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上册第21课《桃花源记》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9002181 上传时间:2022-08-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上册第21课《桃花源记》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上册第21课《桃花源记》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上册第21课《桃花源记》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年上册第21课《桃花源记》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上册第21课《桃花源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上册第21课《桃花源记》(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白山市第六中学八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择一个景点,给大家描绘一下风景之“美”。主备人王蓉小组成员薛庆彩徐萌课题21.桃花源记1、知识与能力目标:积累常见文言词语;了解本文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理解作者思想。三维目标2、过程与方法目标:把握文本虚景实与,虚中有实的与作手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肯定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大胆追求,激发学生向着更咼更远的理想勇往直前。1、让学生在了解文章的基础上,感受桃花源的优美环境,淳朴的人重点难点们,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和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2、在欣赏品位文中桃源的美丽景色同时,正确理解作者所寄托的思想感情。一、预习导学1、自查资料或上网搜索关于

2、陶渊明的资料,整理后归纳在下面2、作品及写作的相关背景3、借助工具书疏通生词阡陌()遂迷()叹惋()郡下()垂髫()邑人()俨然()缤纷()教学豁然()诣()骥()过程4、归纳源自本文的几个成语教学二、朗读课文,疏通文意,整体感知过程1、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教学2、课文以什么为线索?可以分成几部分?过程3、解释下列加点词教学芳草鲜美()阡陌交通()无论魏晋()过程屋舍俨然()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足为外人道也()遂与外人间隔()渔人甚异之()寻病终()寻向所志()()处处志之()乃大惊()乃不知有汉()捕鱼为业()不足为外人道也()三、合作探究1、桃花源风景美不胜收,你头脑中浮现

3、了怎么样的一个画面?请选2、桃花源是美丽的,也是充满快乐的,文中哪些人让你感受到“乐”?他们为什么而乐?3、桃花源的美丽快乐令人向往,它的离奇神秘更吸引着我们。那么,桃花源“奇”在何处?4、桃源胜境究竟在什么地方?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社会?5、本文描写了桃花源怎样的社会状况?从哪些内容可以看出来?这与作者当时所处的时代有什么不同?6、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它?7、这篇文章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8有人说桃花源记体现了作者消极避世的思想,有人说桃花源记体现了作者积极的理想追求,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四、课堂巩固:1解释下列加点

4、字的意思桑竹之属()欲穷其林()延至其家()此中人语云()便舍船()落英()缤纷()问津()2、区别下列古今异义字鲜美:古交通:古今无论:古今今间隔:古不足:古俨然:古今今今如此:古外人:古仿佛:古今今今妻子:古绝境:古缘:古今今今3、文中描写桃花源景色的句子有哪些?4、文中描写桃花源村民生活的句子有哪些?5、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6、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7、“乃不只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乃”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推想一下,渔人对桃源人说了些什么?桃源人为什么叹惋?四、拓展延伸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再游桃花源(节选)袁中道明日过桃源县,至绿萝

5、山下。诸峰累累,极为瘦削。至白马雪涛处,上有怪石,登舟皆踞坐。泊水溪,与诸人步入桃花源,至桃花洞口。桃可千余树,夹道如锦幄,花蕊藉地寸余,流泉汩汩。溯源而上,屡陟弥高,石为泉啮,皆若灵壁。1解释下列加粗字的意思。(1) 明日过桃源县()(2) 诸峰累累()(3) 桃可千余树()(4) 溯源而上()2这段对桃花源的描写,与桃花源记中的描写有极为相似之处,请根据下面的提示,填出桃花源记中与之相近的句子。(1) 桃可千余树:(2) 花蕊藉地寸余:(3) 溯源而上:3.从选文中的描写来看,桃花源外景有怎样的特点?这一特点刚好印证了桃花源记中的哪一点内容?4“石为泉啮,皆若灵璧”描绘的是怎样的情景?5、翻译下列句子。桃可千余树,夹道如锦幄。预设或生成的问题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