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变化知识点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9000603 上传时间:2023-08-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态变化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物态变化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物态变化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物态变化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物态变化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物态变化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态变化知识点(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物态变化第一节 温度一、温度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二、温度计 1、工作原理:是利用了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2、基本结构:玻璃外壳、玻璃泡、毛细管、刻度等。3、种类:实验室用温度计 -20110 1 寒暑表 -2050 1 体温计 3542 0.1 (使用方法:可取出 读数,使用前甩几下。)4、摄氏温度 (1)单位符号:摄氏度用符号来表示。 (2)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 把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规定为100; 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5、温度计的使用 (1)测量前:观察它的量程;

2、认清它的最小刻度。 (2)测量中: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 读数; 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 平。 第二节 熔化和凝固 一、物态变化1、通常情况下,物质存在的形态有固态、液态和气态。2、物态变化:当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的三种状态可以相互转化。二、固体的分类、晶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熔点)。如海波、冰、食盐、萘、石英、各种金属等。、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无熔点)。如蜡、松香、玻璃、沥青等。注:()判断晶体和非晶体的关键是,看物体有没有固定的熔点,晶体有

3、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同一种晶体的熔点等于凝固点。三、 熔化、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熔化规律: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且温度不断升高。注:实验中的加热方法:水浴法(受热均匀缓慢,便于观察)、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不断吸热。四、凝固、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凝固规律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且温度不断降低。、 晶体凝固的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不断放热。五、 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熔化吸热的事例:夏天,在饭菜的上面放

4、冰块可防止饭菜变馊(冰熔化吸热)。化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雪熔化吸热)。鲜鱼保鲜,用00C的冰比00C的水效果好(冰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的事例:北方冬天的菜窖里,通常要放几桶水。(利用水凝固时放热,防止菜冻坏)炼钢厂,“钢水”冷却变成钢,车间人员很易中暑。(钢水凝固放出大量的热)第三节 汽化和液化一、汽化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汽化过程需要吸热。2、汽化现象分为:沸腾和蒸发。两种形式都要吸热。3、沸腾实验(1)沸腾现象:例如,水沸腾,有大量的气泡上升、气泡变大,到水面破裂,释放出水蒸气。(2)沸腾规律:液体在沸腾时,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3)液体沸腾的

5、条件:温度达到沸点、不断吸热。4、沸腾与蒸发 汽化方式异同点蒸发沸腾 相同点都属于汽化现象,都吸热。不同点发生部位液体表面液体表面和内部温度条件任何温度下一定温度下剧烈程度慢缓剧烈影响因素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沸点受大气压强的影响温度变化吸热,但温度降低,具有致冷作用。吸热,但温度不变。注:(1)液体蒸发时,要从周围的物体吸收热量,因此温度降低并且有致冷作用。 (2)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同种液体的沸点受大气压强的影响。气压高,沸点高;气压低,沸点低。二、 液化1、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过程需要放热。2、 液化的方法分为: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6、(1)、降低温度液化: 雾与露的形成(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悬浮在空中,形成“雾”;附在草木,聚成“露”); 冬天,嘴里呼出“白气”。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悬浮在空中); 冬天,窗户内侧常看见模糊的“水气”(屋内水蒸气遇到冷玻璃液化形成小水珠); 牙医在为病人检查牙齿时,将检查用的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稍微烤一下,然后放入口腔中(防止口腔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附在镜面上)。(2)、压缩体积液化: 在常温下,将石油气压缩放入钢瓶中,以液态石油气的形式保存。 “长征”火箭的燃料和助燃剂分别是:压缩成的“液态氢”和“液态氧”。 打火机中,常用压缩后的液态“丁烷

7、”作为燃料。3、液化放热 北方的冬天,在室内暖气管道中通以灼热的水蒸气来取暖,最后在管道另一头回收到的是水(水蒸气液化成水放出大量热)。 1000C的水蒸气比1000C的水更容易烫伤人体(1000C的水蒸气液化成水要放热)。 第四节 升华和凝华一、升华1、升华:物质从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升华过程需要吸热。2、升华现象: 加热碘,可以看到有紫红色的碘蒸气出现。 衣柜中防虫用的樟脑片,会慢慢变小,最后不见了。 冬天,湿衣服放在户外会结冰,但最后也会晾干。(冰升华成水蒸气) 白炽灯用久了,灯内的钨丝比新的细。(钨丝升华成钨蒸气,体积减小。) 用干冰制舞台上的雾、用干冰制雨3、升华吸热:干冰可用来冷藏物品。(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升华成气态时,吸收大量的热)二、凝华1、凝华:物质从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凝华过程需要放热。2、凝华现象:霜和雪的形成(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冬天看到树上的“雾凇”冬天,外界温度极低,窗户内侧可看见“冰花”(室内水蒸气凝华)3、凝华放热三、固态、液态、气态三者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