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局林场基本情况调查报告毕拉河林业局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8988761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业局林场基本情况调查报告毕拉河林业局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林业局林场基本情况调查报告毕拉河林业局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林业局林场基本情况调查报告毕拉河林业局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林业局林场基本情况调查报告毕拉河林业局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林业局林场基本情况调查报告毕拉河林业局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林业局林场基本情况调查报告毕拉河林业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业局林场基本情况调查报告毕拉河林业局(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林业局林场基本情况调查报告 毕拉河林业局省林业管理局林业局林场始建于1954年,多年来以森工生产为主营产业,1998年全面禁伐,主要工作以天然林资的保护和公益林工程建设为主。全场现有职工总数643人;其中:在职职工367人,离退休职工276人。管理人员91人,生产职工276人,富余职工115人,下岗职工20人。全场下辖育苗工段一个,卫生所一个,学校一所,基层护林点6个。机械设备主要有:庆铃小汽车1台,专用于护林防火的南京依维柯车1台,对讲机10对,中转台1处。林场现有固定资产现值791.1万元,林区公路61.59公里,通讯线路57.1公里,房屋总面积6902平方米,其中危房面积4359平方米。

2、1999至203年,天保工程总投入3195.75万元,其中203年度总投入547.36万元,林业重点工程投入167.36万元,203年职工工资总额106.8万元,亏损总额72.23万元。二、自然地理状况林业局林场位于省县乡境内,中上游支流河的河流域,包括沟和沟两大沟系,地理坐标在东经28404200,北纬12102740之间。东接县,南靠县,西邻林场,北以河为界,总面积31466.7公顷。该场地处岷山山脉东麓高山峡谷区,属中山深切割地貌类型。境内群峰叠嶂,地势险峻,南高北低,易见断崖石壁和裸露石山。海拔1650米至4152米,相对高差在10002500米之间。本区受蒙古高压气团和海洋副高气流的

3、往返运动,大部分高海拔林区呈现春季干燥多风、夏季凉爽潮润、秋季潮湿多雨、冬季寒冷多雪的温带高寒,旱季显著湿润区气候。年均气温13.0C4.3C ;年均降水量435.8951.0毫米,多集中在79月份;年均蒸发量1972.5918.8毫米,空气相对温度在5982之间;全年无霜期24596.7天左右,年均日照时数1766.31398.4小时,日照率4032。境内土壤受太阳辐射和其它自然条件的影响,呈现较明显的水平和垂直分布,阳坡多为山地栗钙土,阴坡从上到下依次有山地草甸草原土,山地棕色森林土(局部出现暗棕壤)、山地褐色森林土。厚度多为1530至60厘米,常见裸露岩石。林地土壤湿润,有机质含量较高,

4、团粒结构良好,有较强的保水性能,腐殖质较厚。林场具有地形高差悬殊,气温变幅较大,经营活动时间长的特点,植被复杂,森林类型多样,主要有寒温性暗针叶林、红桦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次生落叶阔叶林等。主要树种有松科的岷江冷杉、云杉、华北落叶松、油松;柏科的甘川圆柏;桦木科的红桦、白桦;杨柳科的山杨等。灌木主要有杜鹃花科的笑靥杜鹃、千里香杜鹃;禾本科的箭竹;蔷薇科的小叶蔷薇;黄蔷薇、钝叶栒子;榛科的虎榛;忍冬科 的甘肃忍冬等。随着天保工程的实施,该场经营区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迅速增加,根据资料记载和调查走访,野生动物有高山裸岩动物群、森林动物群,草原动物群等种群。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约有26种,属国家一级

5、保护的有牛科的羚牛、猫科的雪豹。属国家二级保护的有犬科的豺,熊科的黑熊、棕熊;牛科山羊亚科的岩驴(四不象)、斑羚、岩羊、盘羊;鹰科鹰亚科的苍鹰;雉亚科的淡腹雪鸡、暗腹雪鸡、红腹角雉、藏马鸡(白马鸡)、蓝马鸡、红腹锦鸡;隐鳃鲵科山溪鲵。另有野生动物兽类野猪、獾猪、豪猪、狼、狍子、刺猬、果子狸、竹狸、草兔;禽类石鸡、大杜鹃、家燕、喜鹊、猫头鹰、雕、琢木鸟等,还有一些森林鼠类,森林昆虫如花鼠、蚱蜢、蝴蝶、蜥蜴等。三、社会经济状况林场境内仅舟曲县铁坝乡一个乡,该乡以农业为主,牧业为辅,经济收入较低。铁坝乡政府下辖11个行政村,26个自然村。全乡现有人口7049人,1441户。耕地面积9928亩,人均1

6、.4亩。主要农产品种类有小麦、青稞、玉米、蚕豆、马铃薯。有大牲畜4890匹(头)山羊、绵羊共5800只。由于地处林区气候条件较差,耕地坡度大、土壤质地恶劣、耕作技术跟不上、广种薄收、农业产量低、产值低、人均纯收入982元/年。近几年在政府鼓励扶持下,当地群众种植中药材积极性较高,全乡种植中药材面积1720亩。西部大开发给乡经济发展带来了希望,乡境内的河沿岸植被覆盖条件好,泥沙含量轻微,流量稳定,有利于小水电业的发展,全乡现有在建小水电项目11座、已竣工3座。程控电话沿路村寨村村通,随着交通状况的逐渐改变,该乡经济将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四、森林资状况铁坝林场现有经营总面积31466.7公顷,森林覆

7、盖率65.68。截止203年底,全场共有有林地面积14607.8公顷。灌木林地5802.0公顷,疏林地1910.8公顷,未成林造林地1172.1公顷,苗圃4.0公顷,无林地7688.5公顷,非林业用地面积266.7公顷。在有林地14607.8公顷的面积中:天然林面积11896.2 公顷,人工林面积2711.6 公顷,全场活立木总蓄积量1601118.0 立方米。人工林以云杉纯林为主,略有部分落叶松纯林,油松、侧柏或油松、云杉混交林,人工林林木平均胸径10厘米。全场重点生态公益林区划工作已结束,共区划重点生态公益林面积 22333.33公顷。五、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情况遵照上级指示,林场于1998年

8、月日停止采伐,主要工作转向天然林资的保护工程。几年来,在各级政府、组织的关怀帮助下,林场全体职工克服困难共同努力,全民动员、万众一心,圆满完成了富裕职工的分流安置、公益林建设、森林管护、后续产业的摸索开发和林业基础建设工作。通过几年的工程建设,在工程管理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建设成果,林区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休养生息。(一)在公益林建设方面,截至203年,林场累计完成公益林建设计划任务12953.6公顷。其中:人工造林项目完成2075.2公顷,计划完成率100,面积保存率100,株数保存率81.1,当年成活率86以上;封山育林项目完成7792.5公顷,计划完成率1

9、00,封山育林措施落实率100;人工模拟飞播造林项目完成671.5公顷,计划完成率100;人工促进天然更新项目完成1935.3公顷,计划任务完成率100。历年工程质量经林场、局两级自查,林管局复查各项目建设质量合格。202年春季经国家林业局核查,各项工程质量达到国家验收标准。在工程建设上,铁坝林场推行项目化管理、合同化管理,确保工程质量稳中有升。1、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组织领导。铁坝林场自实施天保工程后,即成立了场天然林资保护工程领导小组,由林场行政第一负责人担任组长,营林、财务、劳资、纪检等部门的主要骨干力量为组成成员,设有专门办公室专职人员负责办公,下设公益林建设、种苗工程、森林管护、人员分流

10、安置四个小组,责、权、利明确,机构精干,工作有力。2、贯彻“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九字方针,推行制度化管理。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干部认真学习国家林业局造林质量责任事故追究办法、天然林资保护工程管理办法、天然林资保护工程核查验收办法、全国造林实绩核查办法、天然林资保护工程“四到省”考核办法(试行)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和办法,在强化工程质量管理的同时,在资金管理上严格执行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相关规定,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封闭运行。3、实行工程招标制。对建设工程规范化管理,推行公开招标制度,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将具备资质的施工单位引入工程建设中,确保质量、工期、责任到人,

11、避免近亲繁殖、暗箱操作,预防违纪违法行为的滋生,净化工程建设领域环境。4、在工程管理上,将质量责任明确在施工前,对工程质量实行施工准备,施工开始,施工结束三个阶段由专职专业人员全程实行质量跟踪监控,及时消灭质量隐患。对工程的验收由各级组织采取自查、复查、抽查、核查的办法,从资金、合同、进度、质量四个方面全面管理考核。人工造林方面,贯彻“适地适树”原则,把好了苗木质量、整地质量、栽植质量、造后严管四个关口,并将保水剂、生根粉等现代科技产品引入造林中,提高苗木保存率。在近两年干旱河谷地块的造林中,推行收集雨水、人工浇水、保水剂保水覆盖地膜的“三水”造林法,有效提高了造林成活率。5、贯彻“三分造、七

12、分管”原则,针对近几年林牧矛盾、林农矛盾突出的实际情况,对封山育林和造林区,由林场经济民警按责任区划分地块承包巡护,动员当地乡村负责人和声望较高的人签合同承包协助林场管护,强化宣传投入,多方面、多层次、多渠道管护。(二)在森林管护方面 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严管经警护林队伍,确保森林资安全。从组织纪律、工作作风、技能培训、理论学习四个方面入手制订详细学习训练计划,定期军训,打造了一支半军事化专业队伍。在森林管护业务方面,按国家规定的面积将管护山头地块、管护责任落到了每个护林员个人身上,要求护林员每天在自己的责任区巡山查林,并详细记载巡山日志,按规定时间向分队或林场值班室汇报,场订了

13、许多量化考核指标,实行旬查月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与护林职工工资挂钩,视工资情况落实奖罚措施,有效调动了一线护林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保证了各项管护措施的落实。(三)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实施天保工程后,我场对六个护林点站的职工宿舍进行了全面的维修、粉刷,通程控电话的点站安装了电话,各点站配置了光伏电、短波基地台、对讲机、电视接收机、电视机、VCD,场拥有一台专职护林防火车。场设有天然林保护工程和护林防火两个专门办公室,设有专用的护林防火指挥室,图表、台帐、档案材料收集较全,管理规范,办公条件较前几年有初步改善。(四)在多种经营方面 由于林区社会经济状况普遍较差,信息闭塞、交通条件差,职工

14、下岗分流后大部分人经济困难,处于维持温饱状态,缺乏发展多种经营,扩大经济收入门路的原始积累和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理念,这方面的情况比较差。目前仅有个别职工从事养殖小尾寒羊,收购中药材工作,但规模小,技术落后,经济收入基本大于投入金,收效不大。六、今后的发展方向和思路由于受自然、历史、社会、经济等各种因子的作用,林区社会经济基础薄弱,职工队伍整体文化水平较差,接受新知识、新理念的速度迟缓,许多职工接受一次性安置后,没有主动去拓宽就业渠道,而是坐地吃本。当前林场鼓励职工种植花椒、核桃、杜仲等经济树种,承诺谁种植、谁管理、谁收益,缓解职工经济压力,但只是杯水车薪。小水电业的发展方兴未艾,成为民族

15、地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亮点,但我们跟上去一是资金贫乏,二是时机已经迟缓,步其后尘经济成效不大。企业根本的发展方向和思路我们认为:应当充分发挥我们的林业行业经营优势,通过各级组织积极协调,尽早得到国家批准将我们由森工企业性质转变为公益性林业事业单位,争取国家投入发挥行业优势,把国家公益性森林资造好、发展好、管理好,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七、林场的组织机构情况林场隶属于甘肃省林管局林业局,是一个科级建制的森工型林场;1998年停伐后转型由国家拨付天保资金以公益林建设和森林管护为主要工作。林场领导班子的组成情况为:党总支书记1人,场长1人,副场长2人,工会主席1人。主要负责人基本情况为:1、场长:,生于1964年12月,省县人,党员,1983年在林业局林场工作,现有文化程度大专。1999年9月任林业局林场副场长,203年4月任林业局林场场长。办公电话:2、总支书记:,生于1969年8月,省县人,党员,1990年7月由林校毕业分配林区工作,现有文化程度本科。年月任林业局党办室副主任,1999年4月任林场党总支书记。办公电话:林场电话:通信地址:邮政编码:附件:林场位置示意图见附图。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