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运输安全技术规范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9004764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 页数:150 大小:3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电运输安全技术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150页
机电运输安全技术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150页
机电运输安全技术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150页
机电运输安全技术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150页
机电运输安全技术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1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电运输安全技术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运输安全技术规范(1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电、运输安全技术规范目录(第五次修订)高压供电安全技术规范1地面低压供电安全技术规范6采区供电安全技术规范9矿井提升系统安全技术规范16矿井主排水系统安全技术规范30钢丝绳牵引带式输送机安全技术规范37钢丝绳芯胶带输送机安全技术规范45压风系统安全技术规范51主扇风机安全技术规范57采掘设备安全技术规范62油 脂 使 用 规 范71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75矿井轨道提升运输安全技术规范87矿井轨道提升运输技术装备规范127高压供电安全技术规范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机电科(部门)都要有一名副科长或一名工程技术人员分管供电管理工作,负责全矿、厂、公司的安全供电和电力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管理。 .

2、各生产、生活后勤等工区要明确分管供电管理的副区长或工程技术人员,负责本工区的供电管理。.各院、校、公司等单位要明确供电管理技术负责人,具体做好本单位的供电管理。4.依据“山东煤矿安全生产检测检验工作管理办法”(鲁煤安监科字2006194号)的有关规定,在用电气设备必须进行年度检验,并取得“安全检验合格证”。 二.运行方式 .35KV矿井电源线路应保证主回路运行,备用回路带电备用。 .矿井电源线路为6KV直配线,两回路或三回路同时供电时,母线应采取分段运行。 .6KV供电系统,凡是双回路供电的,一律对应采取分列运行。 .变电所直流操作电源应设置两台站用变压器,一台运行,一台备用,正常供电时应运行

3、其备用回路的一组站用变压器(配用大容量蓄电池的可不受此限制)。 三.电气预防性试验 .试验分工 .矿井主变压器、高压断路器、下井电力电缆、绝缘油、避雷装置由具备安全生产检测检验资质的机构进行检测检验。 .降压站主变压器绝缘油发现异常,必须到电业部门加做色谱分析,以便进一步分析和判断。新投运或运行中的主变压器换油,绝缘油必须经地区电业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试验周期 .每年统计用电负荷及短路电流计算,按煤矿电气试验规程中的附录3-1(3-2)的要求计算继电保护整定值,经单位分管技术负责人审核后,进行整定试验。当矿井有两个以上的降压站时,必须配有继电保护配置、整定方框示意图。 . 降压站及地面

4、变配电所配电系统继电保护装置每年进行一次整定试验;井下中央配电所配电系统继电保护装置每半年进行一次整定试验;用电负荷变动和事故拒动以及越级跳闸时,随时进行整定试验。 .发、变、输、配电的主要设备和缆线,每年按煤矿电气试验规程规定的主要项目进行预防性试验;每年对各类充油设备提取油样,按规定的分工范围进行简化试验;每年对变配电场所配用的绝缘防护用品进行耐压试验,试验后的绝缘用品必须有合格标志、试验日期;各种试验结果要有试验报告备查。 .运行中的35KV主变压器,凡发生瓦斯或差动继电器动作或因外部短路冲击造成前级变电站出线开关跳闸停电的,要退出运行,经有资质的单位全面试验合格后方可送电。 以上各种试

5、验必须由具有试验资质的电气检验部分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及调整处理情况要有报告,存档备查。 四.变配电设备的检查、检修和性能检测。 .各变配电所要制定岗位工、维修工对设备、供电线路、电缆的巡回检查制度,明确检查部位、内容、方法、记录、汇报等工作内容,发现问题及时安排处理。 .主要电气设备的检修或更换时,必须编制检修任务书,包括施工方法、步骤、质量技术要求、安全措施、检修运行方式及应急供电方案等内容。主变压器吊芯、调整分接开关等项目的安全技术措施,报公司机电处审查批准后实施。 .对发、变、输、配电的主要设备和缆线,每年的预防性试验结果超出规定或同上一年对比性能明显恶化的要加做试验确认,并认真分析安排

6、整改,达到标准后方可投入运行。 .降压站、矿(厂)主配电所、机房配电所、井下中央变电所的断路器、隔离开关可结合电气预防性试验周期进行检查检修,并对断路器的过流保护做传动性能试验。.架空输电线路每年春季、秋季进行清扫、检查。汛期暴风雨天气按公司、矿分管范围,对电源线路、风井、转供电架空线路进行巡查,对危及安全供电的要在暴风雨天气和大风天气后及时处理,消除事故隐患。降压站室外设备的绝缘瓷瓶要进行防污闪处理。涂硅油的,每年秋季进行一次;涂新型防污闪涂料的,按照说明书要求的周期进行。 .地面变配电所的电源备用回路每季对油断路器、隔离开关分别进行一次电动或手动合闸,不可靠的及时处理。 以上各种检查、检修

7、、试验要有记录备查。 五.保护接地系统 地面供电系统及井下供电系统必须有完善的保护接地网 .地面变电所必须有水平导体组成的接地网,接地体和接地线的选择符合GB50169-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避雷器或避雷针的集中接地必须有独立的接地装置,符合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6年修订稿)的规定。接地电阻值符合有关设计要求。 .井下接地网主接地体应在主、副水仓各埋设一块,接地体用耐腐蚀的钢板制成,其面积不小于0.75m2,厚度不小于5mm。接地网上任一保护接地点测得的接地电阻,不得超过2。 .各类保护接地装置严格按要求敷设,接地引线要明线敷设,与接地

8、装置连接处用镀锌螺栓连接,便于检测接地电阻值。 防避雷装置的装设、检测。 .对建筑物及输电线路、变电所、电机的防雷设施,按规程规定装设齐全,并做好编号、登记、建档工作。 .防雷设施每年雨季前进行安全检测、试验、安装,做好原始记录,凡检测不合格的必须限期整改,整改意见和结果留有记录,存档备查。 六.管理制度及记录 .变配电所必须具备的管理制度: 岗位责任制 交接班制 停送电制度和操作规程(包括操作票、工作票) 要害场所管理制度 领导干部上岗制度 事故处理制度(包括事故预防及反事故措施)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设备运行规程(包括电气预防性试验制度,直流操作电源充放电及维修保养制度) 供用电技术规程 .

9、记录: 变电所运行日志 交接班记录 设备缺陷记录(包括故障异常) 设备检修记录 继电保护整定记录 事故记录 要害场所记录 干部上岗记录 七.其它 .配电工、维修工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发证,持证上岗。 .降压站、矿井主配电所、中央变电所、风井配电所的值班员按事故抢险予案的有关内容每年雨季前必须进行一次模拟总停电和主要常见事故应急恢复抢送电的培训,保证在事故状态下,正确判断,快速恢复供电。 3.各变、配电所都必须有与现场相符的供电系统图。当供电系统变动时,供电系统图必须及时变动。验电、放电接地设施及绝缘用具配备齐全。 .在高压电气设备或供电线路上工作,必须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操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

10、、工作监护制度、工作转移和终结制度。严格按停电、验电、放电、短路接地顺序做好停电工作。.倒闸操作必须执行一人操作、一人监护制度, 操作时必须佩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或站在绝缘台上。 .加强对外供电(转供)用户的监督检查工作。本着谁供电、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定期组织对外(转)供户的安全检查,督促外(转)供用户的试验检测工作,凡发现检测检验不合格、重大隐患不处理的,停电并限期整改。 .规范反送电警示语言和图示。电源进线盘、联络盘警示句为:“此盘为反(倒)送电源”,双回路馈出盘警示句为:“防止反送电”并画简图示意。.降压站和地面配电所进出线电缆布置要规范,出口要封堵。墙面、屋面不得渗水、漏雨,窗户要

11、安装百页窗,门口要装设不低于300mm的防鼠板。防灭火器材要充足、有效,存放地点应便于取用。9、高压板应逐步安装防误装置,并优先采用电器闭锁或微机“预防”, 新购高压板必须安装防误装置,以实现下列功能:防止误分;误合断路器。防止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防止带电挂(合)接地线(接地开关)防止带接地线(接地开关)合断路器(隔离开关)防止误入带电间隔10、矿井主供电系统进行的调整、改造;降压站内主变压器的更换;降压站内一、二次系统内设备更新、更换下井电缆等技术改造,必须向集团公司申报,经批准后方可组织实施。11、各配电所、降压站必须建立高低压电气设备技术台帐,统计设备型号、规格、铭牌参数及主要配置电气的

12、技术参数。12、在高压电气设备或供电线路上检修,工作票签发人必须审核签批好的的施工措施或零星施工任务书后,方可签发电气工作票。13.确保降压站、配电所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遥测、遥信、遥控、遥脉”功能正常使用,信号采样和后台显示准确无误。 地面低压供电安全技术规范 一、检查、检修制度 、建立定期巡回检查制度。机电部门每季度组织有关人员对地面低压用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生活、后勤、多种经营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定期组织自检。对无人值班的变电所要安排维修人员定期巡查。暴风雨、冰雪过后要立即组织巡查。 、建立定期检修制度。每季度至少对各场所的变电所停电检修一次,输、配线路每半年检修一次,并认真做好检修记录。

13、 .切实加强无人值守变电所安全管理工作。明确分管单位,责任落实到人。配齐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巡回检查制度、定期维修制度、电气预防性试验制度、供电系统图、绝缘防护用品、安全防护栅栏、安全标志、灭火器材、门锁。检修停送电除严格执行电气操作规程外,必须设专人看管,防止误操作伤人。 二、电气施工安全 、凡是从事低压电气作业的人员必须进行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零星施工必须执行“零星施工安全责任书”制度,并在施工任务书规定的范围内按安全技术措施进行电气作业。 、在必须执行停电、验电、放电制度,严禁带电作业,严禁酒后作业。 、电气作业人员作业时,按规定着装,工具齐全。登杆或登高作业时,必须使用专用工具及

14、保险带。 、高、低压或低压同杆架设的供电线路必须在全部停电时,方可登杆作业。 三、变配电设施及配出线路 、变配电所的安全设施齐全,悬挂与实际相符的供电系统图(图纸包括相关的上下级变电所的主接线)。 、配出的架空线路杆塔必须注明线路名称、杆号,高、低压同杆架设时,按上下位置分别标注。 .配出电缆标志清晰。 四、新增负荷及临时用电 、车间、班组、宿舍及办公室均不得随意增加用电负荷。需要调整时须提出申请,经机电部门批准后方可施工。 、基建工程临时动力用电及照明用电要经机电部门审批后实施。 五、过流和漏电保护 变配电所(变电亭)变压器二次出线总开关及分路开关有可靠过流保护。过流整定值每年整定试验一次,负荷变化时要随时整定试验 ,并有过流整定试验记录。 漏电保护的装设 、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的移动式设备、手持工具,常年处于潮湿、野外作业场所的电气设备,必须装设漏电保护。采用架空摩擦接触方式引入电源的场所,其电源开关必须设置漏电保护器。 、宿舍应在户内安设漏电保护器。 、装设两级漏电保护的配合应为:上一级开关安装200mA中等灵敏度,动作时间0.2秒(或0.1秒)的漏电保护器,下一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