熔点,更达不到铁的熔点,故壶烧不坏。假设不装水在火上烧,不一会儿壶的温度就会到达锡的熔点,焊锡熔化,壶就烧坏了。3、烧水或煮食物时,喷出的水蒸气比

6、热水、热汤烫伤更严重。因为水蒸气变成同温度的热水、热汤时要放出大量的热量液化热。4、用砂锅煮食物,食物煮好后,让砂锅离开火炉,食物将在锅内继续沸腾一会儿。这是因为砂锅离开火炉时,砂锅底的温度高于100,而锅内食物为100,离开火炉后,锅内食物能从锅底吸收热量,继续沸腾,直到锅底的温度降为100为止。5、用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些。主要是增大了锅内气压,提高了水的沸点,即提高了煮食物的温度。还有好多类似的物理现象等待我们去探索和研究,让我们一起努力,加油!二厨房中的物理现象 每位同学都进过厨房,但是注意过厨房里的科学知识吗我们在厨房里,假设留心看一下其中的炉灶、器皿以及做饭、炒菜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定

7、会发现很多处要用到物理知识。用砂锅煮肉或烧汤时,当汤水沸腾后从炉子上拿下来,则汤水仍会继续沸腾一段时间,而铁、铝锅却没这种现象,这是为什么热凉粥或冷饭时,锅内发出扑嘟、扑嘟的声音,并不断冒出气泡来,但一尝,粥或饭并不热,这是为什么(三) 与自行车有关的物理现象你知道自行车上有哪些物理知识吗1、自行车上的摩擦知识。自行车外胎为什么要有凸凹不平的花纹自行车为什么能前进刹车以后,自行车为何能停顿自行车哪些地方安有钢珠为什么安钢珠2、自行车上的杠杆、轮轴知识。3、自行车上的气压知识。4、自行车上光学知识。5、自行车在我国是很普及的代步和运载工具。在它的 “身上运用了许多力学知识。好奇妙啊,你不想了解更

8、多吗四 与力学知识有关的物理现象 1、电水壶的壶嘴与壶肚构成连通器,水面总是相平的。 2、菜刀的刀刃薄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3、菜刀的刀刃有油,为的是在切菜时,使接触面光滑,减小摩擦。 4、菜刀柄、锅铲柄、电水壶把手有凸凹花纹,使接触面粗糙,增大摩擦。 5、火铲送煤时,是利用煤的惯性将煤送入火炉。 可见,物理力学知识生产和生活实际中是很有用的,从宇宙天体到微观的分子、原子处处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力,教师只要将课本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他们树立崇尚科学、研究科学、应用科学精神。五 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物理现象 1、腌菜往往要半月才会变咸,而炒

9、菜时加盐几分钟就变咸了,这是因为温度越高,盐的离子运动越快的缘故。2、长期堆煤的墙角处,假设用小刀从墙上刮去一薄层,可看见里面呈黑色,这是因为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在长期堆煤的墙角处,由于煤分子扩散到墙内,所以刮去一层,仍可看到里面呈黑色。 我们在日常生活、生产中只要细心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联系到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去分析和解释这些现象,就能够提高观察、分析及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六 与热学知识有关的物理现象 1、使用炉灶烧水或炒菜,要使锅底放在火苗的外焰,不要让锅底压住火头,可使锅的温度升高快,是因为火苗的外焰温度高。2、锅铲、汤勺、漏勺、铝锅等炊具的柄用木料制成,是因为木料是热的不良

10、导体,以便在烹任过程中不烫手。3、炉灶上方安装排风扇,是为了加快空气对流,使厨房油烟及时排出去,防止污染空间。4、滚烫的砂锅放在湿地上易破裂。这是因为砂锅是热的不良导体,烫砂锅放在湿地上时,砂锅外壁迅速放热收缩而内壁温度降低慢,砂锅内外收缩不均匀,故易破裂。5、往保温瓶灌开水时,不灌满能更好地保温。因为未灌满时,瓶口有一层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能更好地防止热量散失,等等。这些都是热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应用。七 与电学知识有关的物理现象 自法拉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以来,人类进入了电气化时代。从生活用电到交通运输、工厂企业用电,都来源于发电机,电已成为人类必不可少的主要能源。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电

11、的应用。如夜间走路用的手电,它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干电池不会发生触电事故,而照明用电如使用不当,将会危及我们的生命安全,这是因为不高于36V的是安全电压,而照明电路的电压是220V,远远高于安全电压;煮饭用电饭煲、电炒锅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电力机车的行驶也是靠电能,一切家用电器都需要电。假设没有电,电动机将不能转动,电力机车不能行驶,电器都不能工作,人类社会将会倒退。因此,电是人类的好伙伴,只要我们严格遵循安全用电原则,我们就可以驯服它,利用它为人类服务。八 其他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其实,生活中其他的很多方面也都存在有趣有用的物理现象,例如:劳动中的“物理、民间谚语中的“物理、灾害中的“物理、

12、广告中的“物理、 漫画中的“物理、烹饪中的“物理、购物中的“物理等等。总之,物理知识从生活实际到高科技前沿,它的应用十分广泛。掌握身边的物理知识,能够让我们对物理这门科学有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我们将终生受益。四、进度安排:一、与物体状态变化有关的物理现象 第二、三周二、厨房中的物理现象 第四、五周三、与自行车有关的物理现象 第六、七周四、与力学知识有关的物理现象 第八、九周五、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物理现象 第十一、十二周六、与热学知识有关的物理现象 第十三、十四周七、与电学知识有关的物理现象 第十五、十六周八、其他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第十七、十八周五、课程实施1、课时安排:每两周一课题,由每班物理教

13、师担任指导教师。2、教学方法的选择: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等。3、教学的组织形式:面向全体教学,分组教学、个别指导。4、场地:各年级教室5、班级规模:30人左右六、课程评价一评价的原则。1、开展性原则开展性原则是当代教育评价的重要方面,在评价过程中,我们通过评价帮助各班改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缺乏,帮助各教师及班级探索本课程的实施方法、总结成功的经历,用肯定性评价调动教师和学生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2、自主性原则把主动权交给教师,只有活动班级才能最真实地评价其活动内容、实施过程是否真正能促进学生开展、促进教师成长、促进各班特色形成。因此,评价过程中要重视各班对课程的评价及对自身的评价。二评

14、价的 根本的内容1、对教师的评价。从课堂教学、教案设计、资料搜集、学生作品等方面进展自评、互评、领导评、学生评。2、对学生的评价。从学生的出勤情况;学生参与课程的表现,包括参与的态度、实践能力的开展和学习方法的掌握等;成果展示,包括实践操作、作品鉴定及在各种竞赛中的表现等。班级: 姓名: 内容:等级:工程评分等级标准自评互评态度A:上课专心听讲,积极举手发言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5分B:偶尔走神,注意力不集中,但能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4分C:经常不听讲、不举手答复以下问题或不主动参与教学活动。3分能力A:分析问题、解决物理生活问题以及计算、动手能力强。5分B:解决问题较强,计算、动手能力较强。4分C:解决问题较差,计算、动手能力较强。3分效果A:能做到正确、快速地完成物理作业。5分B:大局部作业能正确、按时完成。4分C:大局部作业不能正确、按时完成。3分创新精神A:对于较难的问题能通过自己的研究解决。5分B:对于较难的问题能通过教师或同伴提示后解决。4分综合评价及建议建议:备注:每节课,18-20分为“A,15-17分为“B,12-14分为“C。学期末,得6次以上A的为“优秀,得3-5次“A或5次以上的“B为合格。得4次以上的“C为待合格。3、对课程的评价:对课程的评价由教师、学生、家长三局部组成,对课程实施定期评价,并提出改良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人文/社科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