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9004033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都江堰市紫坪铺学校 董 静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在学生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这样,学生学起来自然感到亲切、真实,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一、 联系实际引入新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在教学

2、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会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而且,也会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比如,在教学六年级上“百分数的认识”时,我进行这样一段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姚明?课件出示:据统计:姚明在NBA比赛中的罚球命中率一向很高,其中有两个赛季罚球命中率高达81,但后一个赛季下降到了78.3 。(两个百分数用红色表示), 出示:在一次投篮比赛中,董老师的投篮水平也很高,这是我和姚明相比的数据: 项目姓名投中次数董老师16姚 明14看到这个数据,所有的学生都一声惊叹:啊?! 带着吃惊,带着不可思议,我及时的追问学生:你们觉得董老师的投篮

3、会比姚明厉害吗?马上就有学生反映过来了,举手说:“董老师,你和姚明的投篮次数肯定不一样”?随着学生的发问,我及时出示完整的统计表: 项目姓名投中次数投篮次数董老师1650姚 明1420 学生看着完整的统计表,终于明白:董老师投篮50次,中16次,而姚明却是投篮20次,中14次。通过这样的生活实际问题引入新课,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的参与新知识的探究。再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我利用多媒体引进一段动画:小明在操场上跑步,他跑了一周的路程是指操场的什么?如果在操场中间铺上草坪,要求铺多大,又是指操场的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面积和面积单位”。这一动画片断来自于学生的生

4、活,是他们喜闻乐见的导入形式,所以他们很快地就投入到迫切要求学习新知的情境中来。由此可见,学生通过借助这些有实际生活背景的问题引入新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联系实际学习新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神奇。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性为主,因此为了使他们能比较轻松的掌握数学规律,在课堂教学中,我力求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情景。把学生引入生活实际中来,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观察和实践来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比较、分析和综合的能力;并在学习中感受数学的神奇,从而喜欢数学,热爱数学。比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除法中的租船问题时,我们班上正

5、好20名学生,加上我和班主任老师刚好22人,正好和教材主题图中的人数一样,上课的时候我就创设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我和马老师准备带同学们去春游,我们去租船,但售票处写着:限乘4人。请问“限乘4人”是什么意思?学生们兴高采烈地的讨论起来了,接着追问:我们至少需要几条船呢?算出来后老师就带同学们出去春游好不好?学生们兴致勃勃,个个洋溢着笑容开始了自己的计算。因为前面已经学习了除法,学生们很快的列出了算式,224=5(条).2(人),要求算完的同学在小组里讨论交流,我就听到有些学生在说,还剩2人,应该还要一条船,又有学生说,限乘4人,每条船上都要坐4人,还剩2人,怎么能要一条船呢?这时我就适时的引导学

6、生:“你们都坐船去游玩去了,只剩下我和马老师看着你们玩吗?” 学生们异口同声的说:“不!” “那我和马老师还要不要租一条船啊?” “要!” 通过这次实际演练,使学生加深了对租船问题中的“至少”一词的进一步理解。另外,对于一些教材中实践性较强的数学知识,我尽力为学生提供大自然的舞台,把课堂教学的主阵地教室转移到室外,让学生处于实际环境中学习新知。比如,在学习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量中1千米有多长时,我带着学生到操场上走我们的200米环形跑道,并要求学生数一数自己走1000米,走了多少步,用了几分钟。经过实践证明,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学习新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三、联系实际巩固新知,让学生在游

7、戏活动中,潜移默化受到教育。数学知识需要得以巩固,才能使学生牢固掌握并熟练应用。在教学中,如果能结合具体的生活实际问题进行练习或实践,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中,让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逐步培养。比如,我在教学二年级统计时,正好遇上第29届奥运会刚刚在中国举行,于是,我在课前准备了前两届奥运会中国队夺奖牌的情况,课上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统计,每组可以选择或者自己设计喜欢的统计方法,以巩固所学的新知识。学生兴趣盎然,得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金、银、铜三种奖牌分别用黄色、银灰色、橘色来统计;有的则是用不同的图案来表示三种奖牌;有的更加会动脑筋,将几

8、年中的金牌数表示在方格纸上,并用线连起来,得出金牌的数量每年都在增加这是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题目,使他们感觉到不是做题,而是在游戏活动中解决问题,不仅锻炼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同时还使学生的智力得到进一步开发,也让学生从中受到了爱国主义的教育。四、联系实际应用新知,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多年以来,我们的数学教学忽视了数学的实际应用,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偏重于脱离实际的机械训练和题型教学。在学生的练习中存在大量的人为编造的离学生生活现实较远的题材,诸如:糊纸盒、装配机器等等。长期这样的训练导致了学生思维僵化,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而新的课标指出,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用所学到的

9、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每学到一个新的知识,我就要鼓励和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比如,在教学完求平均数应用题以后,我要求学生通过家庭调查,数据收集和整理来了解自己家日常生活中的用电、用水的平均费用。运用调查统计飞方法,了解自己班上同学的平均身高、平均年龄等。在元、角、分的教学以后,我利用数学活动课组织学生开展模拟超市购物活动,师生互当售货员和顾客进行买卖游戏,对于一些后进生,我还带着他们去学校外面的小卖部,通过买一些学习用品,让他们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熟悉了元、角、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兑换和简单的加减计

10、算方法。通过这些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和应用的广泛性。而且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意识到在他们周围的某些事物中存在着数学问题,养成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观察和认识事物的习惯,并逐步学会把简单的实际问题表示为数学问题。从而早生活实际中,感受到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快乐。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把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学会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