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全部教案-(精选)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8990952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全部教案-(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小学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全部教案-(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小学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全部教案-(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小学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全部教案-(精选)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小学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全部教案-(精选)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全部教案-(精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全部教案-(精选)(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学期六年级下册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学校 东 街 小 学班 级 六( )班 教 师教 学 进 度 计 划一、 目的与指引思想:在学校领导的指引下,我们将进一步学习新课程原则,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行目的,继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引导本年级段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深切的体验,产生积极的感情,激发孩子研究生活和科学的欲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团队合伙意识,从而进一步加强人际交往的能力。二、班级状况分析:六年级班共有学生近18人。通过一种学期的接触理解,发现班级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对周边的一切布满了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平时积极参与班级和学

2、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从中得到锻炼,受到启发,培养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强了彼此之间的合伙与交流能力。三、 具体工作及措施: 1、设情境 列课题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将根据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编写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引与示例及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所提供的内容,抓住学生的爱好点,创设问题的情景,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产生研究的欲望。激发学生去观测生活,并对生活进行思考,制定好活动方案,自主摸索,自主研究,从而解决问题。、重感受 促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立,无疑是学校课程形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而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则是其中最具人文性的部分。这些评价与我们平时的评价有诸多不同,她的评价侧重于活动的过

3、程和自己的感受,得失,是所有参与者之间的平等交流,有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为师生提供一种反思的参照,从而获取新的动力。她山之玉可以攻玉,为了使评价真正发挥其交流作用,我们将加强小组间的评价交流,将不同的活动方案进行交流,取长补短,使活动更好地发展。3、学理论 明目的我们将继续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关理论丛书,针对实行过程中浮现的问题,寻找有关理论,联系实际状况解决问题,使综合实践活动更能达到预想目的,而趋于完善。第课 自然灾害的避免与自救教学目的:1、让学生根据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学会自救自护。 2、能学会采用积极有效的措施,尽量的减少损失。3、通过读新闻、模拟表演、交

4、通安全知识抢答等形式引起同窗们对消防安全的注重。4、通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同窗们理解某些基本的消防规则,懂得发生火灾后应当如何做,平时注意如何避免火灾。 教学时间:二教时总学时第1学时第一教时教学过程:一、发生自然灾害时的自救自护 1、生活中均有哪些自然灾害?学生讨论、交流。如:地震、雷雨、冰雹、滑坡、泥石流、落水、火灾等。2、发生这些自然灾害时应当怎么做?学会小组先讨论发生地震时怎么办?交流:(1)不惊恐失措,不要去阳台或窗下规避,不要拥向楼梯。 (2)要迅速躲在桌、柜、床等家具下面或小房间里。 (3)在学校要听从教师指挥,安全疏散。二、模拟演示。第二教时 总学时第2学时一、消防安全教育1、发

5、生火灾时怎么办? (1)看火灾资料片。 (2)讨论交流。 (3)模拟演示练习 ()主持小结: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火。但是火如果使用不当或者管理不好,就会发生火灾,严重威胁人们的生活,给我们的生命财产和国家的建设发展导致巨大的损失。因此消防安全十分重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消防安全的有关知识。2.消防安全知识竞赛(抢答形式)(1)火灾的避免涉及哪些?(2)易燃物品应当如何放置?()平时用电炉取暖对不对?有什么影响?()蜡烛为什么要及时熄灭?(5)年龄小的同窗为什么不能自己燃放鞭炮?(6)发生火灾时,要拨打什么报警电话?并且要说清晰什么?(7)小学生能不能参与灭火行动?(8)从失火的楼房内如何逃离危险

6、?、看模拟表演,议一议:(1)表演内容:一名小学生放学回家路上同小伙伴一起到山上玩火?(2)议一议:表演中的小朋友违背了什么规定?我们应当如何避免火灾?(3)把小朋友的错误纠正过来。(4)谈心得体会。4、模拟练习:集体演示当在参与集体活动时意外发生火灾应当如何做5、小结:(1)同窗们小结:通过这次活动,你懂得了什么?()班主任小结:消防知识我们一定要牢记,平时避免为主,由于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自己的手里,但愿同窗们通过这次班会活动,学会爱惜生命,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二、发生其他的自然灾害时该怎么做?交流讨论。1、演图片,找错误。2、如何向家人或好朋友作宣传。3、小结:要学习自救互救知

7、识,科学救人。第2课 水果大观园教学规定:.结识几种常用的水果,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学会制作简易的水果拼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精神、审美情趣、团结协作的精神和讲究卫生的习惯。教学重点:学会制作简易的水果拼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精神、审美情趣、团结协作的精神和讲究卫生的习惯。教学准备:1. 学生:材料:多种水果若干工具:刀、砧板、一次性桌布、牙签、水果盘座位:四人小组2 教师:自制课件。教学时间:二教时总学时第3学时第一教时一、 导入,揭题水果是人们爱慕的一种食物。它不仅能给我们人体补充许多营养,并且还能给我们补充许多微量元素(如锌、镁、铁等)。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上供

8、应的水果更是品种繁多,琳琅满目。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水果大观园去瞧瞧吧。二、 结识水果(出示水果图片:猕猴桃、草莓、芒果、柿子、杨桃、樱桃).你能叫出它们的名称吗?还能简介一下它们的营养价值或食疗作用吗?2. 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出示水果名称及营养价值或食疗作用。 . 猕猴桃:其维生素c的含量是橙子的两倍,可以更好地提高抵御力,避免感染疾病。.草莓:维生素c的含量非常丰富,还具有胡萝卜素,具有明目养肝作用,还具有果胶和膳食纤维,可以协助消化,被称为“水果皇后”。 芒果:具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和独一无二的酶,可以令肌肤富有弹性,并且延缓皱纹生成,最适合爱美的女性。 柿子:疲劳多数状况下是由于缺血导致的

9、,而柿子里具有诸多铁元素,可以刺激血红蛋白的生成。柿子还可以协助排除体内毒素。.杨桃:是一种水分诸多的水果,果汁能增进食欲,协助消化,治疗皮肤病的功能。.樱桃:含铁量居于水果首位,维生素含量比葡萄、苹果、橘子多4倍。总学时第4学时第二教时一、 观摩制作1. 请您欣赏正由于水果有如此多的营养价值和食疗作用,因此无论是国宴上,还是家庭喜庆宴席上,都少不了它的身影。聪颖的厨师们还把它们做成一道道水果拼盘,以此增进食欲,美化宴席、烘托氛围、增进友谊。请欣赏水果拼盘。. 指名学生说说这些水果拼盘分别是用什么水果做成的? 揭示水果拼盘的制作环节 选料从水果的色泽、形状、口味、营养价值、外观完美度等多方面对

10、水果进行选择。 构思制作水果拼盘的目的是使简朴的个体水果通过形状、色彩等几方面艺术性地结合为一种整体,以色彩和美观取胜,从而刺激客人的感官,增进其食欲。 色彩搭配水果颜色的搭配一般有“对比色”搭配、“相近色”搭配及“多色”搭配三种。红配绿、黑配白便是原则的对比色搭配;红、黄、橙可算是相近色搭配;红、绿、紫、黑、白可算是丰富的多色搭配。 器皿选择如长形的水果造型便不能选择圆盘来盛放。此外还要考虑到盘边的水果花边装饰,也应符合整体美并能烘托主体造型。 常用刀法打皮:用小刀削去原料的外表皮,一般是指不能食用的。横刀:按刀口与原料生长的自然纹路相垂直的方向施刀。可切块、切片。纵刀:按刀口与原料生长的自

11、然纹路相似的方向施刀。可切块、切片。斜刀:按刀口与原料生长的自然纹路成一夹角的方向施刀。可切块沏片。剥:用刀将不能食用的部分剥开,如柑、橘等。锯齿刀:用切刀在原料上每直刀一刀,接着就斜刀一刀,两对刀口的方向成一夹角,刀口成对相交,使刀口相交处的部分脱离而呈锯齿形。 勺挖:用西瓜勺挖成球形状。多用于瓜类。剂或挖:用刀挖去水果不能食用的部分,如果核仁等。4以“三足鼎立”为例,具体简介水果拼盘的制作措施(播放视频)二、 动手操作1 出示操作规定: 构思新颖 色彩协调 分工协作 讲究卫生 注意安全.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三、 欣赏评比1 出示评比规定: 最佳创意奖构思新颖 最佳合伙奖团结协作 最佳制作奖

12、作品精美2. 学生自由观摩3. 推荐评优,陈述理由四、 总结延伸我们今天初步学习了简易水果拼盘的制作,诸多同窗意犹未尽,还想大显身手一把,那么,教师就布置个作业,“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就快到了,请你们用实际行动制作一盘水果拼盘孝敬一下奶奶、妈妈等家人,好吗?第3课 我的成长册教学目的:1、语文课程原则指出:“倡导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解决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伙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解决信息的能力,能充足地将课本内容、课外知识、现代信息有机融合,扩大个体信息容量,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增进主体充足参与,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为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