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村青合作经济组织开辟农村共青团工作新阵地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8989723 上传时间:2024-01-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农村青合作经济组织开辟农村共青团工作新阵地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发展农村青合作经济组织开辟农村共青团工作新阵地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发展农村青合作经济组织开辟农村共青团工作新阵地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发展农村青合作经济组织开辟农村共青团工作新阵地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发展农村青合作经济组织开辟农村共青团工作新阵地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展农村青合作经济组织开辟农村共青团工作新阵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农村青合作经济组织开辟农村共青团工作新阵地(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展农村青合作经济组织 开辟农村共青团工作新阵地 作者: 日期:1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发展农村青年合作经济组织 开辟农村共青团工作新阵地调查研究 2009-05-09 11:37:17 阅读97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对京山县农村青年专业合作社的调查与思考为认真贯彻落实团中央关于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的指示精神,探寻依托农村青年合作经济组织为广大农村青年提供服务与支持的工作路径,创新产业建团、协会建团等农村基层团建模式,更广泛地吸引、凝聚和覆盖农村青年,团县委对全县54家农村青年专业合作社进行了比较深入和全面的调查。一、 京山县农村青年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特点截至2008年12月,

2、全县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76家,其中由40岁以下青年领办的有19家,40岁以下青年占社员总数的50以上的合作社有35个,涵盖农村种养殖、农产品加工业、农机服务、农产品运销等多个行业,入社青年农户2316人,带动农村青年14609人。从调查看,京山县农村青年专业合作社具有以下显著特点:1.发展迅速,主要集中于传统种养业。近几年,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加快,京山县农村青年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发展势头强劲。2006年4月至今,两年多的时间里,京山县农村青年专业合作社从零发展到54个,分布在全县14个乡镇。不仅合作社的数量迅速增加,单个组织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在调查的54个合作

3、社中,成立时共有成员478人,平均会员9人,到2008年底成员数为8402人,平均会员156人,比成立时增加了94。4. 从调查看,京山县现有农村青年专业合作社主要集中在特色种植业、畜牧业和水产业等领域,其中种植业合作社16家,占29。6,养殖业合作社27家,占51。9,两者合计占79.6。这说明,京山县农村青年专业合作社的分布更多停留在初级农产品上,加工业方面的合作较少,这主要是加工业对资金、技术、设备的要求较高,县域内大部分农村青年专业合作社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2。类型多样,青年能人带动型占主体。京山县农村青年专业合作社呈现出多渠道、多形式的发展格局,组织类型主要有主导产业带动型、龙头企业

4、带动型、政府或职能部门带动型、能人大户带动型等四种类型。其中能人大户带动型是由有经营头脑、组织能力、经济实力和奉献精神的青年能人、大户挑头创办。这类合作社感染力强,群众愿意参加,尤其对青年的吸引和凝聚作用显著。调查显示,青年能人牵头领办的合作社现有36个,占总数的66。67,是各类合作社的主体。3.初级服务功能具备,组织结构基本完整.从调查看,京山县农村青年专业合作社之所以能在促进青年农民发展产业、搞活经济、增收致富方面发挥作用,关键在于其能为成员提供系列化服务。技术支持、提供生产资料和统一组织销售是合作社提供的3类最为主要的服务,提供这3类服务的合作社分别占调查样本数的约为24.07、77.

5、78和87.04。提供资金支持、土地经营和进出口代理服务的比较少,大约占调查样本数的1.85%、3.7和3。7。可见,目前,京山县农村青年合作社基本停留在初级服务的阶段,共同使用资金、设施等生产要素方面的合作还不多见.调查显示,大部分合作社建立了完整的组织构架,包括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理事长和监事会,组建了具体的经营部门,有的还建立了党支部。永兴镇老柳河甲鱼养殖专业合作社中有党员15名,老柳河村大学生村官、村团支部书记苏永霞兼任党支部副书记。调查的54个农村青年专业合作社有38个(占总数的70。4%)制定了章程,有的还制定了人事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农机使用管理制度等具体的工作制度。4.部

6、分合作社规模化特征开始体现,带动作用比较明显。在调查的54个农村青年专业合作社中,注册资金低于50万的有14家,占25。93;在50万到100万之间的有15家,占27。78;100万至200万的有10家,占18.52;200万至500万的有6家,占11。1%.虽然,小于500万的合作社占主体,但500万以上的也有9家,占16.68%。注册资金最高者是京山县钱场养鸡专业合作社,为6468.7万元。可见,部分合作社资产规模比较大,具备较为雄厚的经济基础,一批带动能力强和辐射范围广的合作社已经成长起来。54个农村青年专业合作社中,带动青年人数在50100人之间有16家(占29。63%);带动青年人数

7、在100200人之间的也比较多,共有14家(占25.93%).这两类合作社成为京山县农村青年专业合作社的主体。二、农村青年专业合作社对带动农村青年致富和促进农村发展的积极作用从调研看,农村青年专业合作社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兴产物,是农村青年广泛参与、主动聚集的新阵地,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提高了农村青年的组织化程度,分担了市场风险,增强了竞争力。农村青年专业合作社通过组织的力量把单个分散的青年农户组织起来,形成规模生产和规模经营,规避市场信息不灵、销售产品成本高及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等一系列问题,为青年农民进入市场架起了桥梁和纽带,提高了他们的市场主体地位。“

8、全国科技致富带头人标兵、“湖北省首届新农村建设十大杰出青年刘若峥牵头兴办的京山县峥嵘农庄种植专业合作社,吸纳会员212户,带动农户3000多户,通过“四个统一服务,实现社员与市场的对接,2008年为社员平均增加纯收入5200元/人。2优化了农村经济结构,推动了产业发展,促进了青年增收调查显示,一些地区形成了农工商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农业产业化生产格局。青年农民依靠合作生产的优势,减少了交易中间环节,节约了交易成本,获得市场流通环节的利润,增加了收入;同时许多合作社通过发展新产业,或延长原有的产业链条,或扩大现有生产规模,不仅把增值的加工和销售利润返还给社员,还促进了农民就业。统计数据显示,加

9、入农村青年专业合作社的成员较之未加入前,平均每人增加的经济收益比重在20左右。 3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了先进技术,提高了青年的科学文化水平.农村青年专业合作社把普及、推广农业科学技术作为服务于社员的主要内容,逐步形成了与市场体制相适应、与农民经济利益密切相关的信息和技术供求机制,提高了农民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农产品的质量。同时,农村青年通过参与合作经济组织,提高了自我组织、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对于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新型青年农民具有积极作用。近两年,京山县各类农村青年专业社通过各种形式培训社员累计7800多人(次)。可以说,一个农村青年合作经济组织,就是一个农村青年人才

10、培训基地,一个农业高新技术推广基地,一个创业致富信息发布基地.4完善了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了团干部干事创业的水平.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起来以后,把分散经营的农户与千变万化的市场连接在一起,成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广大基层团干部通过参与建设农村青年合作经济组织,领着青年干、干给青年看,既转变了工作作风,密切了与青年的关系,又增强了基层团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京山县乡巴佬养鸭专业合作社带动了坪坝镇的780多名青年从事养鸭产业,镇团委敏锐抓住这一产业链上的青年群体,通过建立团支部,开展“送技术、送知识、送文化、送项目”四送活动,既帮助了青年发展生产,又改变了团组织软弱涣散的情况。当然

11、,由于发展时间不长,运行机制不完善,外部环境不健全,京山县相当部分农村青年专业合作社仍然面临着多重困难,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一是规模仍然较小,服务带动能力不强。二是内部机制不健全,管理欠规范.三是专业运作人才缺乏,市场竞争力难以提高。四是融资困难,持续性发展显著制约。五是扶持政策不足,公共服务缺位。这些都是京山县农村青年专业合作社普遍存在、农村青年反映比较集中的瓶颈问题,同时也为共青团服务农村青年专业合作社发展提供了切入点。三、共青团发展农村青年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议通过调研可以初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共青团发展农村青年合作经济组织,应该坚持市场运作与团组织推动相结合的原则,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

12、充分发挥共青团的自身优势,通过典型示范、政策支持、项目扶持、提供服务等方式,加大对农村青年合作经济组织的凝聚和培育,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大力构建“团支部农村青年合作经济组织”的格局,牢牢巩固联系、覆盖、凝聚农村青年的新阵地。 1。从加强农村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入手,夯实农村青年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组织基础。村团组织是农村青年工作的领导力量,农村团干部队伍的素质、能力及领导水平,决定着共青团服务农村青年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实际效果。因此,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建好配强镇村团的班子。对乡镇,要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在优化“上”的环境和拓宽“下”的渠道上下功夫,选拔一批能力强、作

13、风好的青年干部充实到乡镇团委班子中,改善班子结构,提高战斗力。对村级,要旗帜鲜明地倡导“能人管团”,创新选拔方式,拓宽选拔渠道,把那些思想解放、头脑灵活、带头致富的青年能人推选到团支部班子,树立农村团干部由“政治型”向“经济型”、由“守家型”向“创业型转变的导向。 2.从加强教育引导入手,营造农村青年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浓厚氛围.加大宣传力度,通过进村入户宣讲、报纸刊物电台宣传等多种方式,让更多的农村青年了解合作经济组织。要通过培训、参观、专题辅导等形式,提高广大团干部特别是县乡团委书记对农村青年合作经济组织的认识,培养一批能够掌握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理论和具体操作方法的工作骨干。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农

14、村青年产业带头人、青年星火科技带头人、青年种养大户、青年专业大户发挥各自优势,领办或合办农村青年合作经济组织,及时发现、树立他们当中涌现出来的青年模范,用典型当引擎,引领广大农村青年走“加入组织、联合发展之路。要抓好试点示范,推广先进经验,把那些符合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技术比较领先、经营项目有市场前景的农村青年合作经济组织纳入重点培育和扶持对象,以点带面,促进农村青年合作经济组织的全面活跃。3.从争取支持入手,形成农村青年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整体合力。议在县级及以上成立以党委或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团委和有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指导协调委员会,团组织要紧紧依托这一联合工作机构,加大部门协调力度,从政策、

15、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支持和帮助农村青年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和发展.如:协调民政部门简化农村青年合作经济组织的注册登记手续,酌情减免登记收费;协调税务部门对其开展经营活动的税费在政策许可范围内尽量给予优惠;联合农行、信用社等金融部门,设立专项贷款等方式为其提供资金融通和业务结算等方面的方便;协调交通部门设立“绿色通道”,保证农产品货畅其流。4、从发挥团内资源入手,构建农村青年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服务平台.一是提供信息服务。各级团组织要充分发挥信息引导的职能,把国家关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法规以及生产、销售、供需等市场信息及时传递给农村青年合作经济组织.二是提供培训服务。团组织要筹集一定经费支持农村青年合作经济组织针对产业特点,结合青年需求开展培训。要广泛利用职业学校、干部培训基地、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等阵地,加强对农村青年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和骨干会员的知识培训。三是提供项目服务。一方面,各级团组织要将已有的工作项目与服务农村青年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有效结合起来,根据农村青年合作经济组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