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策略的分类和介绍.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8978789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翻译策略的分类和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翻译策略的分类和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翻译策略的分类和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翻译策略的分类和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翻译策略的分类和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翻译策略的分类和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翻译策略的分类和介绍.(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翻译策略的分类和介绍引言 一般的翻译教材在讨论翻译问题时,都离不开讨论翻译方法与技巧。我国在八十年代初出版 的统编翻译教程(即张培基等编著的教程),主要是讲述常用的翻译方法与技巧,其中包括: 词义的选择、引伸和褒贬;词类转译法;增词法;重复法;省略法;正反、反正表达法,分 句、合句法;被动语态的译法;名词从句的译法;定语从句的译法;状语从句的译法;长句 的译法,和习语、拟声词、外来词语等特别语词的译法等。九十年代出版的翻译教程也基本上沿用这些方法与技巧,或在此基础上有些改进,例如,柯 平编著的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除了提出与张培基教程大同小异的方法外,还提出了变 通和补偿手段:加注、增益、视点转

2、换、具体化、概略化、释义、归化和回译。也有学者(参见刘宓庆 1993:196-234)把分切、转换、词性转换、语态转换、肯定与否定、 阐释或注释、引伸、替代、拆离、增补、省略与重复、重构、移植等等方法称这“手段”。 以上所引是不同学者所用的不同术语,用以描述翻译过程中的具体处理方法。究竟哪些属方 法、哪些属技巧、哪些属手段,恐怕是很难讲得清楚的。我们在这里把翻译过程中具体的操 作方法(如以上所述的方法、技巧、手段)都类归为翻译“方法”;而把那些能够包含多种 方法的术语,如直译法、意译法、语义翻译法与交际翻译法(见下图)、异化翻译法、归化 翻译法等,类归为翻译“策略”。本章讨论的就是这样的翻译策

3、略。翻译二分法 一直以来,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在西方,直译与意译都是翻译讨论的中心话题。“直译与意译 之争,在我国自有翻译之时起就已存在”(罗新璋,1984:4)。“此争论至少从公元前就已经 开始。到了十九世纪初,很多作家倾向于意译,即译其神韵而不是译字母;译意义而不是译 词汇;译信息而不是译形式;译事实而不是译方式。不过,这种争论是纯理论的,争论 者并没有考虑到翻译的目的、读者的情况和文体类型等因素” (Newmark 1988b:45)。 直译、意译在传统译论里讨论得最多。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在西方又出现了其它的提 法,例如:奈达(Nida 1964)提出的“形式对等”(formal eq

4、uivalence)与“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 在本质上和意译与直译是一致的。还有其他学者提出的二分法,例如:霍斯(House 1977)的“显性翻译(overt translation)与“隐性翻译”(covert translation);格特(Gutt 1991 )的“直接翻译(direct translation)与“间接翻译(indirect translation);图瑞(Toury 1980,1995)的“适当性”(adequacy)与“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纽马克(Newmark 1981/1988) 提出的语义翻译(semantic

5、 translation)与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以及温努提 (Venuti 1995) 的异化翻译 (foreignizing translation) 与归化翻译 (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 以上所述的翻译方法二分法,既有共通和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本章将对人们常引用及争 论直译/意译、语义翻译/交际翻译和异化翻译/归化翻译等三对翻译策略进行探讨,追溯其 根源,弄清其概念,并举例说明其所指。直译与意译 关于直译之争持续了几个世纪,赞同者坚定不移,反对者(也即意译的赞同者)坚持已见, 互不让步。其实,英文 literal

6、 translation 和中文“直译的定义都不是十分确定,既可指逐 词译(Word-for-word translation),也包括逐句译(Sentence-for-sentence)。直译作为一种翻 译策略常见用于以下领域的翻译:(1)用于翻译科技资料;(2)用于外语教学,让学生了解 两种语言结构的差异;(3)也用于文学翻译, Nabokov 是文学翻译中直译的高手,在他看 来,“只有直译才是真正的翻译(见Shuttleworth & Cowie 1997:96)。然而,在现代文学译者中,赞同直译的人为数不多,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如Nida所说,“因 为没有哪两种语言是完全相同的,无论是符

7、号所指的意义或语言符号的排列方式都会有差异。 可以说,语际之间没有绝对的一致。因而,也就没有绝对准确的翻译(1964: 156)。八十年代初,张培基等学者在当时的统编教材英汉翻译教程中这样下定义:“所谓直译, 就是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时,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特别指保 持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等。但直译不是死译或硬译。应当指出,在能够 确切地表达原作思想内容和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的条件下,直译法显然有其可取之处。直译 法一方面有助于保存原著的格调,亦即鲁迅所说的保持异国情调和洋气,另一方面 又有助于不断从外国引进一些新鲜、生动的词语、句法结构和表达方法,使我们的祖国语

8、言 变得日益丰富、完善、精密”(张培基等 1980:13)。九十年代出版的翻译教程,对直译又有了不同的阐释:“直译指翻译时要尽量保持原作的语 言形式、包括用词、句子结构、比喻手段等等,同时要求语言流畅易懂”(范仲英 1994:90)。一般说来,采用直译所产生的译文看起来肯定有翻译的痕迹,读起来也不是那么通顺。如果 直译也“要求语言流畅易懂”的话,说明译者心目中的直译与意译的界线已经开始模糊,二 者不再是对立的两种策略。意译法有以下特点:(1)以目的语为导向;(2)用规范的目的语语言把原文的意思表达出来;(3)注重译文的自然流畅,不一定保留原文的结构及修辞手段。(见Shuttleworth &

9、Cowie 1997:62-63)。现在人们普遍认为,直译和意译各有优缺点,意译与直译不会形成二元对立,因为翻译策略 不是一成不变的。最恰当的做法是根据不同的语篇类型、翻译目的和读者对象来制定不同的 翻译策略。直译、意译是翻译过程中表达阶段所采用的两种最基本的方法。正如张培基等学 者所说,“不同的语言各有其特点和形式,在词汇、语法、惯用法、表达方式等方面有相同 之处,也有相异之处。所以翻译时就必须采取不同的手段,或意译或直译,量体裁衣,灵活 处理”(1980:14-15)。在原语与目的语有共同的表达方式时,直译是最快捷有效的方法。例如:(1)He ran his administration

10、as a one-man show, and loved to exercise authority Arthur Krock reported that he was “the boss, the dynamo, the works”. (The Glory and the Dream p.82)(译文)他在政府里惯唱独脚戏,喜欢发号施令。阿瑟克罗报道说,罗斯福“是老板, 是发电机,是钟表的发条。”(王宗炎 1983:9) 当原语在目的语中找不到对应词,直译又无法把原意传递出来时,意译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 法。例如:(2)If Main Street didnt understand this

11、, Wall Street did. (The Glory and the Dream p.85) (译文)这一点,一般人不理解,华尔街那些大老板们却是明白的。(王宗炎 1983:10)如直译为“如果主街不理解,华尔街是理解的。”读者就会不知所云。王先生把Main Street 意译为一般人”把Wall Street意译为华尔街那些大老板们”,把原意清楚地表达了出来, 使译文简短明白。(3)Bette Davies, Spencer Tracy and Frank Capra were Oscars. Alfred Hitchcock was making a lady vanish. (Th

12、e Glory and the Dream p.197)(译文)电影演员贝蒂黛维丝、斯本塞屈莱塞、弗兰克卡普拉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 艾尔弗雷德希契科克导演了名媛失踪(注:影片原名是the Lady Vanishes.)(见王宗 炎 1983: 11) 原文玩了个文字游戏,很风趣,凡是了解艾尔弗雷德希契科克曾导演the Lady Vanishes的 读者,看到这句话时,大概都会忍俊不禁。但是这样的文字游戏却造成翻译上的极大困难, 如直译成“艾尔弗雷德希契科克使一位淑女失踪”,其意思就会与原文相悖。王先生采用 意译的方法,表达了原文的一层意义,说明了一个事实,可惜其双头语的形式消失了,原文 的风趣

13、味道也完全丧失了。对此,王先生深有感触地说,“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特性,都有 自己独有的声音、文学、修辞手法和社会习惯,这是无法移植的。古书说,橘逾淮而北为 枳。橘子好吃,枳可是酸苦的。翻译正是如此。一篇好文章,翻译过来往往读不得。你可 以把大意译出,可是原文那些音乐和形象性,原作者那些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你会丢了一 大半”(王宗炎 1983:9)。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 语义翻译是(英国翻译理论家 Peter)Newmark 提出的两种翻译模式之一,其目的是“在目 的语语言结构和语义许可的范围内,把原作者在原文中表达的意思准确地再现出来 (Newmark 1981/1988:22)。语义翻译重视的

14、是原文的形式和原作者的原意,而不是目的语语 境及其表达方式,更不是要把译文变为目的语文化情境中之物。由于语义翻译把原文的一词 一句视为神圣,因此有时会产生前后矛盾、语义含糊甚至是错误的译文。语义翻译通常适用 于文学、科技文献和其他视原文语言与内容同等重要的语篇体裁。然而,需要指出的是, Newmark 本人也认为,语义翻译并非一种完美的翻译模式,而是与交际翻译模式一样,在 翻译实践措施中处于编译与逐行译之间的“中庸之道” (Hatim & Mason 1990: 7),(Newmark 1988: 45)。(见图一)图一: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Newmark 1981/1988: 45)翻译方法

15、Translation MethodsSL emphasis TL emphasisWord-for-word translation逐字译 Adaptation 编译Literal translation 直译 Free translation 自由译/意译Faithful translation 信译/贴译 Idiomatic translation 地道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 语义翻译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交际翻译 “交际翻译”有两个重要的概念,第一,交际翻译(或交际途径)指的是视翻译为“发生在 某个社会情境中的交际过程”(Hatim

16、 & Mason 1990:3)的任何一种翻译方法或途途径。虽然 所有的翻译途径都在某种程度上视翻译为交际,而这里所说的交际翻译却完完全全地以目的 语读者或接受者为导向。沿此途径的译者在处理原文的时候,旨在传递信息而不是复制一串 串的语言单位,他所关心的是如何保留原文的功能和使其对新的读者产生作用。交际翻译和 逐句逐行译和直译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把原文中的遣词造句的形式仅视为译者应考虑的部分 因素。第二,交际翻译是(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 (Peter Newmark) 提出的两种翻译模式之一(参 阅语义翻译),其目的是“努力使译文对目的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与原文对源语读者所产生 的效果相同” (1981/1988:22)。即是说,交际翻译的重点是根据目的语的语言、文化和语用 方式传递信息,而不是尽量忠实地复制原文的文字。译者在交际翻译中有较在的自由度去解 释原文,调整文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