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 元素化合物复习策略 苏教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8983638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 元素化合物复习策略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化学 元素化合物复习策略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化学 元素化合物复习策略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化学 元素化合物复习策略 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化学 元素化合物复习策略 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 元素化合物复习策略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 元素化合物复习策略 苏教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化学元素化合物复习策略三年一次轮回,又到决战高考,首先欢迎各位同行、好友来到衢州。以前我们把这种会议叫高考信息会,但是我想我们研讨会的主要意义是在于交流,真有高机密的信息,也是不能讲的。所以今天在这里跟大家共享我个人和备课组的复习思路和策略,是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思考和讨论。十几次备战高考,迷茫过、成功过,也走过很多弯路。秘诀没有很多,经验有不少。理念引领,把握尺度研究教材,高于教材剖析高考,援引为例解读说明,新旧对比参考意见,优化课堂理念,感觉很空洞。在座肯定有教龄超过我的老教师,是不是有还在用着二十年前的那本教案的?甚至有人根本不需要备课本,因为几十年下来,早就烂熟于胸。不好意思,其中有

2、的朋友。但是时代在变,学生在变,教材在变,高考在变。没有理念引导,不能与时俱进,我们就象没有了眼睛,看不见道路,在盲人摸象。例1、有11.2g铁粉,若加到0.4molL-1的H2SO4溶液1L和0.1molKNO3中,产生气体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 L。联想1:在铁与铜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硝酸,反应后溶液中的剩余金属为ag;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充分振荡后,溶液中的剩余金属为bg,则a与b之间的关系是( )Aa一定大于bBa可能等于bCa一定等于bDa可能大于b网上留言:老师,这是我期末考试遇到不会做的。请老师告诉我这种题的思路和方法,并请老师给我几道类似的题让我做一做。谢谢!(老师,

3、要用极限法或守恒法吗?)网上提供的答案有A,还有BD。有一份浙江省五校联考试卷还出了一道铁铜与硫酸硝酸混合物的图象计算题。高考有没有考过硫硝混酸与铁、铜反应,大家应该查一下。元素化合物部分各种版本教材内容大致相同,课程改革的理念是一样的,因此不管提问的学生来自什么地域,这种追求特殊技巧的问题在高考中出现的可能性不大。例2、Na2O投入水中是促进水电离吗?稀盐酸大理石Na2SiO3溶液联想2:Na2O2、SO2、SO3如何影响水的电离?它们与水反应的机理是怎样的?学生有没有必要掌握?例3、设计实验证明HCl、CO2、H2SiO3酸性强弱。联想3:设计实验证明NaOH、NH3H2O、Al(OH)3

4、的碱性强弱产生气体的反应有熵变的影响,产生沉淀可能是难溶物质的沉淀溶解平衡在起作用,所以H2SiO3沉淀析出一定能证明酸性弱于H2CO3吗?联想4:实验室制取O2的实验装置初中科学教材也有很大变化,O2只介绍H2O2催化分解的制取方法,不再讲KMnO4、KClO3,H2也没有用启普发生器制取,甚至没有出现启普发生器简易装置。所以我认为,教学已经告别了为化学而化学的境界,为实用而教学,为方便而教学。纯知识少了,探究讨论多了,条条框框少了,发挥余地大了。这种发挥是不是随意的呢?依据新课程总目标,高中化学课程在知识、技能上只“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5、。所以,我认为在知识的广度上我们要超过过去,而深度的挖掘,就要减少。过去的一些好题,现在不一定还有用了。减负越减负担越重,为什么?我们没有把深度减下来,教师有一定责任。如果把备战高考看成打仗,充分的物质准备是决胜的前提。孙子说:“驰车千驷,千里馈粮”。我们要通过剖析历年高考试题,理解课程改革对高考的影响,解读高考考试说明,有的放矢地运用教学指导意见消化处理教材,循序渐进地展开复习。一、剖析历年高考试题1浙江十年理综纵观十年理综,改变了3+2高考大量新情景题、专业知识技能要求较高的状态,转向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特别是00、01年,理科综合形式尝试阶段,8个、10个化学选择题,卷大题分不清物理

6、化学生物。02理化生拼盘模式基本确定,化学选择题9题,大题4个。题目编排顺序还在变化。04年以后理综考试趋向成熟。09年浙江26题是结合元素推断、物质框图推断,涉及到Fe、Cu、Cl、C、N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和相互转化,没有出现过去频度极高的Na2O2,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28实验题考到Cl、Si、Fe有关的性质、制取、计算。元素化合物的考试形式从选择到填空、方程式书写,推断题信息有表格、框图、文字等。内容涉及Fe、Cu、Al、P、Cl、C、S、N、Ca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有对基本素养的考量,如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书写、物质结构和用途等知识的表达,很少用到定量运算,关键更在于需要考生

7、进行分析推理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运用。06、07年各地高中新课程改革逐渐铺开,高考理综有怎么样的变化呢?2各地2009理综 横看09各地理综,分析09年17套试题与大力倡导探究性教学的教材相一致, 09年各省高考导向也有所变化,试题试图体现新课程三维教学目标,设计化学工业情景下的探究性问题,重在考查三种能力: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减少了元素化合物知识内容,降低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识记的要求,更加关注中学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融会贯通的能力。考试形式有方程式选择判断、推断探究型、综合应用型等,元素化合物知识是考查学习能力与化学素

8、养的载体。理科综合的逐步成熟与完善,使我们有理由相信2010年的理综一定也是稳中有变,体现新课程,关注社会发展。二、解读高考考试说明 有人归纳学习考试说明三步骤,我认为教师学习应该有四个内容不可不看。一是考试目的与要求,二是考试内容,三是考试说明的变化,四是例卷。2010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在考试目标与要求中明确化学科考试“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测试学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元素化合物的具体考试范围和内容如下:(三)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1常见金

9、属元素(如Na、Mg、Al、Fe、Cu等)(1)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2)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3)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2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C、N、O、Si、S、Cl等)(1)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2)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3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从行为动词看,要求都仅为“了解”,寥寥数语,却提及“环境”,提及“应用”多次,相对于其他部分相当简略。这是与课程改革相统一的,元素化合物是考查学习能力与化学素养的载体。三、重读教学指导意见海水Cl、Br、I知识基本要求:1、了解

10、从海水中获取氯、溴、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初步掌握氯气的重要性质,了解溴、碘的性质,知道氯、溴、碘性质的差异,认识氯、溴、碘及其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2、能用电子转移的观点认识氧化还原反应,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判断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表示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能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发展要求:了解检验Br-、I-离子的常用方法;视条件可增补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制备氯气的实验。Na、Mg基本要求:1、能用实验的方法探索和理解钠的重要性质,了解镁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应用;能通过实验研究碳酸钠的性质,能通过实验对比研究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并知

11、道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2、了解钠的制取和海水中镁的提取。3、知道离子反应的本质及其发生的条件,学会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中的离子反应;能区分强弱电解质,并能书写强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发展要求:了解侯氏制碱法的原理和流程。矿物Al基本要求:1、了解地壳中铝元素的含量,知道铝元素在自然界的主要存在形式,了解从铝土矿中获得铝的方法,从炼铝方法的变化体验化学科学的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2、通过实验探究,理解铝的重要性质,如与酸、碱反应,钝化现象等。了解铝、氧化铝、氢氧化铝的性质,能举例说明铝合金的应用,进一步认识化学与生活的关系。3、以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为例了解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和一般

12、性质。发展要求:1、知道明矾的组成和净水作用。2、通过铝热反应实验,加深对铝热反应特点及用途的认识。3、了解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关系。Fe、Cu基本要求:1、了解自然界铁、铜的存在形式和冶炼方法,体会铁、铜的冶炼对人类文明的影响。2、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和实验探究,了解铁、铜、Fe2+、Fe3+的性质,了解Fe2+、Fe3+的相互转化,了解铁、铜及其化合物的重要应用。发展要求:了解Fe3+的常用检验方法。Si基本要求:1、了解硅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了解硅及其化合物(以二氧化硅和硅酸钠为例)的重要性质,知道水泥、陶瓷、玻璃三大硅酸盐产品。2、了解工业上高纯硅的制备方法。3、了解硅、二氧化硅

13、在信息技术、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应用及其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激发学生研究、开发新材料的意识。发展要求:初步了解分子筛的化学组成、结构和作用,初步了解光导纤维的组成和作用。大气S基本要求1、了解硫的重要性质,认识二氧化硫的主要性质和作用。2、实验探究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知道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和防治办法,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3、知道工业生产硫酸的基本原理,认识浓硫酸的特性,了解硫酸的应用。4、知道硫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发展要求:了解几种重要的硫酸盐的用途。N基本要求:1、认识氮的氧化物的性质,了解氨、铵盐、硝酸的性质和用途,知道含氮化合物对社会生产的积极作

14、用和对环境的影响。2、通过对含氮化合物性质实验的探究,让学生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和乐趣。3、了解氨的合成对氮肥生产的促进作用,知道氮肥的性质,认识科学使用氮肥的意义。发展要求:1、形成氮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的知识网络。2、了解工业上制备硝酸的主要设备和流程。 教学指导意见是浙江省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专业指导委员会对本省新课程教学的具体指导,也是浙江省命题的主要依据。教学指导意见对知识的要求一般都为“了解”、“知道”、“认识”,对能力和情感的目标却交代得很清楚,“应用”“生产生活”各部分都有,更是反复强调“经历实验探究过程”的要求。四、整理元素化合物知识网络1、新教材对中学化学的元素化合物内容进行了大

15、刀阔斧的删减,充分体现了“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课程理念。取消族的体系,以海水、矿物、大气为核心,从生产和应用出发,实用性强、识记内容少。2、教材呈现形式的革新给复习整理带来很大难度。元素化合物部分的教学内容多以探究的形式出现,先提问,再设计方案,通过探究实验,填写结论表格。教师在教学中常常还不按照教材程序,而有创新,学生记录较困难。复习课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网络化变得特别重要,有利于对知识的横向拓展,纵向深化。海 水Cl2Br2I2NaMgNaClNaOHNaHCO3Na2CO3Br-I-MgCl2AgBrAgI Mg(OH)2HBrHI Na2ONa2O2TiH2CaCl2HClCa(ClO)2HClOCO2CuCl2FeCl3CaCO3Mg3N2矿 物Al2O3AlCl3NaAlO2A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