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送人东归》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8962004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庭筠《送人东归》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温庭筠《送人东归》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温庭筠《送人东归》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庭筠《送人东归》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温庭筠送人东归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送人东归 温庭筠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何当重相见,尊酒慰离颜。注释:汉阳渡:长江渡口.郢门山: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汉阳渡一起指荆楚大地.阅读练习一: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这首诗营造了一种辽阔深远的意境.落叶萧萧的寒秋,在临近荒凉冷落的古堡旁,作者送友人远行,当时旭日东升,整个荆楚大地秋高气爽,朝霞绚烂,面对高耸的山峰、浩荡奔流的大江、飒飒吹拂的秋风、灿烂的朝阳,无论是临行的友人还是送别的作者,都觉得胸中荡漾着一股豪气。这里的意境是辽阔雄奇的。接着作者想象一面目送归舟孤零零地消失在天际,一面遥想江东亲友

2、大略正望眼欲穿,而且进一步联想到:归客将遇到哪些故人,受到怎样的接待,这是对友人尔后境遇的关切。最后回到现实,写送行之际,开怀畅饮,构想他日重逢,更见惜别之情。阅读练习二:这首诗和一般的送别诗在意境方面有什么不同?答案 :一般的送别诗多写离别时的哀伤和惆怅,但这首诗写送别而不伤离别。诗人只对深秋的苍凉氛围稍作点染,落叶萧萧,古堡荒凉,秋高气爽,朝阳灿烂,大江浩荡,浓墨重彩,笔意纵横,营造出一个山高水长、扬帆万里的辽阔深远的意境,于依依惜别的深情之中,还闪现出对日后重逢的遐想。韵译在荒凉的古垒,在落叶的时分;你怀浩气东去,离别久居乡关。高风正好挂帆,直达古渡汉阳;待到日出之时,便到了郢门山。你在

3、汉阳那边,还有几个友人?孤舟漂泊天涯,盼你早日偿还!不知要到何时,你我才能重见;还是多饮几杯,暂慰分离愁颜。【赏析】这首?送人东游诗载于?全唐诗卷五百八十一。下面是古典诗词鉴赏家赵庆培先生对此诗的赏析。诗人在秋风中送别友人,倍感凄凉,对友人流露出关切,表现了两人深厚的友谊。这首诗意境悲凉雄壮,情真意切,质朴动人。关于此诗的发端,清人沈德潜曰:起调最高。?唐诗别裁按首句,地点既傍荒凉冷落的古堡,时令又值落叶萧萧的寒秋,此时此地送友人远行,那别绪离愁,确实令人难以忍受。然而次句诗思却陡然一振:浩然离故关友人此行,心怀浩气而有远志。气象风格,自是非凡。颔联两句互文,意为:初日高风汉阳渡,高风初日郢门

4、山。初日,点明送别是在清晨。汉阳渡,长江渡口,在今湖北省武汉市;郢门山,位于湖北宜都市西北长江南岸。两地一东一西,相距千里,不会同时出现在视野之内,这里统指荆山楚水,从而展示辽阔雄奇的境界,并以巍巍高山、浩浩大江、飒飒秋风、杲杲旭日,为友人壮行色。颈联仿效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而赋予两重诗意:诗人一面目送归舟孤零零地消失在天际,一面遥想江东亲友大略正望眼欲穿,切盼归舟从天际飞来。几人,犹言谁人。江上几人在,想象归客将遇见哪些故人,受到怎样的接待,是对友人尔后境遇的关切;诗人早年曾久游江淮,此处也寄托着对故交的思念。尾联写当此送行之际,友人把酒言欢,开怀畅饮,构想他日重逢,更见依依惜别之情意。这首诗逢秋而不悲秋,送别而不伤别。如此离别,在友人,在诗人,都不曾引起更深的愁苦。诗人只在首句稍事点染深秋的苍凉氛围,便大笔挥洒,造成一个山高水长、扬帆万里的辽阔深远的意境,于依依惜别的深情之中,回应上文浩然,前后紧密配合,情调一致。结尾处又忽然闪出日后重逢的遐想。论时间,一笔宕去,遥遥无期;论空间,那么一勒而收,从千里之外的江上回到眼前,构思布局的纵擒开合,是很见经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