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防火视角对古代建筑发展的分析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8994826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7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防火视角对古代建筑发展的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基于防火视角对古代建筑发展的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基于防火视角对古代建筑发展的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基于防火视角对古代建筑发展的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基于防火视角对古代建筑发展的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防火视角对古代建筑发展的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防火视角对古代建筑发展的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基于防火视角对古代建筑发展的分析 摘 要: 文章从建筑防火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建筑防火技术对古代建筑发展的影响,主要分析了建筑构件防火技术的进步,建筑改善形制布局以有效防火和人们的防火观念对建筑发展的影响。关键词: 防火;古代建筑;建筑形式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木结构易燃,因此建筑的发展过程和建筑的防火是密不可分的。古人在积极地防御火灾的过程中,建筑防火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建筑的形式布局也出于防火因素发展变化,古人的防火意识和防火观对古代建筑乃至今天的建筑产生了一定的启发和影响。一、建筑构件防火对建筑发展的影响古代建筑从原始社会穴居发展到明清砖木建筑的过程,主要通过提高建筑构件材料的不燃性

2、来提高建筑的防火能力。(一)木骨泥墙。半坡遗址房屋中心柱为了防止火塘的烘烤,已有四周涂泥的做法,如遗址F1。郑州大河村遗址首现“木骨泥墙”的做法,即居住面采取沙质泥铺平抹光后烘烤。后来发展出了木骨泥墙和草泥包皮的方式。大地湾大型建筑遗址F901多采取了上述做法。这是我国最早发现的建筑防火技术。除此之外,为了增加建筑物的耐火强度,它的地面是料疆石和砂石混凝成的。(二)夯土墙。夏二里头宫殿遗址发掘除木骨泥墙外,二号宫殿北围墙为夯筑而成。西周凤雏甲组建筑夯土墙内有木柱。木骨泥墙没有夯土墙厚,且表面较薄的涂土不能完全防火,只能暂时延缓燃烧,防火极限约0.8h。夯土墙的耐火极限超过4h。(三)土坯墙/白

3、灰面。龙山文化时期,墙体逐渐由难燃烧向不燃过渡。龙山文化晚期遗址的F1中,内壁用黄泥浆粘结,错缝砌筑土坯。“灰坑”中发现有已经烧制的石灰块,原料为石灰岩块,居住面由仰韶晚期灰浆粉刷改为灰膏涂抹。土坯墙体现了建筑材料由自然材料向人工材料的过渡,为构件预制装配奠定基础。在建筑防火上,不仅关注材料的不燃性,还提供了通过分离承重结构与围护结构来提高建筑耐火能力的思路。(四)砖的出现使建筑由木结构发展为砖木混合结构与砖结构,砖作为不燃材料提高了建筑的耐火性能。砖作为人工材料,减少了对木材的消耗。战国遗址发现用于铺地和砌壁面的砖。秦始皇时期烧制和应用了大量的砖。明代城墙多用砖筑,为了防御火攻,城门从元代开

4、始改木梁眉式为砖石券拱式,利于防火。东汉时期,佛教兴隆,大量修筑砖塔。隋唐之后砖石佛塔取代楼阁式木塔成为主流。存世的木结构极少,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塔内焚香烧纸易引发火灾;塔自身高耸形态易遭雷击引发火灾;木结构的塔由于材料防火性能不佳常遭损毁;发生火灾时取水不易难以灭火。砖木混合塔如广州花塔,每层楼面置灰被青砖,提高了耐火极限。(五)瓦。瓦的出现不但改善了古建筑防雨,作为不燃材料,对于以“ 茅茨土阶”为主的原始建筑,代替极易燃烧的茅草屋顶,提高了屋顶耐火极限,为古建筑防火技术发展跨越了一大步。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板瓦在郑州商城宫殿区;春秋时期,山西、河南、陕西、湖北等地的遗址发现许多筒瓦、板瓦。

5、到战国及秦汉时期,瓦已经普及,有“秦砖汉瓦”之称。粘土烧制而成的砖瓦,制作过程中需要上釉色,而陶土瓦不需要上釉色。琉璃技术的发展使瓦在色彩上有了突破。南北朝时期最早用琉璃瓦,元代皇宫建筑大量使用了琉璃瓦。明代十三陵与九龙壁称得上琉璃瓦发展史的奇葩。琉璃瓦对屋顶等级制度的发展产生影响,还能表达丰富的建筑文化内涵和意义,如天坛蓝色琉璃瓦。因此,建筑的防火促进了瓦的发展传播与应用。二、建筑防火对建筑形制布局与城市规划的影响(一)为避免雷击引发火灾对建筑形式的影响。在塔顶端涂一层金属,用易导电的材质连通地下的塔心柱,柱末端与金属相连,将雷电引向地下。地下埋藏金属的部位称“龙窟”,故称“镇龙”。(二)防

6、止由于地震引发火灾对建筑平面形式的影响。在古代的技术条件下,为了防止由于地震引发的火灾,采用榫卯的弹性变形配合简单匀称的矩形结构平面十分有效。为使建筑的重心和刚度中心有机会重合,以增强抗震性能,也采用中心对称的平面。(三)建筑防火对建筑空间布局的影响。中国古代高层木构建筑受防火技术的制约未能充分发展,有几个原因:高层建筑取水不便,救火不便;火灾发生时,向上蔓延速度快,难以控制,扑救困难。著名的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层多次毁于火灾。古代建筑空间布局往往是平面延展,火灾又制约低层木构建筑簇拥式堆积,要求分散而联系,导致古建筑从平面上展开数量上加多,发展成合院组织的群体建筑。(四)建筑防火对民居建筑

7、的影响。宋代城市由“街巷制”取代“里仿制 ”后,由于临街店铺密集,建筑密度加大,经常“火烧连营”。于是城市沿街建筑发展出封火山墙 (南方)和封护檐墙 (北方)的做法。其有效地分隔了相邻建筑,减缓了火灾蔓延。此外,还创造了“火巷”。火巷两侧建筑立面不开门窗,采用硬山(后用封火山墙 )做法。于是即便建筑间距较小也能有效防止火灾蔓延,节约了城市用地。后来逐步形成“三封一敞”的形式,即两山墙和后墙由砖墙封闭,对院一面开门窗。北京街巷制成熟 , 巷组织一个个四合院民居,院墙院空间把主要的民居建筑拉开了间距,砖墙有一定的阻火功能 。南方古民居的建筑布局采用天井形式,一方面是为了通风采光。另一方面,雨水收集

8、在天井下的明塘可作为灭火的消防用水。除此之外,天井保持了院的排热、稀烟、减缓延烧的功能。(五)防火救火建筑类型的出现望火楼和军巡铺屋。宋代城市商铺密集,街道窄,易起火易蔓延,因而建立了专职灭火机构。望火楼选址于城市较高处 ,建在一个基柱上,柱高有三十尺,合计9米多高。日夜有人值班,站在楼上,瞭望全城,火警一览无余。 军巡铺与望火楼使防火组织严密。三、防火观念对建筑发展的影响古代人民由于木结构建筑易失火且防火灭火手段不完备,防火观念、意识强烈,因此在许多重大建筑产生了 “藻井”“鸱吻”,以寄托防火的美好愿望。(一)藻井。出于防火的愿望,古代的建筑采用“藻井”做装饰。这源于我国古代阴阳五行说中“水

9、克火”的思想。现代建筑在天花装喷淋设备,一旦检测到火灾,就自动喷洒水流,使“藻井灭火”成为现实。(二)鸱吻。古代宫殿、寺庙屋脊的两端都有名为鸱吻的降火怪物,它是古代人们防火愿望的产物。鸱吻唐称鸱尾,原是蚩(一种海兽)尾的样子。后来形如张口吞脊,更名鸱吻,也称“龙吻”。龙吻通常在古建最高处,清宫殿龙吻插一把金属剑。一根铁丝一端从龙头吐出,另一端直通地下,在雷雨时具有“避雷针”作用。鸱吻起着实际的避雷防火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时刻警示人们注意防火。总而言之,中国古建筑从土木发展成砖木混合结构,究其根本,是出于防火的目的,中国古建筑的发展过程也是建筑材料的不燃化的过程。古建筑防火在制约也在促进着建筑的发展,在建筑形制和布局上多有体现。人们积极地防御火灾,有着强烈的防火意识和美好的防火愿望,这是古代建筑发展演变的不竭动力。参考文献:1肖大威.中国古代建筑防火技术与建筑发展 J南方建筑,2008年6期.2肖大威.中国古代城市防火减灾措施研究 J灾害学,1995年,63-68 .3肖大威.中国古代混合建筑的防火措施 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1991年6月,第19卷第2期.4周允基,刘凤云清代房屋建筑的防火概况及研究 J河南大学学报,2000年11月,第40卷第6期5李合群.中国传统建筑构造 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