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开发项目规划设计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9048161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房地产开发项目规划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房地产开发项目规划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房地产开发项目规划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房地产开发项目规划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房地产开发项目规划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房地产开发项目规划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地产开发项目规划设计(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5章 房地产开发项目规划设计 本章学习要求:1.掌握房地产开发项目规划设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熟悉房地产开发项目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3.了解城市规划的概念、城市规划的层次、城市规划对房地产开发的管理,房地产开发项目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 5.1 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5.1.1 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1.城市规划的概念城市规划是指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立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2.城市规划的层次体系城市规划按其规划的深度不同可分为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分区规划、城市详细规划。(1

2、)城市总体规划(2)城市分区规划(3)城市详细规划城市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3.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的关系(1)城市规划对房地产开发经济效益的影响(2)城市规划对房地产开发程序的强制性管理(3)城市规划管理是政府调控地价的手段。5.1.2 房地产开发项目规划设计的技术经济指标1.居住区技术经济指标(1)居住区总用地(hm2);(2)居民每人占地(m2/人);(3)居住区总建筑面积(m2);(4)总户数、总人数、平均每户人口(口/户);(5)平均每户居住建筑面积(m2);(6)居住建筑密度;(7)容积率; (8)绿地率;(9)人口毛密度;(10)人口净密度;(11)住宅平均

3、层数;(12)高层比例;(13)住宅间距(m);(14)居住区平均造价;(15)停车位个数;(16)建设周期。2.建筑的技术经济指标为了评价酒店、写字楼、商业零售中心等开发项目的规划设计方案的经济性和合理性,经常采用以下技术经济指标作为衡量的标准。(1)建筑容积率;(2)总建筑面积;(3)地上建筑面积;(4)建筑密度;(5)规划建设用地面积;(6)建筑高度;(7)绿地率;(8)停车位个数;(9)有效面积系数;(10)开发项目总造价、平均造价和开发建设周期。5.2 房地产开发项目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与主要内容5.2.1 指导思想1.项目规划设计应当体现项目总体策划的基本构思与原则一般情况下,影响项

4、目规划设计的要素主要有:(1)国家及项目所在城市房地产开发、建设的基本政策;(2)项目所在地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有关规定;(3)项目所在地现场状况;(4)市场调研结果与市场定位、项目开发理念;(5)建设项目的总投资和资金运作方式。2.规划设计中的和谐理念建筑的规划设计应当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全方位需求,主要体现在:(1)规划设计与自然生态相和谐(2)规划设计与社会发展相和谐(3)规划设计与用户需求变化相和谐5.2.2 工作内容项目规划设计第一步主要是研究基地条件和周围环境。项目规划设计中第二步是总体规划设计。下面以居住区项目规划设计为例,对居住区项目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进行阐述,相关内容在本章5.

5、35.8节中分别详细介绍。 1.规划布局2.建筑选型3.住宅户型4.配套设施规划5.道路交通规划6.绿地与景观规划5.3居住区规划布局5.3.1 规划布局遵循的原则1.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应综合考虑路网结构、公建与住宅布局、群体组合、绿地系统及空间环境等的内在联系,构成一个完善的、相对独立的有机整体,并应遵循下列原则:(1)方便居民生活,有利于组织管理;(2)组织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的公共活动中心,方便经营、使用和社会化服务;(3)合理组织人流、车流,有利于安全防卫;(4)构思新颖,体现地方特色。2. 居住区的空间与环境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1)建筑应体现地方风格、突出个性,群体建筑与空间层次

6、应在协调中求变化;(2)合理设置公共服务设施,避免烟、气(味)、尘及噪声对居民的污染和干扰;(3)精心设置建筑小品,丰富与美化环境;(4)注重景观和空间的完整性,市政公用站点、停车库等小建筑宜与住宅或公建结合安排;供电、电信、路灯等管线宜地下埋设;(5)公共活动空间的环境设计,应处理好建筑、道路、广场、院落、绿地和建筑小品之间及其与人的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5.3.2 常见的规划布局形式常见的规划布局形式有行列式、周边式、混合式、自由式等。5.4 建筑选型5.4.1 建筑类型住宅建筑类型有多种分类方式,常见的分类方式有以下几种:1.按建筑层数划分(1)低层住宅单层住宅。独栋别墅。联排别墅。(2)

7、多层住宅(3)高层住宅2.按平面特点划分(1)点式住宅 (2)条式住宅3.按结构类型划分(1)砖混结构 (2)框架结构 (3)框架剪力墙结构4.按户内空间布局划分(1)平层式 (2)错层 (3)复式 (4)跃层5.4.2 建筑风格1.建筑风格的涵义建筑风格是一个建筑物的个性和独特表征,主要在于建筑在平面布局、形态构成、艺术处理和手法运用等方面所显示的独创和意境,它作为凝固的建筑语言深刻地体现出人类的价值观和审美倾向。2.建筑风格的重要性对于房地产开发商而言,适宜的建筑风格对楼盘促销具有相当大的积极意义,它可以作为楼盘的卖点之一,为项目开发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消费者而言,清新宜人的建筑风格能获得

8、人们的认同,引起精神上的愉悦;对于城市建设而言,新颖的建筑风格能为城市增添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3.建筑风格的创新实践(1)结合传统文化进行建筑创作(2)结合项目环境特色进行建筑创作4.住宅开发中常见的建筑风格形式(1)中式建筑风格(2)欧陆风格(3)异域风格(4)新古典主义风格(5)现代主义风格(6)主题风格5.5住宅户型5.5.1 住宅功能分区的原则功能分区原则如下:1.内外分区原则2.动静分区原则3.洁污分区原则5.5.2 住宅功能分区1.私人行为空间私人行为空间包括主卧室、单人次卧室、客房、保姆室等。2.公共行为空间公共行为空间包括起居室、客厅、餐厅、过厅、工作室、健身房等。3.家庭行为

9、空间、卫生行为空间家庭行为空间、卫生行为空间包括厨房、洗衣房、家务室和卫生间。4.交通空间、室外过渡空间交通空间、室外过渡空间主要包括过道、走廊、户内楼梯、阳台、露台等。5.5.3 住宅功能分区的技术要点 1.每套住宅具有良好的通风、采光、日照、隔热、保温、隔声等性能。2.套内功能空间应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可变性,以适应不同家庭居住以及生活模式变化的需求,且功能空间还应满足适用、安全、卫生、舒适、经济、美观、长效的要求。3.卧室设计应该避开来自户内其他房间或周围邻居的视线干扰,以保证卧室的私密性。4.必须设置户内的室外空间阳台。5.6 配套设施规划5.6.1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按其服务的内容,又可

10、分为商业设施、教育设施、文化运动设施、医疗设施、社区管理设施五类。5.6.2 市政公用设施规划1.住宅区的供水包括居民生活用水,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用水、绿化用水、环境清洁用水和消防用水。2.排水系统包括污水排水系统和雨水排水系统。3.住宅区的供电有建筑用电和户外照明用电两大部分,其中建筑用电中住宅用的电量最大。4.通信系统。现代化的通信除包括传统的电话、电视和邮政外,还包括话音、数据、图像和视频通信合一的综合业务数字网和有线电视。5.燃气系统住宅区应实现管道燃气进户。住宅区的燃气设施有气化站或调压站,二者均要求单独设置并与其他建筑物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调压站的服务半径一般在5001000米。6.

11、冷热供应系统住宅区冷热供应设施有住宅区锅炉房、热换站或太阳能集热装置等。锅炉房应该设在负荷中心并与住宅保持一定的隔离。7.环卫系统住宅区环卫的主要工作是生活垃圾的收运。8.工程管线综合住宅区的工程管线主要有给水管、排水管、电力管、电信管、燃气管、热力管(蒸气、热水)等。5.6.3 停车设施住宅区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停车设施均有停车场和停车库(房)两种,同时还设有机动车停车位和非机动车停车点两种复合用途的场地。5.6.4 安全设施居住区的安全设施根据所采用的安全系统一般较为常用的有对讲系统(包括可视对讲系统)设施和视频监视系统设施。5.6.5 户外场地设施住宅区的户外场地设施包括户外活动场地、住宅

12、院落以及其中的各类活动设施和配套设施。5.6.6 服务管理设施住宅区的管理设施包括社区管理机构和物业管理机构。5.7 道路交通规划5.7.1 交通组织方式居住区交通组织的方式有人车分行、人车混行结合局部分行两种主要方式。1.人车分行 在住宅区的路网布局上应该遵循以下的原则:(1)进入住宅区后步行通路与汽车通路在空间上分开,设置步行路与车行路两个独立的路网系统。(2)车行路应分级明确,可采取围绕住宅区或住宅群落布置的方式,并以枝状尽端路或环状尽端路的形式伸入到各住户或住宅单元背面的入口。(3)在车行路周围或尽端应设置适当数量的住户停车位,在尽端型车行路的尽端应设回车场地。(4)步行路应该贯穿于住

13、宅区内部,将绿地、户外活动场地、公共服务设施串联起来,并伸入到各住户或住宅单元正面的入口,起到连接住宅院落、住家私院和住户起居室的作用。2.人车混行结合局部分行 人车混行的交通组织方式是指机动车交通和人行交通共同使用一套路网,具体地说就是机动车和行人在同一道路段面中通行。5.7.2 路网规划原则居住区路网布局规划应在居住区交通组织规划的基础上,采用适合于相应交通组织方式的路网形式,并遵循以下原则:1.顺而不穿,保持居住区内居民生活的完整和舒适2.分级布置,逐级衔接,保证居住区交通安全、环境安静以及居住空间领域的完整3.因地制宜,使居住区的路网布局合理、建设经济4.功能复合化,营造人性化的街道空间5.构筑方便、系统、丰富、整体的居住区交通、空间和景观网络6.避免影响城市交通5.7.3 道路交通规划要求居住区的道路通常可分为四级,即居住区级、居住小区级、居住组团级和宅间小路。1.居住区道路宽度的要求(1)居住区级道路。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2030米,山地居住区不小于15米。车行道一般需要9米。(2)居住小区级道路。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1014米,车行道宽度一般为58米。(3)居住组团级道路。道路红线宽度一般在810米之间,车行道要求为57米。(4)宅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