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往中促进儿童成长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9004098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交往中促进儿童成长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交往中促进儿童成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交往中促进儿童成长(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交往中促进儿童成长发表时间:2014-05-04 13:21:00.0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李生滨 系大连市西岗区教育局局长如果说呱呱坠地的新生儿具有与成人交往的能力,许多人一定会持怀疑的态度,小婴儿不会说话,甚至连眼睛都还没有睁开,他们又怎么能与成人交往呢?其实,有孩子的父母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在自己还未来得及体验初为父母喜悦的时候,就会被婴儿的各种啼哭声搅扰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年轻的爸爸妈妈必须经过2-3周的摸索才能逐渐理解小儿哭闹的原因,在及时满足孩子诸如吃奶、喝水、换尿裤、怀抱等生理和心理需求后,婴儿会用微笑的表情以及愉快的伸胳膊蹬腿等方式回馈他的“心满意足”。儿童就是这样用哭声

2、和笑脸拉开了与成人亲密交往的序幕,在亲人的精心培育下,慢慢长大并开始逐步认识世界。 时光荏苒,孩子们长大了,生活空间由家庭逐渐延伸到幼儿园乃至全社会;接触的成人由家庭中的父母亲属,逐渐增加到幼儿园的教师、保育员以及社会各领域的叔叔阿姨等;交往的方式也由最初的啼哭和微笑逐渐丰富为语言、动作、眼神、表情等多种形式。这些特定的生活环境以及相关的人员关系构成了儿童个体进一步发展的社会条件。在与父母、教师为主体的成人互动中,儿童的交往面在扩大,对世界的认识在加深,身体、智力、情感、社会性、生活习惯等方面也在不断发展,我们也把这个过程叫做人的社会化。 儿童与成人的交往如同一首美妙的“二重奏”,和谐而优雅,

3、欢乐又动听。然而,几个不合时宜的“小音符”的随意跳动,既破坏了乐曲的演奏韵律,又影响了乐章的整体效果:首先,现代社会一个突出的教育问题是,成人可以为孩子付出物质和金钱,却不肯为孩子付出时间和心思;其次,虽然社会上民众的整体文化水平在逐年提高,但是成人的个人文化修养和品德素质良莠不齐,那些不文明的言语、不道德的行为、不明就里甚至是颠倒黑白的道德认识,严重影响了孩子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再其次,一些成人虽然认识到了儿童与成人互动的教育价值,但是苦于教育理论缺乏,教育方法欠缺,仍然出现了包办代替多、监控管制严等教育现象,管控性、指令性的教育行为扭曲了儿童与成人交往的实质;最后,一些年轻的父母利用

4、一切时间忙着摆弄手机、操纵电脑,忽视了孩子的存在,而一些家庭和幼儿园为孩子们购置的游戏机、学习机更是侵占了儿童与成人交往的宝贵时间。 在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之下,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和家长认识到了儿童与成人交往对孩子自身成长的重要性,许多家庭和幼儿园也在努力探索并实践着美好的教育梦。 和谐的亲子、师幼关系需要长期精心呵护,也需要在实际行动中不断改进和完善。日常生活中,成人不能只看到幼儿在做什么,更要看到幼儿通过活动发展了什么,在此过程中他们是否真正感受到了成长的快乐,这些理性的思考将有助于成人端正教育态度,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发展观,把建立平等、和谐的儿童与成人关系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在探寻,儿童的幸福之路在哪里?现在,我们终于明白,儿童的幸福之路,并不仅仅在孩子那儿,而是在父母与孩子之间,在其他成人与孩子之间,在以孩子为主体的相关各方的交往活动之中。身边无数成功的教育案例更让我们懂得,儿童的幸福,也并不在路的终点,而是一直在路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