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起跑线教学案例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8984298 上传时间:2023-03-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确定起跑线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确定起跑线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确定起跑线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确定起跑线教学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确定起跑线教学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确定起跑线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确定起跑线教学案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确定起跑线教学案例一、案例名称 确定起跑线二、使用对象 小学六年级三、教学课时 1课时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使用圆的相关知识计算所走弯道距离的过程,了解“跑道的弯道部分,外圈比内圈要长”,从而学会确定起跑线的方法。2.水平目标: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等活动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3.情感目标: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 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探索的乐趣,感受到数学在体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五、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圆的周长计算公式,了解田径场跑道的结构,能根据起跑线设置原理准确计算起跑线的位置。2、教学难点:综合使用

2、圆的知识解答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探究起跑线位置的设置与什么相关。.六、教学方法、教具1、环节一:假设质疑、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法由60米比赛在直道上实行引申到400米比赛,假设四名运动员在这条跑道上实行比赛,你愿意站在那条跑道上?为什么?请四名同学现场选择,说明理由,引发矛盾,激发学生思考。环节二:问题探究教学法由 “这两名运动员到底相距多少米呢?”展开小组合作探究,教师适时点拨引导,结合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层层深入、引导学生思考,积极探究问题结果,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数学思维品质。环节三:观察发现、得出结论。400米跑道中每相邻的两条跑道大约都相差7.85米,是不是所有跑道起跑线之间的距离都相差7

3、.85米,那应该有怎样的计算公式呢?教师引导观察计算过程及结果,从而使学生很快发现确定起跑线的方法是 :跑道宽2,学生感受到自我探究的结果,更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2、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的直观演示,让学生观察、探索、思维与语言表达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对椭圆式跑道有一个形象的感知,并利用多媒体将知识展示出来,同时作用于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创新意识。在探究“每相邻的两条跑道相差多少米”这个活动中,以四人小组合作利用计算器计算探究结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七、教学过程(一)课前

4、预习、铺垫准备1.复习巩固课前要求学生结合给出的圆和环形图形计算他们的周长,巩固圆的周长计算方法,为本节课计算跑道的周长做好铺垫。2.了解概念什么是“跑道、直道、弯道、起点、终点、起跑线、里圈、外圈、跑道宽”?课前先让学生了解这些概念,为本节新授扫清概念障碍。(二)观察场景、感知数学1.课前谈话(出示幻灯片第一张课题)“同学们,你们看到的这张图片,你知道是什么地方吗?”“是的,这是运动场。在运动场上也蕴含着很多数学知识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观察、发现这些数学知识吧!”2.复习引入(出示环形图)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图略)提问:这是什么图形?你能算出环形中两个圆的周长吗?(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三)

5、直观演示、解释概念观察提问:这是什么地方?(学生观察、猜测)师:是的,这是400米的运动场。 现在有两名运动员要实行60米比赛,他们应该在跑道的什么地方实行比赛最好?(课件演示)师叙述:跑道上直段的部分叫“直道”,其余半圆形跑道则是“弯道”。演示里圈和外圈。 他们比赛60米起点和终点分别在哪里? 那么他们的起跑线应该设在什么地方? 为什么60米比赛的起点相同?【预设:因为比赛的终点相同,60米长度相同,所以起点相同。】(四)提出问题、假设猜想 假设由4名运动员要实行400米比赛,运动员们还站在这个起点上合适吗?为什么?创设情境:请4名同学分别代表4位运动员。师:你想站在哪条跑道上?【4人都想站

6、在1道上】为什么都愿意站在1道上?那不行!每条跑道上都要站上运动员,(指名)分别站在2道、3道、4道。你们愿意吗?【预设:其他3名同学都不同意。】为什么?【生:这样就不公平了!】为什么不公平?【预设:大家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里圈的同学跑的路短,外圈的同学跑的路长,这样不公平。】每条跑道的长度不同,也就是什么不相同?【预设:周长不相同】为了比赛的公平性,保证每个运动员跑的路程都是400米。想一想,在我们的实际生活当中,我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预设:外圈的同学向前移;外圈跑道起跑线的位置往前移。】同桌讨论:汇报交流:师:那么,外圈的同学究竟向前移多少米呢?实行400米比赛,每两名运动员到底相距

7、多少米呢?怎么确定400米起跑线的位置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确定起跑线的方法。(板书课题) 讨论:你们有什么办法知道这两名运动员的起跑线相差的距离?【预设:外圈的周长减去里圈的周长就等于相差的距离。】(板书:外圈跑道的周长-里圈跑道的周长=相邻跑道相差的距离)(五)实践探究、得出结论活动一:观察400米跑道,收集数据。师:要计算跑道的周长,需要我们先收集数据。(打开作业纸,完成当堂训练)每一条跑道都是由( )跑道和( )跑道组成。每一条直道的长度都是( )米。师:第1道的周长指什么?第2道的周长呢?【预设:从里向外数第二圈就是第二道的周长】要计算第二道的周长,你还需要哪些数据?【预设:直径

8、、跑道宽】小组讨论:(结合作业纸完成)思考:第一条半圆形跑道(里圈)的直径是( )米?第二条半圆形跑道(外圈)的直径又是( )米?它是由( )和( )组成的。师:里圈跑道的周长怎样列式?外圈呢?(结合板书师列出算式)计算每圈跑道的周长你发现了什么?【预设:计算每条外圈跑道的周长都需要加上2个85.96米,在计算时,能够省略加171.92米,这样计算更加简便。】那么,为了便于我们更好的理解,请注意观察大屏幕。课件演示:(直道消失,只剩左右两个弯道,然后把两个半圆形弯道合并成一个圆。)左右两个半圆形弯道合起来是什么?现在每条跑道的长度能够看成什么?【生:圆的周长】活动二:计算里圈外圈跑道的周长。师

9、:现在你能很快计算出这两条跑道的周长吗?(同桌合作计算结果)这两名运动员所站起跑线的位置相差多少米?(板书:235.81-227.96=7.85米)思考:外圈的运动员应该站在哪?(课件演示)活动三:小组合作计算400米赛场上每相邻两名运动员相差的距离。师:400米比赛通常有几名运动员?如果有8名运动员参加比赛,那么你会计算第三名、第四名运动员所站跑道的周长吗?比比看,哪一组同学算的又快又好。课件出示表格(要求:4人小组合作,用计算器计算。)观察比较:每相邻两个跑道之间的长度都相差多少?得出结论:每相邻两个跑道的起跑线大约都相差7.85米。(板书:每相邻两个跑道的起跑线大约都相差7.85米。)师

10、:刚才,通过大家的共同合作,我们知道:当跑道宽是1.25米时,400米的运动场每相邻两个跑道的起跑线大约都相差7.85米。是不是所有跑道起跑线的距离都相差7.85米呢?那应该有怎样的计算公式呢?(结合板书列式)我们在计算第二条跑道的周长时,它的直径是多少?怎样列式?第一条跑道的周长呢?列出综合算式是什么?也就是说,相邻两个跑道相差:跑道宽2。由此得出,起跑线的确定与什么关系最密切?【跑道宽】(六)应用新知、实践巩固师:同学们真利害!不过某一次比赛时裁判调整了跑道的宽度,你能帮裁判再计算一下相邻两条跑道的起跑线又该相差多少米吗?1400米的跑步比赛,跑道宽为1.5米,起跑线该依次提前多少米?如果

11、跑道宽是1.1米呢?2在运动场上还有200米的比赛,跑道宽为1.25米,起跑线又该依次提前多少米?【预设:生1:跑道宽与前面的400米一样,我能够用前面算的7.85米除以2,是3.925米。生2:200米的比赛运动员只跑了一个弯道,只增加了一个跑道宽,直接用“跑道宽”就能够,即1.253.143.925(米)。】师:同学们的想法都很巧妙,谁的更实用呢?(七)课堂小结谈一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想一想:1000米比赛,起跑线的位置又该如何确定呢?附:(一)板书设计确定起跑线每相邻两个跑道的起跑线大约都相差7.85米。 外圈跑道的周长 里圈跑道的周长=相邻跑道相差的距离(72.6+1.252) 7

12、2.6=72.6+1.252 72.6=1.25 2 跑道宽2 (二)、预习作业设计:【课前预习】1.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r=3cm2cmd=5dm 2.理解概念:什么是“跑道、直道、弯道、起点、终点、起跑线、里圈、外圈、跑道宽”?【课堂实践活动】活动一:1、每条跑道都是由( )跑道和( )跑道组成。2、每条直道的长度都是( )米。3、计算每条跑道的长度,你还需要哪些数据?思考:第一条半圆形跑道的直径(里圈)是( )米。第二条半圆形跑道的直径(外圈)是( )米,是由 ( )和 ( )组成。活动二:试计算第一道(里圈)和第二道(外圈)的周长。活动三:填写表格12345678直径周长全长二、当堂训

13、练作业:某一次比赛时,裁判调整了跑道的宽度,你能帮裁判计算一下相邻两条跑道的起跑线又该相差多少米呢?1、400米的跑步比赛,跑道宽为1.5米,起跑线该依次提前多少米?如果跑道宽是1.1米呢?2、在运动场上,还有200米的比赛,跑道宽为1.25米,起跑线又该依次提前多少米? 八、教后反思这是一节数学综合实践课,是在掌握圆的概念和周长等知识的基础上设计的,通过这个活动一方面让学生了解运动场跑道的结构,学会确定起跑线的方法,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本节课的教学相对来说比较复杂,但是达到预期的效果,还是比较满意的。综合实践课大都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所以,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

14、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运动场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场景,它贴进学生的生活实际,真实、自然。所以在课的开始首张幻灯片就是一个很大的运动场,让学生感知本节课的知识与运动场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提出问题,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到处隐藏着数学问题,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在教学中,我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在计算1、2跑道的周长差时,我试让学生计算,当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发现每条周长都要加上2个直道长度,计算起来很麻烦,能够不用加上2条直道,此时为了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用课件直观演示将左右两个半圆形弯道合成一个圆,然后又通过小组的合作计算、交流,倾听别人的意见和想法,激发了学生的灵感,让每一个学生直观的理解相邻跑道差计算的最简方法,避免了走弯路,为后面的探究节省了时间。随后学生在我的组织下展开了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计算填表,找出相邻跑道的差别,接着又在我的引导下最终观察发现400米跑相邻跑道起跑线的差别是“跑道宽2”。 用这个代数式来表示,既便于学生发现规律,也减轻了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