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合作社改革发展状况调研报告(范文5篇)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8980459 上传时间:2023-10-03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民合作社改革发展状况调研报告(范文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农民合作社改革发展状况调研报告(范文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农民合作社改革发展状况调研报告(范文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农民合作社改革发展状况调研报告(范文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农民合作社改革发展状况调研报告(范文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民合作社改革发展状况调研报告(范文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民合作社改革发展状况调研报告(范文5篇)(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民合作社改革发展状况调研报告(范文5篇) (篇一) 近几年来,*市供销合作总社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40号,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湘政发*24号,株洲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的文件精神,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抢抓中发关于深化供销合社综合改革的决定*11号文件的改革发展机遇,着力强化供销合作社服务功能建设,积极创办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美丽乡村。 一、*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农联会基本状况 *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以下简称:农联会)是由*市供销合作总社牵头,报市人民政府批准,于*年12月成立的。农联会注

2、册资本10万元,是一个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社团组织,业务主管部门为*市供销合作总社。截至*年止,农联会发展了会员单位50个,其中:种植业25个,养殖业14个,农机服务5个,涉农企业6个。占全市960家(*年4月工商注册登记统计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5.2%。*年,农联会成员单位开展土地流转12万多亩,土地托管6000多亩,支付农民工工资860万元,市社争取项目扶持600多万元,三年累计共培育国家级示范社5家,省级示范社12家,省级标杆社1家。 二、农联会改革发展的具体作法 (一)以市供销合作社兜底方式,基本解决了农联会的办公场地、工作人员配备、供养、创办、筹备启动资金等问题。 1.农联会设立

3、了综合办公室。具体负责农联会日常工作,办公室添置了办公设备、配备了三名固定工作人员,由市供销社员工担任。市供销合作社设立了合作指导股,具体负责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指导工作。 2.农联会经费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会费,会长单位年会费3万元,副会长单位3000元,理事单位1000元,会员单位500元,除会长单位每年足额缴纳外,其他在入会时一次交清,从第二年起不再收费。二是争取有关方面支持,*年,农联会争取了省服务业引导项目资金扶持10万元,*年,争取了当地政府工作经费5万元。 3.市供销社给予兜底办法基本解决了农联会的运转经费。 (二)以农联会的章程确立业务范围,展开服务工作。主要为会员单位开展提供信息、

4、农超对接、培训、规范管理、培育申报示范社、协调涉农部门关系、引导组建联合社、扶持项目申报指导、维权等方面的服务。 (三)以党和政府的政策为遵循,争取本级财政和政府支持。一是有关涉农部门给予农联会成员单位优先扶持。二是当地财政不定期的适当给予农联会一定的工作经费。三是力争把农联会工作纳入三农工作重要内容。 (四)以为农服务为宗旨,拓展宣传平台建设,助推农产品购销畅通。一是建立了网站、微信平台传递惠农政策,收集数据统计。二是协助市供销社选择优势特色产业开展农产品收储加工投资,*年我们选择了板杉金桥油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万亩油茶基地,投资102万元,共同组建了金桥惠农服务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300万

5、元,供销社占34%,目前已投入生产。三是帮助开展农超对接,引导开展电商业务。*年年联合会成员单位农产品进入超市销售的品种达100多个,超市销售额8000多万元,引导四个成员单位开展了农产品电商销售。 (五)加大基层组织建设力度,发展农联会新会员。农联会与会员保持联系方面。一是严把入会关。凡加入农联会的单位,首先由本单位提出书面申请和基本情况,然后通过农联会实地考察,符合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家店建设标准的单位均可接受入会,杜绝空壳社入会,并核发批准文件。二是在六个方面保持联系。数据收集;每年1-2次的调研;培训和考察;扶持项目、示范社的协调和申报;经验交流;一年一度的年会。通过加强联系,会员单位感

6、到农联会是自己的娘家。 (六)以服务农民为主线,创办以来农联会工作作了有益探索和尝试。 1、探索建社与建会相结合的模式,以特色产业为突破口,做真做实基层社建设。*年我们在综合改革方面选择板杉乡供销社的恢复重建为试点,一方面以油茶籽深加工为突破口,带动油茶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发展庄稼医院,日用消费品超市、综合服务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开展综合服务。一年内,该社就投资建设了农产品收储加工中心,组建了*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板杉乡分会,创办了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个联合社、1个日用消费品超市、1个庄稼医院和1个综合服务社,实行板杉乡供销合作社、*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板杉分会、*市金桥惠农服务有限公司

7、三块牌子一套人马的运行机制。*年,板杉乡供销合作社被全国总社评为全国基层社标杆社,*市金桥惠农服务有限公司被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评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其经验和做法可在我市下一步乡镇基层社建设和农联会建设中复制。 2、探索“土地托管”新模式,解决“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的问题。倡导“农民外出打,供销社为农民打工”新理念。据统计,会员单位*年开展土地流转12万多亩,其中:标准化种植3.6万亩,开展土地托管6千多亩。全年支付农民工工资1千多万元,实现助农增收2千多万元。市金桥油茶种植农业专业合作社采取土地入股合作经营的办法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原有万亩油茶的基础上,今年又扩种了1千多亩,同时,充

8、分挖掘林养资源,开展香猪、野猪、黑山羊、豪猪、果子狸等特种野生动物养殖,投资300多万元新建农产品收储加工中心,既设立了高档次的大型加工设备又配备了小型榨油设备,开展惠民便民服务。市西乡油茶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市新世纪油茶、市红星油茶、市希望油茶等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了对油茶基地的管理,扩大了名贵树苗树木的种植和黑山羊、土鸡放养等业务,提高了土地流转效率。市长水花木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大量扩种油茶等树苗,为油茶产业发展提供优质苗源。市阳东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水稻价格较低的情况下,采取土地流转的办法,大量扩种水稻数千亩,投资数百万元,建设了稻谷收储中心,为解决荒田现象和粮食卖难现象发挥了积极的

9、作用。市沈潭国美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土地托管面积达2021多亩,从播种到栽培管理、收割全过程包揽,是对“农民外出打工,我为农民打工”最好诠释,农民满意,合作社增效。市红宇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用好强农惠农政策,争取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70万元,扩种优质葡萄500多亩。还有许多合作社都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参与了土地流转和土地托管的系列化服务,也取得了各具特色的良好效果。 三、农联会改革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无论从产权结构、治理结构、经营与服务制度等方面与先进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比,存在差距,整体发育水平有待提高,具体反映在以下10个方面: 1、合作社标准化程度

10、不高。很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没有真正按照合作社法和示范社的要求建立和健全组织机构,加强民主管理。全市96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仅有18家达到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示范社、标杆社标准,达到农业部制定的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的创建标准没有几家。 2、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据我们对全市东南西北四乡农民专业合作社实地抽样调查情况看,农民入社的积极性不高,真正入社的人数也不多,全市入社农民约45750人,仅为全市农业人口的5.12%。一些专业合作社入社人数还存在虚报现象,而入社人员也只是以家族制为主。附加值较高的食用菌、茶叶等优势产业没有组织起来。 3、农民专业合作社实力弱小,产业规模化

11、程度不高,不适应市场需求。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资本情况见下表, 金额养殖业种植业服务业合计5万元以下27095-10万元53504010-20万元67628420-30万元135927430-50万元24781711950-100万元6713429230100-200万元6511931215200-300万元3332368300-1000万元4257101091000万元以上75012合计26460294960从以上调查表的统计结果看,50万元以下的326家,占33.95%;50-100万元的230家,占23.96%;100万元-300万元的283家,占29.5%;而300万元以上的121家,仅

12、占12.6%。 4、农业社会化服务类型的专业合作社甚少。全市仅为94家,仅占9.79%,投入资本为11922.2万元,仅为9.2%(见附表)。 *年4月30日产业金额(万元)比重(%)养殖业48118.637.12种植业69586.453.68服务业11922.29.20合计129627.2100.00以病虫害防治为主的专业合作社全市仅三家,西、南、北乡片各一家,东乡片没有一家,而牲畜病防治专业合作社全市没有一家,与我市种植业、养殖业的发展不相适应。 5、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的专业合作社偏弱,“农超”对接缺乏平台。一是成立的合作社极少;二是产品的品种单一;三是缺乏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品;四是没有

13、优质品牌,无法形成拳头产品的带动效应;五是农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还停留在粗放型的阶段。从我们实地调查的情况看,很多加工场所,设备简易、技术落后、卫生条件堪忧。所生产的产品大部份没有进入大型超市销售,全靠个体小商贩小买小卖。农超对接缺乏平台。 6、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律意识不强。农民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之间、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入社农民之间的经济合同和契约关系还不够明晰,分红机制没有得到强有力的保障,二次返利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少之又少。 7、缺乏优质的管理和技术人才。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牵头人多是一些农村能人、专业大户或是村支两委等,多数是传统的农民,学历不高、专业知识不强。而且由于当前农业是一个弱势产

14、业,大中专毕业生和许多专业技术人才不愿意投身农民专业合作社事业。因此,农民专业合作社天生的人才缺乏,直接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市场竞争力,严重制约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8、品牌意识不强,融资难,认证难,据我们在调研中听取的意见,农民专业合作社反映最多的是,一是贷款难。由于没有直接的上级主管部门,缺乏强有力的担保机制,贷款十分困难,资金短缺制约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二是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难。有关部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和发展给予指导、扶持和服务力度不够,个别部门办证、认证门槛高,手续繁琐,办证惠农幅度不大,甚至时有挫伤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出优质产品和进行产品认证宣传的积极性现象发生。

15、三是农联会成立之初就提出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很多会员单位注重培育品牌意识不强,有的尝到了甜头。我市云霄山白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引进优质白茶品种,打造白茶品牌,其价格高于普通茶价格数百倍。到目前为止,仅有七个品牌:湘宏金银花、湘洲食品、湘醴油茶、红宇葡萄、天凤野鸡、绿野蔬菜、清泥湾等系列产品在市场上独领风骚,走势良好。品牌创建永远在路上。四是县(市)级申报地域农产品标致重视和宣传不够,力度不大。 9、现代管理体制度不健全。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事会、监事会和社员代表大会等机构制度不健全,收入分配和监督保障机制不完善,没有出资明细、收支明细、分配明细等账务。劳动用工制度也不健全。 10、合作功能没有充分发挥。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合作社的运行机制掌控不好,对社员的权利和义务宣传不够,以致社员的合作意识缺乏、诚信理念淡薄,有利则合、无利则散,合作功能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严重缺乏合作、共赢、抱团闯市场意识。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和发展,必须引起各级政府和部门的高度重视。 四、农联会改革发展建议和对策 为进一步规范、发展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特提出如下建议和对策; (一)组织起来,依托县(市)级供销社成立“县(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授权联合社履行农民专业合作社职能 近几年来,中央每年的一号文件都提出了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