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文摘(社会)民国文人的“抽水马桶之梦”(共2页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8987107 上传时间:2022-09-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 文摘(社会)民国文人的“抽水马桶之梦”(共2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 文摘(社会)民国文人的“抽水马桶之梦”(共2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 文摘(社会)民国文人的“抽水马桶之梦”(共2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 文摘(社会)民国文人的“抽水马桶之梦”(共2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 文摘(社会)民国文人的“抽水马桶之梦”(共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 文摘(社会)民国文人的“抽水马桶之梦”(共2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民国文人的“抽水马桶之梦”1933年,上海的东方杂志推出一期“新年特大号”,邀请社会名人及普通市民畅谈“新年的梦想”。共收到来自巴金、冰心、郁达夫、周作人、朱自清等人的回信160余封。在邹韬奋看来,这些回信中,以历史学者周谷城的梦想最为有趣:“我梦想中的未来中国,首要之件便是:人人能有机会坐在抽水马桶上大便。”晚年的周谷城,曾言及,自己之所以会有这样一种梦想,与现实如厕环境的不如意直接相关。上层社会的奢侈品周谷城做“抽水马桶之梦”的时候,距离国人首次见识抽水坐便器,已过去了60余年。那是1866年,奉命前往欧洲游历的京师同文馆学员张德彝,在轮船上见到抽水马桶,感觉十分新鲜有趣,遂将

2、其运作机制,写入了自己的著作航海述奇。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抽水马桶成了一种让有机会出洋的中国人十分艳羡的东西。怀念抽水马桶,也是晚清来华的洋人们的一种共同的“乡愁”。在清廷提供给总税务司赫德的四合院里,曾安装过一尊抽水马桶,乃是大清海关驻伦敦办事处主任金登干特意为赫德定制,不远万里送至北京。不过,清廷没有现代自来水系统,也没有现代下水道系统,所以,并不是所有来华的洋人,都可以如赫德般拥有自己的抽水马桶。到了1904年,上海租界的部分商户尝试请求允许安装抽水马桶时,仍因为下水道系统不够完善、担心污染水源,而被工部局多次拒绝和制止。进入民国后,抽水马桶才开始成为一种真正的社会风尚。梁实秋在清华就读8

3、年,1922年,终于住进有抽水马桶的宿舍,然后感慨“临毕业的前一年是最舒适的一年”。1920年代末装修的南京国民政府办公楼内,如国民政府主席办公室的卫生间里,也配有自美国进口的浴缸、洗脸池和抽水马桶。当然,这种风尚只能够存在于上层社会。1933年南京北河口水厂局部建成供水时,最初的用户只有29户。自然,有能力铺设自来水和公共下水道管线的住户,也不会太多。没有自来水和公共下水道管线,自然也就不会有抽水马桶。实现梦想并非易事1949年后,抽水马桶在京、沪等大城市,仍长期只是一种少数的存在。1993年,已经用上抽水马桶很多年的周谷城,应文汇报之邀,刊文回忆自己60年前的“抽水马桶之梦”,仍如此感慨:

4、“今天我把60年前中国人人都能在抽水马桶上大便的梦想讲给家人听,家人都笑得前俯后仰,只可惜60年过去了,梦想并未实现,就是在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也还没有完全消灭用木马桶。”其实,周谷城毋须遗憾自己的“梦想并未实现”。实际上,1993年,中国的卫生陶瓷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位;而抽水马桶三件套(坐便器、水箱、反水弯),恰是卫生陶瓷领域的核心产品。这个“卫生陶瓷产量世界第一位”的得来,并非易事。虽然中国号称“瓷器之国”,但长期难以独立生产包括抽水马桶在内的卫生用瓷。卫生陶瓷的大规模生产,必须依赖高度的工业化,包括原料的机械化开采、生产工序的机械化控制、以燃煤燃油燃气为燃料的高温保证等等。所以,尽管欧美

5、城市住宅在二战前就已全面流行抽水马桶,但在1949年的中国,仍只有四家工厂或作坊能够生产卫生陶瓷,总产量仅有约6000件,其中3件套的抽水马桶的数量,无疑更是屈指可数。1949年后,在长达约30年的时间里,中国的卫生陶瓷生产,并未发生质的变化。自80年代开始的技术(如微压注浆成型、微风干燥、立式浇注、窑炉微机控制、低温快烧)、设备(如注浆机、干燥器乃至全套生产线)引进浪潮,是中国卫生陶瓷工业迅速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并在1993年跃居产量第一宝座的关键。厨卫的大变革长期以来,中国的抽水马桶因技术落后,“一次冲洗水量在15L的比较普遍,甚至还有17L的”,较之国外的普遍标准6L,可谓相当费水。80年

6、代抽水马桶数量有限,浪费尚不显著,90年代抽水马桶开始普及,问题即开始凸显。真正推动革新的,并非政策,仍是市场。2001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如果北京的生活用水保持每立方米2元钱(含0.4元污水处理费)的价格不变,也没有任何政策补助,大多数市民并不会选择拆掉自家的较为费水的马桶。但一款更人性、舒适、明显能够提高生活质量的抽水马桶,可以做到这一点。毕竟,改革开放最核心的原动力,即在于追求更美好的生活。为适应中国国情,除了常见的坐垫加热、温水洗净、暖风干燥及杀菌等功能外,相关企业还研发出了低水压(解禁零水压)下仍可冲厕的技术,让那些居住在水压低的老旧楼房的用户也可以改用智能马桶,且将冲水量节省至4.8L。显然,只有真正的市场经济,才能够实现周谷城的那个梦想。不但“人人能有机会坐在抽水马桶上”,而且可以坐得很舒适,很惬意。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二二年四月五日2022年4月5日星期二11:45:4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