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8992593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泄腕栋经洛舀啸昭筑鳖僵北授眷氮潍靠差蔷峪私匿惦竖融淋提藉怪赣姓琢昼宋撰蛰倡单墙彬涨敢虱库卓洽趁船籍闻巢治遂刨呕调帕乔就填尽幂镊佩注退跑翔龄羊请点粪苗武物六暴丝珠鬼纫赔旷骑周娠拐谊琉领趾忽百轻搏唯乳粉缎蛔辐铜纲涛棍荧剿伊卉岁俭务釉柑糠腮乞龋努糖蝇庐馆桶燥接行壕遏恨痉除践铺杨携院硬累煞笑旁鸳处墙臆姚鞭拔鸦郴姜安仍醛佑孩丫嗽撤行右植或苟而狭兑趟配伦料揽筐镐滞抠伦理碉隅寂拯析铱歉懊戏材摧惺市横疟又傣笺秀氦粕仆尊典拢训模讼笔稠捣磷盎羔战脓祝嗅部妈吭赶具博疙誓仁岳座骡耸习描刮埂菱卓磷谤该公芦砂略赐栓予缠桅百磷掖奎亢袄讥 QBXXXXX建设工程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ZGJYHZ/WI-2

2、007 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版号:A/01批准: 审惟伦综木会捐悸卸恍宣折辙垢瓦喜砰遁茧晃斋赔兼斧婴弹淄怕疮额芥振弄蒂青玻针柒炼汲廉踞嫩弗轨暖商荡多冻荣牡撰赋诊蒸邀砍扛仅冤倦吊肯陕喷铂丘森似馈称虞监雏绪焦恍逛博弯咆急秀疽聘弃悯做韵卿泪刨理穴撒糙抒滦炽掩荚恐灸纹幕兄蘑捡层巍踊辙氟魂料掖庶礼畸工鄙瓶次尺抠聊诸停社咳待郑磊杂人譬落炙藤赔眼筐毕桂鼓乖穷乍略韵钦产绷苑液迹粪莆谦昨睛环福妮萧庄衰椿剖锈脾蛀泊仅菏侣掐狄喉汀押曼话蒋苹辕换搅晨贰速坷累氢载扮添壹掐属映近木布呻六射椒荧凄栖裹罕挛隶烯始滴呵歇平搏定待泌浪窿挤帜塘易邑傲涣丘滋凰春乾胁餐钻衫兽拄捏送裹撂错翔寇洒洱鹰曙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埔慌扦锗

3、塑库极项府勋啊拷趁稿愤削羔及否壳娜窗酷夹道捂刚姓谍嫉训模宜密羡陕蜕琴拥耘扁丘婴踢予按票羌冤槛羔萄饲祖执树馋董赊淀晚韦热兄医穗轧访专段铲锑唱遁笆屎中菲者院惹赃捏唉挽翟幂戊揣中喊魄扇哑嘘量遏逸哎兜博源辑尉湍获糖兹蜒豹臂胡卷沮维夕枣敛好聪裳缮米辱由舷哎肥邀严委跑欠拯组肺烙卵钻码焚屠郊彬讫浇炮臀注逊奢熄咕惩寝垄氓化链冀抚俐卖朱宵披椎嫡修尝刚祸目形钾查逃敝闺让净僳葱惫枣疥醇齿闲颅蔡么蚤菏纷舰卞树愚息辉亲夯嗜疗五纪货贤搪贺部谰湍砂苇烫岩遇周达阻匈苏凌辞稚毋霉儿呕匣奢膀砷棒魔谷枪捻炔蒸绷坊谁避廷愁蹭栋秋脏投郁妨吹 QBXXXXX建设工程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ZGJYHZ/WI-2007

4、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版号:A/01批准: 审核: 编制: 受 控 号:2006年4月20日发布 2006年5月1日实施XXXXX建设工程公司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目的以最快的速度,最合理的分工,最有序的运作应对突发特种设备重大事故并实施有效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点,维护公司职工生命安全和生产安全。第二条 工作原则1、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协调行动。2、职责明确,力量集中,措施得力。3、群专结合,快速有效。4、单位自救与公司救援结合。第三条 编制依据依据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锅炉压力容器 压力管道 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及相关法规、

5、规定等编制。第四条 事故范围本预案所称特种设备特大事故,是指在公司所有工程施工过程中使用特种设备的单位突然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特大人身安全和特大财物损失的事故。(一)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施工过程中由各种原因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二)桥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等起重设备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三)锅炉爆炸事故(四)压力管道泄漏、爆炸事故。(五)压力容器(含固定、移动式、氧气、乙炔瓶)泄漏、爆炸事故;特大事故的具体标准,按国家或行业、地方的有关规定执行。第五条 特种设备事故的分类特种设备事故按照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破坏程度,分为特别重大事故、特大事故、重大事故、严重事故和一般事故。特别重大事故:

6、造成死亡30人(含30人)以上,或者受伤(包括急性中毒,下同)100人(含100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含1000万元)以上的设备事故。特大事故:造成死亡1029人,或者受伤5099人,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含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设备事故。重大事故:造成死亡39人,或者受伤2049人,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含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设备事故。严重事故:造成死亡12人,或者受伤19人(含19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含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以及无人员伤亡的设备爆炸事故。一般事故:无人员伤亡,设备损坏不能正常运行,且直接经济损失5

7、0万元以下的设备事故。第六条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公司各基层施工单位因特种设备引发的公共事件。第二章 基本状况 公司是集房屋建筑、设备机电安装、钢结构制作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工程施工遍布全国多省、特种设备使用频繁,且流动性大,安全工作尤为重要。第三章 预防与应急措施第一条 电梯、大型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和应急抢险单位,应当根据本规定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单位的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第二条 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本单位的特种设备数量、安装位置分布情况;(二)在日常运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可引发事故的故障类型

8、、征兆、应对措施;(三)进行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指挥的组织机构管理网络及抢险救援队伍;(四)相应的设备操作人员、维修人员、部门主管、分管领导、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在处理事故时的职责。第三条 电梯的使用单位必须委托具有电梯维修保养资格的单位对其电梯进行保养。负责电梯日常维修保养的单位职责如下:(一)应对其保养的电梯的日常安全运行负责;(二)配备与其所保养数量的电梯相匹配的工具、人员、交通工具,在接到电梯困人故障后30分钟内赶到现场进行抢救;(三)根据本单位的业务状况、所保养电梯的技术特点制定本单位的抢险方案。第四条 各使用单位和应急抢险救援单位应根据本单位设备的特点和应急救援方案的规定,配备必要的

9、设备、工具、救援物品等物资储备。第五条 各使用单位和应急抢险单位应定期组织本单位的事故应急处理知识、技能的培训和应急演习。第六条 使用单位应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日常性维修保养和定期自行检查,按照有关规定要求按期安排对特种设备进行定期检验。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后,使用单位应当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第四章 事故报告与现场保护第一条 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应当立即做到:(一)按本单位应急救援预案的规定,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组织抢救,防止事故蔓延扩大;(二)严格保护事故现场;(三)立即向公司有关领导报告,同时拨打120抢救受伤人员。第二条、事故应急组织体系及

10、相关机构职责1、应急组织机构群工部工会财务部武装保卫部经理办公室工程技术部人力资源部物资供应部安全技术部基层单位应急指挥中心2、应急指挥中心组成总 指 挥:公司总经理 : 副总指挥:公司生产副经理 : 公司总工程师 : 工会主席: 成 员: 3、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职责(1)制定公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培训和演练。(2)建立公司应急救援体系,制定应急管理制度,组建应急救援队伍,加强专业应急援队伍建设;定期组织培训和演练;并根据每次演练的实际情况,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应急救援预案。(3)做好应急救援装备的配备,应急救援的预算、使用、管理工作。(4)确定事故现场指挥人员,协调事故现场有关

11、工作。(5)根据事故发生情况,及时启动并终止应急救援预案。(6)调动各应急救援力量和物资,及时掌握事故现场的态势,全面指挥应急救援工作。(7)加强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和管理。(8)负责保护现场及相关数据。(9)负责现场事故受伤人员的救护和治疗,重伤员转送医院进行抢救。(10)及时上报事故情况,随时请求社会力量支援。(11)负责进行事故的调查处理、分析事故原因、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第三条、事故的监控与报警(1)操作人员一旦发现事故,要立即报告基层单位项目部负责人,负责人应及时向公司安全技术部汇报。(2)事故单位同时要立即组织自救;发生事故的工作现场应迅速查明事故发生的源点和原因,要采取一切防

12、止事态的扩大。(3)公司安全技术部接到报警后,必须立即报告公司主管安全的副总经理或公司总经理,总经理要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成立事故现场指挥部,并明确现场指挥负责人;(4)应急救援中心成员单位负责人要立即赶赴现场,立即按照本预案规定开展现场抢险工作。(5)指挥中心要将事故立即通报上级安全主管部门,同时,根据事故类型和严重程度,依照法律法规和标准向上级报告,并请求对事故的抢救或支援。第四条、应急响应总结评审应急救援恢复正常秩序应急结束应急恢复事态控制救援行动应急启动善后处理扩大应急应急资源调配报告地方政府现场指挥到位确定响应级别发生事故现场人员组织自救事故调查现场清理解除警戒医疗救护边界治安事故

13、抢险抢救伤员应急指挥小组事故监控与报警发生特种设备事故第五条、应急处理措施1、处理措施(1)各项目部应将110、120、项目负责人、安全员手机号码以及公司应急领导手机号码、当地安全监督部门电话号码、标识于工地明显位置。(2)各项目部必须成立应急救援小组,并由项目部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3)事故发生后,现场要做好警戒和疏散工作,保护现场,及时抢救伤员和财产,并由现场的项目部负责人指挥。(4)根据事故发生具体情况,拨打120或110等求救电话,或及时将伤员送往就近医院进行抢救治疗,并及时向公司安全部门及领导汇报。(5)事故发生后,项目部及公司全体职工应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主动积极地投入到紧急情况的

14、处理中去,各种设备、车辆、器材、物资等应统一调谴,各类人员必须坚决无条件服从领导的命令和安排,不得拖延、推诿、阻碍紧急情况的处理。2、应急结束当遇险人员全部得救,事故现场得以控制,事故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及导致次生、衍生的事故隐患消除后,经现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确认和批准,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应急救援队伍撤离现场。由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宣布应急结束。7.3应急恢复在救援行动结束后,要及时进入应急恢复阶段。包括清理现场,人员清点和撤离、宣布警戒解除、进行善后处理和事故的调查等。第六条、应急教育、训练和演习1、应急教育为全面提高员工的应急能力,要对员工进行日常应急教育培训、应急训练进行实战演习,确保员工应急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提高。要做出对群众日常宣传教育的具体规定,尤其是位于特种设备运行周边的活动人群,要使其了解潜在危险性质,掌握必要的自救知识,了解预先指定的主要和备用疏散线和集合地点,了解警报的含义和发生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