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五大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8975330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建“五大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构建“五大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构建“五大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构建“五大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构建“五大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构建“五大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建“五大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构建“五大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 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和要求,我们*县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提高农 民素质为重点,以解决“增收难、吃水难、行路难、就医难、 上学难、养老难”等“六难”问题为切入点,着力构建“五 大体系”,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一、发展新产业,构建质量效益型农业生产体系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生产发展的基础在 于主导产业与农村经济支撑体系的不断健全与完善,进而打 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夯实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物 质基础。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优化传统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必须 提高农业

2、综合生产能力。 大力发展优质粮食生产, 扩大绿色、 无公害食品及专品种、优质高效作物种植面积,XX年全县粮 食总产量达到7亿斤。切实提升畜牧经济质量,培育大户, 发展专业村屯,推进规模养殖,努力形成一村一品、一屯一 色。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争取*水库工程早日立项、 开工建设,完成长阁灌区续建与节水改造工程、东北黑土区 基本农田综合治理工程等。加快农田防护林网建设,五年内 完成造林面积1万亩,乡村集体森林覆盖率达到 8.5 %以上。 积极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实施良种化工程,完善农业标准化 技术规程,实现全作物、全面积、全过程标准化生产。充分 发挥农技推广中心区域站的作用,加大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

3、广普及力度,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推进产业化经营,壮大主导产业。重点推进农业产业化 经营,全力支持*米业、*集团等农作物精深加工企业, 做大做强,拉动农民增收。尤其是举全县之力,保证总投资 3亿元的30万吨马铃薯精深加工项目上马投产。 壮大农村经 纪人队伍,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市场的 组织化程度,使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市场实现有效 对接。支持农民自主创业,开发农副产品资源,促进农村货 畅其流。发挥市场导向作用,培育特色产业。重点抓好有一定基 础和较为成型经验的,优质大蒜、山野菜、食用菌、中草药 等生产,发展特色种植业。以特种猪、森林鸡、鹿等为重点, 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业。大力

4、发展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业,扶持 壮大联众食品有限公司等畜禽产品加工企业,组建大型企业 集团,提高机械化屠宰比重。二、拓宽新渠道,构建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体系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是建设 新农村的根本目的。在稳步提高农民来自于农业方面收入的 同时,还要千方百计地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创新工作思路,做大做强劳务产业。发展劳务经济是解 决农民增收问题又快又好、最为现实的办法。近年来,我县 劳务经济迅速发展,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今后,我 们将以培训为重点,以我县被列为国家级外派劳务基地试点 县为契机,以职业技术学校为依托,有针对性地对农民进行 教育培训,提高输出

5、质量。从 XX年开始,凡未能升学的城 乡初高中毕业生,必须经过职业技术培训,合格后发证,否 则不算规范就业,XX年农村新生劳动力职业技术教育面达到 100 %。重视输出结构调整问题,引导广大农村妇女外出打 工赚钱。深挖鲜族村屯的劳务输出潜力,鼓励农民到国外淘 金创业。XX年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要达到 6万人,劳务总收 入达到3亿元以上。抓住政策机遇,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积极支持乡村干部、 各业能人和产业大户,带头发展个体私营经济,领办创办各 类生产加工型企业。鼓励农民向中心集镇、中心村转移,发 展交通运输、餐饮服务、乡风民俗旅游等第三产业。关注弱势群体,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坚持扶贫与扶志、“治穷”与

6、“治愚”、“输血”与“造血”有机结合,以救 济型贫困户和开发型贫困户为重点,通过资金扶持、项目扶 持、政策扶持、部门包扶等手段,分阶段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到XX年,全县开发型贫困户脱贫率达到100%,贫困人口比 重下降到2.5 %。三、打造新村镇,构建功能齐全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新农村必须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以解决农民群众 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使农民充分 享受发展成果。原创,尽在知音 .网络.网。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过硬环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关 键,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中之重。我县将抓住机遇,最大限度争取政策支持,加强农

7、村道路建设。到XX年,新建通乡通村公路 900公里,形成城乡、乡村、村村之间通达 的公路交通网络,解决农民出行难问题。举全县之力,把饮 水安全问题解决好。新建农村防病改水井及人畜饮水安全工 程270处,使农村安全饮水人数达到80%,解决高铁、高锰等饮用水重金属超标问题。推广应用天然气、沼气、秸秆气 化等新能源,加快家居取暖清洁化步伐。提高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改变落后面貌。当前,城乡差 距集中表现在社会事业上。我们以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作为重 点,推动农村全面进步。全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重点解决 教育不公平、就学难等问题。扩建一中,研究与林业局联合 新建一所高中,拓宽高中入学渠道,初中生升入上一级学校

8、 的比例达80%。组织城镇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循环支教,并在晋升职称、工资待遇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大力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在农村尤为突出,围绕让 农民有地方看病、看得起病,积极运作新型合作医疗项目, 加强乡村卫生院建设。 XX年以前完成对11个乡级卫生院和 76个村级卫生所的规范化建设任务。 抽调县城内的医疗人员 到乡镇卫生院对口轮岗支援,提高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水平。 着力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发放养老补贴,实行实物养老 制度集中力量解决农村养老难问题。提咼敬老院的生活标 准,由乡镇统一管理敬老院人员的工资。XX年前建造2所高标准的中心敬老院,逐步提高供养标准。抓好农村低保工作,

9、 加强动态管理,让真正困难的群众受益。开展乡容村貌整治活动, 营造良好环境。加强村镇规划, 解决有新房、无新貌,只见新房、不见新村的问题。科学规 划住宅新区,设计一批功能齐全、节能安全、造型美观、各 具风格特色的民房建筑方案,向农民提供设计图纸,建设样 板房。集中开展“四清、四改、治五乱”活动,积极动员群 众参与,净化、美化、绿化村屯环境,建设生态型文明新农 村。四、倡导新风尚,构建乡风文明的和谐发展体系乡风文明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也是农民整体素质提高的集中体现,更是农村和谐进步的重要标志。倡导文明新风,推进移风易俗。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 方式,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破除陋习,树立良好的道德风

10、尚。以 新农村建设中心户 评选为突破口,引导广大农民 群众牢固树立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做文 明农民、诚信农民。尤其是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讨论 活动,引导和鼓励农民转变思想观念,跳出种点地、打点工 赚钱的狭隘思想观念,真正面对市场,面对实际,科学安排 增收计划,多渠道增收致富。搞好阵地建设,活跃乡村文化。抓好文化阵地建设至关 重要。要在每个乡镇建设文化站,每个村都有文化活动中心 户,使农民茶余饭后有去处。抓好农村有线电视网络光纤化 建设工程,让农民群众看到更多套数、 更加清晰的电视节目C 组织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开展乡村运动会、篮球比赛等经常 性文体活动,丰富群众生活。加强法制

11、宣传,打造平安乡村。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 引导农民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增强依法维护权益的能力。加 强农村防控体系建设,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 种刑事犯罪活动。推进“调访一体化”进程,依法妥善处理 农村各种矛盾,努力打造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五、健全新机制,构建务实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农村建设的 重要保障。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干部执政水平。建设新农村, 实际上还是一个人的问题,必须创新思维,加强乡村两级班 子建设。在乡镇党委书记公推直选上破题,把选人权交给群 众。从县直机关和乡镇机关事业单位中,选派年纪轻、能力 强、有一技之长的干部到薄弱村任党支部书

12、记,到一般村任 党支部副书记,一派三年,加强村级力量。组织县直机关、 乡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到村包产业。通过公务员招考的形 式,招录一批专业急需的本科大学生,改善村级班子的知识 结构。继续实行“村村大学生”制度和“一元钱”村官制度。 对连续三年实绩突出、群众普遍认可的村党组织书记,可上 挂为乡镇党政副职,纳入财政编制。建立末位淘汰出局的新 机制,坚决打开干部出口的大门,让新的干部制度永葆生机 和活力。强化村级民主管理,保障村民参政议政。建立民主管理 议事日制度,深入开展民主议事活动、民主管理活动,发挥 农民参政议政作用,调动他们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大 力推行村务公开,提高工作透明度,扩大群众知情权,力争 做到“让农民知道的与我们一样多”。尤其是要建立一套行 之有效的村规民约,用舆论的、经济的、道德的措施推进村 民自治。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健全农村土地 流转制度,重点推行土地反包倒租,促进土地向种田能手和 种田大户集中,实现规模化经营。建立县乡村屯四级农技推 广网络,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持续 加大农业贷款投放规模,强力推进农户信用贷款“一证通” 业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粮食 购销市场化和市场主体多元化。积极推行现代物流方式,搞 活农村商品流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