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综合测试(三)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8986553 上传时间:2023-10-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综合测试(三)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3综合测试(三)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3综合测试(三)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3综合测试(三)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3综合测试(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综合测试(三)(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综 合 测 试 (三) 测试范围:第10、11、12、13课时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36分)1对下列四幅图情境描述错误的是()图C31A图甲中用电吹风向下吹漏斗中的乒乓球,球不掉落,表明气体压强与气体流速有关B图乙中纸片不掉落、杯中的水不流出,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C图丙中手提袋手柄宽大是为了减小对手的压强D图丁中鱼吐出的气泡在上升未露出水面前,水对气泡的压强不变,浮力不变2图C32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图C323使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C33A用手按橡皮膜,两管出现高度差,说明此时橡皮膜的气密性很差B该实验装置中的U形管是一

2、个连通器CU形管两管液面的高度稳定后,右管中的液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D橡皮膜伸入液体越深,两管液面高度差越大,则液体压强越大4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长方体物体,使物体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C34甲所示);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C34A物体的体积是500 cm3B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5 NC物体的密度是2.25103 kg/m3D物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是9 N图C355如图C35所示是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SASB),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此时两种液体对容器底

3、部的压强相等。若在A容器中倒入或抽出甲液体,在B容器中倒入或抽出乙液体,使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正确的判断是()A倒入的甲液体体积V甲可能大于倒入的乙液体体积V乙B抽出的甲液体体积V甲可能等于抽出的乙液体体积V乙C倒入的甲液体高度h甲一定大于倒入的乙液体高度h乙D抽出的甲液体高度h甲一定等于抽出的乙液体高度h乙6(多选)如图C36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A、B放在水平地面上,高度相同,A的底面积大于B的底面积,A对地面的压力小于B对地面的压力。若在两物体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厚度,mA、mB分别表示A、B剩余部分的质量,pA、pB分别表示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图C

4、36AmAmB BmApB DpAF乙,即倒入A瓶甲液体的质量多,故A、C错误。同理,如果抽出高度h甲h乙,根据FghS可知,F甲F乙,即抽出A瓶的甲液体质量多,但是如果h甲h乙或h甲h乙时,A容器抽出甲液体的质量也可能会大于B容器抽出乙液体的质量,故D错误,B正确。6BD解析 对地面的压力可以表示为FghS,FAFB,有ASABSB,在两物体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厚度,则剩余部分的质量mA、mB,mghS,易得mAmB;故FAFB,由p得pApB。7大气压1.310482.51030.4下沉910(1)塑料吸盘的直径D(或半径r)p(或p)(2)吸盘内有空气测量吸盘的直径(或半径)误差较大(3)将橡胶管注满水,用两个铁夹夹紧橡胶管的两端,一端浸没于装有水的水盆中,另一端用细绳提至10 m以上高处;松开橡胶管底部的铁夹,待橡胶管内水面下降至静止时,用卷尺测出水盆内水面至水柱上表面(或测出水柱)的竖直高度,记为h;大气压强表达式:p水gh。11(1)mm1m210 t2.5 t1.25104 kg,Gmg1.25104 kg10 N/kg1.25105 N。(2)v5 m/s。(3)p2.5105 P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