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厄普代克兔子系列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8994570 上传时间:2023-08-2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约翰厄普代克兔子系列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约翰厄普代克兔子系列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约翰厄普代克兔子系列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约翰厄普代克兔子系列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约翰厄普代克兔子系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约翰厄普代克兔子系列(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约翰丶厄普代克的“兔子”和“逃跑”的隐喻分析约翰厄普代克兔子系列兔子,跑吧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约翰厄普代克四部曲中的 第一部,发表于 1960 年,虽然小说既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线索,也没有 绚丽多彩的故事内容,但是作者以其极其灵敏的感官和诗人的丰富的 想象力,以简洁明快而又含蓄的手法,表现了丰富而又局促的社会内容 评论家 Richard Gilman 称它为“一部关于美国生活的奇异的寓言”、“一 部小型史诗”;评论家 George Hunt 说:“正是由于兔子, 跑吧这一力 作,约翰厄普代克的其他作品才得到学术界的密切关注”。兔子四部曲展现了共同的主题 个人和社会之间不可调 和的矛盾以及社会对

2、人性的压抑。作者将哈里个人的困惑与时代的危 机巧妙地结合起来,“反映了美国战后社会的变化、人生的迷惘”,记录了 20 世纪下半叶美国现实社会的变迁。因此约翰厄普代克被评论家 称为“社会历史变化的准确记录者”。在这部小说中,约翰厄普代克以城市为题材把现实主义世界反 映在隐喻中。在修辞学的传统中,隐喻被归属于比喻,也即那些涉及词 语在使用中的各种意义的象征,或者更确切地说,是那些涉及在命名过 程中意义变化的象征。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受本能驱使从婚姻、责 任的束缚下逃跑的年轻人“兔子”的形象。“兔子”哈里安格斯特洛姆,只靠直觉行事,“他只有一种天赋,那 就是强调生命本身的重要,因此他一方面惋惜生命的

3、失去,另一方面为 满足自己生命的需要而去追求。他的感觉灵敏,但对客观世界,对真、 善、美、假、丑、恶却仅具有直觉的认识,缺乏将之深化所必需的知性 和理性”。主人公哈里安格斯特洛姆,身高腿长,面部表情和性格都象 兔子,昔日的他风光潇洒而现实的他被周围的世界推来推去,无所适从, 再也没有了对生活进行自由选择的机会。妻子珍妮丝愚钝、酗酒、不 体贴、不理家务,“兔子”感到自己的生活黯然乏味。家庭日渐成为使他 厌倦的责任,推销厨具的工作毫无成就感可言,冗烦单调的日常琐务在 消耗他的精力,教会也不能给他精神安慰。总之,他被现代生活搞得晕头转向,他觉得身边周围的一切都在挤 压他、窒息他的内心冲动和愿望。兔子

4、就其动物的特点:胆小、体弱、 敏感、不仅仅是哈里外貌特征的形象体现,更展示了哈里的性格特征, 哈里感觉灵敏,对世界只赋予直觉,他对自己没有清醒的认识,只顺从本 性,随心所欲。他漫无目的地奔跑,生活的威胁和强烈性欲的驱使引发 的焦虑与恐惧占据了他的生活,惟有奔跑提供了拯救自己的希望。“他 的生命仿佛是没有信仰的魔术舞蹈。”害怕失去自由,受到禁锢,失去自 我,恐惧的心态令他躁动不安。“代表道德的超我和体现本能的本我相 互对抗的结果,便形成了他矛盾的自我。”每当不堪忍受压抑时,哈里便 开始跑,想从虚伪、平庸、混乱的世界里跑开, 逃离身边令人窒息的环 境。至于跑到哪里去,他并不知晓,而且在这个病态的社

5、会中,家庭、学 校、宗教的职能被扭曲,无人能为“兔子”指引正确的方向。他这种脱离 实际的梦想注定无法实现,出走的结果只能是无功而返。因为无论他 走到哪里,始终走不出社会这张无形的网,只好无可奈何地回到最初起 跑的地方,到头来身陷重重陷阱无路可逃。正如亚里士多德说“要创造好的隐喻就是看出相似”但是,这一“看 出”本身就是建构(construction):好的隐喻就是建立某种相似,而不是 简单地表达相似。隐喻更加接近于对谜语的生动解答 ,而不是通过相 似所进行的简单联想。“兔子”的行为处处都与美国社会格格不入,他感 到自己身上一种属于生命本质的东西被压抑、被吞噬 ,他想方设法逃 离那日趋没落、令人

6、窒息的环境,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在精神荒原上苦 苦挣扎,力图追寻人生的意义,确定自我的价值,可是他缺乏坚定的信念 和明确的目标。作者把他的困惑与时代的迷惘有机地统一起来,“以写实的笔法勾 勒出二战后美国的社会现实和人们普遍的精神迷惘状态 ,再现了丰裕 社会中现代与传统、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冲突”,表达了现代西方人在异 化的环境中陷于生存困境这一主题。哈里的多次“逃跑”是他对 20 世 纪 50 年代美国生活不满和抗议的表现。由于不堪忍受家庭生活的无 奈和社会责任的重负,他以“逃跑”来表示自己与社会的决裂,但是他的 “逃跑”只是一种消极的逃避,而不是积极的抗争。因为他不知道该向谁 反抗,更不清楚自己最终

7、的追求目标是什么。战后美国的政治、经济和 社会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许多人眼里,20 世纪 50 年代,即艾森豪 威尔时代的美国,可以称为“太平盛世”。国际上刚刚结束朝鲜战争;国内 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人民生活安定,清教思想盛行,家庭观念牢固。可是,生产力的突飞猛进和市场的极度繁荣并不能掩盖人们内心 的骚乱、怀疑和不安定。传统的道德准则、价值观念以及对前途的乐 观情绪都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人们抛开传统的思想 ,更加注重物质上 的占有。“人存在的价值和人的命运何去何从很明显已成为社会关注 的问题。”哈里也感受到了一种动荡和不安,他意识到了自己生活的空 虚,甚至迷惘和恐惧,也不甘心沉沦下去,然而却

8、找不到出路。他只有盲 目地跑来跑去结果使自己和他人不断地堕入怪圈。哈里并非一个改变 世界的英雄,他的反抗行动并没有思想上的理论支撑,而更多的带有被 动与自发性质。他最初的动机只是要逃避,然而,当他逃出令他感到压 抑的正统生活圈子后,面前并没有一个能让他安身立命的世外桃源。 于是,他只好自觉不自觉地进入与正统相对立的非正统、非主流的生 活圈子,下意识地摆出了反抗的姿态。可见,“奔跑”对于哈里来说具有双重隐含意义 :一是“逃避”,这是他 对抗现实的一种人生姿态;二是“追求”,此时哈里对美好生活还存在向 往和期待,还没有放弃追求。“兔子的逃跑”一开始就注定会以失败而告 终。在狂驰中他感到自己被一张网

9、笼罩 ,压抑的精神丝毫没有得到解 脱。哈里鼓足勇气从妻子詹姆丝身边跑掉 ,也必定会从情人露丝身边 逃离。一旦他感到自己正掉入一个陷阱,不安与恐惧就会驱使他挣扎、 奔跑。他的奔跑不再局限于一种外在的身体运动 ,而是属于灵魂与精 神的。哈里在历经重重陷阱之后,似乎已无路可逃。逃离人生的企图就 像逃离自己的影子一样荒谬。然而 ,哈里的可贵之处也恰恰体现在他 不停息的奔跑之中。对平庸生活的不满的本身就包含一种积极因素 , 一种与现实对立的理想观念,一种执着的追求。史密斯夫人的话道出 了兔子所追寻的东西:“你让我感到还活着,哈里,这就是真理:你做到了, 这就是你所拥有的东西”。奔跑是哈里为寻求无限的自由和探索自 我的必定的抗争方式。厄普代克认为,人的内心紧张和忧虑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社会物质 文明和精神空虚的压力。他体会到“做一个人,便是处于一种紧张的状 态之中,也是处于一种进退维谷的形势之中。一个真正能够左右逢源 的人根本就不算是人 只不过是一个披着衣衫的动物或者是一个 典型的统计量”。在他看来,这个社会中没有欲望和压力的人根本就不 能算作真正的人。厄普代克以其特殊的比喻“兔子”和“奔跑” 将隐喻与 作品的主题结合起来,为读者触勾勒出二战后美国的社会现实和人们 普遍的精神迷惘状态,再现了自由与束缚,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