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第十章第2节内能同步导学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9054251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第十章第2节内能同步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第十章第2节内能同步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第十章第2节内能同步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第十章第2节内能同步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第十章第2节内能同步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第十章第2节内能同步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第十章第2节内能同步导学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节内能重难点重点: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和扩散现象。2.知道内能的概念和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难点: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生活现象,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香水、空气、二氧化氮、红墨水、汽水、热水、酒精灯、铁架台、带塞子的试管、乙醚做功演示器、课件。学生准备:打火机(注意安全)、橡皮筋、细铜丝(从导线中抽出)。导学达标为什么水中的花粉颗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知识点物质结构的基本图像【教材助学】1常见的物质是由_组成的。把分子看成小球时,分子的直径大约只有_m。2两种不同的物质可以_地彼此进入对方,这种现象称为_现象。组成物质的分子处于_的运动之中。温度越高,分子

2、运动越_,这种运动称为_。3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引力和斥力_存在。引力与斥力的强弱与分子间的_有关。当物体受到拉伸时,分子间距离变大,_作用显著;当物体受到压缩时,分子间距离变小,_作用显著。【合作解疑】任务一分子动理论一、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学生讨论:教室中的课桌是由什么组成的?墨水是由什么组成的。学生总结:世界上的各种物质都是由大量的_组成的。学生讨论:物体大量的分子之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还是有一定的空隙?猜想:_。学生活动:1.将小米倒入装有绿豆的量筒中,然后轻轻晃动,观察体积是否发生变化,猜想:_。2将半试管水和半试管酒精混合后,用塞子塞紧,上下用力震荡,观察体积是否发生变化。讨论、

3、分析:绿豆和小米混合体积变_(选填“大”或“小”),是因为绿豆之间有空隙;同理,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变小,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_。二、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思考:1.我们能否直接用肉眼看到分子呢?2分子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我们能直接观察到吗?3怎样才能证明分子是否在运动呢?合作探究:观察教材第9页图1012、1013、1014,现象如何?说明了什么?图1012现象如何?说明了什么?现象是_,说明_。图1013现象如何?说明了什么?现象是_,说明_。图1014现象如何?说明了什么?现象是_,说明_。上述现象说明两种不同的物质可以自发地彼此进入对方,这种现象称为_。我们可以断定: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

4、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学生讨论:分子运动的情况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同桌合作探究图1015:在冷水和热水中,分别滴一滴红墨水,观察它们的扩散有什么不同?现象:_,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与_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_。三、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学生讨论:将一根细铁丝弯折几次,为什么铁丝没断?猜想:_观察教材第10页图1016,观察到的现象是_,说明_。学生讨论: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为什么没有将分子吸引到一块呢?分子之间是否还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探究实验:用力压充满空气的篮球,可以压瘪,但不能无限压缩。学生说出:分子之间存在着_。【教师点拨】1认识分子动理论。内容解释实例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存在

5、着空隙食盐能溶于水中酒精与水混合总体积变小气体极易被压缩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现象就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引起的墙内开花墙外香把蓝色硫酸铜放在水底,过一段时间全部水都变成蓝色把铅块与金块紧压在一起,5年后它们相互渗透1mm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不过有时以引力为主,有时以斥力为主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固体不易拉断把两个铅块的底部刮干净,紧压一下,两个铅块就会连在一块,下面再吊一个重物,两个铅块也不分开2.认识分子热运动。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不管温度

6、高低,分子都在做无规则运动,只是运动的快慢不同,扩散运动是分子热运动的宏观体现。【拓展延伸】分子热运动和物体的机械运动:(1)概念上的区别,分子热运动是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而机械运动则是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2)微观与宏观上的区别,微观世界中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肉眼看不到的,而宏观世界中物体的机械运动则是用肉眼能看到的。(3)引起运动的因素,分子热运动是自发的,永不停息的,不受外界影响的,而物体的机械运动则要受到外力的影响。知识点二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征【教材助学】1固体有_的形状,也有_的体积;液体没有_的形状,有_的体积;气体没有_的形状,也没有_的体积。2固体、液

7、体和气体的分子运动状态都与_有关,_升高,分子运动变激烈,分子间的距离变大,物体的体积一般都会有所膨胀。【合作解疑】学生讨论:一瓶汽油,正常情况下是液态,打开盖子后一会儿空气中就充满了汽油的味道,这实际上是液态汽油蒸发出的汽油蒸气被你吸进了鼻腔,如果遇到低温环境会凝固成固体。你能说出同一瓶汽油,处于固态、液态和气态时的体积和形状的特点吗?学生回答:固态: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液态:无固定的形状、有固定的体积;气态: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学生讨论:回想一下生活中的两个情景:同一盘红烧肉,热的时候还是冷的时候闻起来香?为什么太阳的暴晒下车胎容易爆裂?学生总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_,分子间距离_,物

8、体体积一般会变_。【教师点拨】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热运动,因此分子的热运动不会停止;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就越剧烈。【拓展延伸】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即使是固体的分子,也存在热运动。同一个物体,无论处于什么温度下,其分子的热运动都在不停地进行。温度高时热运动激烈,温度低时热运动缓慢。知识点三物体的内能【教材助学】1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能叫作_;分子之间由于存在相互作用力而具有的能叫作_;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作物体的_。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叫作_。2_和_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外界对物体做功,

9、或者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物体的内能_。反之,物体的内能将_。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_。【合作解疑】任务二内能与热量1教师演示图1021的实验观察并思考酒精灯对试管中水加热时,水的内能变化。思考:(1)看到什么现象?(2)木塞被顶开,是谁对它做了功?(3)水蒸气既然能够对木塞做功,说明水蒸气具有能,它具有的是什么能?(4)在加热过程中水蒸气内能的变化情况是怎样的?(5)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不同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2阅读教材第12页,得出热量的定义。任务三内能的改变学生活动:双手用力相互搓一搓,双手有什么感觉?实验并观察: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中放一团蘸有乙醚的小棉花,把活塞压下去。你会观察到什

10、么现象?为什么?生活中还有哪些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的现象?联系图1020、1021、1022分析得出,_能够改变物体的内能。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_;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_。实质是不同形式的能的_,即能的转化_。列举热传递的现象:师生分析:1.冬天用热水袋取暖,人觉得_,内能_,热水袋_,内能_。2夏天将一杯热水放入凉水中,热水_,内能_,凉水_,内能_。分析得出:_能够改变物体的内能。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从外界吸热,内能_,物体向外界放热,内能_。热传递的实质是物体的一部分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即能的转移。【教师点拨】1认识内能。定义微观宏观量值分子的动能物质的分子永不停

11、息地运动着,运动着的分子所具有的能量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永远不等于零分子的势能物质的分子由它们的相对位置所决定的能量分子间存在的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与物体的体积有关可能等于零物体的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分子永远在运动,分子间存在作用力与分子数、温度及体积有关永远不等于零2.影响内能的因素。(1)温度是影响物体内能最主要的因素,同一个物体,温度越高,它具有的内能就越大,物体的内能还受质量、材料、状态等因素的影响。(2)物体的内能跟质量有关。在温度一定时,物体的质量越大,也就是分子的数量越多,物体的内能就越大。(3)物体的内能还和物体的体积有关。质量一定时,物体的体积

12、越大,分子间的势能越大,物体的内能就越大。(4)同一物体,状态不同时所具有的内能也不同。3理解物体内能时,要注意以下三点。(1)内能是指物体的内能,不是分子的内能,更不能说内能是个别分子和少数分子所具有的。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共同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所以,单纯考虑一个分子的动能和势能是没有现实意义的。(2)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3)内能具有不可测性,只能比较物体内能的大小,不能确定这个物体具有的内能究竟是多少,因为内能是物体的所有分子具有的总能量,宏观量度比较困难。4温度、内能和热量。(1)区别: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内能是物体内部所包含的总能量,即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和,物体的内能跟温度的高低、体积大小都有关系。热量指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改变量,因此,内能是状态量,热量是过程量。一个物体有内能,但不能说其具有热量或者含有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变化的多少只能用热量来表示。(2)联系:物体温度的变化可以改变一个物体的内能,传递热量的多少可以量度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它的内能将发生改变,但它的温度不一定改变。_,内能增加,但温度却保持在0不变;同样,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也不一定降低可以总结为一个物体温度改变了,其内能就一定改变,但内能改变时,其温度不一定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