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对标管理成果总结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9005914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对标管理成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医院对标管理成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医院对标管理成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医院对标管理成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医院对标管理成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对标管理成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对标管理成果总结(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医院对标管理成果总结 医院开展对标管理,初见成效,安全对标管理实现了三零、三无目标;经营对标管理实现了每月医保费用不超过6万元;节能对标管理实现了每月办公用品控制在00元以下。为了巩固成绩,查漏补缺,现以安全对标管理详细说明问题如下: 医院安全对标管理,包括三大方面:1,三违人次2,医疗差错3,非伤亡事件,标杆数据为,与去年同期作对比,实事求是汇报完成情况,详细分析原因和措施,具体格式,见下表: 安全对标管理 对标项三违人次医疗差错非伤事件标杆数00去年同期当月数完成情况原因分析工作措施医院为了保证安全对标管理的有效性,真实性和持续性,实施了如下的工作措施: 1

2、,大力宣传,广泛发动,牢固树立“预防为主,安全第一”思想体系,强化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每周定期召开安全主题教育会和安全活动会,认真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做好隐患排查,防止隐患发生和蔓延。 2,分工明确,落实到人,组长:张德泉郜世光负责落实和监督副组长:赵凯芳倪海叶负责实施成员:主任和班组长负责采集和汇报。 ,实行走动式管理,做好现场排查,实施安全监督,全面落实采矿公司和社区“五精”管理,做到质量标准化、操作精细化,交接班确认化。 通过以上的工作措施,医院实现了院内零事故,科室零纠纷,人员零差错;做到了三无;无违法违纪,无违法上访,无治安事件;实现了三杜绝;杜绝了轻伤、二级以上非伤亡事故和“三违

3、”。保证了医院正常工作秩序,维护了医院稳定,为开展各项工作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把6-8月安全对标管理情况统计如下: 6-8月安全对标统计 项目月份三违次数医疗差错轻伤0000000二级非伤亡事故完成情况000完成完成完成月月月6-月份实施安全措施统计表 措施月份措施内容1,做好安全主题教育,搞好安全隐患排查3,做好安全确认1,落实各项安全措施2,实施走动式管理3,实现安全目标,落实五精管理2,做好岗位操作流程3,实现安全标准化6月7月8月尽管安全对标管理取得了一点成效,但用电管理有待于加强,尤其夏季用电,出现超标,其原因有:,棚户区改造,社区大部分单位搬到医院办公,空调数量明显增多2,对用

4、电单位监督不够,搬进医院一些单位需要值夜班,无形增加了照明实施。 为了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控制用电超标,采取措施如下。,严格执行用电管理制度,杜绝长明灯,做到人走灯灭。 2,实行用电监督制度,听取群众举报,杜绝浪费,搞好节约。 ,合理使用电器,减少用电浪费,加强用电管理。 扩展阅读:201*年通风区对标管理总结报告 21*年通风区对标管理工作总结报告 为全面贯彻落实今年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管理创新年”的各项要求,体现“时时抓好管理细节,处处体现管理痕迹”的管理思想。按照方案的要求,对第一、第二阶段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对09年的对标管理工作如下总结: 一、同业对标常态工作机制建设情况1、指标

5、体系建设及执行情况 01*年全年,通风区瓦斯、监测、防尘、裱糊、放炮、防尘6个班组,涉及到25项技术经济指标参与梧桐庄矿对标挖潜活动,1项达标,达标率72。 通风区在梧桐庄矿确定的通用指标和行业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认真梳理汇总并完善涉及本单位、本行业当年指标,并根据行业特点,建立比较科学合理的对标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确定,细化生产经营等各项指标到班组、个人,初步建立了以对标指标为基础的对标评估管理平台。原来的各项单耗指标除火工品外几乎都没有行业标准,我们采取根据20年度的实际单耗取优秀值、优良值、平均值的方法拟确定对标标准,确立了以木材、建工材料、劳保用品、通风量、火工品、生产人员效率、安全指标

6、等对标标准体系。并将指标细化到每台设备、每个人员。 通风区确立了四个方面的指标。一是产量成本指标,根据设备新旧状况和09年材料配件单耗及产量的平均值进行计算。二是设备指标,包括设备的出动率和完好率。三是安全指标。四是综合指标。从区科长、其他区管人员,再到班组和个人。我们在寻标对标过程中,专人深入一线对不同材料、不同作业环境小时跟踪考核。 2、评价体系建设及执行情况 在对标评估、优化管理活动中,通风区结合党建so9质量体系的推广,对各种规章制度、技术标准、岗位说明书等进行了重新修订,更加符合单位的生产、管理实际,使生产经营和质量管理工作走向规范化。技术组结合生产实际与先进企业对标,针对存在的问题

7、制订改进措施。为了实现设计的节点工期,与重庆煤科院、邯郸设计院、通防管理部、科技发展部、设备制造厂家沟通和协调,对通风区运行的主要设备、设施的主要设计指标进行论证,有效地改进设计方案,对各种对标标准主要指标进行了优化。通过引进“准军事化安全确认”管理理念,查找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发现问题寻根求源,彻底从源头上实现整改。并结合本单位开展的业务流程重组,建立考核体系及制度流程,对工程、生产、财务、计划、综合五方面规章制度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将业务和流程细化到每一个工作单元,将工作和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岗位。开展岗位职责说明书和岗位量化考核细则的编制,对通风区各岗位的工作任务、工作规范、工作标

8、准、技能要求、管理责任进行了重新界定。 3、管理控制体系建设及执行情况 夯实基础管理,细化专业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向管理要效益。夯实基础管理,细化专业管理是企业不断进步,提升管理水平的必然途径。通风区严格操作规程,控制成本,加强设备维护,确保任务、成本两项指标达到目标值。我们重视过程控制,视工艺参数为工作生命,严格控制工艺操作过程,对井下通风构筑物按照不同的形势组织建设,并且在加强改进先进通风设施试验工作,测风班组抓住通风系统平衡工作,坚持以生产衔接为中心,强化运行监控和信息传递,做好巷道的开口掘进、贯通、密闭、局部通风系统、矿井一翼或整个矿井通风调整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矿井的有效风量,从而降

9、低了综合能耗。放炮班组敢于挑战自我,除参与矿对标的3个指标外,在内部设定14个小指标进行竞赛和赶超,不断挖掘内部潜力,形成单位上下不满足现状、勇于超越的良好氛围。 、典型经验的总结和推广情况 突出重点,奋力攻关,不断提升技术经济指标矿井通风风量的消耗是采矿行业最重要的能源消耗指标,指标完成值的高低反映降低单位成本、创造经济效益能力的高低。通风风量是制约通风区“一通三防”安全管理对标目标总成本完成与否的关键,通风区把合理调配通风量,降低主要通风机功率作为攻关重点,成立矿井风量调配督察组,从细节抓起,将对标指标170m3/min风量分解落实到各责任单位,制定攻关措施,扬长避短,不断总结以往攻关经验

10、,对通风系统调整管理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针对夏季主要通风机功率增加,耗电量增加,风量减小,出台了梧桐庄矿夏季通风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对标过程的相关职责。同时在不断摸索以风定产,合理调整生产、安全、通风设施、风叶角度等各项指标,使得通风量的浪费得到了有效控制,不断满足了生产需要,与此同时,使通风区的材料成本大幅度降低。21*年12月初,西风井主要通风机升级改造工程完工,使我矿井下三采区风量紧张状态得到缓解。 二、同业对标工作主要成效 在对标评估第二阶段,通风区在对标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的基础上,做好了五项工作: 1、我们结合对标内容所确定的通用指标和行业指标,制定本行业、本单位未来三年(0*0

11、1*)的管理目标值。目标设定要符合生产经营的实际,尽可能量化为基本目标和奋斗目标。要把整体目标层层分解,分成若干子目标,班组目标分解为个人目标。 、我们组织修改完善各类、各种规章制度。梧桐庄矿的生产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形成了原煤开采、扩能技改双头并进的产业发展模式。我们结合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工作流程的调整和重组,对本单位的规章制度进行修改和完善及调整,使其适应企业快速发展,发挥其应有的规范作用。 、我们比照同行业平均先进定额,修改完善各专业、各工种、各岗位定额标准。制定各种定额,必须要有充分的依据,既要先进又要合理。定额的水平应是平均先进水平,既要有定性要求也要有定量要求。从定性方面来说,是在正

12、常情况下,一部分人能够超过,多数人可以达到,一部分人可以接近的水平;从定量方面来说,是介于先进生产者所达到的水平和全体员工的平均水平之间的水平。 4、修改完善各行业、各工种、各岗位技术规程、安全规程、操作规程。 5、修改完善各岗位说明书。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对标评估指标体系和标杆的确立还不完善在行业指标的寻标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障碍,特别是同行业关键性指标还受到区域的限制,单位自身各类指标的设置还需要长期的积累。因此,有些指标不能全面反映各项业务的精确指标值,由于历史数据积累不够,指标设置中还存在很多不可比因素,难以完全反映我区在同行业的水平。 (二)对标分析深度不够 对标评估工作还仅限于单纯的指标比对,深层次的分析研究不够;从客观上比较分析得多,从主观上和管理理念、手段、方法、流程上比较分析得少,特别是针对管理上存在的难点问题做专题性分析不够。在一定程度上,还停留在找问题、谈问题,真正有效地解决问题还没有做到。 (三)对标评估活动推进的不平衡 我们对开展对标评估工作的重视程度仍有差距,没有将对标评估工作与日常单位的经营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存在“两层皮”现象,部分管理人员、员工查找差距不认真,不同程度地存在敷衍应付的现象。同时,也存在着逐级指导、督导不到位的问题。 通风区201*.2.16 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