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HT中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测量使用手册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8987201 上传时间:2023-12-07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MHT中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测量使用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MHT中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测量使用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MHT中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测量使用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MHT中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测量使用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MHT中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测量使用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MHT中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测量使用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HT中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测量使用手册(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HT中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测量(使用手册)一、测验目的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小学高年级和中学 生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他们所面临的内外压力普遍增多。适度的压力 可以提高个体的动机,促进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使个体适应的更好。但当前, 不少压力已超过了他们所负荷的程度,常常会引发过强的焦虑,紧张、不安、 抑郁、恐怖、孤独、自责、过敏、冲动,身体症状等心理困扰和适应问题,甚 至引发精神症状。通过本测验,就是帮助老师、家长和学生本人了解存在的问 题,然后有的放矢的从认知和行为等层面上进行辅导,以改善、维护和提高心 理健康水平。二、测验内容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是根据日本铃

2、木清等人编制的“不安倾向诊断 测验”修订,按焦虑情绪所指向的对象和由焦虑情绪而产生的行为两方面测定, 由 8 个内容量表构成。这是按照焦虑反应的表现方式和场合来分类的:1学习焦虑。近年来,随着升学考试和就业考试的难度增加,学生和父母 都很关心学习。每天把学习挂在心上,担心被老师提问,上课时一直不放心, 一有考试就怕得坏分数而无法安心学习,这些就是学习焦虑的表现。2对人焦虑。青少年时期,由于自我过强,不会与人交往,很怕生人,所 以,与他人讲话时,担心会不会脸红,受到教师或父母责备时,一直放在心上, 并担心朋友也会背地里说自己的坏话,因而经常感到焦躁。3孤独倾向。被父母疏远的儿童,娇生惯养在家称大

3、王在外懦弱的儿童, 腼腆抑郁的青少年,都经常因孤独而烦恼。这类儿童和青少年,和大家一起做 某件事时,由于技术差、经验不足,经常感到失败的威胁。因此,感到和大家 一起玩还不如一个人玩。这样,就越来越不会和大家一起相处。当别人高兴地 相互谈话时,就有一种我不仅不能参加,而且还被人家排挤的心情。这样恶性 循环下去,最后只要是人们聚集在一起,就会感到恐怖。这样,既想加入到伙 伴当中去,又想避免在伙伴们面前出现失败,因而产生不安倾向。4自责倾向。象打篮球、排球那样,如果自己的队输了,有些儿童和青少 年就认为是因为自己加入了才输的,而一直放在心上。在受到责备、打架之后 或成绩不好时,常会认为是自己不好。这

4、样,就对自己所做的事失去了信心。 经常担心,阻碍自己的行动。当发生不如意的事情时,不认为是他人的问题, 而经常认为是自己不好,对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惧倾向,称为自责倾向。5过敏倾向。感受性太强,就连小事都放心不下,行动受到严重损害的倾 向,称为过敏倾问。对周围的噪声特别敏感,担心家属中有人会受伤,生病或 死亡,决定事情不果断,即使做了好事也感到烦恼。6身体症状。当焦虑急剧袭来时,感到将要死去,呼吸感到困难,心跳加 快,感到喘不过气,出虚汗,头晕、知觉异常。如果焦虑是慢慢产生的,就会 心神不定,心跳异常,脉搏混乱,想呕吐,食欲不振,肚子痛或失眠等,这种 身体上的症状是比较明显的,所以,过去也曾用于

5、焦虑的诊断。本测验除了这 种身体症状外,还包括身体某个部分是否有毛病,身体某个部分是否比别人难 看,对身体缺陷不放心等,这些都能用身体症状的内容量表来测定。7恐怖倾向。恐怖和焦虑通常是区别开来使用的。这里所说的是,客观上 一点不需要恐惧,主观上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恐惧,然而却抱有一种恐惧心理, 这称为恐惧倾向。例如,只要登上高处就怕得不能站立,无缘无故地恐惧黑暗, 晚上开灯睡觉等,都是用来测定这种倾向的。8冲动倾向。 有时无缘无故地想大声哭、 大声叫,或者一看到想要的东西, 就一定要拿到手,毫无理由地想到远处去,或想死,这些称为冲动倾向。这种 想干危险的事或愚蠢的事的观念,是因为内部具有焦虑倾向而

6、产生的。三、测验结果的解释心理健康诊断测验(或焦虑测验)的结果是以 8 个内容量表的标准分和全 量表总的焦虑倾向的标准分来表示的。一般说来,测验结果的懈释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1 .效度量表(说谎最表)的解释效度量表就是一般所说的说谎最表(Lie scale ),得分高的人是为了获得 好的成绩而作假的,历以测验结果不可信。效度量表的得分范围是1 一 10,在解释测验结果时,对得高分的人要特别注意,尤其是得分在7以上的人,要在适当时候重新进行测验。2.整个测验的解释将受试者8个内容量表的标准分加起来,就是全量表总焦虑倾向的标准分。 这是得分从整体上表示焦虑程度强不强和焦虑范围广不广。总焦虑倾向标准

7、分 在65以上者,需要制定特别的个人指导计划。这种人在日常生活中有不适应行 为,其目的是为了消除焦虑。有攻击和暴力行为时,如果进行惩罚而增强焦虑, 必须用其他方法进行指导。日常不引人注目的人,虽然不会给别人带来麻烦, 但不可放过。应制定计划以改变其退避的、总想退缩的性格。总焦虑倾问标准分的评定总焦虑倾向标准分65以上64以下评定必须制定个人诊断和个人指导计划需要进一步 了解各内容量表 得分的情况3 .内容量表得分的诊断全量表是由8个内容量表构成。每个内容量表的原始分根据常模表换算为 标准分,凡标准分在8分以上时,就必须制定特别指导计划例1某受试者的8个内容量表的标准分分别如下:A为9.5, B

8、为6, C为5, D为6, F为4, E为5, G为8, H为5。从上可见,A量表(学习焦虑倾向) 的标准分超过了 8,那么就必须制定有关学习焦虑方面的特别指导计划。例2,某受试者的8个内容量表的标准分分别如下:A为乙B为9.5 , C为 9.5 , D为乙E为7, F为6, G为5, H为7,其中B量表(对人焦虑倾向)和 C 量表(孤独倾向)的标准分超过了 8,那么就必须制定对人焦虑和孤独倾向的特 别指导计划。四、焦虑倾问个别的指导计划通过测验结果的解释和诊断弄清了受试者的焦虑程度和焦虑表现的方面以 后,就要制定指导计划。一般来说,如果焦虑表现的方面比较广时,很少用单 一方法,而大多要用几种

9、方法进行指导。现在,简要说明一下对焦虑倾向强的人指导计划。1学习焦虑倾向担心明天的考试,这是一种正常的体验。只要为消除这种学习焦虑而努力 学习,就会得到好的结果。但是,学习焦虑过强,变得无从准备甚至讨厌学习, 事情就麻烦了。学习焦虑在开始时是怕学习成绩不好受父母和老师批评,被同学们瞧不起。 大多是学业上的自卑感与学习焦虑同时存在。如果真的因学习成绩不好受到了 批评和轻视,那么,下次考试时就会感到害怕:这次大概还会失败吧。多次经 验这种失败、失望和痛苦以后,学习焦虑和考试焦虑就会增强。当学习焦虑极 度增强时,就会想逃避学习和考试。这就是逃避学习的心理机制。但是,为了 掩盖这种学习自卑感和考试焦虑

10、,有的人就虚张声势采取粗暴行为。为了补偿 学习自卑感就只有显示力气上的优势了。一般说来,在这种极度的学习焦虑之 下,不可能有踏实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会明显下降。现在的学校教育中。中等水平以下的学生得到好的分数的机会是很少的 从学习心理学的研究结果来看,为了提高学习热情种学习效果,最好的办法是 增多取得好的分数的机会(学生自身感到是“好的分数” )。大体说来, 10 次中 有 6、7 次是成功的,失败只有 3、 4 次,就会产生可喜的效果。从心理卫生方 面讲,也应当准备更多成功的机会。对学习焦虑较强的人来说,有效的办法是有意地给予容易的测验,使其取 得“好的成绩”,以消除过度的焦虑感。在日常测验

11、中使用这种方法,可以消除 学生的学习焦虑,提高学习热情。父母和老师对不好的成绩也应减少斥责。坏 的分数本身对学生就是一个惩罚,所以,不必再加斥责了。特别对学习焦虑倾 向强的人更应注意这一点。另外,消除学习焦虑以后,重要的还要培养好的学习态度。在掌握学习方 法的同时,不能忘记自制力的培养。一般说来,对学习焦虑较强的学生,不只要对其本人而且也要对其双亲进 行再教育。特别要指导双亲不要要求过高,要改善家中的学习环境和指导方法。2对人焦虑倾向在众人面前感到不安,被人说了什么就总是想不开,受到批评总是闷闷不 乐。这种在对人关系上容易产生焦虑的人具有退缩、过于老实、提心吊胆、没 有魄力、不敢讲话等特点。但

12、是,不仅这种退避型的人,即使有积极性、敢讲 自豪感、有组织能力的学生也会搞不好朋友关系。对人际关系不顺利的学生大多是经验不是造成的。或者是幼儿时期没有得 到适当的游戏伙伴,或者是受到大孩子的欺负没有到外而去玩过,或者是只一 个人在家里玩又受到父母的娇惯。这样的学生都不能很好地和朋友一起玩耍。 既能适当接受游戏伙伴的要求,又能适当地提出自己的要求,这是幼儿期应该 掌握的一种技术。为解决因经验不足引起的对人关系上的问题,必须把本人放在朋友集团之 中加以训练。让他参加许多小组(如学习小组、游戏小组等)的活动。开始时,先在小小组内参加活动,指导他树立起对人关系上的自信心还有另一种类型的对人焦虑。有的学

13、生从小受到父母严厉管教,形成了提 心吊胆,看大人脸色行事的软弱性格。这种学生对其他人也容易感到提心吊胆。 据说,父亲过于严厉,学生就怕男老师;母亲过于严厉,学生就怕女老师。对 这样的学生进行指导的第一步,是改善父母的态度,让他们尊重孩子的人格, 对孩子的要求要适当。同时,在学校生活中,应使其感到老师是“承认”他的, 指导他树立自信心和安全感。总之,在指导对人焦虑较强的学生时,第一步是让他感到,同学们、双亲 和老师是喜欢他、承认他的,使其树立自信心和安全感。第二步是在对人关系 的态度和技术方面进行指导和训练。3孤独倾向有的学生在同学们玩得很愉快的时候却一个人躲在角落里。有的学生总是 离开伙伴们,

14、孤单单地漠不关心地一个人呆着。有的学生平日和大伙在一起玩 得很开心。但是一旦一个人时就悄悄地自言自语说: “我连一个好朋友也没有” 显出十分孤单的表情。感到只有自己一个人的不安感称为孤独感。这种孤独感总是强烈存在的话, 也是心理不健康的象征。孤独感有许多类型。由自卑感引起的孤独感,例如,因为自己身体缺陷或 学习不好被大家瞧不起而感到与大家十分合不来,最后终于脱离了大家。与自 卑感正好相反的情况,有的“优秀学生” ,在班级内没有一个能谈得来的人,没 有一个真正的好朋友。还有的学生,根本不体会活动的快乐,或是轻蔑与其年 龄相当的活动,从初中二年级开始就感到十分孤立。此外,因家庭贫困,自感比不上同学

15、们而孤立的学生也是不少的。与此相 反,家庭十分富裕,游戏、言谈、服装等与同学们相差甚大,因而孤立的学生 也是有的。还有的学生在大家悠然自得地活动时,自己却必须努力准备升学的事,有一种异质感,感到自己与众不同,因而产生孤独感。对有这种异质感的孤独感的学生,在进行指导时,首先要尽可能消除异质。 例如,因活动能力差而成为孤单一人的学生,可以让他找出一种特殊活动去做 给学生们看。其他具体事例不再多述。还有所谓“冷漠感的学生” 。具有这种类型的孤独感的学生,好象一个用壳 封闭的海螺。不管别人怎样引诱,总是一副冷冷的表愤,一句话也不说。越是 想亲近他,他越是这样,甚至送来一个反抗的“冷眼” 。这种学生,或

16、是得不到 父母的爱,或是缺少抚养人的爱护,特别是幼小时就缺少爱。在温暖的家庭里 养育的学生成为有温暖感的学生。在冷漠的家庭里养育的学生则容易具有冷淡 的性格。虽然父母亲常说: “自己的孩子,不会不爱的。 ”但实际上却有憎恨自 己的父母。此外,这种情况也很多,不管父母心里怎样爱孩子,孩子都不理解 这种爱。其实,孩子追求的是爱抚、接触、照料等具体的爱的表现。孩子看到 别人家的父母子女一起在假日外出游玩时,也希望自己能随父母出去玩。这是 孩子的纯洁的爱的欲求。最后,在孤独倾向中还要提一下有精神分裂症状的人。这种孤独型的学生, 一看就有一种“古怪”的卯象。对这种学生首先要请专家诊断。4自责倾向 所谓自责就是责备自己。这种倾向走向极端就会过低评价自己,自责、自 我卑视、自我轻蔑。这种状态是受悲哀和忧郁情绪支配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