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三要素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8997064 上传时间:2023-09-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声音的三要素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声音的三要素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声音的三要素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声音的三要素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声音的三要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声音的三要素(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声音的三要素例题解析一、声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其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物体振动得越 快,频率越大。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关系是: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 低。例1、(天津中考题)一物体在1min内振动了 180000次,则该物体振动的频率为Hz。声音能传递信息,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 低,因为随着水位的不断升高,音调逐渐。解析: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z),1 Hz表示1秒内振动1次。则物体振动的频率为 180000/60s=3000 Hz。往保温瓶里灌开

2、水时,声音的声源是水面上方的空气柱。随着水位的 不断升高,空气柱变短,振动加快,频率变大,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尖锐高亢,音调逐渐升高。答案:3000 升高点拨:声源振动的频率与声源本身的材料、形状等诸多因素有关。如弦乐器主要靠改 变弦的长短、粗细、松紧来改变音调,弦越短、越细、越紧,振动越快,音调越高;而管乐 器主要靠改变空气柱的长短来改变音调,空气柱越短,振动越快,音调越高。2、响度:人耳对声音强弱的主观感觉称为响度。响度跟声源的振幅以及人距离声源的 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实验表明:音叉叉股、橡皮筋的振幅 越大,人们听到的声音越大。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是:振幅越大,响度

3、越大;振幅越小,响度 越小。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系。声音是从发声体向四面八方传播的,越到远处越 分散,所以人们距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小。如果能够想办法减小声音的分散,就可以 使声音响度更大些。如听诊器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来增大响度的。例2、(大连中考题)在操场上上体育课,体育老师发出的口令,近处的学 学生听到了,而远处的学生没有听清楚,其原因是:()A、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响度小B、老师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好C、老师发出的声音频率低D、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振动幅度大解析:老师发出的声音传得越远,声音的能量越分散,振幅越小,响度变小,因此远 处的学生听不清楚。答案:A点拨:声音在向远处传递的过程

4、中,其音调(频率)和音色不变,而响度(振幅)会 变小。3、音色:声音的品质称为音色。音色主要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发声方式等因素有 关。不同的发声体发出的声音音色一般不同。胡琴、钢琴、吉他、笛子等乐器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响度都相同,我们也可以分 辨出来,可见乐音除了音调和响度这两个特征外,另外还有一个特征,这第三个特征叫做音 色。我们能够分辨出各种不同乐器的声音,就是由于它们的音色不同。人的声音的音色也因 人而异,所以我们闭着眼也能听出是哪位熟人在讲话。例3、(佛山中考题)电子琴能模仿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在技术上要解决的关键是 能模仿各种乐器发出声音的()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音

5、色和音调解析:不同的乐器可以演奏同一首乐曲,发出的声音音调和响度可以相同,但是我们 仍能从它们的音色上加以区分。因此,关键是模仿音色。答案:B点拨:音色是区分不同发声体的主要依据。从理论上说,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音色是 完全相同的。科学家发明的声音识别系统可以根据音色来识别银行卡主人的声音,就是基于 这一原理。二、乐音的音调与响度的区别从物理学的角度看,音调与响度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音调高响度不一定大,响度大 音调也不一定高,这是因为声波频率高但振幅不一定大,振幅大而频率却不一定高。例如, 在弹吉他时,用力弹拨粗弦与轻轻弹拨细弦所发出的声音相比较,前者响度大而音调低,后 者响度小而音调高。值得注

6、意的是,在日常用语里声音的“高”、“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含 义不是唯一的,例如:合唱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那 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这里的“高”、“低”指的是音调;“引吭高歌”、“低声细语” 里的“高”、“低”则指的是响度。而科学用语则要求清楚准确,含义唯一。物理学中声音 的“高”、“低”只能用来描述音调,而响度则只能用“大”、“小”来描述。例4、男低音歌手高声歌唱时,由女高音歌手轻声地伴唱,对二人声音的 描述正确的是()A、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B、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C、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D、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解析:男低音歌唱时,发出

7、的声音低沉浑厚,音调低,女高音歌唱时发出的声音尖细 高亢,音调高;男低音高声歌唱时,声音响亮,响度大,女高音轻声伴唱,声音弱,响度小。答案:A点拨:男低音发出的声音,音调低而响度大,二者并不矛盾。这是由于男低音歌手声 带宽而厚,发声时振动得慢,但由于用力歌唱,声带的振幅大。与此类似的还有:牛的叫声 与蚊子的叫声相比,前者的音调低而响度却大。注意,音调与响度是取决于振动的不同因素, 二者无必然联系。三、声音三要素的探究方法1、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改变声源振动的频率可以改变音调的高低。例如:将钢直 尺紧压在桌边,拨动露出部分使其发声时,露出部分越长,振动得越慢,音调越低;弹拨琴 弦时,改变弦的粗

8、细、长短或松紧,可以改变振动的频率,从而改变音调。2、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改变声源振动的振幅可以改变响度的大小。例如:将钢直 尺紧压在桌边,拨动露出部分使其发声时,用的力越大,钢尺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敲击音 叉时,改变敲击的力量大小,可以改变振幅,从而改变响度。例5、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地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A、响度与吸管长度的关系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D、音色与吸管长短的关系解析:当老师不断剪短正在吹的吸管时,他改变的是吸管的长度。而吸管被吹发声是 由于吸管中的空气柱振动,当空气柱的长度变化时必然导致振动频率的变化,即引起音调的 变化。答案:

9、C点拨: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是要看题目中改变的是发声体的什么因素。一般来说,材 料的长短、粗细和松紧影响频率(音调);材料的种类影响音色;用力的大小影响振幅(响 度)。例6、(诸暨中考题)如图所示,琴师在使用二胡前会对二胡进行调音,以下对调音 时采用的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A、旋转琴轴,使弦拉得紧一些,是为了改变音色B、旋转琴轴,使弦拉得紧一些,是为了改变音调C、将琴枕上移一些,是为了改变音色D、换一根更细一些的弦,是为了改变响度解析:旋转琴轴,使弦拉得紧一些,可以使弦的振动加快,改变音调;琴枕上移,可 以使弦变短,也是为了改变音调;换更细的弦,也是为了改变振动频率以改变音调。答案:B点拨:琴

10、师调音实际上是为了使琴发出的声音音调能符合演奏时的要求,即为了校正 音准;而改变响度主要是靠调节演奏时用的力度大小;音色则主要取决于琴自身的材料质地。四、声音三要素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声音除了可以传递能量外,还可以传递信息。人们可以通过区分声音的音调、响度和 音色来获取一些有用的信息,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7、(浦东新区中考题)花匠在挑选花盆时,常常将新花盆拎起后轻轻敲击它,根 据敲击声来判断花盆是否有裂缝,他主要是根据三个特征的:()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三个特征全都有解析:敲击花盆时,完好的花盆和有裂缝的花盆发出的声音不同,前者发出的声音悦 耳好听,音色好;后者发出的声音

11、带有破声,音色差。所以花匠主要是根据经验从声音的品 质即音色的好坏上来辨别的。答案:C点拨:严格来说,完好的花盆和有裂缝的花盆在敲击时发出的声音,其三要素都是不 同的,我们在分析时一定要抓住其中的主要因素。假如花盆都是完好的,我们想从一堆花盆里面挑出质量好的花盆来,主要是依据音调。 因为花盆的产地、材料、厚薄等因素的不同会使其发出的声音音调不同。在有多个花盆可以 进行互相比较时,有经验的花匠是可以辨别出质量优劣的。而本题中是要判断一只花盆是否有裂缝,事先并没有一个音调作为标准,所以主要是 依据音色来加以区分的。再如:医生采用叩诊的方法给病人检查身体内脏是否有积水时,则主要依据的是音调 高低的不

12、同,因为叩击不同的正常人身体时,发出声音的音调相差不大,但是当有积水时, 声音的音调却会明显改变。想一想:挑选西瓜时是主要依据声音的哪个特征呢?铁路工人用锤子检查火车车轮是 否有故障时,又主要是依据声音的什么特征呢?(参考答案:音调音色)五、声音三要素在声学中的前后联系及综合运用声音的三要素常与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应用,这类题目在中考 中经常出现。例8、(苏州中考题)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A.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 声音是一种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 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D. 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它的音调很高解析:声音在真空中是不能传播的;辨别乐器所依据的是音色不同;“震耳欲聋”是 指声音的响度大。答案:A总之,声音的三要素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如果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能注意 多观察和思考,相信你一定能有更多的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