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高段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研究微型课题材料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8982756 上传时间:2024-02-16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小学数学高段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研究微型课题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提高小学数学高段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研究微型课题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提高小学数学高段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研究微型课题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提高小学数学高段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研究微型课题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提高小学数学高段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研究微型课题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提高小学数学高段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研究微型课题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小学数学高段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研究微型课题材料(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高小学数学高段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研究微型课题材料通江县永安镇中心小学 普教科研立项项目管理通知文显成老师:你申报的课题,已确立为永安小学教育科研自(资)助金研究项目。有关要素如下:批准文件: 项目名称:提高小学数学高段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研究类 别: 数学教学研究负 责 人: 完成时间:2012年9月管理编号:管理单位:通江县永安镇中心小学请务必在三个月内完成该项目的开题工作,并将研究方案(书面与电子文本)报送学校教科室备案。若超过二个月未开题,该项目自动报废。二0一二年 三 月 八 日巴中市微型课题申报表主持人姓名任教学科数学工作单位电子信箱课题组成员研究方向数学教学问题描述(描述课题产生的

2、过程及问题)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数学与生活实际联系最为密切的一个板块,而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常常产生了大量的问题,又特别是在小学的中高段出现的问题更为严重,每当我们几个老师交流的时候都会提及到这样的问题:哎!解决问题啊,老是出问题,错误率十分高,上五六年级了,就连一些基本的运用乘除法的解决问题的题都不会,还不说复杂点的行程问题,工程问题了。面对这一个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如何提高小学数学中高段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研究成为了我们思考的问题。课题名称(由问题提炼课题)提高小学数学中高段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研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步骤、时间部署等)方法:调查法 实验法 个案法时间

3、:2012.32012.12步骤:1、实际调查,分析原因。 2、根据调查的现状,对症下药。 3、关注学生的差异,个案分析。4、收集整理,撰写相关论文。措施:一、培养学生仔细读题的习惯。读题可采用“三次阅读法”,第一次是粗略的读,这次只需了解题目告诉了一个什么样的信息;第二次是细读,找出关键词,搞清楚题目告诉了哪些已知条件,需要求什么。第三次就是详读,形成解题思路。从而在脑海中对这道题目建立一个完整的清晰的轮廓。二、注重分析能力的培养。分析数量关系是“解决问题”中不可缺少的一步,小学生解决问题是就是将事情的数量关系概括、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常见的数量关系进行归纳与整理。如:s=tv;单价数量总

4、价;工作总量=工作时间效率等。借助画图方式来分析数量关系。如在行程问题中,用“线段图”来分析问题非常有效,又如在有关分数除法的解决问题中用“箭头图”来分析数量关系。如:水果店运来了20箱苹果,运来的梨是苹果的1/2,又是香蕉的5/6,运来香蕉多少箱?可以引导学生像这样画“箭头图”来分析数量关系:三、培养学习数学中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数学中,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是特别重要的。如何才能培养其兴趣呢?只有让孩子亲身经历,在经历中感受数学带来的无限乐趣。新课标中说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其实我们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是非常多的,如:让学生调查家中每天的水费,电费,粮油气费

5、等等。预期成果课题组论文及主研论文援助要求提高小学数学中高段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研究研究报告 通江县永安小学 摘要它是针对小学中高段数学学习的微型课题研究,主要是解决问题这一版块的研究,旨在为小学数学解决问教学方面提供一套可以操作的教学实践方法。关键词小学数学;提高;解决问题;策略引言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数学与生活实际联系最为密切的一个板块,而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常常产生了大量的问题,又特别是在小学的中高段出现的问题更为严重,每当我们几个老师交流的时候都会提及到这样的问题:哎!解决问题啊,老是出问题,错误率十分高,上五六年级了,就连一些基本的运用乘除法的解决问题的题都

6、不会,还不说复杂点的行程问题,工程问题了。面对这一个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如何提高小学数学中高段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研究成为了我们思考的问题。正文一、问题提出:在刚刚接触到高段数学教学时,总觉得学生们在解决问题这块知识点上,出现了很多的错误,后来通过调查发现不仅是基础差的同学存在问题,很多基础好的同学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比如说在题意的理解上出现偏差、在计算的时候出现问题等等。面对这这样的问题我犯难了,不知道该怎么去处理,后来我和几位老师交流了后,发现这是在学习数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于是我想要解决这个普遍的问题,从而谋生了这样一个念头。然而数学课标也指出:“要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解决问题这一知识板块

7、又是与生活、生产联系最为密切的。所以,要提高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了我教育教学中迫在眉睫要去攻克的问题。二、研究的对象与步骤:(一)、研究对象:小学高段学生,确立永安小学六年级三班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二)研究的步骤:1.2012年3月,前期准备,实际调查,分析原因。2.2012年4月至5月,根据调查的现状,对症下药。3.2012年6月至7月中旬关注学生的差异,个案分析。4.2012年7月中旬至9月初,收集整理,撰写相关论文。三、研究的方法与过程:(一)研究方法:文献资料、调查法、实验法、个案法。1.文献法:查找相关的文献资料,做好课题的前期准备,为课题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2.调查法:

8、通过对学生的实际调查,了解其在解决问题这一板块的学习上存在的问题根源。3.实验法:根据原因的分析,制定相关的转化的策略实践到教学之中,以达到提高小学数学高段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4.个案法:在课题的实施阶段,建立个人学习档案。(二)研究过程:1.准备阶段:调查访问:主要是针对解决问题这一知识点掌握情况差的现象,对学生进行问卷和谈话,从而了解其原因。撰写研究方案:在搞清了造成学生在解决问题这一知识点上掌握差的原因后,觉得此课题形成的原因在我校是一个普遍现象,具有研究价值后,开始撰写研究方案进入研究。2.研究阶段:(1).确立研究对象:小学高段学生,确立永安小学六年级三班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2)

9、.研究过程:.以课堂为阵营 在上课的时候就有意识的去开展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练习,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不断的练习、总结、归纳要提高这方面的能力需要做些什么。以多读为前提解决问的前提是审题,那么如何才能把题意审准呢?古人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认真读题成为了解决问题关键。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平常的练习中要求学生采用“三次阅读法”来读懂题意。具体做法如下:第一次是粗略的读,这次只需了解题目告诉了一个什么样的信息;第二次是细读,找出关键词,搞清楚题目告诉了哪些已知条件,需要求什么。第三次就是详读,形成解题思路。以分析数量关系为突破在学习解决问题的时候,开始时要求学生每题都得要一个分析过程,

10、或者是解题思路,这各过程也许是漫长的,但只要坚持了,学生就会养成缜密的思考方式,形成很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具体做法如下:A.读题之后先找出已知条件和需要我们求的问题。B.通过问题分析,要解决问题需要找出的相关的量。C.通过这些相关的量,列出数量关系式,这个式子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是图形的。比如:线段图、等量关系式等。以合作交流为激励 在练习的评价中,较多的采用交流、互评制度,要求同桌之间,小组之间,好友之间互相交流与评价。假如老师一味的去参与评价,会给孩子带来思想上的压力,让孩子主动参与到其中来,更能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具体做法如下:A.分组。将全班同学按照4人一

11、组进行分组,开始的时候不同层次的的学生分在一起,便于帮扶学习,后来同一层次的学生编在一组,便于交流。B.练习。通一组的学生,有组长出题,每位组员参与到练习之中,并督促组员完成本组的练习。C.评价。小组的各位成员在完成练习后,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其他成员可以补充说明。D.修改。通过交流后,再度理清自己的解题思路,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解题方法,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以目标检测为标准每一个月,对每一知识相关的解决问题的题型进行检测,实行过关制度。四、研究成效(一)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这一知识板块上形成一整套可操作、可借鉴的依据。(二)课题研究的过程,也是一名教师成长的过程,在研究的过程中需要研究人员不断的去充

12、实自己,完善自己的理论知识。(三)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确实提高了。五、问题讨论与建议(一)问题讨论:1.由于个体的差异,要使所有的孩子在解决问题的掌握和理解上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准是比较困难的。2.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知识点,需要每一位数学老师更多的去关注。(二)建 议:1.注重个体差异,完善小组学习机制。2.保证督促到位,做好评价奖励机制。参考文献:1.小学数学新课标2.细节决定成败赵中军主编,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3.任勇与数学学习指导教育部师范教育司主编。巴中市通江县永安小学校微型课题效果证明书课题名称提高小学数学高段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研究成果名称提高小学数学高段解决问题能力的

13、策略研究研究单位 课题研究人 一、研究效果主要实践经验:1.针对不认真读题的习惯,我采用了“三次阅读法”。2.针对不分析数量关系的现象,我采用了在开始的时候每题必须要有分析过程的教学方法。3.针对自信心不够的情况,我采用了让学生大胆的猜疑,以此来提高自信和兴趣。4.针对计算常出现问题的现象,我采用了每题必须检验的做题方式,来减少不该出现的错误。二、研究成果提高小学数学中高段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通江县永安镇中心小学 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数学与生活实际联系最为密切的一个板块,而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常常产生了大量的问题,又特别是在小学的中高段出现的问题更为严重,每当我们几个

14、老师交流的时候都会提及到这样的问题:哎!解决问题啊,老是出问题,错误率十分高,上五六年级了,就连一些基本的运用乘除法的解决问题的题都不会,还不说复杂点的行程问题,工程问题了。面对这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如何提高小学数学中高段解决问题能力成为了我在教学中思考的问题。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也摸索和总结出了一些提高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读”是前提解决问的前提是审题,那么如何才能把题意审准呢?古人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认真读题成为了解决问题关键。读题可采用“三次阅读法”,第一次是粗略的读,这次只需了解题目告诉了一个什么样的信息;第二次是细读,找出关键词,搞清楚题目告诉了哪些已知条件,需要求什么。如:草坪中央有一个喷灌系统,它的喷灌半径是16米,这个喷灌系统能灌溉多少平方米的草坪?很明显这道题中的关键词应该是“半径”和“平方米”从而就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成了一个数学问题了。第三次就是详读,形成解题思路。从而在脑海中对这道题目建立一个完整的清晰的轮廓。在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