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端午的鸭蛋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9052532 上传时间:2024-01-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7.端午的鸭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17.端午的鸭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17.端午的鸭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17.端午的鸭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17.端午的鸭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7.端午的鸭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端午的鸭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7.端午的鸭蛋 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蟾蜍( ) 蜈蚣( ) 门楣( )苋菜( ) 熏五毒( ) 腌腊( ) 囊萤( ) 车胤( )2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藉贯_ 囊荧映雪_ 淹蛋_城皇_ 尤为不即_3根据拼音写出汉字。车yn_ 练nng_ nng_绳 xin_鸭蛋 xin_菜门mi_ 简zhi_ chn_蜍4下列句中引号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B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C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D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5选择答案,分别选出各句的语言特色。A平淡而有味。B用适

2、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C文白夹杂,有淡淡的幽默。(1)“一般是敲破空头”、“白嘴吃也可以”。( )(2)“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3)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 )6.修改下列病句,每句只改一处。 卫生保洁工作做得好不好,是一个班优良班风的体现。 这个文化站由于多次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少年,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 通过看这部电影,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会议通过并讨论了他的建议。7.仿照例句,再写出三个你对“语文”理解的比喻句。 例句: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

3、无穷。 仿句:语文是_ _,让人_; 语文是_ _,让人_; 语文是_ _,让人_。 二、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一)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做香角子。丝丝缠成小粽子,里头装了香面,一个一个串起来,挂在帐钩上。贴五毒。红纸剪成五毒,贴在门槛上。贴符。这符是城隍庙送来的。城隍庙的老道士还是我的寄名干爹,他每年端午节前就派小道士送符来,还有两把小纸扇。符送来了,就贴在堂屋的门楣上。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出莫名其妙的道道,这就能避邪吗?喝雄黄酒。用酒和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

4、个王字,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有一个风俗不知别处有不:放黄烟子。黄烟子是大小如北方的麻雷子的炮仗,只是里面灌的不是硝药,而是雄黄。点着后不响,只是冒出一股黄烟,能冒好一会。把点着的黄烟子丢在橱柜下面,说是可以熏五毒。小孩子点了黄烟子,常把它的一头抵在板壁上写虎字。写黄烟虎字笔画不能断,所以我们那里的孩子都会写草书的“一笔虎”。还有一个风俗,是端午节的午饭要吃“十二红”,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十二红里我只记得有炒红苋菜、油爆虾、咸鸭蛋,其余的都记不清,数不出了。也许十二红只是一个名目,不一定真凑足十二样。不过午饭的菜都是红的,这一点是我没有记错的,而且,苋菜、虾、鸭蛋,一定是有的。这三样,在我的家

5、乡,都不贵,多数人家是吃得起的。 1给短文划分层次,并简要归纳大意。_2用_四个字概括短文的大意。3从文章思路来看,开头谈“端午的风俗”有必要吗?是否离题?_ 4说明下列加点的词指代的具体内容。这就能避邪吗?答:常把它的一头( )在板壁上写虎字。答:5.作者在文中提到了哪些端午节风俗?这些风俗反映了家乡人怎样的心理与追求?风俗有:心理与追求:6.对施放“黄烟子”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是一种燃放的炮仗。B.用以熏除室内的害虫。C.用来避邪。D.给小孩练习写字。7.这段文字写家乡风俗是从成人还是孩童的视角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8.本文段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 阅读课文第自然段

6、。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注明:“高邮咸蛋”。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

7、我实在瞧不上。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已并丕会做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下: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

8、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答:2.对高邮咸鸭蛋出名的原因,说明不准确的一项是:()A.高邮大麻鸭是著名鸭种,鸭多,蛋也多。B.高邮人善于腌鸭蛋。C.高邮鸭蛋是双黄蛋。D.高邮咸蛋质细而油多,好吃中看。3.不能说明高邮鸭蛋出名的一句是:()A.外地人对高邮人“肃然起敬”。B.上海店铺必特别标明“高邮鸭蛋”。C.古书上有关于高邮鸭蛋的记载。D.高邮鸭蛋确实好吃,别处鸭蛋不能比。4.为什么“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5.文中画线句可否删去?为什么?6.你怎样理解作者贬别处的鸭蛋“发干

9、,发粉,入口如嚼石灰”? 7.下列加点词语有什么表现力?“每逢有人就”“必用纸条特别标明”“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吱红油就冒出来了”8.这段文字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三.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一)深信黄山天下奇很早就已闻黄山有北方山峰的雄壮巍峨,南方峻岭的俊逸潇洒;也听说黄山有玲珑剔透的怪石,虬枝斜出的黄山松和浩瀚无边的云海。当代大诗人郭沫若在赋诗赞颂黄山景色时更留下了“深信黄山天下奇”的佳句。今年十月,我来到黄山,虽说进入秋季,但此时的黄山还是穿着夏装。拾级而上,灰蓝色的轻烟不时伴随花香扑面而来。凭栏远眺十里迤逦的群峰,由于角度、位置和视线的不同而出现景物上的差异,只见峰峦争雄,

10、奇松苍翠,就像几千丈长的彩色帷幔悬挂在前方,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黄山是立体的画、无声的诗。当走进黄山的峰海,无数的巧石会争先奔到眼前。在半山寺,抬头可见一只头朝天门的振翅欲啼的“公鸡”,这就是巧石“金鸡叫天门”;登上“天山石屏”,遥望莲花峰,她就像用壮美线条勾勒出来的一朵含苞欲放的新莲;在鸡公峰前,一块巧石长得像天鹅一样,昂起来,翼下还有许多团石簇拥着,形成了“天鹅孵蛋”的奇景。还有九龙峰上的“猫头鹰”,白沙岭上的“喜鹊登梅”,狮子峰顶的“猴子观海”鲫鱼背上的“仙桃石”这些巧石千姿百态,逼真逗趣,似人似物,似禽似兽,惟妙惟肖,如同出自能工巧匠之手,给人带来丰富的想像和无尽的乐趣。如果用“巧”来

11、形容黄山的石,那么黄山的松可说是“奇”了。黄山松不像一般的松树那样生长在泥土里,而是依山势和风向扎根在高山的峭壁夹缝中,它们不怕严寒,四季常青,形态有立有卧,有俯有仰。如举世闻名的千年古松迎客松,就挺立在玉屏楼东、文殊洞上,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迎接远方的来客。离开玉屏楼,路旁又有一株古松远伸一枝。作送客状,它就是送客松。往前50米处的望客松则体态优美,如向游人点头,依依惜别。还有始信峰上的黑虎松、天都峰的探海松黄山的松不仅独立生长,也有成林的树木。如狮子峰上的松树就成林成片,形成松海。当山风吹过,就像排浪拍岸的潮汐,蔚为壮观。黄山的奇松引人入胜,黄山的云海更为神奇,它妙在非海,而确又似海

12、。站在峰颠,只见烟云时而为风平浪静的汪洋,时而为浪涛汹涌的大海,时而似奔腾的急流,时而又轻柔如绢。刚才还是倾盆雨,迷天雾,而刹那间,它们就会全部散去,阳光一照,白云浩浩,澜翻絮涌,万道山峪沉于银涛中,真有“忽闻海中有仙山,山在虚无飘渺间”的圣境,难怪郭沫若形容它是“森罗万象,忽隐忽现,或浓或淡,胜似梦境迷离”。1如用一个字概括本文所描写的黄山景色的特点则是_字。黄山的景物又各有其特点,黄山的石_,黄山的松_,黄山的云海_。(用文中原词)2请从第段中找出与第、段相对应的语句。与第段对应的是_ _。与第段对应的是_ _。与第段对应的是_ _。3结合第段写黄山的石,说说作者把黄山比作“立体的画、无声的诗”的依据。_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