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震结构设计-实例(共4页)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8981525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隔震结构设计-实例(共4页)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隔震结构设计-实例(共4页)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隔震结构设计-实例(共4页)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隔震结构设计-实例(共4页)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隔震结构设计-实例(共4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隔震结构设计-实例(共4页)(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隔震结构工程设计1工程概况某商业办公楼,地上6层,首层5.1m,其余层高度皆为3.6m,总高24.6m,隔震支座设置于基础顶部。上部结构为钢框架结构,楼盖为普通梁板体系,基础采用独立基础。丙类建筑,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加速度0.15g,场地类别类,地震分组第一组,不考虑近场影响。表1.1 上部结构重量及侧移刚度层号重力荷载代表值(KN)侧移刚度(KN/mm)1776081527760796377607964776079657760796651007962 初步设计2.1是否采用隔震方案(1)不隔震时,该建筑物的基本周期为0.45s,小于1.0s。(2)该建筑物总高度为24.6m,层数6层,符

2、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3)建筑场地为类场地,无液化。(4)风荷载和其他非地震作用的水平荷载未超过结构总重力的10%。以上几条均满足规范中关于建筑物采用隔震方案的规定。2.2确定隔震层的位置 隔震层设在基础顶部,橡胶隔震支座设置在受力较大的位置,其规格、数量和分布根据竖向承载力、侧向刚度和阻尼的要求通过计算确定。隔震层在罕遇地震下应保持稳定,不宜出现不可恢复的变形。隔震层橡胶支座在罕遇地震作用下,不宜出现拉应力。2.3隔震层上部重力设计 上部总重力为如表1.1所示。3 隔震支座的选型和布置 确定目标水平向减震系数为0.50,进行上部结构的设计,并计算出每个支座上的轴向力。根据抗震规范相

3、应要求,丙类建筑隔震支座平均应力限制不应大于15MPa,由此确定每个支座的直径(隔震装置平面布置图如图1.1所示,即各柱底部分别安置橡胶支座)。图1.1 隔震支座布置图3.1确定轴向力竖向地震作用 =19261kN柱底轴力设计 中柱柱底轴力 边柱柱底轴力 32确定隔震支座类型及数目中柱支座:LRB600型,竖向承载力2673KN,共20个。边柱支座:LRB600型,竖向承载力2673KN,共20个。其支座型号及参数如表3.1。表3.1 隔震支座参数型号标准竖向荷载竖向刚度水平性能屈服后刚度kN/mm屈服力kN等效刚度kN/mm等效阻尼比%LRB600267332111.236622.31244

4、 水平向减震系数的计算多遇地震时,采用隔震支座剪切变形为50%的水平刚度和等效粘滞阻尼比。由式由式 。由式 。 由式 即水平向减震系数满足预期效果。5 上部结构计算5.1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非隔震结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 由式 5.2隔震层分布的层间剪力标准值由式 计算层间剪力标准值,其结果见表5.1。 表5.1上部结构层间剪力标准值层数/kN/kN/kN/kN65548.3829785.652023.40368.82275.3655600.45380.45380.4545897.86400.65781.1036095.78414.101195.2026095.78414.101609.301609

5、5.78414.102023.405.3上部结构层间位移角表5.2上部结构层间位移角层数/KN侧移刚度(KN/mm)层间位移(mm)层高(mm)层间位移角限值6275.365970.5839001/64311/5505380.455970.6439001/56504781.105971.3139001/275231195.205972.0039001/179921609.305972.7039001/133612023.405973.0051001/1207由表5.2可知,上部结构满足抗震设计要求。6 隔震层水平位移验算罕遇地震时,采用隔震支座剪切变形不小于250%时的剪切刚度和等效粘滞阻尼比。6.1计算隔震层偏心距本结构和隔震装置对称布置,偏心距=0。6.2隔震层质心处的水平位移计算 根据场地条件,特征周期为。由式 由式 由式 设防烈度7度(0.15g)罕遇地震下。由式 6.3水平位移验算(验算最不利支座) 本工程隔震层无偏心,对边支座。由式 验算支座LRB600 故支座变形满足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