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六市届高三第二次调研二模3月语文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9003399 上传时间:2023-12-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六市届高三第二次调研二模3月语文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省六市届高三第二次调研二模3月语文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苏省六市届高三第二次调研二模3月语文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苏省六市届高三第二次调研二模3月语文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苏省六市届高三第二次调研二模3月语文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六市届高三第二次调研二模3月语文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六市届高三第二次调研二模3月语文Word版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届高三模拟考试试卷(十三)语文(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0183一、 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从南北朝到晚唐宋初,中国佛教雕塑艺术大放异彩,其规模、造诣足以和希腊雕塑艺术_。在此期间涌现出的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大型雕塑群,无一不让今天的艺术家们_。可是,唐宋以来的文人画家对这些艺术作品却_。A. 并肩望洋兴叹视而不见 B. 并肩赞不绝口侧目而视C. 比肩赞不绝口视而不见 D. 比肩望洋兴叹侧目而视2.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A. 人生的开始总是在摇篮中,摇篮就是一条船,它的首

2、次航行目标必定是那座神秘的桥,慈祥的外婆就住在桥边。B. 天蓝得可爱,仿佛一汪水似的,月儿便更出落得精神了,岸上有三株两株的垂杨树,淡淡的影子在水里摇曳着。C. 雅舍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D. 江南小镇有过升沉荣辱,但实在也未曾摆出过太堂皇的场面,因此也不容易产生类似于朱雀桥、乌衣巷的沧桑之慨。3. 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A. 为了方便请教,想惠存您的电话号码。B. 拍摄工作已经完成,感谢您的鼎力相助。C. 令郎天资聪颖,他日定成国家栋梁。D. 小店刚刚开业,欢迎各位大驾光临。4. 在下面一段

3、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到了天池,有人脱口说了一句:“春水碧于蓝。”_这样的风景就像在明信片上看到过的一样。 它们长得非常整齐,一棵一棵挨着,依山而上。 天池的水,就是碧蓝碧蓝的。 池水极平静,雪山和塔松倒映在池水当中。 上面稍远处,是雪白的雪山。 山上密密匝匝地布满了塔松,塔松即云杉。A. B. C. D. 5. 某校文学社准备编写一本散文集,挑选了三组散文,要为每组散文拟一个专题名称。所拟名称与各组散文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第一组:登临黄鹤楼雨中访滕王阁又到虎跑泉观壶口瀑布第二组:菜畦蝴蝶飞耕牛的背影袅袅炊烟升起麦苗青青第三组:传统团圆饭幸福在元宵节飘香的

4、酥油茶洁白的哈达献给你A. 亲近自然儿时回忆美好生活B. 行万里路儿时回忆潇洒人生C. 行万里路田园风光美好生活D. 亲近自然田园风光潇洒人生二、 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汤海秋传姚莹海秋汤氏名鹏,湖南益阳人,道光三年进士。初为礼部主事,年甫二十,负气自喜。为文章震烁奇特,诸公异其才,选入军机章京。补户部主事,转贵州司员外,擢山东道监察御史。君在军机,得见天下奏章,又历户曹,习吏事,慨然有肩荷一世之志。每致书大吏,多所议论。及为御史,再旬而章三上。有宗室尚书叱辱满司官,其人讦之,上置尚书吏议。君以为司官朝吏,过失当付有司,不可奴隶辱之;此臣作威福之渐也,吏议轻,不足以

5、儆,援嘉庆中故事争之。上以为不胜言官任,罢回户部员外。而君方草奏,大有论建。未及上而改官,君见其言不用,乃大著书,欲有所暴白于天下,为浮邱子九十一篇。篇数千言,通论治道学术;明林十六卷,指陈前代得失;七经补疏,明经义;止信笔初稿,杂记见闻事实。诸作皆出示人,惟止信笔初稿人多未见。或问之,曰:“此石室之藏也。”英夷事起,沿海诸省大扰。上再命将无功,卒议抚通市。君愤甚,已黜,不得进言,犹条上三十事于尚书转奏焉。大臣用事者曰:“书生之见耳!”上虽召见君,而无所询,报闻而已。君是时已更为本部四川司郎中,京察亦竟不得上考。君感慨郁抑,诗多悲愤沉痛之作。二十四年七月卒,年四十四。君少为文,有奇气。初成进士

6、,所为制艺,人争传其稿,市肆售之几遍。君曰:“是不足言文也。”取汉魏六朝迄唐人诗歌追拟之,必求其似,务备其体,已梓者三十余卷。又好为文,尝谓其友人曰:“汉以后作者,或专工文辞,而义理、时务不足;或精义理、明时务,而辞陋弱;兼之者惟唐陆宣公、宋朱子耳。吾欲奄有古人,而以二公为归。”其持论如此。姚莹曰:以宗室尚书之亲贵,举朝所屏息者,而君倡言弹之,亦见骨鲠之风矣。君又与宜黄黄树斋、歙徐廉峰及亨甫以诗相驰逐。犹忆君探余狱中,及出狱后,与诸君置酒相贺,又同治亨甫之丧,依依送余出都门时也。俯仰二十年间,升沉存殁若此,悲夫!(有删节)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其人讦之

7、 讦:揭发B. 吏议轻,不足以儆 儆:敬重C. 取汉魏六朝迄唐人诗歌追拟之 拟:模仿D. 已梓者三十余卷 梓:刊刻7.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道光:皇帝的年号。古代除了用皇帝的年号纪年外,也有用干支等纪年的。B. 户部:朝廷掌管户口、财赋的官署,与“礼、吏、兵、刑、工”合称“六部”。C. 进士:古代科举制度中称会试考取后经过朝廷殿试而录取的人。D. 朱子:文中指朱柏庐。他所著的朱子家训对后世影响深远。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 君在军机,得见天下奏章,又历户曹,习吏事,慨然有肩荷一世之志。(4分)_(2) 未及上而改官,君

8、见其言不用,乃大著书,欲有所暴白于天下,为浮邱子九十一篇。(5分)_9. 根据第二段,简要概括汤海秋在为官方面的特点,不超过30个字。(4分)_三、 古诗词鉴赏(10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011题。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注】王澜凭高远望,见家乡、只在白云深处。镇日思归归未得,孤负殷勤杜宇。故国伤心,新亭泪眼,更洒潇潇雨。长江万里,难将此恨流去。遥想江口依然,鸟啼花谢,今日谁为主。燕子归来,雕梁何处,底事呢喃语。最苦金沙,十万户尽,作血流漂杵。横空剑气,要当一洗残虏。【注】宋宁宗嘉定十四年,金兵围攻蕲州,城陷。王澜因避薪州失陷之灾,移居溢江,在新亭上写了本词。10. 词的上阕运用“杜宇”

9、的典故,有什么作用?(4分)_11. 简要分析下阕中词人情绪的变化过程。(6分)_四、 名句名篇默写(8分)12.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_,不思其反。(诗经卫风氓)(2)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_,智也。(孟子告子章句上)(3) 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4) _,春与秋其代序。(屈原离骚)(5) 陛下亦宜自谋,_,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诸葛亮出师表)(6) _,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7) 人间如梦,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8) 读书切戒在慌忙,_。(陆九渊读书)五、 现代文阅读(一)(20分)阅读下面的作

10、品,完成1316题。失乐园师陀 乡下人一年到头娱乐的时候很少,至少在我们乡下是如此:端午不喝雄黄酒,仲秋不赏月,除却上坟照例烧化纸钱外,大抵与平日无异。只有上元节,孩子们得到一只花纸糊的灯笼已喜出望外,间或有人肯破费买两筒小号“花子”放放,简直要动员全村上下了。这村子小而穷,从不曾有大事件值得记述;它一年到头都被宁静的空气包围着,只好用寂寞去形容。 然而孩子们正也和别处的毫无差别,总不肯让寂寞重重压到身上,让时光白白逝去。孩子们有着自己的世界,那就是禾场。每当秋后,场上已收拾得干干净净,月亮照着光光坦坦的场面,晚饭后就热闹起来了。此刻,毫无什么虚实变幻的禾场,成了孩子们的乐园。禾场一被孩子们占

11、领,就绝不会再是简单的了。他们也会翻出许多花样。其中有一种叫做“老鳖晒盖”,是要四个人前后左右四角站正,一个人上去,脚蹬住后两人的肩膀,手抓住前两人的肩膀,一气向前跑去的,有些类似叠罗汉。还有多种是摆起阵势,双方一问一答,然后以力量的盛衰决胜负的。这些游戏大都非常幼稚、简单,可是孩子们是真心地在玩,确给岑寂的乡村添上一抹生气。 自然,孩子们之所以玩耍,并非为点缀村坊冷落的门面,他们还没学会遮掩丑恶,他们只知道娱乐。乡野的各种玩法究竟有多大价值,我不曾作过估计,但和学校里规定的一比,也不逊色。即便这野蛮的玩法也要失去,岂不是大可哀哉? 我失去乐园是因为父亲送我进学校,随后他故去了,我也到了成年,

12、便不得不按一般成年人那样去生活,所以是极其平常的。倘若仍跑到那叫作乐园的禾场上,参进那小小的队伍中去,纵然是月下的夜间,恐怕也要引起不平常的反响的吧。我已经不是孩子。有时坐下来好久,明明对着纸壁,却看见一群孩子在捉捕,在逃避,在吵闹,而且连唿哨也听见了。人生中不可避免的哀伤便一一来了。 前年偶尔因着变故回到家里,第一个想起的便是禾场上的乐园。那是一个初冬的夜晚,天气还不很冷,一地好月光,连树木也都照得像童话中才应有的;想来场上一定大热闹,该藉以温一温旧梦。可是禾场上一个人影也看不见,连吵闹声、唿哨声像一起被冷然的月光扫去了个干净。街上呢,也看不见有人似的东西活动。 那些“无有家教”的孩子呢?当然不会绝种的,那么有事情?也不至于都这般凑巧。然而第二天事情却弄明白了。在土谷庙前,我看见一个孩子,十一二岁光景,瘦小身量,面容枯槁。他昂首眺望着原野,正悠然地吸着烟。虽然他并不留神四近,然而任谁也会感动的吧:模样是那样像一个流氓,一个盼望着故土的水手,可是不更像一个大人吗? 暴力起初仅及于大人,孩子还只间接受到影响,渐渐的连大人也不够填满那贪婪的肠胃时,这恶毒的网也就捕罗起孩子。本来还只是该嬉戏的孩童,已被残害去天真,被轧去一切快乐,逼着不得不负担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