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资料】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知识导引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8989868 上传时间:2023-10-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课资料】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知识导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备课资料】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知识导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备课资料】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知识导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备课资料】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知识导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备课资料】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知识导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备课资料】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知识导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课资料】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知识导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一、知识导引(一)知识网络五代十国 西夏辽北宋西夏金南宋元朝(二)表解知识点1并立的民族政权与统一并立的民族政权与北宋并立政权名称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所属民族契丹(辽)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上京契丹北宋960年赵匡胤东京汉西夏11世纪前期元昊兴庆党项与南宋并立西夏11世纪前期元昊兴庆党项金12世纪初完颜阿骨打会宁女真南宋1127年赵构临安汉统一元朝结束并立局面建立时间1271年建立者忽必烈都城大都政权元政权,即蒙古族政权制度行省制度民族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历史人物成吉思汗、忽必烈、文天祥、马可波罗历史事件蒙古政权建立、元朝建立、南宋灭亡2经济重心南移经济重

2、心南移农业农作物引进占城稻,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经济作物棉花种植扩展到长江流域,茶树的栽培有很大发展。谚语“苏湖足,天下足”。手工业纺织业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制瓷业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造船业造船业居世界首位。商业国内贸易市场上来自全国各地以至国外的商品琳琅满目,国内外客商往来不绝。海外贸易是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货币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城市著名城市开封、临安。繁荣景象临安人口多达百万,大街小巷店铺林立。3灿烂的宋元文化灿烂的宋元文化科技三大发明活字印刷术发明者北宋毕升,活字印

3、刷经济省时,促进了文化传播,比欧洲早了约400年。指南针起源于战国司南,北宋制成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后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欧洲航海家的探险活动创造了条件。火药古代炼丹家发明,唐末开始用于军事上。宋元时,广泛用于战争,火药武器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14世纪传入阿拉伯与欧洲。历史意义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和造纸术,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科学家沈括著梦溪笔谈,创“十二气历”,“石油”一词由他开始使用。郭守敬编制“授时历”,主持开凿通惠河。史学史学家司马光著资治通鉴,编年体通史,叙述了从战国至五代历史,对于研究古代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文学杰出词人苏

4、轼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他的词气势豪迈,雄健奔放。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李清照她的词风格委婉,善于运用口语,格外清新自然。辛弃疾他的词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怀。艺术画家张择端北宋清明上河图赵孟元神品(绘画)书法家苏轼、 黄庭坚、米芾、 蔡襄宋四家赵孟元代4宋代的社会风貌宋代社会风貌物质生活丰富衣各级官员的服色有严格规定,受少数民族影响。食饮食丰富,食品有二百多种,肉食以羊肉为多,南方人吃鱼。住贵族官僚的宅第,前堂后寝。百姓的住房多为低矮的茅屋。行牛车、驴车、轿子等。精神生活多彩娱乐活动娱乐场所“瓦子”,有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有说书的、唱曲的、耍杂技的等。还有许多摊位,卖饮食、药材、卖古玩的

5、等。大的瓦子可容千人。节庆活动今天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是从宋代开始的。(三)剖析重难点1契丹与北宋的关系契丹是我国历史上北方重要的民族,它早于北宋建国,却与北宋几乎同时灭亡。契丹建国后,势力不断扩大,与中原政权的冲突也就不断加剧。如何给学生讲清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就成为重点问题。北宋初年两次对辽用兵,试图统一北方;辽也曾在宋真宗时大举攻宋。从这一过程看,二者实力相当,所以两国订立了澶渊之盟。澶渊之盟实际上是双方妥协的结果。从此之后,北宋在边境上的雄州、霸州等地设置榷场,开放交易。北宋的制瓷和印刷技术传往辽。民间的交易也很发达。澶渊之盟是辽宋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使辽宋之间由以战为主

6、转为以和为主。由于澶渊之盟是北宋用“岁币”换和平的一种做法,对于北宋来说是妥协屈辱的,所以如何评价澶渊之盟是一个难点。因为“岁币”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削弱了自己的国力。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来看,澶渊之盟的订立也有积极的作用:它结束了宋辽之间的战争,使双方边境转入相对稳定和平的状态,互相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有利于后来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民族友好、民族融合始终是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因此澶渊之盟虽有妥协屈辱的一面,但对民族的和平发展又具有正面作用。2岳飞抗金当北宋与辽走向衰落时,东北地区靺鞨族的后代女真族兴起并建立了国号为金的政权。从此,女真族的金政权

7、和汉族的宋政权之间又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女真族是我国历史上北方的一个重要的民族,它的英雄人物完颜阿骨打于1115年建立了自己的政权金,并于1125年、1127年灭亡了腐朽的辽和北宋。北宋灭亡后,宋徽宗的儿子康王赵构重建政权,后来定都临安。由于临安在东京之南,史称南宋。从此,开始了金与南宋长达一百多年的对峙。金军在对南宋的战争中残暴掳掠,激起了南宋军民的奋起反抗。以岳飞为首的南宋主战派将领进行了顽强的抗金斗争,岳飞就是抗金将领中一个典型的代表。岳飞后来被秦桧等人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虽然被杀害了,但他的精忠报国的业绩是不可磨灭的。岳飞抗金活动阻止金兵南下,使南方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免遭女真贵族

8、的破坏,是历史上的正义之举。至今,岳飞抗金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永远被人民纪念。对于岳飞抗金的评价,又是一个难点。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正确的方法是把历史人物置于他所处的时代,他的行为是否符合时代的要求,是否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岳飞的抗金活动,实质上是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为保卫南方人民免于遭受金朝的侵掠,作出了历史的贡献。但他毕竟是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员,完全自觉地站到了保卫宋王朝的地主阶级立场上。正因为如此,他不惜一切去残酷镇压农民起义,而当高宗发出金牌迫令退军时,他只能伏首受害。3南方经济的发展秦岭淮河这道天然界线,大致把我国领土分成南北两半。历史上,南方的经济发展曾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远

9、远落后于北方。但后来随着北方人口不断的南迁,南方经济不但赶上而且还大大超过了北方。自五代十国以来,南方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了重大发展,为商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宋代以来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南宋时期,宋朝统治中心南移,加上政府的倡导,促进了南宋的商业经济发展。宋朝南方农业发展表现在:从越南引进的新品种占城稻;重要的粮仓苏州、湖州;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水稻。那时南方手工业中,纺织业、制瓷业、造船业很兴旺。南宋最大的商业都市是临安,两个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泉州、广州。宋朝社会生产在农业、手工业、商业方面都有了巨大的进步。经济中心的转移是一个难点。经济重心南移从唐朝中后期开始,到南宋最后完成。归纳其南移

10、的原因如下:第一,自唐朝晚期以来,大量中原地区人口南迁,既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也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第二,宋代气候条件变化,使南方更适宜农业发展。同时,由于北方经济开发较早,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破坏较为严重,而南方自三国时期以来不断的开发,加上自然环境保持较好,从而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第三,自唐末以来,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相对安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两宋时期,中原人民反对北方少数民族贵族掠夺的斗争阻止了北方少数民族贵族的南下,使南方免遭战祸。第四,统治者重视经济的发展,采取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4

11、宋代的社会风貌由于宋朝社会生产在农业、手工业、商业方面都有了巨大的进步,使得人们的衣、食、住、行、娱乐、节庆等社会生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宋代的衣食住行展示了宋代市民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是重点内容之一。那时服饰发生了三个方面的变化:官员服饰,从节俭变为奢侈;劳动者服饰,受少数民族影响,小袖狭身的短衣流行;妇女缠足陋习也从宋代逐渐传开。那时南北方在饮食上的区别是:肉食北方羊肉为多,南方吃鱼多;主食北方以包子等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饮茶“斗茶”习俗和“献茶”民俗。那时的饮食相当丰富,东京城里的食品就有二百多种。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的描绘中,我们可以看到“市郊村野”的房屋布局稀疏、茅草结庐简朴;“

12、都市街景”的房屋栉比鳞次、楼阁轩昂、陶瓦盖顶豪华。牛、驴、轿,就是当时的主要交通工具。瓦子里的活动则展示了宋代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也因此不断壮大,市民文化也逐渐丰富起来。当时产生了大量的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瓦子”,大的瓦子可以容纳千人。瓦子中的活动,既有物质生活,也有精神生活,它是宋代经济发展的一个展现和缩影,是难点。5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蒙古族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民族,12世纪时,蒙古各部互相混战、动荡不安。后来铁木真统一各部,结束了内部混战局面,使蒙古迅速强大起来,他被尊为成吉思汗,并于1206年建立了蒙古政权。之后,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们又

13、发动了大规模扩张战争。先后灭掉了西夏、金、大理等政权。成吉思汗是蒙古族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同阿保机、阿骨打一样,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优秀的历史人物,至今仍受到蒙古族人民的尊崇和全国人民的敬重。他促进了蒙古族封建化的进程,对蒙古族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1271年,忽必烈建立了元朝。1279年,元朝灭掉了南宋。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朝代。它的统一,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使社会走向安定,促进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开拓了空前辽阔的疆域,促进了中国边疆地区的发展。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时期,民族融合进入到一个

14、新的阶段,我国历史上一个新的民族回族诞生了。行省制度是难点问题,学生理解起来较难。务必要使学生知道元代的行省比现在的省大,我们现在的行政区划就来源于元代的行省制度。元朝实行了行省制度,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元朝的疆域空前辽阔,原有的行政管理制度已经无法适应统治的需要。因此,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在中央设立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行省制度的建立,巩固了中央集权,能够对辽阔的疆域实行有效的统治,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行省制度被后来的明清所沿用,对后世影响深远。6四大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这三大发明,加上造纸术的发明,这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印刷术的发明给人类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对于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起过巨大的作用。正因为这样,印刷术和火药、指南针一起,被马克思称为“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马克思联系欧洲的历史发展阐述说:“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经济学手稿(18611863年)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是教材的难点。初一学生还没有接触世界历史,让他们感知四大发明对整个世界的影响确实难了一点。(四)学法指导1如何解析选择题?(1)用排除法解析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