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施工组织设计概述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8984299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124.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梁施工组织设计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桥梁施工组织设计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桥梁施工组织设计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桥梁施工组织设计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桥梁施工组织设计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桥梁施工组织设计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施工组织设计概述(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803线赣县大湖江至江口公路工程C1标桥梁分项桥梁工程施工方案与工艺江西海威路桥工程有限公司2017年6月15日11112233方791112141517202016202222目录第一节、工程概况一、工程简介二、工程部位三、工程特点四、工程数量五、编制依据第二节、施工方案、钻孑L桩施工方案二2明挖扩大基础施案5三、承台、桥墩系梁施工方案:四、桥墩墩柱和桥台肋身施工方案五、桥台台身施工方案六、盖梁施工施工方案七、桥台施工方案八、梁体安装九、桥面系及附属工程施工第三节、工期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一、施工工期安排二、工期保证体系三、确保工期的措施第四节、文明施工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一、文明施工保证体系

2、二、现场文明施工措施22第五节、项目风险预测与防范,事故应急预案26一、项目风险管理26二、抵抗风险的措施27三、机械伤害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29四、触电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30五、中毒,传染病事故应急预案31附表一、C1标投入主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情况表28第一节、工程概况一、工程简介C1标设置中桥2座,为坳下桥和沙洲一桥,小桥1一座,为石芫桥。1、坳下桥起点桩号为K16+664.48,终点桩号为K16+711.52,中心桩号为K16+687,交角90度,桥长47.04m。桥面布置:7.0m(行车道)+2*0.5m(防撞栏),桥面总宽8m.全桥共3跨:3*13m=上部构造采用预简支预应力(后

3、张)碎空心板。下部构造桥台采用重力式U台,桥墩采用双柱式墩,墩台采用明挖扩大基础。桥台采用D40型伸缩缝。2、石芫桥起点桩号为K18+852.98.48,终点桩号为K18+883.02,中心桩号为K18+86&交角90度,桥长30.04m。桥面布置:7.0m(行车道)+2*0.5m(防撞栏),桥面总宽8m.全桥共2跨:2*13m=上部构造采用预简支预应力(后张)碎空心板。下部构造桥台采用柱式桥台,桥墩采用双柱式墩,墩台均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桥台采用D40型伸缩缝。3、沙洲一桥分别位于缓和曲线起点桩号为K20+446.98,终点桩号为K20+458.234,中心桩号为K20+465.5,交角12

4、0度,桥长37.04m。桥面布置:7.5m(行车道)+2*0.5m(防撞栏),桥面总宽8.5m.全桥共2跨:2*16m=上部构造采用预简支预应力(后张)砼空心板。下部构造桥台采用柱式桥台,桥墩采用双柱式墩,墩台均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桥台采用D40型伸缩缝。二、工程部位坳下桥、石芫桥和沙洲一桥桥梁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及其附属工程的施工。三、工程特点1、坳下桥夹角为90o,跨河而建,共3跨,跨径47.04米。桥址处地质主要是强风化变质砂岩。本桥为新建3*13m空心板,施工期间按照阶段目标要求全幅新建,工程结束后全面通车。2、石芫桥夹角90,跨河而建,共2跨,跨径30.04米。桥址处地质全风化粉质砂岩

5、。本桥为新建2*13m的空心板,施工期间先完成桥0#台和1#墩,2#台由于在进入圩镇的主要老路上,需等待新建的路基和进入圩镇的改路完成再进行工作,施工期间按照阶段目标要求全幅新建,工程结束后全面通车。3、沙洲一桥夹角120,跨河而建,共3跨,跨径37.04米。桥址处粉质粘土和碎状强风化变质粉砂岩。本桥为新建2*16m的空心板,原桥设计标准较低,年代失修现场存在墩台严重下沉、桥面损坏严重及墩台身多处出现裂缝等病害。施工期间先完成桥0#台和2#台,后完成在老桥交叉位上1#墩,施工期间按照阶段目标要求全幅新建,工程结束后全面通车。四、工程数量上部结构安装空心板梁42片,桥面铺装118.7平方米,D4

6、0型伸缩缝6道共48米,泄水管46个,GYZ20(X35mn座120个,GYZF4200*37mmfc座48个。防撞护栏228.5米。下部结构桥墩桩柱盖梁3个,柱6根。下部结构桥台台帽6个,耳背墙4个,台身2个,侧墙4个,桩基12根,搭板6个。锥坡2座。五、编制依据1、X803线赣县大湖江至江口公路工程C1标施工设计图纸;2、标准化施工管理要点;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5、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体系(DGJ08-903-2003)6、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二节、施工方案一、钻孔桩施工方案(

7、一)、施工准备1、平整场地,清除坡面危石、浮土,坡面有裂缝或坍塌迹象者应加设必要的保护,铲除松软的土层并夯实。2、清除施工范围内的树木、杂草、垃圾等,加强施工临时道路的维护,根据施工要求布设用电线路;确保施工场地的“四通一平”。3、全站仪测量出各桩基中心精确位置(由测量员完成),埋设中心桩,以中心桩为圆心,护筒直径应比孔径大2040cmi桩中心完成后及时埋设护筒,并将十字护桩中线固定在护筒周围,方便经常检查较核。(二)、技术施工桩基与基础施工工艺根据土质、地勘报告及现场考察,桩基础石芫桥和沙洲一桥采用钻孔桩施工。1、钻孔灌注桩工艺流程:场地平整-桩位放样-制备护壁泥浆-护筒埋设-钻机就位-复验

8、桩位-钻孔-成孔至设计高程-提钻-清孔-桩底检查-钢筋笼隐检-吊放钢筋笼-下导管-水下灌注混凝土并回收护壁泥浆-拔除护筒。在进行钻孔前,预先准备好打捞钻头的设备,否则不允许进行钻孔施工。埋设护筒护筒采用10mnffl板制作,护筒内径比设计孔径大30cmy每节长1.5-2.0m,纵向焊接接长。护筒埋入原状土深度不小于1.5m,护筒顶端高出地表30cmi钻孔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桩基础按摩擦桩设计。为此施工机械采用冲击钻机。桩位放样经复测无误后安排钻机进场。就位后的钻机底座保持平稳,不发生倾斜和位移;在钻进过程中不能产生位移或沉陷,发现后要及时处理,确保钻孔轴线垂直不偏位;钻头中心采用桩定位器对中

9、,定位允许偏差020mm开始造孔时,宜采用小冲程,使成孔坚实、竖直、圆顺,对继续钻孔起导向作用。钻进深度超过钻头全高加冲程后,方可进行正常冲击,冲程以2.03.0m为宜。钻进不得干扰相邻桩混凝土强度的增长,钻机开钻后保持连续作业。清孔钻孔达到设计深度且成孔质量符合要求后,采用换浆法清孔。清孔时,孔内水位保持足够的水头,以防塌孔。清孔后,要从孔底提出泥浆试样,进行性能试验,试验结果和孔底沉渣厚度不超过20cm。钢筋笼的制作与安装钢筋骨架现场制作,运至现场后整体吊装。对于桩长过长而无法进行整体吊装的钢筋骨架,应分段加工,分段长度以方便施工且分段最少为原则,钢筋骨架吊装时现场焊接,同一截面焊接接头不

10、大于钢筋总数的50%。钢筋骨架吊装采取“3点起吊法”以保证钢筋笼不变形。放入钢筋骨架前,先在孔口加设四根导向钢管,以保证钢筋骨架在吊装过程中尽量对中,不伤孔壁并保证保护层厚度。钢筋骨架就位后,采取四点焊接固定在护筒上,以防止掉笼和混凝土浇筑时骨架发生上浮。支撑系统对准中线,防止钢筋骨架倾斜和移动。钢筋骨架在吊装下孔前,在骨架周径上绑扎弧型垫块,以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垫块间距沿桩长不超过2ml横向圆周不少于4块。灌注水下混凝土导管直径300-325mm厚4mm每节长2ml采用法兰连接,对每节导管进行编号,保证在浇注混凝土时与闭水试验时的导管连接方式一致,确保接口的严密性。导管底端至钻孔底空隙约为

11、25-40cm。灌注首批混凝土后,导管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不小于1m,在浇注过程中始终保持导管在混凝土中埋置深度不超过2m-6m灌注的桩顶标高高出设计标高0.5-1m,以保证桩身混凝土强度;多余的部分在承台施工前凿除。二、明挖扩大基础施工方案(一)、施工准备工艺流程:场地平整-测量放样-基坑护壁-基坑开挖(基坑围堰降水处理)基地的检验与处理-基础碎施工(养护)基坑回填。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施工前对现场所有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交底。测量放样和配合比准备,开工之前,测量先测定基坑中心线、轮廓线、方向和高程。试验室对施工中用到的材料抽样检测,做好施工现场施工所需的砼配合比。疏导引流基坑排水采

12、用改沟导流围堰施工的方法,明挖基础施工前,于明挖的红线范围外设置截水沟和引水沟,并将水引致远离施工点之外的排水系统。基坑开挖完成后进行地基承载力检测,当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时,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若不能达到设计要求,上报监理工程师,通过变更设计程序,采取措施后再继续下一道工序施工,若挖基时发现实际地质情况的与设计有较大出入,现场施工人员应及时反馈,以便和设计沟通进行变更设计或采取其他补救办法。(二)、技术施工基础施工工艺根据土质、地勘报告及现场考察,坳下桥采用明挖扩大基础柱式墩、U台。1、对刚性扩大基础的施工,一般采用明挖,根据开挖深度、边坡土质、渗水情况、及施工场地、开挖方式、施工方法可以有多

13、种选择。本标段因河床1#,2#墩有水,可采用围堰引导的方式,0#,3#可采用开挖及坑壁支撑开挖方法。2、 测量放线应在基础开挖前通知监理工程师,检查、测量基础平面位置和现有地面标高。用经纬仪测出墩、台基础纵、横中心线,放出上口开挖边桩,边坡的放坡率可参照下表基坑下口开挖的大小应满足基础施工的要求,渗水的土质,基底平面尺寸可适当加宽50cm-100cm便于设置排水沟和安装模扳,其它情况可放小加宽尺寸,不设基础模板时,按设计平面尺寸开挖。3、开挖作业方式以机械作业为主,采用反铲挖掘机配自卸汽车运输作业辅以人工泊槽。单斗挖掘机(反铲)斗容量根据上方量和运输车辆的配置可选择0.40.1立方米,控制深度

14、4至6m。挖基土应外运或远离基坑边缘卸土,以免塌方和影响施工。4、 在基坑顶缘四周适当距离处设置截水沟,并防止水沟渗水,以避免地表水冲刷坑壁,影响坑壁的稳定性。坑壁缘边应当留有护道,静荷载不少于0.5m,动荷载距坑边缘不小于1.0m,垂直坑壁边缘的护道还应适当增宽,水文地质条件欠佳时应有加固措施。应经常注意观察坑壁边缘有无裂缝,坑壁有无松散、塌落现象发生,以确保安全施工。基坑施工不可延续时间过长,自开挖至基础完成,应抓紧时间连续施工。如用机械开挖基础,在挖至基底时,应保留不少于30cm的厚度,在基础浇筑圬工前用人工挖至基底标高。5、 基础砼浇注重要的基础构造物施工应先浇注大于10cm的砼垫层以

15、便在其上支立模扳、绑扎钢筋,砼垫层也有利于施工排水。基础施工时,应加强排水,保持在无水的条件下进行基础钢筋绑扎、模板安装。基础砼浇注前,干土基要洒水湿润,湿土基要铺以碎石垫层或水泥砂浆层,石质地基要清除松散粒料,才可浇注基础砼。砼浇注应连续进行,当必须间歇时,应在前层砼初凝之前将下层砼浇注完毕。在基底渗水严重的基坑中修筑基础,可先浇水下砼封底,待其达到要求强度时,排水清淤凿出新的砼顶面,再进行浇注。三、承台、桥墩施工方案:(1)承台基坑开挖前,由测量人员放开挖线,在挖掘过程中,用水准仪控制高程,基坑底标高比承台底标高低10cm,开挖到基底时要注意不要破坏原状土层。基坑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人工清底找平,开挖出的基坑土方要及时运到指定地点。(2)人工清理桩头,必要时可采用机械清理,清理到设计标高整平,进行预埋管或超声波无破损检验方法验桩。(3)承台底浇筑10cm厚混凝土垫层预埋好固定钢筋笼预埋铁,在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