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九上第十二章运动和力期末知识梳理(含测试)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8981799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九上第十二章运动和力期末知识梳理(含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九上第十二章运动和力期末知识梳理(含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九上第十二章运动和力期末知识梳理(含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九上第十二章运动和力期末知识梳理(含测试)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九上第十二章运动和力期末知识梳理(含测试)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九上第十二章运动和力期末知识梳理(含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九上第十二章运动和力期末知识梳理(含测试)(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九上第十二章运动和力期末知识梳理(含测试)课标要求1知道如何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了解参照物的概念及其选取的方法; 2理解速度的定义、速度的单位、公式及其意义。能用速度公式简单计算速度和平均速度。3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物体的惯性,能解释简单的惯性现象。4 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能进行简单应用5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会进行受力分析重点:速度 牛顿第一定律 二力平衡 力和运动的关系难点:灵活应用本章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重点知识梳理1、物理学里把物体_变化叫做机械运动。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_。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运动情况结

2、论_。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_,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_。2.速度是表示_的物理量,国际单位是_,1km/h=_ m/s。计算公式:_,变形式 t=s/v ,s=vt快慢不变,沿着直线(方向不变)的运动叫_。3.使用刻度尺前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_、_。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_。长度测量的记录结果是由_、_、_三部分组成。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_,常用单位有_,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1km=_m 1cm=_mm 1mm=_m 1m=_nm 时间的单位:1h= _min= _s4.力是_。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的。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_,二是_,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_是否改变和

3、_是否改变,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_。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_。力的三要素是_、_、_。5.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_或_。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_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_ 出来的,且经受住了,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_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做_。它的大小是由_决定的。6.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_或_,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平衡。二力平衡的条件是_、_、_。知识点详解一、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定义:在物理学里,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宇宙的普遍现象2参

4、照物:定义: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作为参照物的物体均视为静止的。判断方法:看是否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变化。两物体同速、同向,则两物体相对静止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二、运动的快慢1匀速直线运动定义: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不随时间和路程的变化而变化。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s-

5、t)图像:2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匀速直线运动中: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公式: 变形, 物理量国际制单位常用单位关系速度()米每秒(/s)千米每时(Km/h)1m/s=3.6Km/h路程()米(m)千米(Km)1Km=103m时间()秒(s)小时(h)1h=3600s意义物体在1s内通过的路程是多少米变速运动中:变速运动的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平均速度 (非匀速直线运动: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若前一半路程中的速度为1,后一半路程中的速度为2: 若前一半时间中的速度为1,

6、后一半时间中的速度为2: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人步行速度约1.1m/s,自行车速度5m/s;大型喷气客机速度900km/h;客运火车速度140km/h;高速小汽车速度108km/h;光速和无线电波3108m/s三、长度、时间及其测量1长度的测量测量任何物理量都必须首先规定它的单位;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长度单位和符号: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住单位是m,常用的单位有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m) 纳米(nm)单位换算:1km=103m、1m=10dm=100cm=103mm=106m =109nm。长度估测:黑板的长度2.5m;课桌高0.7m

7、;篮球直径24cm;指甲宽度1cm;铅笔芯的直径1mm;一只新铅笔长度1.75dm;手掌宽度1dm;墨水瓶高度6cm。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2)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量程、分度值。(3)放,即尺的位置应放正使刻度尺的零刻线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刻度尺应与被测物体的边平行;对于较厚的刻度尺,应使刻度线贴近被测物体。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用零刻线磨损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4)看,即视线不能斜歪,视线应与尺面垂直(5)读,即读数,要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6)记,指记录记录测量结果包括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测多算少

8、:(叠加法,以少积多)(纸厚、金属丝直径)以直代曲:(棉线、滚轮子)(地图上铁路长度、圆的周长)等长测量:(圆锥的高、硬币和球体的直径)2时间的测量时间单位:秒(s) 测量工具:古代:日晷、沙漏、滴漏、脉搏等。现代:机械钟、石英钟、电子表等。秒表分度值:0.1s3误差定义: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有差异。产生原因:受仪器和测量方法、测量环境限制。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用更精密的仪器误差与错误区别: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可以消除;误差不能消除,但可以减小。 四、力1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

9、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2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3力的三要素:内容: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示意图作图: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画力的示意图的要领: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力的图示作图: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要画出标准,用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4力的测量: 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分类:弹簧测力计、握力计。 弹簧测力计: 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

10、的拉力成正比。 B、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挂钩受力。 C、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5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同时存在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单个物体不能发生力的作用,不接触的物体也可发生力的作用(但两者之间必须有相互作用)。相互作用的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同一直线上。五、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a. 有条件:不受外力(受到平衡力也一样)b、对一切物体而言;c、实验推理概括出来的 d 、

11、“总保持”是“原来是怎样,后来也仍然是怎样”e 、“或”是指两种状态必居其一。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2惯性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a.理解:惯性不是力,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物体惯性大小只与质量大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物体是否受力,运动快慢均无关。解释生活惯性现象的4个步骤:第一步:先确定研究对象原来的运动

12、状态;第二步:突然发生变化的情况;第三步:由于惯性研究对象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状态;第四步:所以研究对象会发生。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惯性是物体本身具有的一种属性;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惯性没有条件,惯性定律是有条件的(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即不管物体受不受力、受平衡力还是非平衡力,物体受非平衡力时,惯性表现为“阻碍”运动状态的变化;惯性定律成立是有条件的)。六、二力平衡 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二力平衡条件:两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区别:平衡力作用

13、在同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二个不同物体上。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不受力或受平衡力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受非平衡力变速运动。【典型例题分析】 知识点一:运动的描述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运动速度相同,运动方向也相同的两个物体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例1】一首歌中唱道“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前后句中物体运动的参照物分别指什么?【分析】竹排在江中移动,显然是对江岸即地球而言;青山在走,是由于竹排在运动时,竹排上的人感觉到的,是以自己即竹排为参照物。【解答】前句竹排运动的参照物是地球。后句青山运动的参照物是竹排【例2】一位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飞机在向上运动,直升飞机相对地面的运动是 A一定上升 B一定下降C一定静止 D无法判定【分析】跳伞员看到直升机在向上运动h是以自身作参照物。由于跳伞员相对地球是在向下运动,若直升机相对地球向上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