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习题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9005115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习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校本资料 高二生物必修班复习专题专题十七 必修二 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一、选择题1.达尔文观点,生物的生存斗争发生的根本原因是A.过度繁殖 B.生活空间有限 C.食物短缺 D.遗传变异3.下列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A.环境改变是物种起源的根本原因 B.出现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C.生物的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5.自然选择是指A.生物繁殖能力超越生存环境的承受力 B.生物的过度繁殖引起生存斗争C.遗传使微小有利变异得到积累和加强D.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 6.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正确评价是A.它能正确解释生物界的多样性和适

2、应性 B.它能正确解释遗传和变异的本质C.它能正确解释生物界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但没有阐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D.它能解释自然选择作用,不能阐明生物界的多样性9.下列关于种群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一个种群是不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B.种群中的个体死亡,但基因库却可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保持和发展C.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D.对一个种群有利的环境,可能对另一个种群不利10.在一个基因库中,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比例相等,如果每一代隐性基因型的个体都不能产生后代,则A.对基因型的比例影响很小 B.会降低隐性基因的比例C.会使隐性基因灭绝 D.会提高杂合的比例13.基因频率是指 A.某种基因型在某种群中出

3、现的频率 B.某种基因在某种群中出现的频率C.某种基因在某种生物体中出现的频率 D.种群的基因库16.一个种群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某种基因在这个种群基因库中所占的比例,称为基因频率。基因频率要采用抽样调杳的方法获得。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A a的个体占78%,a a的个体占4%。基因A和a的频率分别是A.18%、82% B.36%、64% C.57%、43% D.92%、8%18.从某个种群中随机抽出50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分别是15、30、5个,在这个种群中,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A.60% B.40% C.100% D.80

4、%19.羊毛的白和黑分别取决于显性等位基因B和隐性等位基因b。假定从一群体中随机抽取900只羊作为一个样本,得知如下结果:891白和9黑,试估算等位基因B和b的频率分别是多少?A.0.99和0.11 B.0.9和0.1 C.0.8和0.1 D.0.8和0.220.某生物种群有500个个体。其中,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60,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40,则该种群中显性纯合体的个数为 A.100个 B.180个 C.300个 D.400个22.据调查得知,某小学的学生中基因型比率为:XBXB:XBXb:XbXb:XBY:XbY=44:5:1:43:7,则Xb的基因频率为 A.13.2 B.5 C.14 D.

5、9.323.某校的一个生物兴趣小组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开展了色盲普查活动,他们先从全校的18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了180名学生(男女生各一半)做为首批调查对象,结果发现有女性色盲患者3人、男性色盲患者8人,女性色盲因携带者13人。那么,在该校全体学生中色盲基因的频率约为多少? A.10% B.20% C.90% D.80%24.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但仍认为它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这主要是因为A.基因突变的发生具有物种的普遍性B.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型C.基因突变在无性与有性生殖中都能发生D.只有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类型25.果蝇约有104对基因,假定每个基因的突变频率都是105。对于一个有

6、106个个体的果蝇种群,每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量理论上计算约为 A.2x104个 B.2x105个 C.105个 D.10个28.有翅昆虫有时会出现残翅或无翅的突变类型,这类昆虫在正常情况下很难生存下去,但在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这种突变类型因不能飞行,从而避免被风吹到海里淹死,这个事例说明 A.突变多数是有害的 B.突变多数是有利的C.突变的有害和有利并不是绝对的 D.突变的有害和有利是绝对的29.对生物进化的方向起决定作用的是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变异 D.自然选择30.有关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一个种群就是一个物种;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能相互交配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

7、生物个体;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在物种形成的过程中,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是同时出现的 A. B. C. D.31.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主要作用A使种群间的个体互不相识B使种群间的雌雄个体失去交配机会C使不同种群各适应于不同的地理环境D使种群间停止基因交流,各向着不同的方向演变32.驰名世界的我国特产动物金丝猴有三个亚种:金丝猴、黑(滇)金丝猴、灰(黔)金丝猴。导致这三个亚种形成的原因是 A.地理隔离 B.生殖隔离 C.基因突变 D.自然选择33.下列关于生殖隔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殖隔离的形成有求偶方式,繁殖期的不同,开花季节、花形上的不同等 B.遗传组成上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

8、因 C.种群间交配后产生的不育后代也是生殖隔离造成的D.生殖隔离是指不同物种不能交配35.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B.物种的形成都必定先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C.遗传组成上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D.多倍体植物的产生不需要经过隔离36.现代达尔文进化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自然选择、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其中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 A.基因突变 B.自然选择 C.生殖隔离 D.物种分化40.若一个种群中,某一性状出现的频率增高,从根本上说,很可能是A.该性状对环境有很大的适应性 B.该种群中具有此性状的纯合体多B.该变异性状是由环境

9、条件引起的 D.控制该性状的基因是隐性的1.达尔文把在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 。2.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是,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 。4.有翅的昆虫中有时会出现残翅和无翅的突变类型,这类昆虫在正常情况下很难生存下去。但是在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昆虫的这种突变性状反而是有利的,避免了被风吹到海里淹死。这一现象说明:。6.某植物种群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20,基因型Aa的个体占50%。(1)这个种群中基因A的频率是 ,a的基因频率是 。 (2)这个种群自交一代后,基因型AA的个体占 ,aa基因型个体占 。7.下图是对一块马铃薯甲虫成灾的区域先后使用两种杀虫剂处理的

10、实验结果曲线图。(1)从实验结果看,甲虫抗药性的形成是的结果。(2)在这里,杀虫剂是选择因素,内在因素是甲虫本身 就存在着变异类型。(3)此实验说明甲虫对环境的适应是相对的,其根本原 因是。(4)甲虫抗药性的增强是通过 之间的生存 斗争实现的。9.生活在加勒比海地区的火烈鸟,喙、翅边缘和腿都是鲜红的,而捕到的火烈鸟,经人工饲养一段时间后,红颜色就褪去;但如果在饲料中加入火烈鸟常吃的红色小藻,红颜色又恢复了,这一结果说明由 引起的变异是 ,火烈鸟的眼是橙色的,即使不吃红色小藻,眼的颜色仍是橙色的,这一现象说明 积累的有利变异是。10.下图表示物种的形成过程。图中的小圆圈表示物种,箭头表示变异。带

11、有两条短线的箭头表示被淘汰的变异类型。据图回答:(1) 根据变异和进化的方向看,该图表示达尔文学说的观点是:a_ _ ,b _ _ 。(2)部分变异个体被淘汰是通过 实现的。 (3)图解中生存下来的个体类型必须具备的特征是 ;这些类型的变异能通过 得以不断积累和加强。参考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ACABDCABABCDBAACAABB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BDAABDCCDBDADDBCDCDA1.生存斗争 自然选择2.突变和基因重组 自然选择 隔离3.生殖隔离4.突变的有利有害是相对的5.性状 分子 个体 种群 自然选择学说6.(1)45% 55% (2)32.5% 42.5%7.自然选择 抗药性 环境条件不断变化 甲虫和杀虫剂8.(1)自然选择的结果 自然选择(2)有利的变异 基因突变(3)变异个体由于偶然死亡或得不到交配,而使突变基因从种群中消失(遗传漂变)9.环境条件 不遗传的变异 可遗传的变异10. a突变是不定向的 b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自然选择适应环境 自然选择11.同源染色体 相对性状 0.01% 81%隐性 遗传 自然选择 定向的自然选择 基因频率 生存斗争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