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忆读书练习语文版试题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9003595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忆读书练习语文版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忆读书练习语文版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忆读书练习语文版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忆读书练习语文版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忆读书练习语文版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忆读书练习语文版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忆读书练习语文版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课 忆读书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笸箩( ) 天罡( ) 消遣( ) 地煞( ) 堆砌( ) 答案:p gng sh 2.解释下列词语。津津有味:气愤填胸:无病而呻:风花雪月: 答案:津(jn)津有味:形容很有滋味、趣味。气愤填胸:形容非常生气,愤恨。无病而呻:没有病却发出痛苦的声音,比喻文艺作品没有真情实感而矫揉造作。风花雪月:原指古典文学作品里描写自然景物的四种对象。后指比喻堆砌辞藻、内容空泛的诗文。3.忆读书一文选自_,作者冰心原名_,现代作家、儿童文学家。她的自由体小诗清丽、隽逸,诗集为_和_。 答案:冰心选集 谢婉莹 繁星 春水4

2、.下列作品、作者、朝代、人物搭配一致的一组是( )A.三国演义施耐庵元末明初诸葛亮B.聊斋志异蒲松龄清代柳宗元C.水浒传罗贯中明代鲁智深D.红楼梦曹雪芹清代薛宝钗 解析:A项中的作者应该是罗贯中;B项中的人物错误,聊斋志异中没有柳宗元这个人物。C项中的作者应该是施耐庵。 答案:D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回忆幼时、少时读书经历的?写出表明顺序的词语。 答案:时间顺序。表时间的词语:“七岁时”“同时”“到我十一岁时”“在我十二三岁时”。2.“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一句话表达了三层意思,请简要说明。 解析:第一个短语是对“读书”这件事情的判断;第二个短语在“读书

3、”的前面加了一个“多”字,强调读书的量;第三个短语是在“书”前面加了一个修饰性的词语“好”,强调了读书的选择。 参考答案:(1)读书是一件很好的事。(2)尽量多读一些书。(3)要读一些好的、有用的书。3.说说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表达作用。(1)我只好带着对于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2)我决定咬了牙 解析: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作用,要重点说出对表现人物感情的作用。 参考答案:(1)表达出渴望和眷念之情。(2)形象地表现了决心之大。4.“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越看越懂”的含义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加以说明。 解析:用自己的话加以说明,不能照搬课本上的句子。 参考答案:读书越多,知识积累

4、越多,理解能力就会越强。5.根据文意进行归纳整理:作者喜欢读哪些作品?不喜欢读哪些作品?喜欢和不喜欢的理由是什么? 解析:文章并不是完全直接写“喜欢”和“不喜欢”的,有些句子里同时包含了“喜欢”和“不喜欢”两种情况。 参考答案:喜欢的作品:三国演义聊斋志异水浒传满江红声声慢茶花女逸事红楼梦。不喜欢的作品:国文教科书、荡寇志、精忠说岳。喜欢的理由是人物个性鲜明,故事情节感人;不喜欢的理由是没有人物个性。6.你读过哪些你认为比较好的书?向别人推荐一本,说说推荐的理由。 解析:本题为开放题,要求能说出推荐理由,也就是这本书的特点或突出的地方,也可以写对你启发最大的情节或人物。 答案:(略)快乐时光愚

5、公为啥移山 邻居家的小刚和儿子是同班同学,又是好朋友,所以经常来我家玩。周日下午,两个小家伙正在埋头写作业,我坐在一旁看书。小刚忽然问我:“叔叔!今天我们学了愚公移山,可我一直想不明白愚公干吗要移山?我觉着他太傻了!” 我刚想回答小刚的问题,儿子突然抢着说:“你真笨!这个都不懂,愚公把山移走之后,手机信号就好了呗”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我自1986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伤腿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更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

6、_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了人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_的荡寇志等等。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的词句的、无病而呻、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_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_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1.文段中画线处应填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精彩 索然无味 但是 哪怕B.简单 死气沉沉 如果 那么C.生动 了无趣味 尽管 即使D.精彩 栩栩如生 然而 哪怕 解析:解答这类题目,最好的办法是把各项依次放到句子中,看看哪一组更通顺、连贯。第一、二个空可以从对比的关系考虑,“烦琐”有“啰唆”的意思,反义词应该

7、是“简单”,但“简单”与后面的西游记的搭配显然不合理,这样的话用“精彩”和“生动”都可以。但考虑到第二句话中已经用了“人物如生”(生动的表现),如果这里再用“生动”的话就有点重复了,所以应用“精彩”。 答案:A2.作者读书的收获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解析:在原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即可。 参考答案: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3.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如何理解? 解析:理解这句话关键是抓住“抹去”这个词语,“抹去”是“除掉,不让留下”的意思。 参考答案:意思是在脑子里不留下印象。4.上述文字可分为两个层次,请在文中用“”划开。 解析:选段讲

8、了两层意思,一是讲自己看了很多书,二是讲看书学会了挑选和欣赏。 参考答案:人物。同时(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9题。信 任 淅淅沥沥的雨,没完没了地下着,真烦人。最后一门课终于考完了,同学们都有说有笑地回去了。只有我一个人留在教室里,想到刚才考场上发生的事情,心里堵堵的。唉!我该不该向老师说清楚呢? “时间不多了,请抓紧时间,作好交卷的准备。”监考老师一面巡视着全班,一面提醒我们。在剩下最后五分钟时,我正抓紧时间检查考卷上有没有错误,忽然,右边传来一个很轻的声音: “喂,第二张卷子的最后一题怎么做?” 我扭头一看,右边并排的一位男生正缩着脑袋在问我。“这”我不知如何是好。给他看吧,被老师发现

9、了可不是闹着玩的;不给他看吧,他肯定对我有意见。 看到我犹豫不决的样子,他有些急了:“快点呀,拜托了,拜托了!”望着他焦急的神情,我不由地想:算了,还是给他吧,就这一次。我小心翼翼地把卷子向他那边挪了挪。蓦地,我的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难道这就叫帮助同学吗?这是作弊啊!想到这里,我又迅速把卷子挪了回来,朝他摇了摇头。他显得又失望又生气,朝我狠狠地翻了个白眼。我没有理会他,抬起了头,正巧和老师的目光碰在一起,我不安起来,老师一定看见了我刚才的动作,以为我在作弊呢! 铃声响了,我和同学们都交了卷。交完卷后,我总觉得老师还在用严厉的目光不信任地盯着我,心里总觉得别别扭扭的。我想去办公室向老师说明,可又

10、怕老师不相信我说的话。 对,不管怎样,我要去向老师说明。我把眼光从窗外迷蒙的雨景中收了回来,定了定神,离开教室,来到老师办公室门前。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沉稳地喊了声:“报告!” “进来。”监考老师正坐在办公桌前翻阅刚才收上来的考卷。 我忐忑不安地走到她身边。 “有事吗?”老师抬起头,微笑地看着我,脸上的皱纹清楚可见。“是不是考卷上有什么问题要问?”老师一边说,一边放下手中的考卷。 “不,不是,我”我支支吾吾,不知该怎么开口。“没关系,说吧。”老师和蔼地说。 “是这样的,我刚才没有作弊。”看着老师慈祥的面容,我心里轻松多了,于是鼓起了勇气说。 “噢。”老师放好了考卷,还是微笑地看着我。“刚才在考

11、场上,我确实看见你做了些别的动作,但你终于战胜了你自己。你做得对,我相信你是遵守考场纪律的。” 听了这些话,我顿时惊住了。怎么?是我多虑了,原来,不是老师不信任我,而是我不信任老师。我觉得自己开始的想法是多么幼稚,多么愚蠢。我欣喜地望着老师,感到这位以前一直让我觉得十分古板的老师一下子变得那么和蔼可亲。我与老师的距离一下子拉得很近,很近。 “好了,回去吃饭吧。你看,雨又下大了。”老师拍了拍我的肩膀,轻轻地说。 我这才回过神儿来,向老师微微地鞠了个躬,转身退出了办公室。 雨越下越大,我撑着伞,迈着轻快的步子走在被雨水冲得格外明净的石子路上。此时此刻,我的心情格外愉快,因为我今天有两个巨大的收获:

12、其一,我战胜了自己,没有帮人作弊;其二,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师生之间的信任是相互的。 雨啊,真好!5.选文开头写“淅淅沥沥的雨,没完没了地下着,真烦人”,结局写“雨啊,真好”,这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答案:首尾呼应,结构严谨。6.开头的雨“烦人”和结局的雨“真好”是什么原因?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体会寓情于景的写法,回答时要结合人物当时的心情。 参考答案:情绪不好;我的心情格外愉快。7.短文中画横线的“你终于战胜了你自己”在文中指什么内容? 解析:本题考查指代的内容,可以从上文中找出“我”在考场上的表现的相关语句,根据“这是作弊啊!想到这里,我又迅速把卷子挪了回来,朝他摇了摇头我没

13、有理会他”这句话加以概括。 参考答案:没有帮人作弊。8.文中结尾处“此时此刻,我的心情格外愉快”的含意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含意的理解,不仅要从字面上理解,还要从深层次(心理成熟)角度理解。 参考答案:为自己没有帮人作弊而愉快,为自己懂得一个道理,心理上进一步成熟而愉快。9.结尾一句在表达方式上有何特点?对表现全文思想内容起什么作用? 解析: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根据所用表达方式分析其作用。 参考答案:抒情、议论,点明中心(突出中心)。深层探究10.作者认为“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你认为什么样的书是好书? 解析:不同年龄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标准,

14、相同年龄的人标准也会有差异。要说出自己的认识,可以从多方面(内容、形式、技法等)来谈。 答案示例:(1)考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原因:社会是复杂的,而各个时代总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作者笔下的人物要生存,要实现自身的价值,就必须和时代、和社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2)鲜明而真实的人物个性。原因:每个人看书的时候,如果被书中的内容所打动,那么这本书无疑就是成功的。而打动读者最根本的是书中的人物,他们个性鲜明,体现了现实中林林总总的不同人物,又在此基础上作了提高。(3)复杂的人际关系。原因:当主角开始活动时,必然会和其接触、影响到的所有人发生关系。他和社会的矛盾、和时代的矛盾也必然要通过各种人际关系的冲突来体现。而各个配角也存在着不同的冲突。(4)熟练而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